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人成在线_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_国产在线视频国产永久2021_国产AV综合第一页一个的一区免费影院黑人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帖/加入社區
會員中心
創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芯片架構的江湖往事

sakobpqhz6 ? 來源:IC學習 ? 2024-01-23 16:04 ? 次閱讀

近日,芯片設計廠商MIPS宣布,已聘請了知名RISC-V技術廠商SiFive的兩名前高管,Drew Barbier擔任公司產品副總裁,Brad Burgess 被任命為公司首席架構師,以推動其基于RISC-V指令集架構的eVocore系列內核IP的開發工作。

兩位專家在半導體IP和RISC-V領域擁有非常豐富的行業經驗。鑒于此,MIPS首席執行官Sameer Wasson表示:“我對他們幫助公司推動IP創新和滲透新市場(RISC-V)的能力充滿信心。”

簡而言之,就是MIPS挖了SiFive的墻角,旨在加強RISC-V的研發。

處理器架構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MIPS公司是MIPS指令集架構的創始者,歷經40年的產業變遷和行業動蕩之后,MIPS已經放棄了MIPS架構,轉型為一家RISC-V CPU IP設計公司。

作為知名的精簡指令集(RISC)的推行者,MIPS的成立甚至比競爭對手ARM還早六年,更不用說后來者的RISC-V了,但眼看ARM和RISC-V在多個領域如魚得水,應用規模也一再攀高。與之對比,MIPS的落寞讓人有點費解

借此時機,我們一起來回溯一下,MIPS架構在其40年發展歷程中,那些輝煌與低谷,以及后續幾經轉手、日漸式微,再到最終被迫退出架構競爭行列,投身RISC-V的“風雨歷程”。

以及,在芯片行業發展的歷史長河中,還有哪些處理器架構曾受到過市場的追捧與青睞,最終又消散在歷史滾滾向前的車轍中。

MIPS“風靡一時”

回顧產業發展歷程能看到,現代各種電器核心的微處理器起源于上個世紀Intel德州儀器和Garrett AiResearch工業部三個公司的三個計劃,推出的三個微處理器先鋒則分別是Intel 4004、TMS 1000和CADC。

自此,開啟了風風火火的微處理器革命。

在微處理器誕生早期,基本上都是不同廠商生產不同架構的芯片。雖然后來在IBM的“強迫”之下Intel將X86架構授權給其他幾家廠商生產處理器,但當時的主流一直都是處理器廠商自主研發架構和設計甚至生產處理器的。

這種境況一直維持到了1980年前后,直到精簡指令集(RISC)的誕生。

1980年IBM的801項目,可能是第一個使用精簡指令集理念來設計的系統。

跟Intel X86這種復雜指令集不同,設計了許多特性讓代碼編寫更加便捷,但這些復雜特性需要幾個指令周期才能實現,并且常常不被運行程序所采用。此外,處理器和主內存之間運行速度的差別也變得越來越大。

在這些因素促使下,出現了一系列新技術,使處理器的指令得以流水執行,同時降低處理器訪問內存的次數。精簡指令集對指令數目和尋址方式都做了精簡,使其實現更容易,指令并行執進程度更好,編譯器的效率更高。

這種相對新的指令集的面世促進了MIPS的誕生。

在RISC流行起來之后,斯坦福大學教授Hennessy就帶領團隊研發出第一個MIPS架構處理器,這個項目就是MIPS的前身。

1984年,Hennessy教授離開斯坦福大學創立MIPS。由此,精簡指令集架構的領導者之一,MIPS架構登上歷史舞臺。

在成立第二年,MIPS就推出了第一個處理器設計R2000。之后,MIPS陸續推出了多代非常成功的商用產品,比如銷量超百萬的R3000、銷量過億的R3000A。

值得關注的是,MIPS甚至在1991年就推出了64bit的設計R4000。要知道其競爭對手ARM到了2012年才大范圍推廣64bit處理器設計。可見其在設計上的前瞻性。

