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轉瞬間落下了帷幕,這年的半導體戰場不可謂不精彩,隨著第四季度財報的公布,大廠們也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今年的贏家不僅有英偉達,還有AMD和英偉達后的博通。巧合的是,他們的“一把手”都是華裔。
01蘇姿豐:在億萬富翁的路上了
AMD 越來越受投資者歡迎,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其首席執行官蘇姿豐 (Lisa Su)。自2014年接任以來,蘇姿豐將AMD從一家定制芯片設計商擴展為一家在云計算和人工智能領域擁有多元化興趣的公司。在她擔任首席執行官期間,AMD 股價大幅上漲,她的財富也隨之大幅上漲。蘇姿豐是如何積累自己的凈資產的?她是下一個億萬富翁嗎?
據悉AMD公布2023年第四季度營業額達62億美元,毛利率為47%,經營收入3.42億美元,凈收入6.67億美元,攤薄后每股收益為0.41美元。基于非GAAP標準,毛利率為51%,經營收入14億美元,凈收入12億美元,攤薄后每股收益為0.77美元。
2023年全年,公司營業額為227億美元,毛利率46%,經營收入4.01億美元,凈收入8.54億美元,攤薄后每股收益為0.53美元。基于非GAAP標準,毛利率為50%,經營收入49億美元,凈收入43億美元,攤薄后每股收益為2.65美元。
蘇姿豐表示:“得益于AMD Instinct GPU和EPYC(霄龍) CPU創紀錄的季度銷售額以及AMD Ryzen(銳龍)處理器銷售的增長,我們的營業額和收益實現了環比與同比的同步增長,完成了2023年的強勢收官。我們高性能數據中心產品組合的市場需求正持續增長,使我們在人工智能(AI)重塑計算市場的這一激動人心的時代處于一個良好的位置,有助我們實現強勁的年度增長。”
這樣的成績,是蘇姿豐剛接手AMD時不敢想的。2012年,蘇姿豐受邀加入AMD。當時,AMD瀕臨倒閉,換了4任CEO,整個硅谷甚至沒有任何一個男性管理者愿意接手這個爛攤子。然而,蘇姿豐毫不畏懼,帶領AMD走出困境。她先是“節流”,裁員7%,削減冗員;然后是“開源”,尋求外部資金。在她的努力下,AMD成功起死回生,市值達到驚人的1800多億美元,將老對手英特爾甩在身后。
蘇姿豐作為首席執行官的第一個行動就是試圖為公司帶來一些急需的“救命藥”——確定除客戶端計算設備市場之外的一系列“更具粘性”的高增長、高利潤市場。AMD重新定義了他們的重點領域——游戲、數據中心和沉浸式設備。考慮到這一點,她提出了三管齊下的復興方法:打造出色的產品、深化客戶關系和簡化業務。
第一點,打造出色的產品,顯然是重中之重,也是公司生存和扭虧為盈的關鍵。對于一家高科技公司來說,這似乎是基本的東西,但當你回顧 2012 年時,你會發現這并不一定是關于偉大的產品。AMD 必須重新聚焦并恢復公司最初建立聲譽的核心能力——構建卓越的高性能計算和圖形解決方案。AMD 對其路線圖進行了深入分析,以確保其最重要的項目獲得必要的資源。他們簡化了研發流程,并在一種可擴展的設計上磨練了他們的 CPU 路線圖,就是備受期待且備受關注的“Zen”。他們確定了新的產品周期——每年推出新的 GPU,每 1.5 年推出新的 CPU 內核。為了確保公司真正最大化其行業領先的知識產權,他們還制定了新的知識產權貨幣化戰略,為其技術培育和增加市場機會。最后,他們成立了一個由全公司業務和工程主管組成的重點委員會,定期審查路線圖,以確保 AMD 在所有正確的方向上進行投資,使公司能夠在正確的時間向客戶提供正確的產品。
蘇姿豐的戰略聯盟政策也十分奏效。AMD在過去 5 年里與索尼和微軟的密切合作,他們已經成為 Xbox One 和 PS4 的芯片合作伙伴,設計和構建(以 AMD 特有的方式)芯片上的游戲機結合了處理器和圖形技術。這非常簡單,因為 AMD 帶來了一流的圖形、視頻和具有強大 SoC 功能的處理器 IP。兩家公司之間的合作仍在繼續,包括新的 Xbox One S、PlayStation 4、PSVR 和 PlayStation Pro 游戲機以及微軟的“Project Scorpio”。AMD 在企業、商業客戶空間內的關系也在蓬勃發展。
據福布斯報道,2023 年 5 月,蘇姿豐的凈資產約為 7.4 億美元,截至當年 12 月,僅她持有的 AMD 股票就價值約 5.02 億美元。她還不是億萬富翁,但她已經在路上了。
02博通CEO陳福陽:走上舞臺的“大鱷”
今年以來,受益于生成式AI爆發帶來的芯片需求暴增,讓掌握GPU資源的英偉達成為美股最耀眼的存在。然而,英偉達下半年逐漸顯露出增速見頂的情況,博通卻繼續高歌猛進。過去六個月,英偉達股價漲幅為14.52%,博通卻高達30.14%,為英偉達的一倍,同樣高于AMD、英特爾、高通等名氣更為響亮的芯片公司,可稱得上的是隱形贏家。離不開CEO陳福陽(Hock Tan)一系列大膽激進的并購擴張之路。
