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Sora的發布已經有一段時間,但對它的討論還在持續。討論話題已經從Sora會不會取代人類、現實會不會不存在、中國能不能做出來類似模型,變成了“將來如何用Sora搞錢”“AIGC賽道有沒有機會創業”。
所以,在繼《Sora給中國AI帶來的真實變化》后,我們想要多聊一個話題,就是Sora代表的新算法、新能力,將給對AI有好奇,也有一些忐忑的你,帶來什么變化。
想聊這個話題,是因為我們發現,現在規模龐大的討論,都把這件事描繪得太復雜了,甚至有點南轅北轍的意思。
但事實上,AIGC作為一種基礎技術,它的邏輯非常簡單,效果顯而易見。從芯片到算法,都有非常透明的信息機制,不存在巨大的信息差與行業內幕。
在我們看來,在今天過多聊Sora,聊AI大模型沒有過多意義。它對于普通人來說只有兩個價值,一個是等著用,一個是把它做成應用給別人用。
以極低的門檻,開發AIGC原生應用,是Sora帶給普通人最大的機會,沒有之一。
“關于AI的討論,我有四不聽”
借用短視頻上“我有四不吃”“我有四不做”的這種梗,關于AI大模型的討論,咱們也可以有四不聽。
在最初的熱度之后,討論AI大模型與個體的關系,一般是面向那些想用AI創業、賺錢,或者至少讓AI成為自己一技之長的人。這類受眾抱著希望了解AI,利用AI的心態,所以總是希望聽到一些“秘辛”,來給自己增強信息差。但有四種討論,卻是沒什么必要聽的。
第一種,賣課的我不聽。
短視頻上很多那種賣AI課程的老師,套路一般是上來一頓制造焦慮,告訴你再不學AI就晚了,就壞了,下一桶金就讓情敵先賺了。你一著急,就報班交錢。但問題是,這些老師根本沒有什么AI從業經驗,沒接觸過AI項目,甚至根本都不知道AI這門技術怎么來的。聽他們的討論,本質上跟給成功學大師交錢沒什么區別。
第二種,賣社群的我不聽。
鄙視花錢買課的年輕人,更喜歡輕量化,分享化地加入一些AI社群,從這些社群里可以得到大量AI資源。這當然很好,也很實惠。但問題是平臺和社群運營方,為了讓社群持續運營,往往會不斷把AI技術復雜化,抽象化。恨不得把簡單的問題說得千絲萬縷。同時喜歡搞資源轟炸,給你一堆學習資料,多到你根本不會打開它們。
了解AI就像對其他知識一樣,切忌搞資源滿足癥。同時也要想想那些人天天說社群運營變現能力如何強,會不會是要把你的現金變到他的口袋里?
第三種,技術專家的我不聽。
這句話說出來好像十分混蛋,技術專家的不聽你想聽誰?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對于普通人,乃至對于大多數AI開發者來說,過分底層的技術邏輯都是沒有必要弄懂的。AI大模型的泛化性,帶來的核心價值之一就是極低門檻開發。如果不是研發從業者,真的沒有必要去比較底層的技術。
第四種,行業大咖的我不聽。
最近參加了不少AI大模型的研討、峰會,讓我有一個感覺就是臺上的嘉賓們在雞同鴨講。原因在于,Sora這類新的AI熱點太新了,行業還沒有真正接受。這種缺乏共識的情況下,大咖們往往會基于自己以往的業務、經驗來進行判斷。最后大多數變成了給自己的公司,自己的項目打廣告。這種討論看多了,不僅容易信息錯落,還容易誤把廣告當真理。
這個也不聽,那個也不聽。到底應該聽誰的?
其實問題在于,對于一個邏輯清晰,信息透明的事情來說,你大可以誰都不聽,只相信自己。
準備好享受娛樂迭代了嗎?
讓我們回到Sora本身,它給世界帶來的最大價值是什么?
是顛覆某個行業,比如偷走影視特效人員的飯碗?是強化某種體驗,比如讓元宇宙具有更強的個性化能力?比如在工業數字化中應用,帶來更好的工業數字孿生?