1992年,看好MIPS的SGI將其收購,并支撐MIPS在90年代繼續推出了幾代R系列處理器。這是MIPS公司的第一次易手,之后MIPS也進入了顛沛流離的模式。

到2000年前后,MIPS32和MIPS64兩套指令集的發布,標志了32位和64位MIPS CPU同時得到了越來越多的使用。

eb7a0776-b9a4-11ee-8b88-92fbcf53809c.jpg

MIPS處理器是八十年代中期RISC CPU設計的一大熱點。Pace MIPS、IDT東芝等半導體公司都采用MIPS的設計來制造芯片,其生產的芯片也被Sony和Nintendo的游戲機,Cisco的路由器和SGI超級計算機等終端設備采用,尤其是家用路由器市場,幾乎是被MIPS絕對壟斷。

與X86相比,MIPS的授權費用較低,也就為除英特爾外的大多數芯片廠商所采用。除了費用較低,MIPS之所以近40年來得到追捧,還有以下兩個原因:

MIPS的架構授權不限制任何對MIPS架構的更改

MIPS屬于精簡指令結構,和英特爾采用的復雜指令系統計算結構(CISC)相比,RISC具有設計更簡單、設計周期更短等優點,并可以應用更多先進的技術,開發更快的下一代處理器

雖然在主流市場的PC/服務器應用上沒能超越X86,但也靠PlayStation、PlayStaion2和任天堂64這樣的家用游戲機實現了上億的CPU銷量。

MIPS “江河日下”

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由于成本問題和授權模式的限制和弊端,MIPS無法與市面上的大公司抗衡,開始陷入研發困境。

MIPS一開始就以Intel的X86位對標產品,因此其產品從面世開始就以高性能著稱,使其在高清盒子、路由器等市場戰功顯赫。

雖然產品擁有很不錯的性能,但是由于對商業不夠敏感,導致了MIPS的商業化進程遲遲落后。

另外,相較其競爭對手ARM,從誕生開始就瞄準嵌入式低功耗領域,在這個領域默默耕耘了十數年,終于在21世紀迎來了自己的時代。而當時只聚焦中高端的MIPS則在功耗上沒有太多優勢,這極大限制了它的發展。

而MIPS反應的緩慢再一次拖累了他們的轉型。

在ARM聯合高通、蘋果、聯發科等公司面向智能手機市場做移動處理器芯片的時候,MIPS依然沉醉在高清盒子、打印機等小眾產品市場,沒有動力去自己革自己的命,結果被ARM革了命。

后來智能手機市場的大爆發,讓其錯失了移動市場這個時代窗口,也正式敲響了MIPS“喪鐘”。

總之,MIPS的遲緩導致他們失去了最關鍵的十年。

另外,業內人士還表示,授權模式也是MIPS失敗的一大因素。

MIPS和ARM都有IP授權和架構授權兩種授權模式,但雙方的思路差別很大。

ARM的授權方式極具靈活性(多是IP授權,很少進行架構授權),并在價格上具備優勢,這吸引了TI和LSI等公司的注意。同時,相對便宜的價格也吸引了更多人來玩ARM芯片,完善了ARM的工具鏈和生態,為ARM后來的爆發夯實了基礎。

與之相反的是,MIPS主要是架構授權(IP授權價格很貴),雖然這樣更加開放,但它在未充分占領市場的前提下,這種授權模式導致客戶各自為戰,紛紛自行設計MIPS核心、添加指令、發布開發工具,碎片化嚴重,難以形成統一的生態。

同時這也就失去了IP授權所具備的推出速度,軟件高兼容的特點。硬件的落后,導致軟件平臺的落后,造成的惡性循環加速了MIPS的衰落。

隨后多年,MIPS在經過Imagination Technologies、Tallwood Venture Capital的幾經轉手之后,日漸式微。

2012年底,MIPS被ARM和Imagination瓜分收購。

對于ARM來說,MIPS的專利相當有價值,特別是64位和多線程相關的專利。因為ARM的64位架構跟MIPS 64位有70-80%的相似度,如果此時不參與收購,那么日后很可能陷入和MIPS專利長久的專利訴訟戰,僅用3.5億美元就解決這個潛在的隱患,ARM樂意之至。所以ARM收購了其接近500項專利。

