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機器人作為新興產業的代表,能通過開發新的需求創造更新的產業,是中國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關鍵,也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后,帶動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將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實施最新《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機器人制造首次作為獨立的行業列入《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之中,根據新的分類,工業機器人制造與特種作業機器人制造兩個行業小類,可以說我國的工業機器人產業已經走向快車道的規模化發展階段。筆者日前對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現狀進行了梳理。
首先從全球來看,2014年開始全球制造業轉型升級,工業機器人需求明顯增多,當年增長率達到19.5%。到了2016年仍按保持高速增長,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約29萬臺,同比增長12.4%。預計2017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為32.2萬臺,2019年將達到41.4萬臺。
從2016年各國(地區)工業機器人訂單量來看,亞太地區無疑成為最大消費國,其中僅中國工業機器人訂單就達到8.5萬臺,超過日本、韓國、德國三國訂單的總和。
中國的工業機器人銷量占全球銷量比例每年都在增加,從2013年開始,這一比例超過20%,預計2017年占比將達到34.2%,隨著國內工業機器人需求量的增加以及國產品牌的崛起,未來幾年這一較高的比例將繼續維持。
如果把目前市場分成四個體隊,那第一梯隊毫無疑問為機器人四大家族,第二梯隊為歐地希、松下、川崎重工等老牌企業,第三梯隊為新松、廣州數控、廣州起凡等國內較為知名的機器人廠商。
產業鏈方面,工業機器人行業按產業鏈分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生產核心零部件:包括減速器、伺服系統、控制器;中游是本體生產商,包括工業機器人本體。下游是系統集成商,包括單項系統集成商、綜合系統集成商。
減速器:中國的工業機器人用精密減速器研究開始較晚,技術不成熟,形成了精密減速器不能自給自足的局面,嚴重依賴進口。對于高精度機器人減速器,日本具備絕對領先優勢,目前全球機器人行業75%的精密減速機被日本的Nabtesco和HarmonicDrive兩家壟斷。
伺服電機:目前國內高端市場主要被國外名企占據,主要來自日本和歐美,未來國產替代空間大。目前國外品牌占據了中國交流伺服市場近80%的市場份額,主要來自日本和歐美。其中,日系產品以約50%的市場份額居首,其著名品牌包括松下、三菱電機、安川、三洋、富士等,其產品特點是技術和性能,國產替代空間還很大。
控制器:機器人控制器的軟件部分是工業機器人的“心臟”, 是機器人產品中與國外產品差距最小的關鍵零部件。目前國外主流機器人廠商的控制器均為在通用的多軸運動控制器平臺基礎上進行自主研發,各品牌機器人均有自己的控制系統與之匹配。因此控制器的市場份額基本和機器人保持一致。
系統集成:集成系統的研發,是機器人產業鏈上利潤最高也是技術門檻最高的環節,一般情況下,系統集成市場規模可達機器人本體市場規模的三倍。中國企業目前主要的競爭優勢在系統集成方面,中國80%的機器人企業都集中在該領域,但是普遍規模較小,年產值不高。
-
工業機器人
+關注
關注
91文章
3352瀏覽量
92562
原文標題:一份簡報讀懂中國機器人產業
文章出處:【微信號:Interflow-Platform,微信公眾號:WPR】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