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投資界
近日,株洲中車時代半導體有限公司(簡稱“中車時代半導體”)宣布增資引入26位戰略投資者及員工持股平臺,金額為人民幣 43.278億元。
據悉,參與本輪的意向投資者超過100家,競爭激烈,最終入局的包括了國家級基金、地方國資、半導體專業基金及券商系基金等陣容。根據增資比例計算,時代半導體估值超200億,堪稱湖南年度最大獨角獸。
而透過這只獨角獸,一座湖南小城浮出水面——株洲。
湖南一個獨角獸誕生
融資超40億
官網顯示,中車時代半導體總部位于湖南株洲,是國際少數同時掌握大功率晶閘管、IGCT、IGBT及SiC器件及其組件技術的IDM(集成設計制造)模式企業代表,擁有芯片—模塊—裝置—系統完整產業鏈。
此次融資細節流出。據《證券日報》報道,本次中車時代半導體增資引入戰略投資者經過了近兩年的精心策劃和實施,參與本輪的意向投資者超過100家。時代半導體從中篩選出了戰略投資者共26家,陣容頗為豪華——
株洲國投創投、宜興金發、大基金二期、合肥產投、國家電投、中信證券、兗礦集團、國華投資開發、迪策創投、仁發新能基金、海通開元、中信投資、橙葉投資、中芯聚源投資、恒旭資本等等
整體來看,新引入的股東既有多家地方國企及產業資金,也有多家央企系基金/公司,還有半導體領域專業基金及券商系資金。其中,國資背景的股東占了大數。
每一個明星項目,大多和當地產業扶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這一次新晉最大股東也是中車時代半導體總部所在地的株洲國投創投,出資6.2億,成為中車時代半導體的第三大股東。
資料顯示,株洲市國投創投成立于2015年,由市國投集團出資,按市場化運作設立的創投機構,是株洲市代表性的國資平臺之一。截至2022年12月,株洲市國投創投設立并管理基金17支,規模近百億元。梳理投資企業中,匯宇制藥、概倫電子、英集芯已成功登陸科創板,紫建電子已成功登陸創業板。
另外,宜興科產動能時代出資4億元,成為中車時代半導體的第四大股東。而中車時代半導體與宜興的淵源在于,2022年9月,中車時代半導體的中低壓功率器件產業化建設項目正式落地宜興,項目總投資超過百億,預計今年將投入生產。
除了國資平臺,本次增資時代半導體還引入了半導體領域的專業基金以謀求更多產業端和業務端的互補。悄然間,株洲崛起一個超級半導體獨角獸。
背后崛起往事
背后隱藏著一段久遠歷史。
時間回到上世紀60年代,中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有限公司在湖南株洲成立,從零起步開始了電力機車電氣系統的研究、設計、制造工作,新中國第一臺電力機車就從這里駛出。
而現代電力機車要有一個強大的“心臟”,便是牽引電傳動系統,這離不開IGB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在當時,對于IGBT芯片及模塊設計、制造技術,國內還是一片空白,每年都需要花費數億元從國外采購IGBT產品。
于是,中車株洲所打響了一場“IGBT項目攻堅戰”。2005年,中車株洲所子公司中車時代電氣成立。中車時代電氣走的是技術引進與合作的道路,2008年成功收購英國丹尼克斯半導體公司75%的股權,成為中國軌道交通裝備企業首個海外并購項目。
多年后,中車時代電氣在株洲建成國內第一條8英寸的IGBT芯片生產基地并交付使用。從此國產IGBT芯片支持的電壓范圍達到650V~6500V全覆蓋,這也打破了國內一直面臨的IGBT芯片“卡脖子”問題。
與此同時,時代電氣在應用于軌道交通以及電網高壓IGBT方面的投入逐漸加大,2017年開始進入汽車領域。2019年1月,株洲中車時代半導體有限公司正式注冊成立,目前已成為國際少數同時掌握大功率晶閘管、IGCT、IGBT及SiC器件及其組件技術的IDM(集成設計制造)模式企業。
官方資料顯示,2023年時代半導體實現營業收入超36億元,成為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發展速度最快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公司產品在軌交、電網、風電領域市占率國內第一,新能源汽車、集中式光伏、高端工控領域市占率國內前三。
現階段,半導體產業逆全球化趨勢明顯。功率半導體器件已從傳統的工業控制和4C領域邁向新能源、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智能電網、變頻家電等諸多產業。據Yole數據預測,至2025年,全球功率半導體分立器件和模塊的市場規模將分別達到76億美元和113億美元。
中車時代半導體正在成為株洲乃至中國功率半導體的名片之一。
為何是株洲?
