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GBT的應用
電力電子技術在新能源汽車中應用廣泛,是汽車動力總成系統高效、快速、穩定、安全能量變換的基礎。新能源汽車中DC/DC拓撲主要應用于車載充電器,AC/DC拓撲主要應用于充電樁,DC/AC拓撲則主要應用于電機控制器。電機控制器用于實現大功率直流/交流變換之后驅動電動機,還可用于捕獲再生制動能量并回饋給電池組,是新能源汽車的“心臟”,決定了汽車的功能安全性,高速平穩性和綠色舒適性。
由于新能源汽車對續航里程的高需求,使得電能管理需求更精細化,這些對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er,IGBT)、MOSFET、二極管等功率分立器件的需求遠高于傳統汽車,在新能源汽車中功率半導體占了整車半導體的55%左右。
功率半導體器件作為電能轉換、驅動、控制等電力電子裝置的基礎和核心,是推動電力電子系統轉化效率、功率密度、體積重量等方面優化的關鍵因素之一。
下面來看看功率半導體IGBT的分布,其中紅色為后置發動機,綠色為前置發動機。機艙地板下方是四個電池組。逆變器(藍色)集成在電機外殼中,并與其共享冷卻回路。逆變器將電池的直流電轉換為電機交流電,也是IGBT模組安裝的地方。
?
將動力系統單獨拆解來看,下圖是動力裝置:
?
動力裝置爆炸拆解圖,其中包括電機(定子和轉子),傳動部分(齒輪),和控制部分(逆變器):
?
從另一個方向來看動力裝置拆解:
?
下圖是傳動部分局部細節圖:
?
下面這張圖就是本文要講解的重點了——逆變器!也就是功率器件IGBT安裝的位置:
?
新一代的IGBT功率器件如下圖所示:
?
二、IGBT基礎知識
1946年1月,遠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BELL實驗室正式成立了一個半導體研究小組,小組內有3名核心成員,分別是Schokley、Bardeen和Brattain,俗稱“晶體管三劍客”。
三劍客有自己的研究優勢,Bardeen提出了表面態理論,Schokley給出了實現放大器的基本設想,Brattain設計了實驗。
在三劍客成立的次年,1947年巴丁(Bardeen)和布萊登(Brattain)發明了點接觸(point?contact)晶體管。接著在1949年肖克萊(Shockley)發表了關于p?n結和雙極型晶體管的經典論文。有史以來的第一個晶體管中,在三角形石英晶體底部的兩個點接觸是由相隔50μm的金箔線壓到半導體表面做成的,所用的半導體材料為鍺;當一個接觸正偏(forward biased,即對于第三個端點加正電壓),而另一個接觸反偏(reverse biased)時,可以觀察到把輸入信號放大的晶體管行為(transistoraction)。
1982年,RCA和GE公司聯合研制出了復合型晶體管——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IGBT兼具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晶體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高輸入阻抗和雙極晶體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大電流密度的特點,在大功率應用領域擁有顯著的優勢,一度被稱為近乎理想的功率半導體器件。
既然說IGBT集成BJT和MOSFET的優點于一身,那么什么是BJT,什么是MOSFET呢?
在了解BJT和MOSFET之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P-N結?
半導體應用離不開硅元素,來看一下硅元素的特點,在元素周期表中,硅排列在第14位,硅原子最外層有4個電子,分別與周圍4個原子共用4對電子,這種共用電子對的結構稱為共價鍵(covalent bonding)。每個電子對組成一個共價鍵。這部分知識初中化學學過,來張圖片直觀看看:
?
左邊這張圖是單晶硅的晶體結構,為金剛石晶體結構。右邊這張圖是硅原子共用電子的情況,中間一個硅原子和四個硅兄弟共用電子。
突然有一天,物理學家想到一個問題,要是硅家不是和硅兄弟共用電子,把其他兄弟拉進群會怎樣?物理學家有一天把砷兄拉進了群,于是奇跡發生了:
?
砷兄弟最外層有5個電子,其中4個電子找到了硅家的對象,另外一個電子單著了,這個電子成了無業游民,到處流竄,由于電子帶有電荷,于是改變了硅家的導電性。此時的砷原子多提供了一個電子給硅家,因此砷原子被稱為施主。
硅家的自由電子多了以后,帶負電的載流子增加,硅變成n型半導體。為啥叫N型?在英文里Negative代表負,取這個單詞的第一個字母,就是N。 同樣,物理學家想,既然可以拉電子多的砷元素進群,那么是否也可以拉電子少的硼原子進群?于是物理學家把硼原子拉進來試試。
?
