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小米集團CEO雷軍親手向首批小米SU7車主交付新車,同時,雷軍也在微博宣布,從今天開始,小米正式成為一家車廠。 此前的3月28日,小米首款汽車SU7正式上市發布,價格從21.59萬元到29.99萬元,28日晚10點開始訂購。發布后銷量火爆,4分鐘大定破1萬,7分鐘破2萬,27分鐘大定破5萬。 而在小米SU7上市的同一天,一家小米造車后首批投資的智能汽車產業鏈公司——目前國內唯二上車的4D毫米波雷達供應商:縱目科技,“低調地”向香港交易所遞交IPO招股書,這也是今年第二家在港交所IPO的國產傳感器公司。 今年第一家在港交所上市的國產傳感器企業是激光雷達領軍者速騰聚創,這兩家企業,均與中國崛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自動駕駛產業鏈密切相關。 半年前,縱目科技剛剛撤回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的IPO申請。如今轉投港交所,底氣何在?借著小米汽車上市這股東風,這次縱目科技的港股IPO能成功嗎? 年均增長超48%,50款量產車型,車規級傳感器營收占比超60%,多個自動駕駛領域國內市場地位領先! 縱目科技成立于2013年,主要提供綜合智能駕駛解決方案,支持L2+級的自動泊車及自動駕駛功能,是國內少數能夠提供包含 L0 至 L4 級別智能駕駛控制單元及智能傳感器在內的汽車智能駕駛系統的一級供應商。 據IPO申請書介紹,目前縱目科技主要業務有:
域控制器:為滿足不同車型的多樣化需求及市場定位,我們為不同級別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提供各種域控制器,并利用我們為自動泊車、自動駕駛或行泊一體解決方案量身定制的專有軟件系統為其賦能。
車規級傳感器 :我們提供4D毫米波雷達、高分辨率攝像頭及超聲波傳感器。該等傳感器為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為車輛提供了在不同距離和范圍內進行自動駕駛所需的高精度、多模態感知能力。
自動駕駛相關研發服務:根據客戶需要,我們亦提供針對特定車型的定制化智能駕駛系統產品開發服務。
縱目科技的業績亮點有哪些?據申請書介紹: 2021-2023年報告期內,縱目科技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25億元、4.70億元、4.98億元,三年復合年均增長率為 48.7%。 縱目科技主要營收來自智能駕駛產品及解決方案銷售,占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總收入約91.3%、90.5%及92.0%。其中車規級傳感器業務營收分別為0.74億元、2.13億元、3.21億元,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32.8%、45.3%、64.5%,可見,以4D毫米波雷達、高分辨率攝像頭及超聲波傳感器等為主的車規級傳感器業務增長迅猛,成為當前縱目科技主要營收亮點。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縱目科技分別獲得22個、12個及17個定點,且截至2023年12月31日,已就50款車型與16個OEM實現智能駕駛解決方案的量產。 據招股書披露,縱目科技已與2022年中國銷量排名前十的所有OEM(佔中國市場乘用車總銷量的72.1%)以及多家中國其他主要新能源汽車品牌開展業務合作,包括賽力斯汽車、一汽集團、長安汽車、嵐圖汽車、吉利汽車等多家車企和汽車產業供應商。 此外,小米集團于2021年3月30日正式宣布進入智能電動車領域。縱目科技是小米宣布造車后的首批智能汽車產業鏈投資企業之一。目前小米產業基金持有縱目科技455余萬股,持股比例為4.73%。 小米汽車SU7搭載有多個毫米波雷達,目前,雖然小米汽車和縱目科技均沒有官宣,但部分媒體已經將縱目科技列入小米汽車供應鏈中。 縱目科技的前五大客戶為理想汽車、塞力斯汽車、長安汽車、嵐圖汽車、中國一汽,2021年-2023年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收分別為人民幣163.4百萬元、人民幣416.5百萬 元及人民幣463.6百萬元,佔同期總收益的72.5%、88.7%及93.0%。于2021年、2022 年及2023年,自最大客戶理想汽車的收入分別佔同期總收益的28.5%、50.0%及43.8%。 