Imagination收購MIPS則是為了加強自身的CPU業務,并且看中了MIPS強大的產品集以及安卓架構的支持和對中國的授權。因此Imagination收購了MIPS公司實體和82項與MIPS處理器核心架構有關的核心專利。同時Intel作為Imagination的第一大股東,收購MIPS從側面也可以牽制ARM的發展。

收購MIPS后,Imagination結合旗下的PowerVR系列產品,打算將MIPS的運作模式效仿ARM。雖然MIPS在IoT上的市場份額仍然遜色于ARM,但在汽車、數據中心等市場尋得了不少機遇,比如Mobileye用的正是MIPS CPU。

那幾年,Imagination加快了推出MIPS處理器核心的步伐,尤其是支持硬件虛擬化、多線程和SIMD的Warrior系列。

然而好景不長。2017年4月,Imagination宣布與其最大客戶蘋果中斷合作關系,股價瞬間縮水,陷入艱難境地。彼時,“自身難保”的Imagination在為自己尋找買家的同時,也將MIPS以6500萬美元的價格單獨賣給了Tallwood Venture Capital,直到2018年被Wave Computing收購。

被Wave Computing收購后,MIPS并沒有因此走向更好的道路。

此時,除了已經發展成熟的X86以外,幾乎每個ISA都打算借助開源社區的力量來發展其生態,MIPS也不例外。

2018年底,Wave Computing宣布發起MIPS Open Initiative,將在2019年第一季度發布最新的Core R6時開源,該項目的參與者可以免費試用32位與64位的MIPS ISA,而無需任何授權和專利費用。

此舉旨在加速MIPS指令集架構的普及,希望幫助已逐漸邊緣化的MIPS指令集架構重回正軌。而彼時開源的RISC-V架構也開始逐步受到市場的熱捧。

MIPS開源的舉措,在當時被認為既向ARM示威,又向RSIC-V宣戰,更為即將開始的IoT時代做好準備。

但選擇開源就意味著要厚積薄發與時間為伴,比如LinuxRT-Thread、TiDB等成功的開源項目,都有長時間的社區人氣積累與技術沉淀的加持,想要立竿見影的效果去急功近利的開源只能適得其反。

然而,這一開源項目還沒撐過一年,就隨著公司CEO的調整無疾而終。2019年底,MIPS的短暫開源正式結束,此舉也進一步打擊了開發者對于MIPS的積極性。

在這個過程中,MIPS與龍芯、上海芯聯芯之間的糾葛,仿佛也成為了MIPS架構江河日下過程中的一段插曲,徒增一筆供世人揣摩和評判的談資。

開源項目宣布告終后不久,Wave Computing選擇申請破產保護,進行資產重組。

2021年,Wave Computing完成破產重組,并更名為MIPS,但“重生”后的MIPS宣布今后將不再設計MIPS 處理器,而是轉向RISC-V處理器的開發。

MIPS能否譜寫新篇章?

曾經與X86、ARM三分天下的MIPS架構,幾經輾轉之后迎來了命運的終章,正式加入同屬精簡指令集的RISC-V陣營。

據MIPS官網介紹,其正在基于MIPS ISA的創新基礎上進行RISC-V設計。由于RISC-V ISA與前幾代MIPS ISA之間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可以為其新的eVocore系列產品帶來數十年的開發經驗。

目前,MIPS已經推出了兩款RISC-V CPU IP:面向高性能應用的eVocore P8700和面向高能效應用的eVocore I8500。

eb87544e-b9a4-11ee-8b88-92fbcf53809c.png

eVocore P8700

MIPS表示打算借助全新的RISC-V IP進駐更加廣闊的市場,包括汽車、機器學習5G、數據中心、存儲和高性能嵌入式等應用。

據悉,Mobileye已經是P8700的客戶。前不久,MIPS還與數據中心市場的一位未公開的客戶簽署了協議。據悉,該客戶是“三家超大規模計算企業之一”。

雖然尚不清楚有多少廠商會采用MIPS的RISC-V IP內核。但從MIPS乘著SiFive業務重組之際挖來對方兩員大將,也反應出MIPS對于全力投入RISC-V的持續努力。