由于硼原子最外層只有3個電子,比硅少一個,于是本來2對電子的共價鍵現在成了只有一對電子,多了一個空位,成了帶正電的空穴(hole)。此時的硅基半導體被稱為p型半導體,同樣P來自英文單詞Positive(正極)的首字母,而硼原子則被稱為受主。
由p型半導體和n型半導體接觸形成的結稱為PN結。
舉個例子,P型半導體是一塊正方形的泥巴,這個泥巴里有很多孔洞(空穴),類似于我們看到的龍蝦洞。N型半導體也是一塊正方形的泥巴,這個泥巴中藏了很多龍蝦(自由電子)。當我們把這兩塊泥巴貼在一起的時候,龍蝦就會往龍蝦洞的方向爬(電子漂移)。在電子的漂移下,PN結中形成電流。
?
再說一說晶體管的功能,晶體管(transistor,是轉換電阻transfer resistor的縮寫)是一個多重結的半導體器件。通常晶體管會與其他電路器件整合在一起,以獲得電壓、電流或是信號功率增益。
在電路中晶體管的主要作用是當作開關。可利用小的基極電流在極短時間內改變集電極電流由關(off)成為開(on)(反之亦然)。關是高電壓低電流,開是低電壓高電流。
雙極型晶體管(bipolartransistor),或稱雙極型結晶體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這個如何理解呢?
雙極型晶體管(bipolar transistor)的結構:雙極型器件是一種電子與空穴皆參與導通過程的半導體器件,由兩個相鄰的耦合p?n結所組成,其結構可為p?n?p或n-p-n的形式。
下圖為p?n?p雙極型晶體管的透視圖,其制造過程是以p型半導體為襯底,利用熱擴散的原理在p型襯底上形成一n型區,再在此n型區上以熱擴散形成一高濃度的p+型區,接著以金屬覆蓋p+、n以及下方的p型區形成歐姆接觸。
?
下圖為p?n?p雙極型晶體管,具有三段不同摻雜濃度的區域,形成兩個p?n結。濃度最高的p+區稱為發射區(emitter,以E表示);中間較窄的n型區域,其雜質濃度中等,稱為基區(base,用B表示),基區的寬度需遠小于少數載流子的擴散長度;濃度最小的p型區域稱為集電區(collector,用C表示)。各區域內的濃度假設均勻分布,p?n結的概念可直接應用在晶體管內的結上。
?
了解了BJT后,再來了解下MOSFET的定義。先了解MOSFET的前半部分,也就是MOS器件。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MOS)電容在半導體器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研究半導體表面特性最有用的器件之一,它也是先進集成電路中最重要的MOSFET器件的樞紐。
理想MOS電容:MOS電容的透視結構如下圖所示,為其剖面結構,其中d為氧化層厚度,而V為施加于金屬平板上的電壓。當金屬平板相對于歐姆接觸為正偏壓時,V為正值;而當金屬平板相對于歐姆接觸為負偏壓時,V為負值。
?
MOSFET有多種縮寫形式,如IGFET (insulated?gate field?effect transistor)、MISFET (metal?insulating?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T (metal?oxide?semiconductor transistor)等。
n溝道MOSFET如下圖,它是一個四端點器件,由一個有兩個n+區域(即源極與漏極)的p型半導體組成。對于p溝道MOSFET,襯底和源、漏區的摻雜類型分別為n和p+。
氧化層上的金屬稱柵極(gate),高摻雜或結合金屬硅化物如WSi2的多晶硅可作柵電極,第四個端點為連接至襯底的歐姆接觸。
基本器件參數有溝道長度L(兩個n+?p結間的距離)、溝道寬度Z、氧化層厚度d、結深度rj以及襯底摻雜濃度NA。器件中央即為MOS電容。
MOSFET的基本特性:MOSFET中源極接點作為電壓參考點。柵極無外加偏壓時,源極到漏極電極間可視為兩個背靠背相接的p?n結,而由源極流向漏極的電流只有反向漏電流。
?
這些定義讀起來有些繞口,總體功能類似與一個水龍頭開關,可以控制水流流向及大小,在內部結構上,可以通過下圖來看MOSFET、BJT及IGBT內部結構差異:
?
三、IGBT的內部結構
說了這么多,IGBT模塊是如何制造的?技術難點在哪呢?
下圖是幾款典型的IGBT模塊:
?
對其中一款IGBT模塊進行拆解,IGBT模塊內部結構如下圖所示,在制造過程中主要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IGBT芯片的封裝及測試,另一部分是IGBT芯片的設計及制造:
?
