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一、引言
現代高科技戰爭伴隨著偵察技術與精確制導技術的發展,目標“發現”即意味著被摧毀,對目標進行偽裝已經成為戰場目標降低自身被發現概率、提高戰場生存能力的首選方式。經過30余年的發展,高光譜成像技術已經成為對抗軍事偽裝的有效手段。目前已知的偽裝手段還不能有效地欺騙高光譜偵察方式。
挑選了北方地區常見的綠色植被、迷彩雨衣以及兩種不同的迷彩偽裝板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實驗從多個方向采集了各種材料的光譜曲線,分析了不同探測角度、太陽入射角以及地物方位角對陸基條件下高光譜成像的影響,通過建立BRDF模型,分析了不同偽裝材料的不同散射特性,為陸基條件下高光譜成像實時偽裝識別提供了研究基礎。
二、實驗部分
2.1 實驗設計
實驗使用基于聲光可調諧濾波器(AOTF)的成像光譜儀。實驗示意圖如圖1所示(a)所示,其中A到D依次為淺色偽裝板、深色偽裝板、漫反射白板、迷彩雨衣。實驗過程中獲得的高光譜圖像灰度圖如圖1(b)所示。
編輯
圖1 拍攝場景示意圖
實驗中,設定對目標進行前向觀測時方位角為正,后向觀測時方位角為負。由于高光譜成像儀觀測距離較近,應根據天氣條件以及成像角度及時的調整高光譜成像儀的光圈、增益,以避免出現探測器飽和的現象。實驗的迷彩涂層樣板為淺綠色迷彩涂層板與深綠色迷彩涂層板,均由軍內某研究所提供,該研究所在研究迷彩涂層方面具有很高的權威性,提供的迷彩涂層樣板與現役裝備基本一致,通過研究偽裝板的光譜曲線可以合成目前裝備的涂層光譜。同時選取經過計量標定的聚四氟乙烯板(PTFE)作為實驗參考板,用來對高光譜儀進行輻射定標,使用PTFE進行輻射定標的公式見式(3)
編輯
式(3)中,θ為白板的漫反射系數,θ=0.989。
三、結果與討論
3.1 太陽高度角對地物光譜曲線的影響
使用成像光譜儀對研究目標以及白板同時進行拍攝,時間為上午9點,每隔半小時拍攝一次,共拍攝5次,太陽高度角為43°時的幾何示意圖如圖2所示,探測天頂角為27°,地面的坡度大致為10°左右。
編輯
圖2 實驗的幾何示意圖(太陽高度角為43°)
如圖3所示,從實驗結果中可以看出,四種研究對象的光譜曲線與太陽高度角的關系區別較大。在不同的太陽高度角光照射下,如圖3(a)所示,綠色植被的光譜發生了變化。在449~689nm之間,綠色植被的光譜基本相似,但波長大于689nm,綠色植被的光譜曲線隨著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較為明顯,但其變化并非線性變化,基本規律是隨著太陽高度角的升高反射比先升高,在43°時達到最大,隨著太陽高度角進一步增大,綠色植被的反射比反而下降。迷彩雨衣的光譜曲線與其他材料較為不同[如圖3(b)所示],基本隨著太陽高度角的增大,迷彩雨衣的光譜整體發生了平移,在太陽高度角為50°左右時,整個波段的光譜強度都達到了最大值,并在太陽高度角進一步增大時,迷彩雨衣的光譜曲線強度下降。而兩種綠色偽裝板的光譜由于圖中像素較少[如圖3(c,d)所示],光譜曲線受到噪聲的影響相比其他兩種材料較明顯,迷彩偽裝板在可見光波段光譜曲線受太陽高度角變化的影響不很明顯,但在近紅外波段顯現出了與綠色植被相同的變化規律,隨著太陽高度角的增大,淺色偽裝板的近紅外波段光譜逐漸上移后下降,在50°左右達到峰值,深綠色則在54°時反射比達到最大。
編輯
圖3 不同太陽高度角下四種研究對象的光譜曲
圖3 不同太陽高度角下四種研究對象的光譜曲線 當探測角以及探測器與太陽的方位角不變時,之所以會發生這種變化,主要是因為實驗研究的三種物體均為非朗伯體,存在二向性反射。有研究曾經發現植物的葉片在主平面入射角等于探測角時反射比值最大,其他方向逐漸減小。實驗的結果基本上符合該研究提出的理論,從實驗中可以看出,陸基條件下綠地植被的光譜曲線在可見光波段的反射比變化不比其在近紅外波段更敏感,并且隨著太陽高度角的增大,可見光和近紅外波段的植被反射比并不呈現線性變化,在近紅外波段的反射比受到太陽高度角的影響變化較大。實驗的誤差可能是由于植物葉片表面的灰塵以及粗糙水平不一致,而且校園內的植被并非天然生長而成,而是人工修建而成,因此實驗結果會與理論結果產生一定的誤差。