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有關工作。工業化是現代化的前提和基礎。現階段,我國工業化發展進入新的階段,正面臨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融合的迫切需求,各地積極推動數實融合、布局科技前沿,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中不斷穩鏈、固鏈、強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河北:傳統產業乘“云”而上
河北是傳統產業大省,鋼鐵、石化、建材、裝備制造等占比較大。近年來,河北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重大機遇,圍繞上云、用數、賦智,制定“十萬企業上云”、制造業數字化轉型、5G應用“領航”、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等系列行動方案,向“數”而行,乘“云”直上,推動傳統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
在位于滄州市的河北滄海核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軌道模壓成型工藝(ODF)生產線,員工操縱主控鍵盤和控制旋鈕,車間內的機器隨即把鋼板運到生產線,再經由設備銑邊、成型擠壓等環節,一根長12米的直縫雙面埋弧焊管3分鐘時間就被生產出來。在位于唐山市的開灤集團錢家營礦業公司,隨著集控司機按下集中控制倉內的“一鍵啟動”按鈕,井下的破碎機、轉載機、割煤機組等大型機械按順序啟動,地面調度指揮中心同步開始無延時“直播”采煤作業過程,井下智能化煤炭開采流程一覽無余。河鋼集團唐鋼公司將數字技術融入生產工藝,對煉鐵、煉鋼、軋鋼等環節進行全流程智能化控制,只要輕點鼠標就能實現高爐、轉爐及配套設備自動運行,“一鍵煉鋼”成為現實。
河北各地區主動擁抱數字化變革。石家莊以項目建設帶動企業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推動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現代食品等重點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近年來,石家莊通過優化數字化轉型資源供給、促進產業鏈融通發展、加強數字化樣本企業復制推廣等不斷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引導帶動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石家莊市工信局黨組書記、局長章海東說。
不久前,邢臺市平鄉縣自行車(童車)產業智聯平臺、邢臺金天兒童用品有限公司的數字化協同工廠被中關村數字經濟產業聯盟評為“2023全國企業數字化應用典型場景”。平鄉縣工業和信息化局負責人史文科介紹,平鄉縣搭建了自行車(童車)產業智聯平臺,融合智能制造、互聯網、機器人、人工智能等技術,構建“一網六中心”,打通產業數據鏈,實現上下游整體協同發展,推動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
在持續推動新型工業化建設的情況下,河北傳統產業為數字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空間,數字化為傳統產業轉型注入新活力。截至今年9月初,河北累計上云企業超過8.5萬家。(記者:王勝強)
山東: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今年以來,山東著眼于新型工業化建設,積極轉調優化低效產能,聚焦塑強全產業優勢,壓減整合低效產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深入實施“萬項技改、萬企轉型”,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家底。
濟南深入實施工業強市戰略,推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加速融合。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汽車等先進制造業增幅明顯,凸顯引擎作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位居濟南市四大主導支柱產業首位,也是濟南市重點打造的標志性產業鏈群。其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2022年規模達到4382億元,占山東省的一半。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帶動下,2022年濟南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7.63%,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達到47%,發展水平躋身全國城市第6位。
如今,濟南的名企名牌不斷涌現,鏈式集群規模化發展水平持續提升,擁有浪潮集團、高速信息、中創軟件、山東天岳、山大地緯等龍頭骨干企業,營業收入過億元企業822家、10億元以上企業56家。人工智能產業集聚企業270余家,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