如果對IGBT模塊的結構進一步細分了解,IGBT模塊主要分以下幾部分:
?
IGBT模塊主要包括以下幾個互連結構層:
(1)芯片:包括IGBT芯片和二極管芯片,它們是IGBT模塊的核心結構。
(2)直接敷銅陶瓷基板(DirectCopperBonded,DCB):包括上銅層、陶瓷基板層和下銅層三個部分。上銅層的正面根據需求刻蝕成了電路,可以為IGBT芯片的集電極、發射極和柵極等電極提供中轉以及互連。陶瓷基板層常采用氧化鋁或者氮化鋁材料制成,它主要是為芯片和其下部的結構層提供絕緣,同時為芯片和上銅層提供支撐和散熱。下銅層的主要作用是為各個芯片提供散熱路徑。
(3)銅基板:它可以為芯片提供散熱通道,同時為其上部的結構層提供支撐。
(4)焊料層:主要起到了連通芯片、直接敷銅陶瓷基板的上銅層、直接敷銅陶瓷基板的下銅層和銅基板的作用。
(5)Al鍵合線:通常采用多根并聯的方式,鍵合線一端鍵合于芯片上,另一端鍵合于直接敷銅陶瓷基板的上銅層。Al鍵合線的主要作用是實現芯片與外部連接端子之間的互連。
(6)Al金屬化層:具有延展性好,導電性能優等特點,促成了IGBT芯片與Al引線的鍵合。
(7)外部連接端子:包括發射極母排和集電極母排,它們一端跨接在直接敷銅陶瓷基板的上銅層,另一端裸露于器件外部,主要實現IGBT芯片與外部電路的互連。
(8)硅膠:用于保護各互連結構層免受外部酸堿腐蝕,同時可以保護各互連結構層免受振動沖擊。
(9)外殼:包括由環氧樹脂制成的側框和上部的管蓋,可以保護IGBT模塊內部的互連結構層免受外部環境的影響。
四、IGBT模塊封裝技術
在講解IGBT模塊制造環節時,我們先了解IGBT模塊的封裝部分。
典型功率模塊的外觀及截面如下圖所示,其中上銅層布置功率半導體/二極管芯片/鍵合線等電氣部分,由DBC提供電路布局、絕緣、傳熱、機械支撐等功能,散熱基板向上支撐襯板,向下與散熱介質接觸。傳熱路徑上主要部件依次為功率芯片、芯片焊料、上銅層、陶瓷、下銅層、DBC焊料與基板。
?
下圖是一款IGBT模塊的內部結構,在IGBT模塊內部集成了6個IGBT芯片,分別命名為IGBTⅠ、Ⅱ、Ⅲ、Ⅳ、Ⅴ、Ⅵ。這6個IGBT芯片分為上、下兩個半橋臂,其中,IGBTⅠ、Ⅱ、Ⅲ并聯連接組成上半橋臂,IGBT Ⅳ、Ⅴ、Ⅵ并聯連接組成下半橋臂,兩個半橋臂之間串聯連接。每個IGBT芯片的兩端反并聯有1個二極管,用于實現續流。
?
在解決IGBT封裝問題上,大部分精力集中在解決IGBT模塊的散熱上,畢竟任何功率器件在溫度過高的環境下更容易老化失效。
在IGBT的封裝結構優化上,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了考慮,一方面就是封裝過程中引線鍵合方式,俗稱綁定(英文Bonding的讀音),另一方面就是芯片的布局方式優化。
在引線鍵合方式的優化上,綁定落點數量的增加有利于降低芯片金屬層中落點周圍的電流密度,當新增一個落點后,芯片金屬層的最大電流密度降低了20%,這使得功率循環性能提高了4倍。自此,多落點綁定線結構在高電流大面積芯片中廣泛采用。
為了有效緩解綁定落點的熱應力,多樣化的綁定線布局方式可用于降低芯片溫度。ABB公司提出了一種多落點綁定線結構,它與傳統布線之間的對比如圖所示。
?
根據對IGBT模塊芯片不同布局方式進行熱力學仿真分析發現,IGBT芯片在不同布局方式下,散熱情況存在差異:
?
因此,國內外學者在電控功率模塊封裝布局熱優化上進行了初步實踐。針對多芯片并聯結構調整芯片的位置,使其離射極電極位置更近,芯片布置從部分交錯式改為水平對齊式,從而使芯片支路電流不均衡度從50%降低到33%。
根據不同產品的設計,布局設計自由度有回路數量、芯片布局范式、DBC尺寸、綁定布線范式、綁定DBC落點位置、開爾文布線、射極電極位置等。
下圖是不同公司IGBT模塊芯片布局方式:
?