一個被低估的小城
透過中車時代半導體,我們看到湖南一座小城正冉冉崛起。
它便是湖南省的東大門——株洲,占地面積不大,人口也只有三百余萬。但就是這樣一座平平無奇的三線小城,卻占據湖南四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的半壁江山,實力遠超名氣。
2023年,株洲GDP總量為3667.9億元,排名全省第五。不過,株洲的產業集群卻比肩省會長沙——202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了45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湖南4個產業集群上榜。其中株洲分占兩席,分別是株洲軌道交通裝備和中小航空發動機產業。
作為一座“火車上拉來的城市”,京廣線、浙贛線、湘黔線在這里交匯,株洲在上世紀就享有“北鄭州、南株洲”的美譽。
據悉,如今株洲軌道交通裝備產業規模超1400億元,集聚上下游企業近400家,產業聚集度全球第一。當地有個形象的說法:
“在株洲,喝一盞茶的工夫,可以把制造一臺機車的上萬個零件,在方圓5公里范圍內集齊;20分鐘內,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鏈的全球頂尖專家就可完成集結。”
作為新中國第一臺航空發動機的誕生地,株洲中小航空發動機集群也不容小覷。據了解,株洲構建了中小航空發動機研發設計、試驗驗證和生產制造體系,聚集了中國航發動力機械研究所、中國航發南方公司、山河科技、南方宇航等一批企業,是目前全國最大的中小航空發動機研制和生產基地、全國首批湖南唯一的國家通航產業綜合示范區。
目前,株洲生產的中小航空發動機、輕型運動飛機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90%、75%。換言之,全國每10臺中小航空發動機,就有9臺是“株洲造”
不止如此,作為國家“稀有金屬材料基地”、亞洲最大的硬質合金生產基地,株洲擁有先進硬質材料生產企業240多家,形成了全國最大的先進硬質材料產業集群。
近年來,株洲的高分子新材料產業異軍突起,吸引一波投資人出差打卡。小米在株洲投了醴陵旗濱電子玻璃有限公司;哈勃資本、毅達資本也先后注資位于株洲的湖南德智新材料有限公司。目前,株洲市高分子新材料與精細化工產業總產值約260億元,正成為株洲工業新的增長點。
母基金也趕來了。去年1月,總規模200億的株洲市先進產業集群發展母基金宣布成立,基金由株洲市人民政府牽頭,湖南省財信金控集團、株洲市屬國有企業作為主發起人設立,首期規模50億元,將主要投資于軌道交通、航空動力、先進硬質材料、電子信息、新能源等,在增強傳統產業的同時,尋找新興產業的活力。
從老工業基地到“中國動力谷”,株洲再次證明一個樸素道理:產業興,則城市興。眼下中國正經歷一場產業變遷,每個城市都不愿意輸掉這一場攸關城市命運的戰役。
聲明:本網站部分文章轉載自網絡,轉發僅為更大范圍傳播。 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異議,請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
審核編輯 黃宇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3文章
50387瀏覽量
421783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6998瀏覽量
216255 -
IGBT
+關注
關注
1265文章
3761瀏覽量
24828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