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來勢洶洶的AI,很多家長都受到了“被熊追”故事的啟發,希望讓孩子成為第一批用上AI、跑得更快的那一個。
所以毫不意外是,大模型技術首先就在教育領域開始落地。近兩年,我們看到了大量“大模型+教育”的創新,AI改作文、識別錯題、口語訓練……各種教育場景都在積極跟大模型結合,讓家長買單。可很多所謂的AI大模型能力及硬件,真的發揮出提高學習效果的實用價值了嗎?恐怕要打一個問號。
教育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場景,僅僅停留在淺層功能的結合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深入學習流程和教育規律中去,讓大模型真正幫助學習提質增效。
國內最早提出“精準學”概念的AI教育公司,最近打造了中國首個語音端到端教育垂直大模型“心流知鏡-s(V02)”,成為國內最強垂直教育模型之一。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大模型AI與教育場景的深度結合是怎樣的?為什么說大模型的科技賦能,有望實現教育普惠?
“大模型+教育”這個新風口瞬間打開,引來了科技企業、教育機構、在線教育平臺等各路廠商的重點關注。但仔細一看會發現,絕大多數“大模型+教育”的探索,仍然集中在自學場景。
由學生主導的自學場景,大模型確實起到一些提高效率的作用,比如利用大語言模型來修改作文,利用視覺大模型來拍照搜題,在學習機上選擇科目觀看視頻輔導……
但人和人的學習能力是不一樣的,對很多學生來說,不配個老師,很難在45分鐘或一小時時間內集中注意力,也沒人及時答疑解惑,無法高效吸收知識,自然很難保證學習效果。所以,由老師主導的一對一教學場景,才是真正的重頭戲。
但傳統的一對一教學,只能由真人教師來進行。線下一對一教學太貴,一些地方也找不到優質師資;線上一對一教學點播,錄播互動性差,真人直播成本又上去了。最終,這些成本都會轉嫁到家長身上,增加教育成本。
為家長減負,讓一對一教學不再是遙不可及、高不可攀的服務,這可能嗎?AI大模型就帶來了曙光。
由AI化身老師,來主導授課場景,跟學生互動,把控教學流程,也可以提升一堂課時間的學習效果。聽起來很美,但實現起來卻難度頗高。
我們可以把由AI老師主導的一對一教學服務場景拆分一下,每個關卡都存在挑戰。
關卡一:看不懂。跟學生進行對話時,理解能力不夠,看不懂題目,因為“幻覺”導致錯誤,市面上的通用大模型,面對一道帶有分數線、根號、化學符號等公式的題目,做對的概率都很低,需要垂直大模型。
關卡二:講不好。語音機械化,有延遲,對話不流暢。學生無法像跟真人老師一樣交流,容易失去跟AI老師對話的興趣。
關卡三:不會教。模擬上課輔導流程,從開場、知識點講解、來回互動、抽查、激勵、收尾等整個環節都把控節奏,需要大模型掌握跟專業教師一樣的知識教授技能,以及察言觀色的能力。其中涉及大量的知識know-how。大模型即使能做對題目,也未必會教學。
讓AI一對一教學進入尋常百姓家,基礎模型、專有數據、知識、精調等,缺一不可。所以,市面上一直缺少一個以AI虛擬老師來主動引導教學的“大模型+教育”案例,直到精準學的“心流知鏡-s(V02)”出現。
精準學攜手通義千問鑄就的國內最強垂直教育模型之一心流知鏡,已經搭載在Bong Max 原生代AI輔學機上,提供專業化AI老師一對一學習服務。
“心流知鏡”大模型,就是AI老師一對一教學的“靈魂支柱”。在此基礎上,精準學為AI虛擬老師賦予了關鍵能力:
