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參加了2018年的第一場活動,“華為NB-IoT合作伙伴年會”,名字雖叫年會,但規模卻嚴格卡管,閉門、定向邀請讓窄帶物聯網的執牛耳者真正共襄了產業價值的盛會。毫無疑問,以NB-IoT為代表的低功耗廣域網絡是物聯網產業的最勁風頭,過去一年物聯網的發展和廣泛認知的建立,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由NB-IoT觸發的一系列行業熱點事件,所以NB-IoT未來的走勢與物聯網息息相關。
在會上,我進行了題為《物聯網洞察與展望》的主題演講,闡述了一些我們對于未來IoT技術和市場趨勢的預判。自從2012年6月創立物聯網智庫,我們在物聯網領域做足了5年時間,親眼見證了一輪又一輪市場的潮起潮落,一家又一家公司的浮沉迭宕。
為了與那些在IoT領域勇做先鋒的探路人保持同步伐,物聯網智庫不止一次的站在了產業的最前沿:例如,我們從2015年就開始關注LPWAN低功耗廣域網絡的進展,發布了大量的趨勢預測和觀點文章,并就此對于物聯網未來趨勢的把握形成了一套獨有的評價體系和方法論。
一路走來,每一步都有淚水和歡笑,每一步都有酣暢淋漓的驕傲和感悟。因此,在2018年伊始,我想通過【物女心經】這個專欄,把我們正在關注或者即將關注的物聯網最新趨勢分享給你,讓我們一起在務實和求是中探索物聯網的未來。
為了更好的迎接2018,我們必須看清和復盤2017曾經走過的路。2017年是物聯網規模效應初顯的一年,縱觀這一整年,物聯網領域發生了許多讓人記憶猶新的大事件,而整個行業的成熟與發展萬萬離不開這些事件的驅動。
所以在2017年年末,物聯網智庫集合業內各路專家意見,匯總形成“2017年物聯網大事記”,經過物聯網從業者線上票選,發現TOP3大事件都與NB-IoT密切相關:
1、工信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全面推進移動物聯網(NB-IoT)建設發展通知》中提到:到2017年末,我國NB-IoT基站規模達到40萬個,NB-IoT的連接總數超過2000萬;到2020年,我國NB-IoT基站規模達到150萬個,NB-IoT的連接總數超過6億。《通知》中的細節和具體數字內容不是重點,文件的最大意義是明確了主管部門對該產業發展的態度,在此政策框架下,我們更多應看到企業市場化行為的力量。
2、2017年2月22日, ofo宣布與中國電信、華為達成全面合作,三方將共同研發基于新一代物聯網NB-loT技術的共享單車智能解決方案。2017年5月15日,摩拜單車宣布與四川移動、華為達成戰略合作,三方將在窄帶物聯網應用及NB-IoT創新等領域開展深度合作。
這些事件標志著物聯網技術和智能鎖,將成為共享單車精細化運營的分水嶺。
3、2017年5月17日,中國電信集團宣布了五大舉措,其中一條消息刷爆了朋友圈:中國電信建成全球首個覆蓋最廣的商用新一代物聯網(NB-IoT)網絡,實現31萬個基站升級。
這些2017年的熱點事件,不僅推動了NB-IoT的落地,也推動了物聯網的發展。
展望LPWAN未來的發展,將開啟供給與需求力量的三輪博弈:
(1)供給側強于需求側的第一階段
第一階段的時間段可以設定為標準確定到網絡大規模部署后1年。當設備商、運營商花巨資部署一張網絡之初,面臨的最大風險就是接入終端數量不足。正如當年3G商用初期,運營商每年支出數百億元進行終端補貼,快速增加入網終端的數量一樣。各需求方在面對這一新事物時,考慮的是保障自身生產的穩定性,投資回報,故很多需求方還是觀望的態度,不會出現規模化、大面積爆發的應用需求,而是示范性應用。
(2)供給側和需求側共同發力的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將出現在低功耗廣域網絡示范效應穩定運行1年以上之后——這時已有一定量終端接入,網絡穩定,芯片、模組成本進一步下降,需要一定周期來實施的應用也準備就緒,各類行業應用也看到了低功耗廣域網絡為其帶來的好處。此時,對網絡的需求開始逐漸放量,公用事業、農業、工業、物流、家居、消費電子等各領域開始應用,需求方的力量開始加碼,供求雙方共同發力來推動。
(3)需求側為主的第三階段
第三階段是在低功耗廣域網絡正式商用4-5年后,預計接入該網絡的終端和應用較為豐富,運營商已探索出適用的商業模式,此種類型的網絡成為物聯網網絡層成熟的連接方式。