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在中國乘用車ADAS解決方案市場中,按2022年銷 售收入計,縱目科技在中國內地的供應商中排名第五,市場份額 為1.0%。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在中國乘用車自動泊車解決方案市場中, 按2022年銷售收入計,我們在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內地的供應商中排名第 二,市場份額為4.9%。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在中國乘用車APA泊車解決 方案市場中,按2022年銷售收入計,我們在公司總部位于中國內地的供應 商中排名第一,市場份額為5.6%。 虧損超16億元,毛利首次轉正!營收快速增長卻短期難見盈利,吃了高研發投入的虧?港股募集資金74%投入研發! 早在2022年11月,縱目科技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IPO申請,隨后于2023年9月撤回IPO申請。 彼時,縱目科技擬募集資金20億元,主要用于“上海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東陽智能駕駛系統生產基地項目(一期)”以及“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在縱目科技遞交科創板的招股書中,“重大事項提示”中少見地提示了可能面臨的退市風險:“公司未來一定時間內未盈利狀態可能持續存在,上市后可能面臨退市的風險”。 長時間未能盈利,或許是縱目科技沖刺科創板的主要障礙之一。 此次港交所上市,2021年-2023年,縱目科技營收分別為2.25億元、4.70億元及4.98億元,凈利潤分別為-4.34億元、-5.88億元、-5.64億元,三年累計虧損達15.8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1-2023年,縱目科技錄得毛利潤為-2007萬元、-1629萬元、1733萬元,實現毛利轉正!讓市場看到縱目科技經營業績盈利的曙光。 關于虧損的原因,縱目科技認為由以下因素造成:
(i)我們的智能駕駛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原材料和硬件元件採購產生了大量銷售成本;
(ii)于往績記錄期間,我們產生了大量研發費用,以建立和保持我們的市場領導地位、增加收入和實現盈利。
在2021年及2022年全球半導體短缺期間,縱目科技以相對較高的價格水準採購了芯片存貨。于2023年,我們的毛利率有所增加,主要歸因于存貨減值撥備減少。 此外,2021年-2023年,縱目科技的研發開支分別為人民幣2.72億元、人民幣3.35億元及人民幣3.69億元,佔總收入的120.9%、71.3%及73.9%。在更早的2019-2020年度,縱目科技研發支持占營業收入的比例更是達到 240.65%、205.13%,超過營收的兩倍。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縱目科技共有901名職工,其中研發員工人數為524名,占比達到58.2%,碩士及博士人數超過250名。 高強度的研發投入帶來了硬件自研優勢,讓縱目科技能夠為整車廠商提供由智能駕駛控制單元、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毫米波雷達等硬件及配套軟件和算法集合而成的智能駕駛系統,但同時使得財報數據中的利潤指標不太好看,連年虧損。 本次港股上市,縱目科技計劃募集資金用途為:? 所得款項淨額約[74.0]%將用于研發。? 所得款項淨額約[16.0]%將用作生產基地及新生產線的資本開支。? 所得款項淨額約[10.0]%將用作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 估值90億!累計融資22億元!國內唯二已上車的4D毫米波雷達供應商,第三家工廠2024年投產,將加碼能源機器人!縱目科技未來將帶來更多驚喜? 智能駕駛行業是一條資本密集、技術密集的賽道,同時這條賽道還處于成長期遠未成熟,縱目科技身上背負的壓力也是其他智能駕駛企業正在經歷的。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縱目科技累計完成10輪融資,累計金額達22.47億元,其中在2022年3月的E輪融資中,按照93.56元/股的認購價,縱目科技此輪融資8.67億元,最新估值約90億元。 作為國內較早成立的一批智能駕駛企業,縱目科技成立的2013年,百度宣布研發無人車項目,此時縱目科技只是一個二級供應商(即一級供應商的供應商),為一級供應商提供環視系統的軟件和算法。