通過匯總了各模塊的封裝布局特征,歸納可知綁定線含并排式、交錯式、疊層式,多芯片布局含部分交錯式、連續交錯式、水平對齊式、豎直對齊式等。
其中圖(g)(h)采用多芯片布局采用雙回路結構。圖(d)多芯片間采用了串聯式開爾文布線結構。圖(g)射極電極設立在芯片1之下。
?
通過對IGBT芯片布局的優化,可有效降低芯片支電流,降低單芯片發熱量,下圖是將3片芯片布局方式進行優化后,芯片支路電流的變化。
?
五、IGBT芯片制造技術
功率器件IGBT模塊芯片生產流程長,工藝復雜,細節較多,但整理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1.基板
IGBT基板是P-N結
?
2.B+注入
使用離子注入設備,對P-N結進行離子注入
3.絕緣膜形成
通過CVD形成掩膜絕緣層
4.掩膜用絕緣膜加工
通過刻蝕和去膠處理絕緣膜
5.P+注入
使用離子注入設備進行P離子注入
6.形成溝槽
通過刻蝕形成溝槽
7.形成絕緣膜
再次通過CVD形成絕緣膜
8.絕緣膜加工
通過刻蝕和去膠處理絕緣膜
?
9.形成Emitter電極
通過濺射或蒸鍍形成電極
?
10.形成P+FS層
通過離子注入設備形成P+FS層
?
11.形成B+(Collector)
通過離子注入設備形成B+(Collector)
12.形成Collector
通過濺射或蒸鍍形成Collector
?
通過上述工藝,完成了一個標準的IGBT芯片的制造流程。
下圖是詳細IGBT芯片內部結構:
?
根據對IGBT芯片內部結構設計的不同,又可分為PT型、NPT型、FS型,如下圖所示:
?
六、SiCIGBT優勢及應用
目前報道的Si IGBT最高耐壓是8.4kV,并且已經非常接近Si器件的極限。同時,工作頻率和結溫也是限制Si IGBT的主要因素之一。
碳化硅(SiliconCarbide,SiC)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在超高壓電力傳輸系統等超高壓應用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潛力。
SiC于1823年在斯德哥爾摩karolinska大學的化學實驗室中被Jons Berzelius教授發現。1987年,美國CREE報導了其制造的6H-SiC單晶,宣布SiC正式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CREE也成為全球第一家制造和銷售SiC晶片和器件的公司。
2001年推出第一款商業SiC二極管器件,SiC開關管器件逐漸成熟,SiC結型場效應管(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JFET)、金屬氧化層半導體場效應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 Transistor,MOSFET)的開發逐步從實驗室研發階段進入商業化階段。JFET器件和MOSFET器件為單極型器件,其開關速度高,主要適用于0.6kV~10kV 的范圍,雙極結型晶體管(Bipolar Junction transistor,BJ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nsulatorGate Bipolar Transistor,IGBT)、門極可關斷晶閘管(Gate Turn-off Thyristor,GTO)為雙極型器件,適用于10kV以上高壓范圍。
2006年發布了世界首款SiC商業化開關器件JFET器件。2008年分別發布了首款SiC BJT器件和常關型的SiC JFET。但MOSFET器件的產品化一直處于空白之中。隨著工藝技術的發展尤其是柵氧界面處理技術的成熟,2010年Cree和Rohm推出了平面柵MOSFET產品。
2015年Rohm從原來的平面柵MOSFET切換技術路線成為了雙溝槽柵MOSFET,Infineon于2017年發布了溝槽柵MOSFET產品。
下表中列出了幾種常見半導體的材料特性,從中可以看出4H-SiC的禁帶寬度是Si的約3倍,同一溫度下SiC擁有更低的本征載流子濃度;臨界電場約10倍,使SiC可以耐受更高的電壓;飽和漂移速度約2倍,使SiC器件具有高速、高頻的特性優勢;熱導率約3倍,使SiC器件可以在更高的溫度下工作,減小散熱系統體積從而減小整機體積。
?
