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圖源:貿澤電子
“別讓豬隊友的BOM混入自己的元器件!”
這是貿澤電子在B站給我推送的視頻,短片雖短,但還是有些教育意義。
器件選型是一門學問,芯片選型更是如此。
02
正趕上CW32生態社區最近一直在通過社區活動,來講一些有實際意義的電子產業學問。
以此文章,站在MCU選型建議的角度上,寫寫我們從業多年來的見聞和感想,希望能給到一些工程師和項目決策參考。
經歷了口罩時期的芯片漲價潮和國產替代熱之后,2023年和24年,電子行業時常會講到MCU的價格戰,有些廠商推出了一元甚至5毛以下的32位單片機,超低的價格時常讓人們津津樂道。
“在滿足項目的需求下,最便宜的價格才是最合適的”
這樣想想似乎是對的。
可是,MCU芯片選型不是唯價格論的。
采購或者選型,勢必會面對【價格】、【質量】和【交期】。
我們接觸的很多年輕工程師和初創企業,在芯片選型上,往往只關注價格是否夠低,而往往忽視掉自己的實際需求。
現在的MCU市場環境下,不合理的的價格在合理的出貨,勢必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
很多MCU產品的準入門檻的非常低,內核、外設IP可以“買買買”,甚至可以找其他IC設計公司代做,多少融點錢,就可以流片,就可以量產。追求國產替代的時代,很多公司就像風口上飛起來的的豬,創業即巔峰。技術市場配合金融力量的子彈,在浪潮退去,我們看到了國內價格戰的瘋狂,伴隨而來的也有無數初創公司彈盡糧絕之后的破產倒閉,與此相伴的,也有客戶案子破碎的一地雞毛。
很多產品,主控MCU的價格在BOM中的價格占比有時微乎其微,甚至都不如一些三極管和MOS之類。
然而,MCU選得好不好,往往決定著產品和商業OK不OK。
這個質量,
可能是芯片抗干擾強不強?
能不能過產品認證?
也可能是在某一溫度能否穩定運行?
還有可能是有些應用外設有沒有坑?
這還是從芯片本身來看。
若是目光長遠:
這個芯片公司的產品來路正不正?
能不能保證穩定供貨?
購買渠道可信度如何?
如此云云。
03
同樣一款芯片,某寶上的價格或許低于立創商城很多。
但我在做項目的時候,會優先考慮在立創商城采購,如果立創沒有,那么,得捷、貿澤、力源芯城等等,都可以是我的選擇。可以采購元器件的大平臺有很多,可以去瀏覽和購買。
以前曾碰到過,一個很簡單的測試程序,在我們某款產品的樣機上,莫名其妙的跑飛,后來一問,某家的主控芯片是負責項目的工程師在某寶某商家買的,再一查營業執照,結果看不出芯片來源的所以然來。
而換上正常渠道采購的芯片,正常運行,沒任何毛病。
某寶這種電商,不是不能去買,畢竟有些正常的代理商貿易商也入駐了某寶,不能一桿子打死。更何況我們也會在某寶這種電商平臺上采購器件使用。但是一定要能確定芯片的來路沒問題。
否則,就多花一點錢采購。這個溢價也絕對不是花的冤枉錢,真正因為芯片問題造成麻煩所帶來的損失,往往更高。相比之下,多花掉的采購費用就不值一提。
尤其是打工人,不要總想著給老板在芯片采購這里省錢,項目出了問題,就算不管老板死活,吃虧的還是自己,何必給自己惹麻煩?
04
再說回芯片產品本身,健康市場的芯片產品,是不可能既要又要的。寫在數據手冊上的每一條參數,正常來說,對應的就是成本。
芯片設計的成本、質量管理體系的成本、晶圓及工藝的成本、外設的成本、存儲器的成本、封裝測試的成本等等。。。
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去看,多去對比。
價格不是芯片選型的唯一指標。
而有經驗的電子人也都能理解“一分錢一分貨”的含義。
這兩年,我們也看到過有的廠商因為芯片本身缺陷致使客戶遭受重大損失的。
很多看起來性能貌似不高的內核的芯片,準入門檻是低,但要做好,卻非常的不容易,往往需要設計與制造端付出很大的努力。
因而,有些公司新的芯片產品推出的非常快,但我們在做電子產品時不會很快跟進使用,往往會慎之又慎。
前途一片光明的市場,往往一個坑,可能會讓我們萬劫不復。
做電子產品,是需要很強的綜合能力的。很多新手工程師,僅鉆研于技術實現,卻經常忽略了產業實際。
謹以此文,分享給我們CW32生態社區的各位伙伴,歡迎一起交流、批評和指正我們的問題。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3文章
50417瀏覽量
421852 -
元器件
+關注
關注
112文章
4692瀏覽量
92012 -
CW32
+關注
關注
1文章
183瀏覽量
5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