這些當然都是對的,但都沒有抓住問題的重點。Sora的出現,核心問題是讓AIGC中的視頻生成能力得到了加強,使得AIGC中視頻生成這個難度最大的領域獲得了突破。其所具備的多種技術特性,都可以讓AIGC視頻更好落地。比如通過采樣靈活性的增強,Sora可以適配更多樣化的屏幕尺寸,解決了同一個模型適配不同屏幕比率,不同分辨率的問題。再比如Sora提供了更強的意圖理解能力,讓抓取用戶訴求的AIGC更具可行性。
這些能力到底有什么用?簡單來說,就是會讓視覺娛樂更具個性化。
回顧人類的視覺娛樂歷史,會發現有兩條線貫穿始終,一個是個性化,一個是廉價化。
從舞臺劇、電影、電視到PC視頻、移動視頻+直播,再到信息流+短視頻。視覺娛樂這種最能消耗人類空余時間的方式,不斷變得更加唾手可得,成本更加低廉。與此同時,視覺娛樂也用增加選擇的方式來提升其個性化能力。
說白了,人類努力了數千年,就是希望能以更加高效、低價的方式看一場表演。
而Sora帶來的AIGC視頻能力,非常符合視覺娛樂發展的軌跡。AIGC可以省略基本的演出者,讓視覺娛樂成本進一步下降,甚至成本從表演者、服化道、視頻編輯,直接變成了AI算力。同時,AIGC視頻會讓視覺娛樂的個性化能力全面升級。用戶可以直接下命令來生成視頻,而不是讓AI通過用戶的劃走、留下行為來進行行為抓取。
因此,Sora的最終價值十分簡單,它只會是視覺娛樂的升級。未來我們將可以命令AI來生成某種視頻,或者讓AI來猜測我們的喜好自動生成某類視頻。顏值、演技、情節、觀點,這些東西都將以非常廉價的方式進行個性化定制。
在這種模式下,你將享受源源不斷的視覺娛樂。游戲里的關卡,VR里的場景,與你聊天的數字人主播,驚險刺激的短視頻內容,都將來自AIGC。其實,今天你所看到的信息流與視頻,也大多數是AI推薦給你的。未來AI不僅會推薦,還會順便把內容做了,所以其實也并不差很多。
如果你不想以AI為業,那么Sora的出現只能指向著未來的新娛樂體驗。
我們不用做什么,等待就好。
準備好成為AI開發者了嗎?
但是,如果并不只想當一名用戶呢?如果覺得AI是個機會,想要做一番事業呢?
我們想做一件事,就必須知道這件事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是不是跟外界說得那么玄乎,以及具體開始時,要知道它的易點和難點都是什么。
當你看到Sora時,如果想到了自己能不能用Sora當底座,去做成一些事,去賺錢,那么恭喜你,這個念頭至少已經幫你走對了第一個分岔路口。這個路口就是,我們究竟該懼怕被AI搶走飯碗,還是要把AI變成飯碗?
這幾年是AI大模型的集中爆發期。每次出現新技術都會有媒體宣傳它要搶飯碗,于是相關職業從業者和在校學生就會擔心,接著就開始看這種反面意見,講述AI其實很弱智云云,于是感覺似乎不那么焦慮了。直到新的技術又出現了……
如果一直處在這種循環里,那你可能確實需要考慮一下自己的工作了。不是考慮它是否被AI取代,而是它的可取代性是不是太高了?至少到目前為止,需要專業性并且有市場需求的職業,絕對無法是AI以及其他所有數字化技術可以取代的。
反過來說,能夠應用AI技術開發應用,這件事本身就是足夠專業且有市場的。與其考慮被AI替代,不如考慮如何讓AI為自己打工。
如果讓自己成為AI開發者?這就需要對這份工作的優勢與劣勢具備認知。
首先來說說優勢。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自己不是學AI的,甚至不是理科生,可能成為AI開發者嗎?答案是可以。
AI大模型具有極好的泛化性,這意味著它對于人類指令的認知能力全面提升。大模型正在催生超低代碼與無代碼開發成為可能。OpenAI發力打造的GPTs就是其中的代表。因此,AI大模型應用的開發門檻會持續降低,幾近于無,然后開發者之間比拼的就將不是技術能力,而是創意與執行效率。
第二點,不少人會擔心美國AI公司能力更強,而且這些算法在中國不能用。這個其實非常無所謂。中美之間沒有絕對的AI技術鴻溝,一種被證明有效的AI算法,中國AI行業一定可以做出來,可能效果打折,可能有諸多兼容問題,但AI技術整體的路線是透明的。