MIPS對其開源行為曾表示,“如果這發生在兩三年前,那么RISC-V永遠不會誕生”。

但倘若遵循假命題能推出任何命題的原則,“如果”二字則能推出任何結果。可世事哪有那么多如果,反觀如今格局,RISC-V發展的順風順水,MIPS卻早已改弦更張,就連十幾年前收購MIPS的imagination,如今也一只腳踏進了RISC-V的陣營。

如今,在新任CEO Sameer Wasson的帶領下,其首要任務是講述MIPS重生的故事,如何在RISC-V社區中實現差異化,以及它計劃將業務重點放在哪里。

這一次,如果MIPS能把握好RISC-V這根救命稻草,其未來或許仍有一席之地。

但,你知道的,世事哪有那么多如果。

處理器架構,各領風騷數十年

發生在MIPS身上的變化,預示著又一個處理器架構選擇向命運低頭。同樣,作為最具有歷史的處理器架構之一,MIPS見證了很多其他處理器架構的發生變化——看著X86稱霸PC市場,ARM在移動市場崛起,RISC-V又作為新星受到行業青睞和追捧;但同樣的,MIPS也見證了一些架構走向消亡。

此前,半導體行業觀察曾在《處理器架構消亡史》一文中曾提及,20世紀80年代前后誕生的處理器架構,不僅包括我們耳熟能詳的X86、MIPS和ARM,SPARC、DEC Alpha、PA-RISC和其他一些產品也在同一時期出現,這些架構大部分都源于RISC體系,包括IBM所推出的Power架構也都是RISC體系中的一員。

這些架構的到來,構建了出了處理器架構的摧殘時代,也對當時的Intel造成了一定的壓力,生怕動搖了自己X86的地位。

如今的RISC ISA除了風頭正盛的ARM和RISC-V以外,還能掀起一點水花的恐怕就只剩下IBM的Power了。

PowerPC架構

PowerPC是1991年,由Apple、IBM、Motorola組成的AIM聯盟所發展出的微處理器架構。

PowerPC架構是一種基于精簡指令集 (RISC)的處理器架構,其設計注重性能、低功耗和可擴展性,采用了流水線執行、超標量執行和亂序執行等技術,以提高指令執行效率。PowerPC架構還支持多級緩存和高速總線,以加快數據傳輸和訪問速度,旨在為個人電腦、工作站和服務器提供高性能和可擴展性。

同時,PowerPC架構具有良好的跨平臺兼容性,因為它的指令集是統一的,這意味著在不同的PowerPC處理器上編譯的程序可以在各種PowerPC系統上運行,無需重新編譯。這為軟件開發者和用戶帶來了便利。

得益于這些優良特性,PowerPC架構后來成為蘋果Macintosh電腦的主要處理器架構,在蘋果電腦上使用的時間從1994年一直持續到了2006年,之后蘋果轉向使用基于Intel X86架構的處理器

有那么一段時間,PowerPC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摩托羅拉68000系列芯片是Apple PC以及許多種類和數百萬個嵌入式控制器的核心。除了蘋果之外,索尼的PlayStation3、任天堂的Wii、Wii u、GameCube、微軟的Xbox 360和3DO M2等都使用了PowerPC處理器

實際上,當蘋果放棄PowerPC時,其實就數量而言,PowerPC并沒有失去大量客戶,但失去了最負盛名的客戶。然后游戲機也放棄了PowerPC,而典型的嵌入式系統也放棄了。

回顧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授權處理器IP可謂風靡一時,這是實現大規模采用的最可靠途徑。其實從一開始,IBM就仿效了ARM、MIPS、SPARC等架構,走了PowerPC的授權路線。但是IBM的條款太過苛刻,PowerPC許可證比MIPS或ARM的許可證貴得多。

