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巴隆周刊(Barron's)報導,科技巨人皆已紛紛押注增強現實(augmented reality,AR)技術,但AR市場要起飛仍有重大的障礙尚待克服。今年6月,蘋果公司發表新技術,稱為ARKit開發工具包,供開發者為蘋果移動裝置打造AR應用程序(App)之用。蘋果執行官庫克上月在財報法說會上說:“簡言之,我們相信,增強現實將永久改變世人使用科技的方式。
”除了蘋果之外,Google母公司Alphabet、臉書、微軟、IBM等公司,也已押注于這個他們認為是科技業下一個殺手級應用。亞馬遜上周也搭上這股熱潮,宣布推出「Sumerian」新平臺,供開發者打造AR、虛擬現實(VR)與3D應用程序。游戲業并不是唯一摩拳擦掌準備在AR淘金熱中大賺一筆的產業。AR潛在的應用五花八門,例如應用于職業訓練、取代操作手冊(例如奔馳汽車)、零售購物(例如軟件公司Zugara的技術)、零件組裝(例如波音公司)以及其他重要產業都把AR看作是潛在金礦,寄望AR協助帶動獲利和營收成長。DHL估計,AR輔助的揀貨作業可提升效率25%;可口可樂、西門子等公司也宣稱,采用AR強化的裝配線、遠程專家協助和客戶服務,大大地提升生產力、勞工效率和安全性。沉浸式數字技術研究公司ARtillry估計,到2021年,企業AR市場規模將從2016年的8.29億美元激增到477億美元,而同時期AR消費者市場規模將從9.75億美元擴增至158億美元。
據AR與VR顧問公司Digi-Capital預測,到2019年初,多達9億支/臺智能手機和平板計算機都將具備支持AR的功能,可使用以蘋果ARKit、GoogleARCore或臉書Camera Effects技術為基礎開發而成的AR App;到2021年,支持AR的移動裝置可能增加到30億部。但巴隆評論指出,事實上,今春蘋果開發者大會上對AR美麗新未來的亢奮感,到9月蘋果發表iPhone X時已幾乎煙消云散。討論ARKit的聲音變得微弱了,一些開發者甚至公開抱怨開發AR App的費用是沉重的負擔。這也正是拖慢AR革命的原因之一。《第四波變革:增強現實與人工智能如何改變一切 》(暫譯)合著者伊茲瑞爾(Shel Israel)說:「許多人太興奮,但你必須先屏息等待,等它在一些領域從構想轉化為實際。」畢竟一些突破性的技術需要時間、金錢發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也要等消費者準備好采用,才會水到渠成。目前而言,AR和VR、AI(人工智能)、物聯網(IoT)等新興技術一樣,都尚未臻成熟。不過,AR未來的發展潛力是無庸置疑的,因為企業和相關廠商持續努力在克服重重的技術障礙。 IBM華生、AR/VR實驗室產品經理卡特說:“我們還有一段路要走,無論是硬件、軟件,尚無標準的操作系統。
”廣泛采用AR的進度落后,主因是難以制作高畫質的內容。“精靈寶可夢”(Pokemon Go)手游雖掀起一波熱潮,帶給廣大消費者AR魅力初體驗,但要從簡單的“2D AR”智能手機平鋪迭加應用,躍進到3D高畫質和如相片般逼真的AR繪圖,套句數字與社群媒體公司Attention Span Media執行官麥克修的話,將是一場“浩大工程”。成本高昂是另一大障礙。一名AR/VR內容開發者向麥克修透露,要營造良好的AR App或體驗,大約需要花費25萬美元制作,更別提開發者還需投資1,000至1,500美元購置一副AR頭戴裝置。目前的硬件設計也有大幅的改良空間。微軟的HoloLens似乎太大、執行速度太慢而且外型笨拙,但可望打入較廣泛的市場;Meta AR的頭戴裝置頗獲好評,但尚未觸及廣泛的群眾;Snap的Spectacles外型堪稱適當,但尚未能提供理想的使用者體驗。
話雖如此,已有一些令人鼓舞的跡象浮現。Google正發展出一種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允許廣告主將AR和VR融入廣告內容。蘋果iPhone X臉部辨識功能若能用來投射AR影像,也可能加速AR市場起飛。蘋果據說也正著手研發一款AR頭戴式裝置,而ARKit和ARCore有助于開發者壓低制作AR內容的成本。問題是:還要AR迷等多久呢?
-
谷歌
+關注
關注
27文章
6141瀏覽量
105091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349瀏覽量
196831 -
Ar
+關注
關注
24文章
5083瀏覽量
169257
原文標題:增強現實 (AR) 雷聲大雨點小 究竟卡在哪些障礙?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12345,微信公眾號:物聯之家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