就目前來看,低功耗廣域網絡產業仍處于第一階段的中期,賦能的供給方是這一產業推進的主力,這一階段是對供給方產品和服務的考驗時期,芯片、網絡、設備以及端到端應用中會暴露出大量的不可預計的各類問題,需要花費大量精力一一解決,示范應用是這近1年中主要的工作內容。
即使芯片出貨量達到千萬級別,但對于十多億的目標連接數來說,還只是初級階段,遠遠達不到規模化應用。因此,我們目前不要奢望什么爆發性增長,所有的繁榮只是供給方默默地承擔著苦活累活撐起來的繁榮。
因為LPWAN太過重要,所以我不得不花費這么多的筆墨來重點闡述,但網絡畢竟只是物聯網廣闊產業中的其中一環,現在,讓我們放眼于整個物聯網,看看還有其它什么值得你我特別關注的趨勢和領域。
一般而言,我們接觸最新趨勢有兩條路徑,一種是你可能已經遇到了棘手的問題或者市場的痛點,苦于求索,急于尋找合適的技術應對。一種是你主動不斷的開拓視野,了解最新的技術脈絡,當遇到無法解決的市場難題時,可以最先調用相關的技術優勢,或者領先同行進行布局。這也是持續跟蹤最新技術趨勢對你我的意義所在。
以下的一些趨勢與革新,正處于發展“窗口期”,是值得未雨綢繆在當下這個時點做好布局的領域。
1.邊緣計算
邊緣計算是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各項服務,滿足行業數字化在敏捷聯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
更高的安全性、更低的功耗、更短的延時、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帶寬需求…這些都是邊緣計算傲視云計算的資本。
邊緣計算參考架構在每層提供了模型化的開放接口,實現了架構的全層次開放;通過縱向管理服務、數據全生命周期服務、安全服務,實現業務的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服務。
目前來看,開源的邊緣計算框架非常必要,它有助于降低初創企業的進入門檻,創業者可以更好的分配資源,而不必浪費過多時間在邊緣計算的基礎架構層面,可以集中精力專攻特色功能和定制界面。
作為開源工具之一的EdgeX Foundry值得關注。它嘗試提供可互操作的組件,提供即插即用功能,改變邊緣計算游戲的“規則”。它將是一個簡單的互操作性框架,獨立于操作系統,支持任何硬件和應用程序,促進設備、應用程序和云平臺之間的連接。EdgeX Foundry的主要任務是簡化和標準化工業物聯網邊緣計算,同時保持其開放性。
2.物聯網安全
另一個老生常談卻常談常新的領域是物聯網安全。2017年的一個明顯變化是,用戶從被動接受到主動詢問與物聯網安全相關的問題。從“技術角度”來看,物聯網可以分為很多部分:智能設備、網關、網絡服務和云服務;從“商業角度”來看,物聯網包括平臺、連接、商業模式與應用。無論我們如何描述物聯網,安全性都是最基礎、最重要的。
過去3年中,攻擊者在物聯網設備上掃描漏洞的比例增加了3,198%,這些智能設備在提供方便的同時也成為黑客們新的攻擊目標。在物聯網的發展歷程中,遇到安全遭受攻擊的“灰犀牛”事件幾乎是板上釘釘。如果事先無法對此進行有效應對,那么,“灰犀牛”將會是比“黑天鵝”更致命的風險來源。
物聯網安全解決方案提供商作為一個獨立的角色,正在創造一個日益擴張的產業。如前所述,由于物聯網應用涉及終端設備、應用軟件、服務平臺和通訊網絡等多個層面,每一層面都可能面臨安全的威脅,需要安全防護的范圍很廣,孕育了巨大的市場需求,相關行業的創新企業正在開拓一片全新天地。
對于物聯網安全的職責問題,也正在發生結構化的調整。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安全的責任并不在物聯網設備制造商手中,最終的安全責任仍舊把握在用戶自己手中。物聯網用戶的參與,讓業界真正感受到安全意識的覺醒。
3.終端智能(邊緣智能)
比邊緣計算更進一步的是,在邊緣側部署人工智能。為了實現邊緣側的終端智能,低功耗AI芯片的進展不能不時刻關注。越來越多的AI初創企業將終端專用芯片作為重點攻克課題,越來越多的計算未來將會在終端設備上完成,智能將會下沉到終端設備,激發邊緣智能真正崛起。
這里說一些基礎知識。專用于人工智能的芯片和傳統的計算芯片存在很大的差異——典型CPU的架構中需要大量的空間去放置存儲單元和控制單元,相比之下計算單元只占據了很小的一部分,算力無法滿足深度神經網絡(DNN)的計算需求;而AI芯片則具有大量的計算單元,能夠適合大規模并行計算的需求。
