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發燒友網報道(文/莫婷婷)2024年,AR行業的成長明顯快于VR設備,出貨量也實現增長。AR、VR行業的差異反映了消費者對不同類型設備的偏好和需求正在發生變化。在新技術、新產品的帶動下,AR設備成為整個市場新的增長曲線。
在AR智能眼鏡品牌中,Meta憑借技術創新和產品迭代,在AR智能眼鏡市場中占據了一席之地。在國內AR品牌中,XREAL、雷鳥創新、Rokid的出貨量排名前三,其新品也是最受消費者關注的。就在近期,Meta和雷鳥創新帶來了重磅新品,并且在技術和使用體驗上帶來了創新。
顯示屏的迭代:OLED Tandem架構技術、SPR算法加持
AR/VR行業已經發展了多年,業內已有多家品牌廠商推出產品,但直到最近兩年,才有三個類型的產品真正進入到了銷量百萬的級別俱樂部,分別是以Meta為代表的VR一體機、不具備增強現實技術的AI智能眼鏡,以及以國內公司為代表的分體式AR智能眼鏡。
雷鳥創新創始人兼 CEO 李宏偉一句話引起了業內關注,他認為“AR正誤入歧途”。這是因為雷鳥創新關注到有不少分體式AR眼鏡公司在不停地推出3D應用,多任務辦公,甚至空間拍照的功能,意欲將AR智能眼鏡打造為下一代計算平臺。但在雷鳥創新的調研數據來看,有超過一半的調研用戶選擇了觀影場景。也就是說AR智能眼鏡在當下的主要應用需求還是娛樂。
那么,面向娛樂場景的AR智能眼鏡應該是怎么樣的呢?要知道,觀影場景不僅對顯示體驗有著極高的要求。
就在近期雷鳥創新推出了新一代AR智能眼鏡Air 3。為了提升畫質,雷鳥創新與TCL耗時一年共同研發孔雀光學引擎,色彩、清晰度和刷新率等多個方面都得到了升級。光學引擎包含了兩個關鍵的部分,一個是光路系統,負責傳遞光。另一個部分是 Micro-OLED屏幕,負責產生畫面。
屏幕方面,Air 3搭載的是與視涯科技共同發布的第五代 Micro-OLED,實現了145% sRGB 色域覆蓋、98% DCI P3 色域覆蓋,入眼亮度為650nits,對比度為200000∶1。在觀影的場景下,高色域覆蓋能夠讓用戶體驗到更加豐富的色彩體驗。
采用OLED Tandem架構技術,是視涯科技第五代 Micro-OLED顯示屏顯示畫面升級的原因之一。OLED Tandem架構技術通過雙層OLED白色發光層在高效運轉下,結合更精密的電路控制,亮度、色彩準確度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預計第五代 Micro-OLED顯示屏幕將成為未來AR 顯示技術的新標桿。
此前,小米無線AR眼鏡采用的是自由曲面導光棱鏡+Micro-OLED的光學顯示方案,微型顯示屏正是采用了視涯科技提供的0.49英寸Micro-OLED。相較以往的產品,第五代 Micro-OLED為了提升色彩,還應用了多個技術。根據介紹,該產品引入了子像素渲染算法(SPR),實現了游戲畫面、文字提示的畫面邊緣無鋸齒與彩邊。
LCD常用的像素排列方式是Real RGB,這也是傳統子像素排列方式,它是將方形像素平均分成紅綠藍三種顏色的三個子像素,每個子像素就是單個顏色的發光芯片。但是在OLED上,Real RGB的像素排列方式圖案化制程更加困難,一般而言,在解析度超過350PPI以上時,就會采用子像素渲染技術,通過改變子像素排列結構和減少子像素數量解決問題。
目前,業內主要的子像素渲染技術有三星的Diamond排列,TCL華星的Pearl排列,天馬的Windmill排布等。Diamond排列是從RGBPenTile排列方式演進而來,該方式的某一個像素點會“借”用相鄰的像素點的另一種顏色,由此減少子像素個數,用低分辨率實現高分辨率的效果。
可以看到,由于紅、綠、藍像素的排布方式直接影響到顯示屏幕的效果,因此各個面板廠商都開發了不同的像素排布方式提升屏幕的顯示效果和性能。
子像素渲染算法效果對比(圖源:視涯科技)
對于面向觀影等娛樂場景,顯示體驗是至關重要的。為了提升AR智能眼鏡的顯示效果,眼鏡廠商與顯示屏芯片廠商共同發力解決難題,通過改進顯示屏的色彩管理技術,優化光學設計和顯示算法,進一步提升畫面效果。
