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共模信號和差模信號
通常電源線有三根線,火線L,零線N和地線PE。
電壓和電流的變化通過導線傳輸時有兩種形態, 一種是兩根導線分別做為往返線路傳輸, 我們稱之為"差模";另一種是兩根導線做去路,地線做返回傳輸, 我們稱之為"共模"。
如上圖,藍色信號是在兩根導線內部作往返傳輸的,我們稱之為"差模";黃色信號是在信號與地線之間傳輸的,我們稱之為"共模"。
2 共模干擾與差模干擾
任何兩根電源線上所存在的干擾,均可用共模干擾和差模干擾來表示。
共模干擾在導線與地(機殼)之間傳輸,屬于非對稱性干擾,它定義為任何載流導體與參考地之間的不希望有的電位差;
差模干擾在兩導線之間傳輸,屬于對稱性干擾,它定義為任何兩個載流導體之間的不希望有的電位差。
在一般情況下,共模干擾幅度大、頻率高,還可以通過導線產生輻射,所造成的干擾較大。差模干擾幅度小、頻率低、所造成的干擾較小。
共模干擾信號
共模干擾的電流大小不一定相等,但是方向(相位)相同的。電氣設備對外的干擾多以共模干擾為主,外來的干擾也多以共模干擾為主,共模干擾本身一般不會對設備產生危害,但是如果共模干擾轉變為差模干擾,干擾就嚴重了,因為有用信號都是差模信號。
差模干擾信號
差模干擾的電流大小相等,方向(相位)相反。由于走線的分布電容、電感、信號走線阻抗不連續,以及信號回流路徑流過了意料之外的通路等,差模電流會轉換成共模電流。
共模干擾產生原因
電網串入共模干擾電壓。
輻射干擾(如雷電,設備電弧,附近電臺,大功率輻射源)在信號線上感應出共模干擾,原因是交變的磁場產生交變的電流,地線-零線回路面積與地線-火線回路面積不相同,兩個回路阻抗不同等原因造成電流大小不同。
接地電壓不一樣,簡單的說就電位差而造就了共模干擾。
設備內部的線路對電源線造成的共模干擾。
共模干擾電流
共模干擾一般是以共模干擾電流存在的形式出現的,一般情況下共模干擾電流產生的原因有三個方面:
外界電磁場在電路走線中的所有導線上感應出來電壓(這個電壓相對于大地是等幅和同相的),由這個電壓產生的電流。
由于電路走線兩端的器件所接的地電位不同,在這個地電位差的驅動下產生的電流。
器件上的電路走線與大地之間有電位差,這樣電路走線上會產生共模干擾電流。
注意事項
器件如果在其電路走線上產生共模干擾電流,則電路走線會產生強烈的電磁輻射,對電子、電氣產品元器件產生電磁干擾,影響產品的性能指標;
當電路不平衡時,共模干擾電流會轉變為差模干擾電流,差模干擾電流對電路直接產生干擾影響。對于電子、電氣產品電路中的信號線及其回路而言:差模干擾電流流過電路中的導線環路時,將引起差模干擾輻射,這種環路相當于小環天線,能向空間輻射磁場,或接收磁場。
共模干擾主要集中在1MHz以上。這是由于共模干擾是通過空間感應到電纜上的,這種感應只有在較高頻率時才容易發生。但有一種例外,當電纜從很強的磁場輻射源(例如,開關電源)旁邊通過時,也會感應到頻率較低的共模干擾。
如何抑制共模干擾
共模干擾作為EMC干擾中最為常見且危害較大的干擾,我們抑制它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濾波。
在電路中串入共模電感,當有共模干擾電流流經線圈時,由于共模干擾電流的同向性,會在線圈內產生同向的磁場而增大線圈的感抗,使線圈表現為高阻抗,產生較強的阻尼效果,以此衰減共模干擾電流,達到濾波的目的;
當電路中的正常差模電流流經共模電感時,電流在同相繞制的共模電感線圈中產生反向的磁場而相互抵消,因而對正常的差模電流基本沒有衰減作用。
案例——USB信號上的共模干擾抑制方法
上圖,USB 端口的濾波處理-使用共模電感。
USB 傳輸線上的信號是差分信號而干擾源是共模干擾信號,在傳輸線上串上共模電感能較好的抑制共模干擾,而對有用的差分信號沒有任何衰減。
上圖,USB 高速運行會在DM/DP信號線上產生很強的共模干擾。
上圖,電路中加入濾波器-共模電感后共模干擾信號得到有效抑制。
如果共模干擾源是在電源回路,可使用共模電容來抑制干擾信號。
在電路中引入共模電容,則共模電容提供最短的路徑使共模干擾信號被旁路,從而抑制共模干擾的產生。
如果電源回路同時還存在差模干擾,使用差模電容來抑制干擾。
在電路中引入差模電容,則差模電容提供最短的路徑使差模干擾信號被旁路,從而抑制差模干擾的產生。
共模干擾作為EMC干擾中最為常見且危害很大的干擾,抑制它的方法除了濾波外,還可以通過對信號線路進行屏蔽,在PCB 板上大面積鋪地降低地線阻抗來減少共模信號強度等方法。
審核編輯:黃飛
-
usb
+關注
關注
60文章
7892瀏覽量
263979 -
電磁輻射
+關注
關注
5文章
354瀏覽量
43541 -
共模電感
+關注
關注
9文章
536瀏覽量
26919 -
共模干擾
+關注
關注
4文章
109瀏覽量
17461 -
差模干擾
+關注
關注
6文章
55瀏覽量
10433
原文標題:搞清楚共模干擾與差模干擾
文章出處:【微信號:c-stm32,微信公眾號:STM32嵌入式開發】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