PowerPC未能在市場普及很大的原因是開放不足以及IBM的高價授權費。智能手機時代后,PowerPC因成本問題逐漸被邊緣化。

雖然由于種種原因,Power架構在大家的視線中不再那么光芒四射,但是曾經與X86并駕齊驅的歷史不可抹殺。目前也有包括國芯科技在內的廠商依然在使用該架構設計芯片。

SPARC架構

SPARC(可擴展處理器體系結構)是最初由Sun Microsystems開發的精簡指令集計算(RISC)指令集體系結構(ISA)。它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早期RISC設計的影響,這些原始的RISC設計極簡,包括盡可能少的功能或操作碼,旨在以每個時鐘周期幾乎一條指令的速率執行指令。

SPARC于1986年首次開發,并于1987年發布,是最成功的早期商業RISC系統之一。在其推出首款SPARC處理器產品后,SPARC就很快地占領了市場,并幫助公司突破了10億美元營收的大關。

到了1989年,采用了SPARC架構的處理器開始應用于高性能工作站及服務器上,基于該架構的開放性和RISC體系的特點很快讓其成為了國際流行的架構。

同一時間,為了擴大SPARC的影響力并作出進一步優化,“SPARC International”組織成立,包括摩托羅拉、東芝、富士通、Aeroflex Gaisle都參與其中。1995年,隨著UltraSPARC I的推出,Sun在高端微處理器市場的領導地位得以進一步鞏固。

然而,在進入到新世紀后,新的應用崛起,使得PC已經不是處理器架構競爭的唯一戰場。ARM架構憑借精簡指令集的特點,殺入了移動市場,并逐漸成為了這個市場的霸主。

而此時,英特爾的X86已經在過去數十載的發展中建立了強大的生態系統。因此,在沒有把握新應用的到來,以及在英特爾搶占絕大多數市場的壓力下,包括SPARC在內的很多處理器架構逐漸開始衰退。

在互聯網興起的同時,不僅推動了移動市場的發展,也推動了服務器的需求,但也是在這個市場中,SPARC落了下風。根據Gartner數據顯示,從2002年開始,Sun Microsystems的營收份額每況愈下,到了2007年正式被IBM反超。而RISC+UNIX的服務器市場也逐漸被Intel的X86+Linux/Windows拉下。

SPARC因在服務器市場的失利,開始落寞。

2010年,Oracle以74億美元價格收購了SUN,連帶著SPARC也歸屬了Oracle。2017年后,Oracle被爆SPARC部門進行裁員,逐漸地,Oracle也逐漸放棄了SPARC的開發。

Alpha架構

當年,在許多RISC架構興起的同時,DEC也受到看這股RISC風潮的影響。

于是,在1982年到1985年間,DEC將RISC劃分為幾個部分來分開研究。1985年,DEC負責RISC研究的負責人之一提出“協作RISC計劃”,即將此前的項目就被合并為一個項目,并且更名為PRISM。

在此期間,為了進一步順利的將新架構打入市場,DEC開始思考是否需要生產新的計算機體系結構來替代其現有的VAX產品線,并最終于1988年結束了PRISM項目。

此時,處理器架構開始向64位發展。向64位發展,也被當時很多廠商視為是可以改寫市場格局的一個拐點。因此,DEC開始考慮使用類似于RISC的設計概念來設計新一代VAX CPU,以提高速度,同時擴展到完整的64位體系架構。

于是,在1992年,Alpha架構應運而生。

Alpha作為專為高端臺式機,工作站和服務器設計的微處理器架構,這也使得他們成為首批實現64位體系架構的企業之一。

如今來看,Alpha對于產業的貢獻或許不在于有多少產品采用了這種架構,而是其在理論上為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種新思路。

有人認為,Alpha,MIPS兩種RISC架構都比較早的考慮了64位,并引入了很多超前的微架構設計概念,以至于影響了以后英特爾在微架構和超線程方面的發展,這些在英特爾處理器微架構設計隱約能看到Alpha架構的一些影子。

SUN作為開源架構的代表,其凋亡令人惋惜,但DEC Alpha的消亡則是因為其生態太過封閉而造成的。

資料顯示,DEC公司將所有和Alpha處理器相關的配件和外設都自己生產,不過為桌面電腦開發的主板卻不支持SMP,而當時幾乎所有采用Alpha處理器的公司都會使用多處理器系統,因此DEC公司所推出的桌面機型很沒競爭力。