同時,雖然SiC是化合物半導體材料,但是仍然可以在其上通過熱氧化的方法形成二氧化硅(SiO2)層,這對于制造SiC柵控型器件非常有利。以上種種優勢使得SiC和氮化鎵(GalliumNitride,GaN)、金剛石材料(Diamond)一起被譽為發展前景十分廣闊的第三代半導體材料。
得益于SiC優良的材料特性,SiC IGBT在超高壓(≥15kV)應用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例如電力傳輸、電力存儲、超高壓電網接口等超高壓電力傳輸系統,以及艦船全電推進系統中的電能管理系統、全電推動航天器。
目前,SiC IGBT已經成為各國半導體研究工作的重點。
七、SiCIGBT的內部結構
碳化硅MOSFET是目前碳化硅器件中最受關注的開關型器件,主要功率器件的企業(Cree、ST、Rohm、Infineon等)都推出了相關的產品。每代產品都在元胞設計、導通壓降以及柵極驅動電壓方面不斷進步。其中Cree和ST專注于平面柵MOSFET的開發,Rohm公司推出了第一代和第二代平面柵MOSFET之后推出了第三代的溝槽柵MOSFET,亦采用了溝槽柵MOSFET。MOSFET器件的發展趨勢就是更小的比導通電阻。
隨著材料生長和工藝的逐步成熟,SiC逐步應用于垂直功率器件。然而早期由于受到SiC離子注入工藝水平的制約,研究人員采用外延摻雜的方式來生長MOSFET的N+區和P阱區。由于溝槽型MOSFET工藝較為簡單,1993年該工藝成為最先被用于研制SiC MOSFET器件。
由于溝槽型MOSFET耐壓較低,并且隨著離子注入和高溫退火激活工藝的不斷成熟,研究重點又從溝槽型MOSFET變為平面柵雙注入MOSFET(DMOSFET)。
傳統N溝道穿通型SiC IGBT器件的元胞結構如下圖所示,其中(a)是平面型結構, (b)是溝槽型結構。
?
在芯片制造時,碳化硅材料中N型離子注入工藝,常見摻雜離子包括氮離子(N)和磷離子(P)。針對碳化硅材料中P型離子注入,常見的摻雜離子包括鋁離子(Al)和硼離子(B)。
離子注入工藝后,注入區域產生大量的缺陷,且摻雜離子大部分處于原子間隙位置,未能產生有效地激活,因而需要退火工藝對缺陷進行修復。
碳化硅平面柵MOSFET器件的工藝如下圖所示。
?
第一個工序需要在外延片上進行對準標記的制作,且需要使用該對準標記與后面的圖形進行對準。第二至第四個工序,都需要離子注入工藝。離子注入工藝決定了結的形貌和相互關系,在平面柵MOSFET中尤其重要。
第二個工序利用Al元素進行P阱的離子注入。
第三個工序利用N元素進行N+的離子注入。
第四個工序利用Al元素同時進行源區以及結終端區域的離子注入。
第五個工序中需要高溫退火和熱氧化工藝。
第六個工序工藝生長多晶硅柵及其圖形化刻蝕工藝。
第七個工序是鈍化層工藝。
第八個工序是歐姆接觸工藝。
通過上述主要工藝后,即完成碳化硅平面柵MOSFET器件的制造。
SiC是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相比Si而言具有更大的禁帶寬度,更高的臨界擊穿場強和熱導率等優異的材料特性。因此在相同條件下,SiC電力電子器件具有更高的阻斷電壓,更大的輸出功率、更高的工作頻率以及更好的溫度特性等優勢。
八、總結
隨著SiC MOSFET器件逐步使用,對其技術性能的要求越來越高,其中器件的可靠性成為關注重點。從平面柵和溝槽柵的對比來看,平面柵MOSFET由于不存在柵槽,因此其可靠性相對優異。在市場上,平面柵MOSFET已逐步進入市場,甚至部分進入了電動車領域,而溝槽柵MOSFET正在進行可靠性的測試。
如今使用碳化硅MOSFET體二極管作為續流二極管的場合越來越多,而其體二極管由于為PN二極管,因此其開啟電壓較高,會帶來較高的導通損耗。同時PN二極管也會在高溫使用場景中帶來較大的反向恢復電荷,導致整機應用的效率降低。
總的來說,在新能源汽車應用越來越成熟的情況下,IGBT的功能及材料的提升也將得到快速發展。
審核編輯:劉清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427瀏覽量
99281 -
IGBT
+關注
關注
1265文章
3762瀏覽量
248363 -
電機控制器
+關注
關注
20文章
519瀏覽量
32037 -
SiC
+關注
關注
29文章
2771瀏覽量
62466 -
功率半導體
+關注
關注
22文章
1131瀏覽量
42889
原文標題:一文了解功率半導體IGBT及SiC技術
文章出處:【微信號:bdtdsj,微信公眾號:中科院半導體所】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