第三點,有人會覺得小團隊甚至個人開發者沒有機會。畢竟缺乏技術功底,也沒有資本加持。但要看到的是,世界各地正在涌現大量精致小巧,且非常火爆的AI應用。很多案例證明AI反而是小團隊掀翻行業桌子的機會。
甚至說,在接下來的全球AI應用涌現期,只有你有足夠的視野與敏銳度,是可以“借鑒”到很多優秀AI應用的。這種模式當然并不光彩,但客觀上看從PC時代到移動時代,把出色“應用”借鑒過來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案。
第四點,還有人會認為學習AI,成為AI開發者太難了,沒有門路,沒有學習資源,于是去報課,去參加各種社群討論。但這時很容易忽視一件事,就是國內各大廠商為了培養AI開發者,已經在過去很多年間打造了各種免費、系統且被驗證過的學習路徑與課程資源,大可不必被各種旁門左道的AI講師忽悠。
當然,有好的一面就有壞的一面。AI開發者,尤其是直指大模型原生應用的AI開發者,也會面臨幾個巨大的問題。
首先,找到一個特別好的點子,這件事依舊很難,甚至是需要巨大運氣的。AI技術將打破很多規則,在一片混沌中重新找到秩序,這件事可能拼的不僅是努力。
其次,Sora這類大模型證明了一件事,就是AI算力將越來越緊俏,甚至全面進入稀缺時代,加上地緣層面的不確定性,AI算力在可見的未來將越來越昂貴。如何應對算力成本,才是開發者需要頭疼的問題。
此外,雖然目前AI原生應用一片蠻荒,大有可為,但勢必會出現在某類應用走向成功后,巨頭加入賽道導致洗牌。所以,AI原生應用是一個跟巨頭搶時間,用間隙期極速發展,盡快上岸的游戲。
AI大模型,就像沙漠里突然涌出了一片泉水,有人想用它搞養殖,有人想用它開洗浴。大家都在想,但最先解渴的人肯定是先拿起水桶跑過去的那個。
大模型到應用,直線最短
最后,我想聊聊AI思維。AI思維到底是個什么思維,這件事說來就話長了,且隨著技術本身的發展,相應的思維模式還在不斷翻新。但有一點需要肯定,那就是AI思維肯定不是復刻思維。
目前階段,中國科技產業對于AI大模型這輪技術熱潮,還處在努力吸收消化當中。這個過程中,表現一種流量導向的思維方式,具體體現為兩種。一個是盡量復刻國外的創新,最多就想在復刻的時候多搞點花樣,怎么去做一個“中國版的某某某”。這件事當然很對,有中國版的Sora十分重要,但假如有超過100個中國Sora,那確實會造成巨大的浪費。另一種就是用現有的成績去靠大模型熱點,從而出現了AI PC、AI手機、AI家電等產業趨勢。
但這些對大模型的思考,都是立場先行,熱點先行的。舉個例子,大家都是什么AI火了就想復刻什么。但AI大模型+塑料分析這種場景非常有意義,卻根本沒人討論。
這種時候,我們很容易忽視最簡單的問題:大模型要有大模型的用法,它作為技術創新才有意義。
所以,想要讓Sora,讓AI大模型對你有意義,就要摒棄外界的噪音,回歸最簡單的規律。從大模型能夠做什么的基礎問題開始思考,在這條直線上的就對,不在的就掀翻它。
我懷著巨大的信心,想要說出這么一件事:AI大模型這場游戲的最后贏家,不是現在的某家大公司,某個大項目,而是某個不知名的你。
像在杭州民用房里討論未來的馬云,像不知道創業做什么的張一鳴。
不要管大廠有什么布局,不要管前輩有什么經驗,不要管網上有哪些分析,只考慮基礎設施、成本和可能性,以最短路徑打破常規。
你與AI之間,直線最短。
Sora,乃至發展了70年的AI技術,就是在為你提供這樣一個機會。一個以直線打破所有曲線的機會。
-
算法
+關注
關注
23文章
4599瀏覽量
92638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106瀏覽量
268399 -
AIGC
+關注
關注
1文章
356瀏覽量
1508 -
大模型
+關注
關注
2文章
2322瀏覽量
2479 -
Sora
+關注
關注
0文章
76瀏覽量
19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