另外,Alpha處理器也一直不支持免費開源操作系統,這也成為了其敗走的又一個原因。

1998年,因為財務原因,DEC將Alpha架構與其大部分內容一起出售給了Compaq。但已經是英特爾客戶的Compaq決定淘汰Alpha,轉而采用即將推出的Itanium架構,并于2001年將所有Alpha知識產權出售給了英特爾。

自此,Alpha的故事也畫上了句號。

PA-RISC架構

除此之外,惠普公司推出的精簡指令集架構PA-RISC也沒逃得出被淘汰的命運。

PA-RISC也是20世紀80年代中的一員,它首次出現于1986年2月26日,被應用于HP 3000 930系列以及HP 9000 840模式處理器之中。后來,這種架構被惠普公司與英特爾聯合開發的Itanium架構所取代。

然而,英特爾的Itanium也沒能成為最后的贏家,這款于1999年被命名的64位架構,自從2017年之后就再也沒有更新了,2019年英特爾發布通知稱安騰9700處理器開始退役,2021年7月最后發貨期,HPE的服務區將支持到2025年。

隨著純血64位安騰處理器的停售,也意味著Itanium架構黯滅在歷史當中。

事實證明,在市場的發展過程中,沒有哪一種處理器架構能夠永遠合適市場的需求。但從目前結果來看,RISC-V是其他RISC設計和一路上被遺忘的架構的霸主,成為其最后的歸宿。

寫在最后

站在當前回望歷史,從處理器的設計和能耗比來說,如果要說最經典的RISC處理器架構,那么非MIPS莫屬,就連其競爭對手也不得不承認它的優雅,MIPS被作為處理器教科書的典范,在很多其他處理器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但MIPS,包括SPARC、Alpha、PA-RISC等其他架構的歷史故事,恰好證明了半導體市場的“風云莫測”,一個ISA如若不能站穩腳跟,跟上行業發展需求的話,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掉。

從目前處理器架構市場來看,X86依舊屹立不倒,但對抗他的玩家卻換了一批,這一輪與他競爭的是ARM和RISC-V兩個陣營。從后兩者的發展來看,近些年來,他們都在積極向PC市場做擴展。同時,在大數據時代的推動下,也都有意向服務器市場方向發展。

但對于這一塊市場來說,英特爾在該領域已經建立起了強大的優勢,除了產品外,生態也是其能夠固守城池的一個有利武器。

然而,新興市場總在持續發展,行業需求層出不窮,商業世界瞬息萬變,這場處理器架構的淘汰賽似乎并沒有結束。

誰也別以為自己穩了。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微處理器
    +關注

    關注

    11

    文章

    2221

    瀏覽量

    81982
  • 芯片架構
    +關注

    關注

    1

    文章

    30

    瀏覽量

    14537
  • RISC-V
    +關注

    關注

    44

    文章

    2141

    瀏覽量

    45711

原文標題:芯片架構的江湖往事

文章出處:【微信號:IC學習,微信公眾號:IC學習】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主流芯片架構包括哪些類型

    主流芯片架構芯片設計領域中的核心組成部分,它們決定了芯片的功能、性能、功耗等多個方面。當前,全球范圍內主流的芯片
    的頭像 發表于 08-22 11:08 ?362次閱讀

    自動駕駛三大主流芯片架構分析

    當前主流的AI芯片主要分為三類,GPU、FPGA、ASIC。GPU、FPGA均是前期較為成熟的芯片架構,屬于通用型芯片。ASIC屬于為AI特定場景定制的
    的頭像 發表于 08-19 17:11 ?1106次閱讀
    自動駕駛三大主流<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架構</b>分析

    總投資10億元,源芯微年產20億只車規級芯片項目簽約浙江湖

    5月9日,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區與安徽源芯微電子有限責任公司簽署協議,計劃投建一個年產量達20億顆車規級芯片制造基地及碳化硅車規級芯片研發中心。
    的頭像 發表于 05-10 17:20 ?1197次閱讀

