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梁浩斌)OBC即車載充電機,無論是插電混動還是純電車型,只要有慢充的接口,就需要有OBC來進行慢充的工作,將交流充電樁輸入的交流電轉換成動力電池充電所需的直流電。
而OBC跟隨新能源汽車近幾年的發展,包括電池包容量增大、800V電壓平臺等的變化,也讓OBC面臨新的需求。
OBC面臨的新需求
在純電車型上,過去OBC功率一般支持3kW和7kW,這是因為交流充電樁大多采用單相220V輸入,市面上主流交流充電樁產品功率在7kW或以下。當然也有一部分380V三相交流樁的充電功率可以達到40kW,比亞迪早期的E5、E6、電動中巴等多款車型就支持40kW的交流充電,不過40kW的交流樁目前基本上已經淘汰,大功率公共樁基本采用直流。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車的電池容量也越來越大,比如從插電混動車型的角度來看,以往插電混動車型上搭載的電池包容量不到10kWh,純電續航里程僅為數十公里;如今一些插電混動或增程車型的電池包容量可以超過50kWh,純電續航里程超過300公里。
純電車型也從幾年前50kWh左右的電池包,發展至100kWh以上的水平,以換取700公里以上的續航里程。
所以如果使用7kW的交流慢充,在一些大電池的電動汽車上就會導致充電時間長至難以接受的程度。實際上目前市面上新能源車型的OBC,普遍功率在6.6kW、7.2kW或3.3kW,只能作為應急充電使用,或是配備家充樁的條件下長時間停放充電。
另一方面,電動汽車的電池包電壓正在從400V往800V的方向發展,800V電池包正在加速普及到中端車型上。對于OBC來說,在將交流電轉為直流電之外,還需要對其進行升壓,才能為400V的電池包進行充電。在升壓過程中DC-DC用到的650V額定電壓的功率器件和其他芯片,無法直接應用到800V的架構中,所以OBC在800V時代也需要進行新一輪的升級。
也有一些車企選擇直接拋棄OBC,取消交流充電接口,只支持直流充電。這是考慮到在國內的充電環境下,公共樁中直流充電樁普及率已經相當高。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的數據,截至2024年7月,聯盟內成員單位總計上報公共充電樁320.9萬臺,其中直流充電樁143.1萬臺、交流充電樁177.8萬臺。
然而,除了中國大陸以及歐洲部分電動汽車普及率較高的國家,全球大部分地區的直流充電樁覆蓋率都較低,限制了其廣泛應用。另外家充樁中交流樁的成本也較低,同樣是7kW的交流家充樁和直流家充樁,交流樁的價格要便宜近50%。
這是因為直流樁本質上就是將AC/DC轉換器的部分從OBC上移到充電樁端,所以這部分額外的成本也同樣轉移到充電樁上。于是用戶在選擇家用充電樁時,除非是沒有交流充電口的車型,否則必然會選擇價格較低的交流樁。
因此OBC對新能源汽車來說,依然是大部分車型的標配。除了充電的需求之外,外放電也需要用到OBC,比如露營時需要從電動汽車輸出給一些用電設備,就需要OBC進行反向工作,將電池輸出的直流電轉換成家用電器用到的220V交流電。
OBC高功率密度、高電壓趨勢,第三代半導體是首選
前面也提到隨著電動汽車的電池容量增大,傳統7kW以下的OBC已經無法滿足需求。因此目前已經有廠商正在開發11kW至22kW功率的OBC,用于大電池的純電車型。
功率增大,OBC的體積自然也會相應增大,但在汽車上寸土寸金的空間中,如何提高OBC功率密度,降低OBC的體積,也是關鍵之一。另外還要在支持11kW至22kW的功率同時,還要支持800V以上的電池電壓、支持雙向輸出等功能。在實際應用中,散熱管理、器件成本、電磁兼容性等都是大功率OBC需要面臨的問題。
尤其是在800V電池的趨勢下,OBC的器件選擇首先需要能夠在800V的電壓工況下安全運作,其次是器件需要有更高的冗余,保證運行工況在器件的最高耐壓或電流之下,保證長期使用的可靠性。
在去年12月的IEDM 2023上,英飛凌給出了其OBC領域的技術路線圖:在2020年OBC的功率密度約是2kW/L,主要采用硅基功率半導體;到2024年將會大規模轉向SiC,功率密度提升至4kW/L;到2025年后,才會推進GaN進入OBC,屆時功率密度將會提高至6kW/L以上。
在英飛凌的白皮書中提到,支持三相交流電網輸入和800V電池電壓的OBC可以采用1200V SiC MOSFET,帶CLLC DC/DC諧振轉換器的三相PFC。SiC MOSFET支持使用更高的開關頻率,從而助力于更緊湊、重量更輕的設計。簡化熱量管理的創新封裝,幫助改進效率和散熱,使得設計人員進行整體設計時可以更靈活。和單相設計一樣,三相設計也可用于并聯系統,以支持更高的功率輸出,進而幫助縮短充電時間。
安森美也推出了11kW-22kW的雙向OBC方案,同樣采用了SiC器件。安森美的OBC方案中包含升壓型三相PFC和雙向CLLC全橋轉換器,采用了EliteSiC 1200V APM32 功率模塊,該功率模塊針對800 V 電池架構進行了優化,更適用于高電壓和功率級OBC。APM32系列包括用于功率因數校正(PFC)級的三相橋模塊,例如采用1200 V 40 mΩ EliteSiC MOSFET集成溫度感測的NVXK2VR40WDT2。
與分立方案相比,APM32模塊尺寸更小、散熱設計更佳、雜散電感更低、內部鍵合電阻更低、電流能力更強、EMC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等,從而有助于設計高性能雙向OBC。
除了SiC之外,采用GaN器件的OBC方案可以實現更高的功率密度,目前多家廠商也正在積極開發相關產品。根據TI的數據,使用其GaN功率器件可以實現超過500kHz 的 CLLLC 開關頻率和 120kHz 的 PFC 開關頻率,同時集成柵極驅動器簡化了系統級設計,使用GaN的OBC功率密度可以比使用SiC的OBC更高,系統轉換效率也高達96.5%。
寫在最后:
在充電基建還未全球普及之前,OBC還將會長期存在于新能源汽車上,因此仍將會是一個擁有巨大發展空間的市場。而在這個過程中,OBC還會繼續往更高功率密度、支持更高電壓系統的方向發展。
-
充電樁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2014瀏覽量
83490 -
OBC
+關注
關注
10文章
149瀏覽量
17692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