腦機腕帶設備現身,AR人機交互再升級
Meta在Connect 2024大會上帶來的AR智能眼鏡引起了業內的驚嘆。扎克伯格表示,“我們研究AR智能眼鏡已經十年了,這仍然是我們努力實現的方向”。隨后正式發布了Meta首款AR智能眼鏡——Orion AR 眼鏡。Orion由眼鏡本體,追蹤腕帶,計算主機三者組成,采用無線連接。Orion AR 眼鏡搭載了AR智能眼鏡專用芯片,搭配了7 顆攝像頭及傳感器,具備眼球追蹤、手部追蹤的功能。在光學顯示方案上,采用的是micro LED +光波導,FOV為 70°。
Orion AR 眼鏡(圖源:Meta)
最值得關注的是,Orion AR 眼鏡配備了一個腕帶設備——腦機接口腕帶。這是 AR智能眼鏡人機交互的跨越性提升,此前的交互一般由語音交互、眼動追蹤、手勢交互等,而戴上腦機接口腕帶設備后只需將信號從大腦發送到設備即可。
從發布會上的介紹來看,腦機接口腕帶能夠感應到手腕肌肉,主要是用來追蹤用戶手指的動作,包括雙指捏合、拖動、單擊等。與蘋果智能手表的雙指捏合的功能不同,Orion AR 眼鏡的腕帶設備顯然有更強的感應能力,能夠感應到拇指、食指、中指等不同手指間不同組合的捏合動作,例如拇指、食指捏合可以選擇內容,中指拇指捏合可調用或隱藏應用程序啟動器等。
根據介紹,腕帶設備由高性能紡織材料制成,使用肌電圖 (EMG) 識別與手勢相關的神經信號。該設備可以在幾毫秒內,將感應到的信號轉換為輸入信號,傳達給計算主體。
從這些應用來看,跟此前AR品牌廠商選擇采用智能戒指操控智能眼鏡也有異曲同工之處。但不同的是,腦機接口腕帶是Meta提了幾年的產品,終于在今年正式現身。
不得不說,Meta在肌電圖領域的研究已有一定的積累。就在今年7月,Meta宣布與卡內基梅隆大學(CMU)合作開發神經接口腕帶,主要是為了讓不同運動能力的人能夠在數字和MR環境中完成日常任務。Meta的肌電圖研究主要是在手腕上放置傳感器,用來感知手腕肌肉的電信號。Meta提到,基于手腕的肌電輸入硬件原型足夠敏感,可以檢測到細微的神經運動信號。值得一提的是,Meta已經在實驗過程中證明了腦機腕帶能夠感應到脊髓損傷人群的電信號。
Meta的EMG腕帶能夠成功應用到AR智能眼鏡上,是一種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將擴大其AR智能眼鏡的使用人群。扎克伯格表示,這不僅僅是第一款全屏、全視野的 AR 智能眼鏡,也是第一款由Meta的腕式神經接口驅動的設備。
不過其次發布的Orion AR 眼鏡只是開發者套件。但扎克伯格表示,Orion 實現的目標可能比團隊在開始時認為的要多得多,但在將Orion作為消費產品發布之前,團隊還有一些事情需要繼續推進,包括將繼續調整顯示系統使其更加清晰,繼續改進設計使其更小巧,繼續改進制造工藝,使其價格更實惠。“當我們擁有該硬件的下一個版本時,它將準備好成為我們的第一款消費者全息 AR 眼鏡”,Meta對其AR智能眼鏡,以及整個產品體系的構建都有著明確的目標并抱有極大的希望。
小結:
XR創業者的熱情不會被澆滅。AR智能眼鏡廠商與顯示屏芯片廠商通過技術創新與合作、顯示效果的提升以及用戶體驗的改善等多方面的努力,共同推動了AR智能眼鏡顯示效果的不斷提升。Meta作為AR智能眼鏡領域的佼佼者,持續賦能產品更強的AI能力,并且通過更多創新配件的加入,豐富人機交互體驗。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擴大,我們可以期待更加出色的AR智能眼鏡產品問世。
-
Ar
+關注
關注
24文章
5083瀏覽量
169252 -
Meta
+關注
關注
0文章
259瀏覽量
11344 -
顯示技術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034瀏覽量
73042 -
智能眼鏡
+關注
關注
8文章
646瀏覽量
72728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