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陣列分區
從SD存儲卡傳輸數據的基本單位是一個字節。所有需要塊大小的數據傳輸操作總是將塊長度定義為字節的整數倍。一些特殊功能需要其他分區粒度。對于面向塊的命令,使用以下定義:
塊:是與面向塊的讀寫命令相關的單元。它的大小是指主機發送一個block命令時要傳輸的字節數。塊的大小要么是可編程的,要么是固定的。有關允許的塊大小和可編程性的信息存儲在CSD中。對于具有可擦除存儲單元的設備,定義了特殊的擦除命令。可擦除單元的粒度通常與面向塊的命令不同:
扇區:是與擦除命令相關的單位。它的大小是將在一個部分中擦除的塊的數量。扇區的大小對于每個設備都是固定的。有關扇區大小的信息(以塊為單位)存儲在CSD中。注意,如果卡指定AU大小,扇區大小應該被忽略。
AU (Allocation Unit):是卡片的物理邊界,由一個或多個塊組成,其大小取決于每張卡片。最大AU大小是為內存容量定義的。此外,AU是卡保證其符合速度等級規范的設備性能的最小單位。大小和Speed Class的信息保存在SD Status中。AU還用于計算擦除超時。
WP-Group:對于支持寫保護組的設備,可以單獨寫保護的最小單元。它的大小是將被寫保護的組的數量,每1位。每個設備的WP-group的大小是固定的。有關大小的信息存儲在CSD中。SDHC卡和SDXC卡不支持寫保護組命令。
每個WP-group可能有一個額外的寫保護位。寫保護位是通過特殊命令可編程的(參見4.7.4章)。這兩個函數都是可選的,并且只對可寫/可擦設備有用。寫保護也可用于多類型卡(如ROM-Flash組合)。關于可用性的信息存儲在CSD中。
SD NAND Timings
所有時序圖均使用以下原理圖和縮寫:
在非口頭P-bits中,有一種想法是,如果他們主動地驅使他們離開,他們就會看到他們的卡片或卡片主機輸出驅動程序獨占。相比之下,Z-bits只被弱拉到邏輯“1”,因此它是可以按如下方式替換序列:
SD NAND 卡片識別和卡片操作條件
定時CMD2和ACMD41的時序如下圖所示。該命令之后是兩個Z bits(允許在總線上進行方向切換的時間),然后由響應卡向上推P bits。Nid時鐘周期后,卡響應host命令。
分配一個卡片相對地址
下面給出SD存儲卡計時的SEND_RELATIVE_ADDR (CMD 3)。主機命令和卡響應之間的最小延遲是NcR時鐘周期。
數據傳輸模式
在卡發布自己的RCA后,它將切換到數據傳輸模式。該命令之后是兩個Zbits(允許在總線上進行方向切換的時間)的一個周期,然后由響應卡推高Pbits。這個時序圖與所有響應的主機命令相關,除了ACMD41和CMD2:
最后一張卡片響應
下一個主機命令定時在接收到最后一個卡響應后,主機可以在至少NRc時鐘周期后開始下一個命令傳輸。這個定時與任何主機命令都相關。
最后一個主機命令
下一個主機命令定時在發送完最后一條命令后,主機可以在至少Noc個時鐘周期后繼續發送下一條命令。
審核編輯 黃宇
-
存儲
+關注
關注
13文章
4266瀏覽量
85685 -
sd存儲卡
+關注
關注
0文章
13瀏覽量
4390 -
SD NAND
+關注
關注
0文章
81瀏覽量
121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