在1971 年,一筆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獎學金,改變了馬來西亞一個華裔青年的命運。四十多年后,這個名叫陳福陽的人,揮舞著資本大棒,僅用四年時間,就將一家年營收 24 億美元的公司做到全球第五,震驚了全球半導體行業。
陳福陽這樣講述過自己的人生故事。“1971 年,我只是一個在馬來西亞長大的 18 歲骨瘦如柴的孩子,剛剛有機會入讀最好的工程專業。美國的學校,或者世界上最好的學校,麻省理工學院,”他說。“我的父母無力供我上大學,更不用說麻省理工學院了,但這所偉大的美國教育機構在看不見的情況下給了我一個機會,為我提供了追求美國夢的獎學金。”
陳福陽沒有讓人失望。1975 年,他獲得了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士學位,同年晚些時候獲得了碩士學位。后來,他從麻省理工學院的同城競爭對手哈佛大學獲得了 MBA 學位,并返回馬來西亞,于 1983 年至 1988 年間在馬來西亞經營休姆工業公司 (Hume Industries),之后移居新加坡,擔任風險投資公司 Pacven Investment 的董事總經理。1992年,他調回美國,擔任個人電腦制造商Commodore International的財務副總裁,隨后擔任百事可樂公司的高級財務主管和通用汽車公司的高級主管。他還獲得了美國公民身份。
1999 年,在全球科技熱潮開始之際,他受聘領導 Integrated Circuit Systems,該公司為通信設備和電子行業設計、開發和銷售硅計時設備。后來,他擔任另一家科技公司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的董事長,該公司為電子行業生產傳感器和計時設備。正是在這兩項工作中,他磨練了收購公司的藝術,無情地削減成本并努力實現運營效率最大化,最終他找到了安華高科技 (Avago Technologies) 的所有者銀湖合伙人 (Silver Lake Partners),后者讓他負責該公司。
這樣的經歷讓陳福陽在之后帶領博通走向科技高峰奠定了基礎。2023年11月23日,芯片巨頭博通正式宣布完成對虛擬軟件服務商VMware的收購,交易規模約為690億美元,其中包括610億美元的協約收購價和后者80億美元的債務。
待交易正式完成后,這將成為年內半導體行業規模最大的并購案,在整個科技史上也可以排到前三,僅次于微軟收購動視暴雪的687億美元和戴爾收購EMC的670億美元(不含債務等額外開價)。
博通拿下VMware的目的很明確:補強軟件技術層面的不足,實現“軟硬一體”。作為芯片、半導體解決方案領域首屈一指的巨頭,博通的硬件實力毋庸置疑,但軟件并非其強項。將VMware收入囊中,全盤接手其技術、人才,是補強短板的最直接途徑。
以博通和VMware的結合為切面,我們可以看到半導體行業新一輪并購潮的興起,以及軟件企業在這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當半導體巨頭紛紛拼起“軟實力”,半導體軟件技術和軟件企業,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博通熱衷并購,是業內公認的事實。更有人說陳福陽可能“24小時都在盯著屏幕尋找獵物”。最近十多年,無論市場環境是好是壞、半導體產業處于周期低谷還是頂點,都沒有影響博通的并購熱情。
這當中,賽門鐵克和CA Technologies的并購金額分別達到110億和189億美元,Newport Communications、SiByte、Silicon Spic和NetLogic Microsystems等并購案規模也在10億美元以上。當然,最經典的還要數2017年向高通發出的1300億美元天價收購邀約,不過該交易最終被美國監管機構否決。
有鑒于此,博通這次敢冒著行業寒冬豪擲690億美元拿下VMware,也不讓人意外。回顧收購過程,和鬧得滿城風雨的微軟、動視暴雪收購案相比,博通收購VMware一案耗時雖然也不短,但遭受的阻力要小得多,過程可以說是意外順利。
審核編輯:黃飛
-
amd
+關注
關注
25文章
5443瀏覽量
133939 -
gpu
+關注
關注
28文章
4701瀏覽量
128705 -
博通
+關注
關注
35文章
4319瀏覽量
106793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146瀏覽量
268414 -
英偉達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747瀏覽量
90833
原文標題:芯片戰場,華裔之光
文章出處:【微信號:ICViews,微信公眾號:半導體產業縱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