    多核架構高性能電機控制芯片

    基于傳統單核架構的電機控制芯片已無法應對新出現的嚴峻挑戰,多核架構的控制芯片應運而生。雙核架構芯片
    的頭像 發表于 04-19 14:46 ?3452次閱讀
    多核<b class='flag-5'>架構</b>高性能電機控制<b class='flag-5'>芯片</b>

    交換芯片架構是什么意思 交換芯片架構怎么工作

    交換芯片架構是指交換芯片內部的設計和組織方式,包括其硬件組件、處理單元、內存結構、接口以及其他關鍵部分的布局和相互作用。交換芯片架構決定了
    的頭像 發表于 03-22 16:45 ?518次閱讀

    交換芯片架構設計

    交換芯片架構設計是網絡設備性能和功能的關鍵。一個高效的交換芯片架構能夠處理大量的數據流量,支持高速數據傳輸,并提供先進的網絡功能。
    的頭像 發表于 03-21 16:28 ?394次閱讀

    交換芯片架構設計

    交換芯片架構設計是網絡通信中的關鍵環節,它決定了交換機的性能、功能和擴展性。
    的頭像 發表于 03-18 14:12 ?418次閱讀

    fpga芯片架構介紹

    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芯片架構是一種高度靈活和可編程的集成電路架構,它以其獨特的結構和功能,在現代電子系統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FPGA芯片
    的頭像 發表于 03-15 14:56 ?539次閱讀

    蘋果M3芯片是ARM架構

    蘋果M3芯片采用的是ARM架構。這種架構具有高效能和低功耗的特點,使得M3芯片在提供出色性能的同時,也能保持較低的能耗。
    的頭像 發表于 03-08 16:03 ?1497次閱讀

    AI芯片架構誰將問鼎江湖

    Al算力對高效電源提出新需求,背面供電技術蓄勢待發:越來越高度化的集成會造成針對加速芯片的電源解決方案越來越復雜,方案需要不同電壓、不同路的多路輸入,這種情況下電壓軌會越來越多。
    發表于 03-05 10:15 ?295次閱讀
    AI<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架構</b>誰將問鼎<b class='flag-5'>江湖</b>?

    汽車ECU一般采用芯片架構?使用什么系統?

    汽車ECU一般采用芯片架構,使用什么系統?
    發表于 02-01 06:09

    國內有哪些典型的risc-v架構芯片

    國內如今比較流行的芯片中,能舉幾個這種架構芯片嗎?謝謝。
    發表于 01-21 22:16

    四大主流芯片架構及其主要優勢!

    “在“算力時代”,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下數據量呈現爆發式增長,數據價值凸顯,從數據的產生到數據的傳輸、再到計算、處理,都離不開計算芯片,影響著計算芯片芯片架構到底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今天
    的頭像 發表于 11-25 08:26 ?3075次閱讀
    四大主流<b class='flag-5'>芯片</b><b class='flag-5'>架構</b>及其主要優勢!

    RISC-V架構芯片出貨超過10億顆

    RISC-V 開放式架構自2014 年8 月推出以來,已獲顯著進步。采RISC-V 架構芯片出貨超過10 億顆,預估到2030 年有160 億顆RISC-V 架構
    的頭像 發表于 11-16 15:10 ?782次閱讀
    RISC-V<b class='flag-5'>架構</b><b class='flag-5'>芯片</b>出貨超過10億顆

    基于Tricore芯片的AUTOSAR架構下的多核啟動

    隨著汽車ECU迅速的往域控制器方向發展,ECU要出來任務越來越多,單核CPU的負載越來越大,多核ECU勢在必行。AUTOSAR架構下OS支持多核處理,本系列文章將詳細介紹AUTOSAR架構下的多核機制。本文介紹基于Tricore芯片
    的頭像 發表于 10-23 10:15 ?2576次閱讀
    基于Tricore<b class='flag-5'>芯片</b>的AUTOSAR<b class='flag-5'>架構</b>下的多核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