更懂教學的“大腦”,精準學搭建的先進數據工程管道,有超200億令牌(Tokens)高質量輔學數據,結合了阿里巴巴通義千億級別模型,由百煉訓練平臺的多機多卡GPU集群的協同訓練出的“心流知鏡”大模型,是垂直教育大模型之一,具有更強的理解能力,讓模型能夠聽懂言外之意。比如讓AI來聽懂老師的意思、語氣、言外之意,再對學生進行輔導,情緒價值到位,注意力也就被牢牢牽引了。
更全面的“眼睛”,實現多模態解題和輔學。
更親切的“形象”,僅需10小時的視頻數據訓練,創建專屬風格的高清AI老師,以每秒50幀的速度進行實時、低延遲的互動輔學。借助端到端的低時延,讓語音互動跟真人一樣自然親切、更富有魅力。倒計時點名問答、鼓勵式情感回應,全都不在話下,讓學生跟AI老師上課時專注度更高。
更專業的“技能”,AI老師具備超20種個性化教學風格,可以模擬各類名師的解題講解方式。結合精準學多年來積累的千萬級別題庫和學習過程追蹤數據形成的知識圖譜,精通各類教材,可以做到全程引導學習過程,提供資深講學和學習評測。
研發過程中,精準學做了大量的產品化、工程化打磨。比如精準學的研究人員在訓練語音大模型時發現,公開數據集中英文語料占到70%,中文只占到4%,精準學只能自己收集語音數據,自己來訓練中文能力。
再比如模擬老師的教學風格、教學邏輯,需要做大量的調試,是基礎模型廠商無法去做的,但也是有價值的AI大模型都必須做的,精準學就承擔起了“培訓AI老師”的任務,注入多年積累的數據、知識know-how等。
最終誕生了首個教育垂直端到端語音大模型,讓AI老師一對一教學,可以出現在更多書桌上。
以老師為主導的教輔場景,比自學場景的“大模型+教育”更難做,價值也更大,為什么?
對很多家庭來說,一對一教學服務,正因為精準學的AI大模型支柱,變得不再遙遠,變成觸手可及的教育資源。有理由相信,這個效果更優、成本更優的方式,會在家庭教學場景中快速普及。
當我們感嘆技術賦能教育普惠的時候,或許也要深究一個問題:為什么精準學能夠將最眼前的大模型技術能力,深度改造一對一教學這樣的專業場景?
從精準學的發展歷程上看,“AI+教育”是其創業的初心。將“精準學”理念+智能化技術,納入教學流程當中,進行了長時間、先驗性的技術探索。
精準學公司是第一家提出“精準學”理念的人工智能企業,創新提出了“實時查、目標準、學得會、能堅持”完整閉環的“精準學習法”。為了“精準學習法”的應用,精準學公司全自研了采用有向圖標注的靜態知識圖譜、學情數據挖掘的動態認知圖譜,以及精準學智能手寫輸入法等創新技術。
從2018年開始,6年的時間里,“精準學”產品與包括高思教育、昂立教育等在內的數千家教育培訓學校教輔機構合作,幫助數百萬學生極大提高了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同時,精準學技術也被授權給多家智能學習機品牌使用,其中不乏頭部品牌。至今,精準學已經成為智能學習機的標準功能。
作為AI教育先行者的精準學,也及時把握住大模型浪潮,把更前沿的AI老師一對一教學服務帶給業界。
不難發現,技術始終只是工具,精準學擁有持續演進的能力,創新步履不停,也迎來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AI一對一教學的商業機會很大,人手一臺學習機的付費意愿是存在的,原生代AI輔學機由AI大模型來完全承載一對一的場景化、互動性教學,對于家庭用戶來說成本優勢很大,因此付費意愿也更強。
而且,競爭更小,因為“難且正確”的事情少有人做,所以目前以AI 一對一老師為中心的對話場景,“精準學”是沒有競品的,開辟了一條藍海。
用科技賦能教育,“精準學”幫助萬千家庭實現教育普惠的同時,也為自己打開了廣闊的未來。
審核編輯 黃宇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239瀏覽量
26848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