2018年,縱目科技轉型做一級供應商,建立了高清攝像頭和毫米波雷達工廠,并開始研發生產超聲波傳感器,從而形成了智能駕駛控制單元+傳感器+軟件&算法的縱目科技智能駕駛系統。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縱目科技已在福建廈門和浙江湖州建立兩個生產基地。我們正于浙江東陽建立第三家工廠,預計將于2024 年開始生產。 據招股書披露,縱目科技沖刺IPO前最近一輪融資投前估值為 80 億元,在IPO前,已累積獲得融資近30億元人民幣,股東包括聯想,高通和小米等。 目前縱目科技的產品覆蓋L0-L4級別,主要提供針對低速泊車場景的智能駕駛系統,功能涉及:L0級別的全景式監控影像功能(AVM)、低速L2級別的自動泊車輔助功能(APA&PRA)、低速L3+級別的自主泊車功能(HPP&AVP)。 通俗來說,這三個功能可以幫助車主實現360度環視周邊環境、在停車場實現車內自動泊車或車外遙控泊車、在停車場等限定低速場景實現中遠距離無人自動泊車。 其中具備 L2 級別自動泊車輔助功能的產品在近二十款車型上實現量產,年出貨量超過 10 萬套,在國內自主品牌融合泊車市場占有率超過 10%,并在多個專業賽事中摘得冠軍。在高級別自主泊車領域,公司具有先發優勢,是業內少數較早獲得整車廠商 L4 級封閉園區低速智能駕駛量產項目的供應商之一。 縱目科技同時生產攝像頭、超聲波傳感器、4D毫米波雷達等智能駕駛環境感知傳感器。 4D毫米波雷達是近期較火熱的自動駕駛環境感知傳感器,一些評論甚至認為將“顛覆LiDAR(激光雷達)”。 4D毫米波雷達在傳統 3D毫米波雷達的測量指標距離、相對速度、方位角的基礎之上,增加了高度信息,具有更好的點云效果。 多家汽車汽車宣布將在汽車上搭載4D毫米波雷達,譬如今年5月份,蔚來汽車宣布與恩智浦達成合作,將在新車上搭載恩智浦的4D毫米波雷達,相關車型可能會在2024年量產交付。 恩智浦認為:“隨著4D毫米波雷達的發展,不僅可實現高達300米到350米的探測距離,且可非常精準地4D映射環境,達到接近于激光雷達的高分辨率,同時對周邊環境也可形成清晰的點云陣圖,提供全面的清晰感知。” 未來,4D雷達可能會蠶食一部分激光雷達的市場,主要是針對L1到L2+這種體量較大、相對來說自動駕駛級別比較低的市場。 縱目科技的4D毫米波雷達已在AITO 問界 M5等車型上實現量產,是當前國內少數實現上車的4D毫米波雷達供應商。 據艾邦汽車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內已搭載上車的4D毫米波雷達供應商主要有森思泰克和縱目科技,其余大部分供應商處于定點開發或產品發布狀態。 從上文縱目科技IPO募集資金用途中,我們可以看到74%的資金將用于研發用途,具體而言,將投入四個方向:投資研發項目的共用設備及基礎設施、投資研發新一代Drop'nGo平臺、投資研發我們的行泊一體解決方案、投資研發我們的能源服務機器人。 Drop’nGo平臺是縱目科技產品的核心,新一代智能泊車系統Drop’nGo開發項目是基于縱目新一代軟件架構和技術方案打造的傳感器即插即用的軟件中臺,可實現跨車型、跨 L0-L4 級別功能泊車平臺、 跨硬件平臺的應用,以軟件產品化的形式提供更加便捷、友好的用戶體驗。
此外,值得關注的是,有19.7%的資金投入到能源服務機器人的研發中,這也是本次募集資金最大的一筆支出。 據招股書介紹:
我們將基于專有的新一代Drop’nGo平臺和自主研發的儲能及充電技術,提供更智慧的能源解決方案。因此,我們計劃招聘更多在儲能行業和智慧型機器人解決方案行業具有專業經驗和職業發展方向為上述行業的研發人員,以加強我們在該等領域的研發能力。我們亦希望新招聘的研發人員具有機器人或儲能領域的監測經驗,以便于對我們的產品進行管理和監測。
結語 當前,智能駕駛在汽車中的滲透率很低,市場空間大,市場規模高速增長,是被各汽車廠商及解決方案供應商看好的藍海市場。 縱目科技從智能駕駛算法起家切入智能傳感器領域,成為汽車智能駕駛系統的一級供應商,隨著L2智能泊車系統的量產和出貨,其商業化之路已漸漸明朗,2023年毛利的首次轉正,也給予市場對其未來經營的更多期待。 本次,借著小米汽車的東風,縱目科技沖刺港股IPO,預示著智能駕駛賽道方興未艾,期待未來帶來更多驚喜!審核編輯 黃宇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48文章
50740瀏覽量
752138 -
小米SU7
+關注
關注
1文章
121瀏覽量
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