對于偽裝板,陸基條件下的高光譜特性相對于綠地植被較為不同,由于在場景中偽裝板的像素較少,因此其光譜受到噪聲的影響較大,反射比曲線比較雜亂,在紅外波段的反射比最大值出現在50°。對于迷彩雨衣,其反射比曲線基本上隨著太陽高度角的變化在整個波長范圍內發生平移,其基本規律與迷彩偽裝板類似,在33°~50°之間,光譜反射比逐漸增大,隨著太陽高度角進一步增大,光譜反射比反而減小,導致迷彩雨衣和偽裝板與綠地植被的最大反射比對應的太陽高度角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人造偽裝物的表面比較平整,導致其光譜反射比在50°附近達到最大。
3.2 探測器與光源方位角對地物光譜曲線的影響
為了研究探測器與光源的方位角對光譜曲線的影響,在上午9點對偽裝板和迷彩服以及綠地進行拍攝,實驗中,保持34°的探測角分別在12°,49°,87°和152°相對方位角分別對場景進行拍攝,實驗結果分別如圖4(a—d)所示。
編輯
圖4 不同方位角下三種研究對象的光譜曲線
(a):綠地植被的光譜曲線;(b):迷彩雨衣的光譜曲線;(c):淺綠色偽裝板的光譜曲線;(d):深綠色偽裝板的光譜曲線
實驗結果可以看出,四種研究對象光譜曲線隨著方位角變化的基本規律相同,在相對方位角從12°到157°的過程中,研究對象光譜曲線都是先下降后上升,在不同波長呈現的規律具有差異性,如圖4(a)所示,綠色植被的光譜曲線比較平滑,在449~601nm以及701~801nm之間的光譜受方位角的影響較大,601~701nm之間的光譜變化則比較小,整體上呈現“兩頭翹,中間平”的規律,迷彩雨衣和迷彩偽裝板的光譜則沒有明顯的規律,如圖4(b,c)所示。三種研究對象的光譜隨著方位角的增大光譜反射比曲線都是先增大后減小,其光譜值在接近90°左右達到最低值,得出這樣的結論是因為當探測光線和入射光線在同一平面內時,以此平面為對稱面,理論上在對稱面上,探測天頂角等于入射天頂角時反射率最高,由對稱面兩側偏離探測角,反射率隨著方位角的增大呈現降低的趨勢,但過了90°之后,隨著接近對稱面,反射率又進一步提高。實驗中,之所以152°的光譜反射比比12°時的反射比更大,主要是因為后向觀測時探測器收集的光線較多,同等條件下反射比要比前向觀測更大。
3.3 探測角度對地物光譜曲線的影響
探測角同樣也是影響地物光譜曲線的重要影響因素,使用高光譜儀對淺色偽裝板、迷彩雨衣以及綠地植被從后向40°到正向50°分別進行測量并記錄光譜值,在室內進行實驗,鹵鎢燈是填充氣體內部具有部分鹵族元素或者鹵化物的充氣白熾燈,發出的光線在近紅外和白光波段與太陽光光譜比較近似,因此本實驗使用鹵鎢燈模擬光譜進行實驗,光譜的入射天頂角為40°,分別從后向40°到正向50°之間每隔10°對三種研究對象成像,選取449,649,725和801nm四個波段進行分析,實驗結果如圖5(a,b,c)所示。從實驗圖中可以看出,三種研究對象的光譜與不同探測角的關系呈現出相同的規律,在白光和近紅外波段中,探測角對地物光譜的影響較小,研究對象的光譜變化不是很明顯,但在實驗中發現,三種研究對象均在某個探測角度反射比出現極大值,綠地植被在后向30°時反射比達到最高,偽裝板在后向10°左右時反射比達到最高,迷彩雨衣在后向20°左右反射比達到最大,其原因主要是三種材料的粗糙度從小到大順序依次為偽裝板、迷彩雨衣和綠地植被,粗糙度越大,探測角的“熱點”就越靠近垂直方向,并且偽裝板與迷彩雨衣的光譜吸收率相對綠地植被要高,這也造成了偏離垂直方向光譜反射比下降。
編輯
圖5 不同探測角下三種對象的光譜曲線
(a):綠地植被的光譜曲線;(b):淺色偽裝板的光譜曲線;(c):迷彩雨衣的光譜曲線
推薦:
便攜式地物光譜儀 iSpecField-NIR/WNIR
專門用于野外遙感測量、土壤環境、礦物地質勘探等領域的最新明星產品,由于其操作靈活、便攜方便、光譜測試速度快、光譜數據準確是一款真正意義上便攜式地物光譜儀。
審核編輯 黃宇
-
成像
+關注
關注
2文章
230瀏覽量
30460 -
光譜
+關注
關注
4文章
796瀏覽量
35087 -
光譜儀
+關注
關注
2文章
949瀏覽量
30715 -
高光譜
+關注
關注
0文章
327瀏覽量
991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