國內外已有諸多芯片或人工智能公司加入了研發低功耗AI芯片的大軍,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的AI芯片將會是未來的主流。
有預測稱,在巨頭們的帶動下,2018年的智能手機都會搭載AI芯片。由于手機仍舊是世界上出貨量最大的智能終端之一,移動AI芯片搭載于手機端,似乎可預見一大波手機大戰,這無疑有利于促進其成本的迅速下降。同時,巨頭們已經培育多年的開發者和合作企業生態,有利于將生態能力快速切換到IoT邊緣智能產品的打造中來。
4.物鏈網
不管你是否察覺,接下來我所描述的場景已經臨近:在萬物互聯互通的情況下,我們所有的物質設備、物質資產都被數字化了,它是流動性的,它有數字身份,它有傳感器,因此每個機器就有自己的IP地址,就有了ID身份,而且機器會用自己的銀行賬戶和錢包,機器可以自動的和另外一臺機器之間互相完成一筆金融交易。
但是比特幣的交易費用非常貴,如果用比特幣買一杯咖啡可能會不值,因為交易費用比咖啡本身還貴。如果交易摩擦成本大,那么機器之間進行互操作,或物聯網設備之間的微型交易幾乎是不可能的。IOTA就是為解決這個問題,專為物聯網而生的“區塊鏈”技術。
IOTA目前是全球第四大加密貨幣。值得注意的是,IOTA使用了一種有趣的分布式賬本技術,使其去中心化。與大多數公司使用的標準區塊鏈技術不同,IOTA的方法叫纏結(Tangle)。是DAG(有向無環圖)結構,雖說它是區塊鏈,其實它既沒有區塊,又沒有鏈。
IOTA改良了區塊鏈必須支付手續費給礦工的設計,發出交易的人就不需要支付交易手續費。這種零交易手續費的設計,特別適合未來物聯網時代的數據交換,構建未來的機器經濟時代。IOTA巧妙的透過纏結(Tangle)達成了區塊鏈還沒辦法做到的提供零交易手續費的服務。
2017年11月底,IOTA基金會已經與微軟、富士通、思科、三星以及另外20多家公司合作,為物聯網推出了首個可公開訪問的數據市場。這項工作特別耐人尋味的地方在于該市場完全由IOTA分布式賬本支持。IOTA同名加密貨幣,可用于在全球范圍內的物聯網產品中流通。
至此,我提到的趨勢包括NB-IoT、邊緣計算、物聯網安全、終端智能(低功耗AI應用)和物鏈網IOTA,當然這些僅僅是可見趨勢的一小部分,冰山之下還孕育著更多的故事。
當下,我們面臨的情形與上輩人的場景已有本質不同,這一輪變革是多個科技浪潮同時沖來,多種技術形成相互作用力疊加發展,如果仍舊以孤立的眼光看待和判斷某種技術的演進,必將受到眼界和格局的困宥,從而錯失時代機遇。
上面提到的幾種未來趨勢,在實踐的過程中,它們彼此之間的關系并非“單選題”,而是“多選題”,“兼顧多者,而非其一”,多目標追蹤的思維模式必不可少。當然,并非每種趨勢對你的份量都相同,如何做好權衡是重要課題。
那么新技術的盛行是否意味著舊技術的過時?
恰恰相反。技術沒有新舊之分,只有適合和不適合。在我們與物聯網企業的接觸中,發現企業對于現有技術的應用力和理解力,直接決定了企業對于新技術的掌控力和開拓力。往往是那些對現有技術鉆研很深的公司,最先關注到新趨勢的來臨。
以上我的邏輯僅僅是從技術導向出發,為你呈現了最新技術趨勢,而更為有效和務實的邏輯其實是市場導向。在我們談論到底需要怎樣的技術手段之前,還是得先搞明白最終用戶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無論技術怎么發展,這些核心需求都是不變的,只是這些需求在不同的階段表現形式會有所差異,比如更短的產品上市時間、更高的投資回報、更低的總體擁有成本和可控的企業風險。
演講中我所提到的多種技術趨勢,已經提煉為兩本圖書:一本名為《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低功耗廣域網絡市場詳解》,另一本名為《智聯網--未來的未來》,都將在2018年春季出版。
最后借用電影“終結者”中的一句話,The future is not set,未來沒有設定,正由你我創造。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327瀏覽量
251222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04文章
44306瀏覽量
371460 -
nb_iot
+關注
關注
1文章
33瀏覽量
14693
原文標題:2018你最值得提前關注和布局的物聯網趨勢,錯過后悔1年!
文章出處:【微信號:GeWu-IOT,微信公眾號:物聯網資本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