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鍺是下一代背面成像器的有希望的替代品,因為最近的同質外延生長已經產生了非常低的缺陷密度。鍺的固有特性使其能夠進行高速硬X射線檢測,并在硅基本透明的近紅外區域吸收。此外,鍺適合作為日益發展的量子計算領域的潛在基礎材料。超薄二極管器件的制造需要去除用于同質外延生長的襯底。對于硅來說,這一任務通常通過選擇性蝕刻來實現。然而,對于鍺來說,由于與硅相比在化學和氧化行為上的根本差異,需要新的蝕刻技術。蝕刻由氧化劑(通常為過氧化氫或硝酸)引發,以形成氧化鍺絡合物。
實驗
五種不同的蝕刻溶液中進行單晶n型未摻雜鍺晶片(》50歐姆-厘米)的(100)表面的蝕刻。在蝕刻之前和之后,清潔每個樣品丙酮、去離子(DI)水和甲醇的超聲浴,并吹干至鏡面光潔度。對于電接觸,300 nm的銀被熱蒸發到鍺晶片的背面和側面上?;跉溲趸浀奈g刻劑溶液由45重量%的KOH溶液(電子級)組成水(~16mω-cm)和叔丁醇(TBA),體積組成比分別為5:14:1?;谶^氧化氫的溶液由體積比為6∶11∶1的30% H2O2(電子級)、去離子水和TBA與5 g鈉組成添加磷酸二氫一水合物以穩定過氧化物。磷酸溶液由等體積的85% H3PO4(電子級)、H2O2和去離子水組成。基于氫氧化鈉的溶液含有溶解在去離子水和30% H2O2的體積比為2∶1的混合物中的濃度為2 N的NaOH。蝕刻也在純去離子水中進行。
基于NaOH和H3PO4的蝕刻實驗在25℃下進行,將Ge晶片中途浸入裝有相應蝕刻劑溶液的燒杯中。在25℃下,在1800 rpm的連續攪拌下,在前述定制的電解蝕刻池2中進行H2O2和KOH基溶液的蝕刻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標記為“隔離”的Ge晶片是電絕緣的,沒有使用參考電極(re)或反電極(ce)。標記為“接地”的實驗采用鉑CE,Ge晶片充當工作電極(WE)。對于循環伏安法和偏壓蝕刻實驗,使用汞/氧化汞環。
使用微分階梯高度接觸表面光度儀(2D布魯克德克塔克公司)來確定蝕刻表面的形貌輪廓。為了校準,形貌輪廓在未蝕刻區域上延伸,并且有效蝕刻深度和速率由獲得的輪廓確定。
圖一。不同腐蝕環境中(100)鍺表面的最大腐蝕速率?!案綦x”表示電絕緣樣品。
r是氣體常數,F是法拉第常數。先前在實驗中在位于鍺表面的金屬顆粒附近觀察到空穴輔助蝕刻。16數字2 是通過快速掃描偏壓和收集瞬時電流記錄的KOH基蝕刻劑中鍺的循環伏安圖(CV)。在CV采集過程中,樣品表面的極性會發生轉換,從而導致觀察到的滯后行為。以5.6步/秒的輪詢速率收集cv,增量為負電流代表鍺的陽極溶解。在0.9 V負偏置下觀察到的電流平臺為11.5 mA,在+2.7 V正偏置下觀察到的電流平臺為11 mA
0.5 V和+0.8 V之間,明顯的峰值表明鍺表面氧化,還原反應發生在+1 V和之間
標有星號的數據是在靜態偏壓為0.9 V的蝕刻實驗中記錄的。11 mA的起始電流在實驗的前1500秒內下降,并達到約4.7 mA的穩定電流(參見圖1的插圖)。2).靜態偏壓蝕刻實驗期間電流的降低是由于雙電層(EDL)的形成阻礙電荷向樣品表面傳輸8,9,15,17并將總反應速率限制為擴散速率。在CV采集期間,沒有足夠的時間建立穩定的EDL。因此,在CV實驗中觀察到的蝕刻電流與靜態偏壓蝕刻開始時最初觀察到的類似。然而,隨著EDL
形式,通過蝕刻劑的電位降增加,導致電流下降(參見等式)。1).這一解釋得到了圖1中插圖的支持。2顯示前200 s記錄的電流再現了CV采集期間觀察到的電流。
圖二。在KOH基蝕刻溶液中循環伏安法期間記錄的電流與施加的偏壓的函數關系。箭頭指示方向電壓掃描。插圖:0.9 V靜態偏置下記錄的電流與時間的函數關系(也包含在標有星號的CV中)。
為了防止EDL形成并保持較高的溶解電流,蝕刻實驗在0.9 V下進行,每隔5分鐘中斷一次,以獲得間歇的CVs。記錄的電流在靜態和間歇蝕刻實驗期間,繪制在圖3。在恒定偏壓的每個間隔期間,電流的下降為與靜態蝕刻實驗相同。每次間歇CV采集后,觀察到的電流重置為約11 mA的峰值。我們之前已經展示了積分電流與蝕刻的總質量直接相關
。因此,圖1中曲線下方陰影區域的差異。3代表由于EDL形成的中斷而額外蝕刻的鍺。靜態蝕刻產生的有效蝕刻速率為97±2nm min-1,而間歇蝕刻將該速率提高至138±2nm min-1。成像和形貌表征顯示在以下方面沒有降解蝕刻表面質量(見補充材料中的圖S1)。在蝕刻過程中更新的CVs的可用性具有提供蝕刻過程的增強監控的額外優勢。恒定偏壓間隔期間記錄的電流斜率的相對突然變化(見圖。3)識別EDL形成的開始,指示恒定偏壓應用的理想持續時間。恒定偏壓下的較短時間將限制蝕刻。更長時間的恒定偏壓將通過降低總電流來限制有效蝕刻速率。
圖3。在0.9 V靜態偏壓下進行蝕刻和在0.9 V下每隔5分鐘間歇采集CV進行蝕刻時,電流與蝕刻時間的函數關系(單位:KOH)。曲線下的區域被加陰影以突出顯示總電荷轉移的差異。
結論
英思特的這項研究表明,在電解條件下,鍺在KOH基蝕刻劑溶液中的蝕刻速率提高了兩個數量級。氧化反應將電子注入鍺表面,這延緩了蝕刻過程。電解蝕刻池中的電荷轉移維持了表面蝕刻,并將蝕刻速率提高了8倍以上。發現通過偏壓控制表面電荷可以進一步將蝕刻速率提高一個數量級。表面電荷促進蝕刻溶液中EDL的形成,并抑制反應物質的擴散。通過循環施加的偏壓對EDL形成的周期性破壞維持了較高的蝕刻電流和提高的蝕刻速率。對表面電荷的控制提供了一種新的蝕刻選擇性方法,這種方法既可以通過有意偏置表面來實現,也可以通過摻雜來調節空穴濃度。
審核編輯 黃宇
-
蝕刻
+關注
關注
9文章
413瀏覽量
15346 -
edl
+關注
關注
0文章
4瀏覽量
2007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