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述分析,現階段中國依靠的是國家的力量來發展半導體業,但是它不再是補貼型,而是同樣依市場驅動,要求有回報率。然而由于國情不同,它的發展模式不一樣,可能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但是相信我們最終一定能取得成功。
-莫大康
01引言
對于中國半導體業的發展,西方站在不同的立場看待我們,認為從市場、技術與人材等方面分析,中國的先進工藝制程,如28納米及以下生產線尚不具備充分的條件,從投資回報率角度可能是不經濟的,應當學習那些全球頂級IDM廠商擁抱代工,顯然此等論調對于我們是絕對不可接受的。
基于國家安全角度,我們一定要另辟“新路”,迅速突圍,加快增強自主能力。因此現階段的發展受到西方部分人士的種種質疑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也要提請他們注意,在被逼無奈的前提下,基于自身利益出發,中國半導體業會在國家資金為主導推動下,加速向市場化過渡,而且一定會走“先擴充,后完善”的道路,意即首先興建少量的生產線,擴充部分先進工藝制程的產能,然后逐步完善的道路。其中兩難的抉擇是擴充什么樣的產能?以及擴充多大?以及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完善,走真正市場化的道路。
02成功的信心來自那里?
國家真下決心
與全球其它地區不同,此次中國傾國家之力來發展半導體業,因此相對實力是十分強大,是全球其它地區與國家無法比照的,即便暫時的道路有些迂迴,也沒有什么可怕。
據初步統計,此次集“大基金”與地方政府資金等總計可達約6000億元,相當于近1000億美元。
與以往的國家投資不同,此次不是補貼型,而是引導性,采用市場機制,要求相應的企業承擔盈虧責任,并激發它們的“造血”功能,增強競爭實力。
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向中國轉移
與以往不同,此次轉移除了企業向中國地區集中之外,許多人材、配套設施等也積極趨向于中國。反映中國市場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以及產業更加深根的發展。
全球頂級芯片制造廠都集中在中國興建12英寸生產線,在全球半導體業發展史中從未有過,給中國半導體業的發展帶來一些機會。
盡管中國半導體業尚不強 但是進步快
據2016年數據,中國半導體業中設計,制造及封裝三業累計己達433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20%,相比全球半導體業的增長僅2%左右。而且三業的銷售額均超過1000億元,其中設計業銷售額為1518億元,增長最快,達23%。
在前10大封測企業中,本土企業銷售額達427億元,占比達61%,超過外企的貢獻,而在前10大芯片制造企業中,本土企業的銷售額達364億元,占比達44%,也有進步。
沖浪式發展
由于非市場化因素等的干擾,中國新興產業的發展呈現“沖浪式”,起伏很大,現階段尚很難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是此種模式并非一無是處,有它的部分長處,如啟動迅速、成長快,缺點是有部分的盲目性。觀察中國光伏、面板、LED、新能源汽車等發展的經驗,最終的結果都有相當成功的地方,如光伏,中國己是全球最大的產出國,有定價權,全球前10排名中有7家是中國公司;面板產業,通過近十多年來的努力,己經是全球第二,國產化率超過30%以上,開始實現盈利,令***地區也為此深刻反省。形象地說,全球每五部手機屏里至少有一臺是京東方供應的,全球手機顯示屏市場的占有率達25%,及平板電腦顯示屏市場占有率達38%。
預料此次中囯半導體業的發展軌跡可能也有部分的雷同,然而由于半導體業的特殊性,它的技術難度太大、變化快,最終發展的結果至此可能尚無法預料,但是相信最終留下的東西可能相對會少些。
接力棒傳遞模式
拿三星、臺積電等興建一條先進工藝制程的12英寸生產線,從破土動工到產能達標,或者銷售額達到規模,通常是用時4-5年,而相比中國的同類型生產線,4-5年僅達啟動水平,兩者差距甚大,反映的是綜合實力的不足。
因此提出“接力棒模式”,也即它們一棒能實現的目標,在中國可能需要多位CEO的共同努力,因此用時會較久,但是相信最終一定能達到終點。
因此與近期張忠謀的講話,對于中國半導體業進行大投資之后的看法有部分相似之處。他認為未來幾年可能還看不到很大的成果,要想看到成果,恐怕也要好幾年以后了??梢酝ㄟ^巨額投資、擴大規模,但真正的技術不見得是大量投資就可以獲得的。
全球最大半導體市場,“您中有我,我中有您”
承認中國半導體業發展過程中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但是西方誰也不會輕易放棄它,因為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所謂“您中有我,我中有您”。
盡管西方手中握有“瓦圣納”條約的籌碼可以制約中國,但是它的威力已明顯不如從前,因為大勢表明是“合則雙蠃,斗則雙損”,誰都明白這些淺顯的道理。
03結語
基于上述分析,現階段中國依靠的是國家的力量來發展半導體業,但是它不再是補貼型,而是同樣依市場驅動,要求有回報率。然而由于國情不同,它的發展模式不一樣,可能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但是相信我們最終一定能取得成功。
因此西方部分人不必把中國半導體業的進步視作為“洪水猛獸”,中國不可能稱霸,也沒有這樣的實力。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中國半導體業必須是一個踏踏實實的“跟隨者”與“學習者”,同樣又是一個與產業共同進步的“貢獻者”。
-
莫大康
+關注
關注
0文章
53瀏覽量
5199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