在位于山東泰安肥城的聯誼塑料工程有限公司復合材料生產數字化車間,4條智能化工程塑料拉伸生產線,在云管控系統控制下全面上線運行。“在智能化生產中,相同的投資規模,生產效率能提升34%以上。”公司總經理張峰說。今年以來,泰安肥城市與華為簽訂全面合作協議,出臺工業經濟“金十條”,設立不低于5000萬元的工業互聯網發展基金,制定“投資額3%+貼息1.5%”技改投資獎補政策。泰安新泰市以“光電科技、光纖通訊、激光及激光裝備”為主攻方向,目前,新泰先后引進23個數字產業項目,培育規上企業8家,打造了具有較大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
目前,泰安累計集中開工新型工業化項目524個、總投資2336.1億元,已有91個項目竣工投產,累計培育省級特色產業集群9個。泰安市工業推進委員會黨委書記宋洪銀介紹,當地成立了新型工業化強市建設推進委員會,推動產業集群發展鏈式布局,促進產業集群加速形成。
今年1月至8月,山東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7.9%,技改投資增長14.7%。據悉,山東將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和要素保障力度,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深入實施先進制造業強省行動,積極培育新產業新賽道,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記者:王金虎)
湖北:創新生態不斷優化
9月25日,在武漢聯塑模具工廠的4號車間里,廠房里橙紅色的機械臂在生產線上騰轉,黑綠色的無人物流叉車在車間內有序穿行,車間智慧大屏的生產運行數據不斷跳動。這是武漢益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武漢聯塑打造的智能化生產管理、柔性自動化加工、智能化倉儲物流“三位一體”的智能化車間。武漢益模科技董事長易平介紹,在國產工業軟件這個“最強大腦”的指揮下,從靠人跑到數據跑,武漢聯塑4號車間實現了24小時不停歇運轉,產能提高25%,物流轉運效率提升超200%。以前平均每個工人管理3臺機床,現在一個工人可管理12臺機床,生產數據分析工作量從24小時下降到2小時。
在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尤政看來,湖北制造業企業積極向數字化轉型,這正是新型工業化的典型表現之一。“新型工業是在信息工業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智能工業。簡言之,就是以人腦智慧、電腦網絡和物理設備為基本要素。新型工業化要發展,必須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的融合、數字技術和實體經濟的融合。”尤政認為,湖北制造業要尋求高質量發展,必須構建現代化的產業體系,實現產業結構的高級化,產業基礎的現代化。
在湖北,數字化這把“黃金鑰匙”,正幫助越來越多的企業打開通往新型工業化的大門。富士康武漢工廠、美的冰箱荊州工廠先后被評為全球“燈塔工廠”,代表制造領域智能化和數字化的最高水平。在這些標桿企業的引領下,湖北制造企業積極“上網”“入云”,目前全省在建和建成的5G全連接工廠已達238家,上云工業企業達到4.8萬家,覆蓋率超過48%,企業關鍵工序數控化率超過60%。
科技創新是新型工業化的關鍵要素,湖北全力為數字經濟的創新筑“基”。湖北省數字經濟領域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5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個、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2個以及國家企業技術中心75個,研發成果不斷涌現。2022年底,湖北省規上工業企業中有4531家建立了研發機構,比上年增加1838家,增長68.3%;科研平臺能力強勁。
數字技術協同創新生態不斷優化,壯大發展動能、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經濟效能。2022年,湖北全省電子信息產業營收7655億元,同比增長20.6%。今年上半年,湖北省軟件業務收入1338.24億元,同比增長14.3%。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武漢)的累計標識注冊量已突破100億個。
為讓更多湖北企業乘“數”而上,湖北積極搭平臺、造生態。在三次產業遴選跨部門、跨層級、跨地區的數字經濟領域優秀應用案例,打造惠企利民的典型應用;立足自身優勢,聚焦數字經濟重點領域,構建具有引領性的數字經濟產業集聚區和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區;建立省級數字經濟項目庫,加快推進“東數西算”中部樞紐節點、三峽東岳廟、武當云谷數據中心、工業互聯網頂級節點等重大項目建設。
審核編輯 黃宇
-
數字化
+關注
關注
8文章
8347瀏覽量
61379 -
工業化
+關注
關注
0文章
97瀏覽量
11654 -
數字經濟
+關注
關注
2文章
1032瀏覽量
1816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