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人類生命健康的頭號威脅。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全世界每年有超過1790萬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為了對心血管疾病開展健康預警和精準診療,血壓、心率、外周阻力、血管彈性等血流動力學參數的動態監測至關重要。可穿戴柔性器件具有類皮膚的力學特性、實時動態的工作能力以及高信噪比的傳感性能,適合用于心電圖、血氧、脈搏等心血管相關生理信號的監測。然而,人體的心血管系統是復雜且呈網絡循環分布的,現有的可穿戴柔性器件往往僅評估心血管系統整體的血流動力學參數,無法精準反應局部血管的健康狀態。為了滿足在臨床診療和日常健康管理方面日益增長的需求,一種精準的時空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是人們夢寐以求的。
以光纖布拉格光柵(FBG)為代表的準分布式光纖傳感技術非常適合應用于時空血流動力學監測,其分布式多通道的傳感能力、傳感節點間極佳的時間同步性和對電磁干擾的免疫為高信噪比多生理信號的檢測打下基礎。然而,傳統的石英材質光纖和人體皮膚相比具有力學特性上的巨大差異,且對人體微弱力學生理信號靈敏度低。使用彈性體材料的柔性封裝技術能夠一定程度上緩解力學失配,但過厚的封裝會進一步降低FBG傳感器的力學響應。基于微光纖的光子皮膚具有極佳的柔性、易構型性和疏逝場帶來的優越的靈敏度,近年來成為柔性器件領域的一大研究熱點。但現有的微光纖光子皮膚缺乏波長編碼策略,不具備時間同步的多通道多參量傳感能力。
近日,南京大學徐飛教授、陳燁研究員、陸延青教授團隊聯合南京鼓樓醫院徐標主任醫師、戴慶主治醫師團隊針對上述難點提出了一種基于類皮膚微光纖光柵組的時空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該技術使用微光纖搭配百微米厚的超薄柔性封裝技術制備微光纖皮膚貼片,通過有效降低器件等效模量和微光纖橫截面積將傳感器對微小應力的響應提高了2個數量級(面對50 mN以內的壓力,靈敏度為5.26 nm/N),且在10,000次壓力作用下呈現出良好的重復性和穩定性。此外,該技術利用飛秒激光直寫技術無創地將光柵刻至微光纖的內部,為多個微光纖皮膚貼片提供不同的波長編碼,賦予其多通道同步傳感能力。通過將微光纖光柵皮膚貼片串聯成組,人體各節點多生理信號能夠被同時感知并通過不同的工作波長被分辨。由于以光為載體的生理信號在微光纖光柵組中以接近光速傳播,因此人體多節點生理信號的時間同步性僅受限于光纖光柵解調設備。通過檢測微光纖光柵組人體心血管系統中近端心沖擊信號和遠端各淺表動脈處的脈搏波,進而計算脈搏波傳播時間(PTT),構建了時空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
圖1 類皮膚微光纖光柵貼片
通過檢測心血管系統近遠端的機械信號(而非電生理活動信號),該監測技術能夠呈現全身心血管系統心臟搏動、血管擴張、脈搏波傳播的真實的全力學過程。該研究提出了三種血流動力學檢測工作模式。首先,頸動脈、橈動脈、足背動脈等人體不同淺表動脈位置處的脈搏波被采集,并配合心沖擊信號分析出脈搏波沿三條不同動脈支路的PTT,不同的PTT來源于血管長度、直徑、彈性模量的差異,該工作模式可以實現心血管系統中局部動脈支路的健康評估。其次,微光纖光柵組動態記錄了受試者在運動和靜息兩種狀態切換過程中的雙路生理信號,通過心動周期計算實時心率,計算得的脈搏波傳播速度變化反映血壓的變化。此外,微光纖光柵組動態記錄了動脈在受迫過程中的雙路生理信號,PTT的變化能夠高靈敏地反映出相應動脈外周阻力的不同程度,首次提出了實時動態的局部血管外周阻力監測方案。
圖2 可配置的時空血流動力學監測
該研究充分發展了基于微光纖光柵組的多通道同步傳感技術,該技術具有時間動態、空間分布、易組網可配置、高靈敏度、高柔性的顯著優勢。所提出的時空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具備實時動態地評估全身心血管系統中局部血管健康狀態的工作能力,在血栓、血管硬化、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精準診療、快速早篩、健康預警等方面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該研究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2021YFA140110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925502, 51772145)支持。研究成果以“Spatiotemporal hemodynamic monitoring via configurable skin-like microfiber Bragg grating group”為題發表在Opto-Electronic Advances期刊上。
論文信息:
DOI: 10.29026/oea.2023.230018
-
光纖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869瀏覽量
72952 -
封裝技術
+關注
關注
12文章
545瀏覽量
67961 -
監測技術
+關注
關注
0文章
57瀏覽量
11956
原文標題:基于類皮膚微光纖光柵貼片的時空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用于心血管健康監測
文章出處:【微信號:Micro-Fluidics,微信公眾號:微流控】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