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人成在线_亚洲高清无码在线观看_国产在线视频国产永久2021_国产AV综合第一页一个的一区免费影院黑人_最近中文字幕MV高清在线视频

0
  • 聊天消息
  • 系統消息
  • 評論與回復
登錄后你可以
  • 下載海量資料
  • 學習在線課程
  • 觀看技術視頻
  • 寫文章/發(fā)帖/加入社區(qū)
會員中心
創(chuàng)作中心

完善資料讓更多小伙伴認識你,還能領取20積分哦,立即完善>

3天內不再提示

嵌入式Linux內核編譯步驟和經驗

Q4MP_gh_c472c21 ? 2018-03-05 14:26 ? 次閱讀

一、準備工作

a) 首先,你要有一臺PC(這不廢話么^_^),裝好了Linux

b) 安裝好GCC(這個指的是host gcc,用于編譯生成運行于pc機程序的)、make、ncurses等工具。

c) 下載一份純凈的Linux內核源碼包,并解壓好。

注意,如果你是為當前PC機編譯內核,最好使用相應的Linux發(fā)行版的源碼包。

不過這應該也不是必須的,因為我在我的Fedora 13上(其自帶的內核版本是2.6.33.3),就下載了一個標準的內核linux-2.6.32.65.tar.xz,并且順利的編譯安裝成功了,上電重啟都OK的。不過,我使用的.config配置文件,是Fedora 13自帶內核的配置文件,即/lib/modules/`uname -r`/build/.config

d) 如果你是移植Linux到嵌入式系統,則還要再下載安裝交叉編譯工具鏈。

例如,你的目標單板CPU可能是arm或mips等cpu,則安裝相應的交叉編譯工具鏈。安裝后,需要將工具鏈路徑添加到PATH環(huán)境變量中。例如,你安裝的是arm工具鏈,那么你在shell中執(zhí)行類似如下的命令,假如有類似的輸出,就說明安裝好了。

[root@localhost linux-2.6.33.i686]# arm-linux-gcc --version

arm-linux-gcc (Buildroot 2010.11) 4.3.5Copyright (C) 2008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nc.This is free software; see the source for copying conditions. There is NOwarranty; not even for MERCHANTABILITY or FITNESS FOR A PARTICULAR PURPOSE.

注:arm的工具鏈,可以從這里下載:回復“ARM”即可查看。

二、設置編譯目標

在配置或編譯內核之前,首先要確定目標CPU架構,以及編譯時采用什么工具鏈。這是最最基礎的信息,首先要確定的。

如果你是為當前使用的PC機編譯內核,則無須設置。

否則的話,就要明確設置。

這里以arm為例,來說明。

有兩種設置方法():

a) 修改Makefile

打開內核源碼根目錄下的Makefile,修改如下兩個Makefile變量并保存。

ARCH := armCROSS_COMPILE := arm-linux-

注意,這里cross_compile的設置,是假定所用的交叉工具鏈的gcc程序名稱為arm-linux-gcc。如果實際使用的gcc名稱是some-thing-else-gcc,則這里照葫蘆畫瓢填some-thing-else-即可。總之,要省去名稱中最后的gcc那3個字母。

b) 每次執(zhí)行make命令時,都通過命令行參數傳入這些信息。

這其實是通過make工具的命令行參數指定變量的值。

例如

配置內核時時,使用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menuconfig

編譯內核時使用

make ARCH=arm CROSS_COMPILE=arm-linux-

注意,實際上,對于編譯PC機內核的情況,雖然用戶沒有明確設置,但并不是這兩項沒有配置。因為如果用戶沒有設置這兩項,內核源碼頂層Makefile(位于源碼根目錄下)會通過如下方式生成這兩個變量的值。

SUBARCH := $(shell uname -m | sed -e s/i.86/i386/ -e s/sun4u/sparc64/ \-e s/arm.*/arm/ -e s/sa110/arm/ \-e s/s390x/s390/ -e s/parisc64/parisc/ \-e s/ppc.*/powerpc/ -e s/mips.*/mips/ \-e s/sh[234].*/sh/ )

ARCH?= $(SUBARCH)CROSS_COMPILE ?=

經過上面的代碼,ARCH變成了PC編譯機的arch,即SUBARCH。因此,如果PC機上uname -m輸出的是ix86,則ARCH的值就成了i386。

而CROSS_COMPILE的值,如果沒配置,則為空字符串。這樣一來所使用的工具鏈程序的名稱,就不再有類似arm-linux-這樣的前綴,就相當于使用了PC機上的gcc。

最后再多說兩句,ARCH的值還需要再進一步做泛化。因為內核源碼的arch目錄下,不存在i386這個目錄,也沒有sparc64這樣的目錄。

因此頂層makefile中又構造了一個SRCARCH變量,通過如下代碼,生成他的值。這樣一來,SRCARCH變量,才最終匹配到內核源碼arch目錄中的某一個架構名。

SRCARCH := $(ARCH)

ifeq ($(ARCH),i386) SRCARCH := x86endif

ifeq ($(ARCH),x86_64) SRCARCH := x86endififeq ($(ARCH),sparc64) SRCARCH := sparcendififeq ($(ARCH),sh64) SRCARCH := shendif

三、配置內核

內核的功能那么多,我們需要哪些部分,每個部分編譯成什么形式(編進內核還是編成模塊),每個部分的工作參數如何,這些都是可以配置的。因此,在開始編譯之前,我們需要構建出一份配置清單,放到內核源碼根目錄下,命名為.config文件,然后根據此.config文件,編譯出我們需要的內核。

但是,內核的配置項太多了,一個一個配,太麻煩了。而且,不同的CPU架構,所能配置的配置項集合,是不一樣的。例如,某種CPU的某個功能特性要不要支持的配置項,就是與CPU架構有關的配置項。所以,內核提供了一種簡單的配置方法。

以arm為例,具體做法如下。

a) 根據我們的目標CPU架構,從內核源碼arch/arm/configs目錄下,找一個與目標系統最接近的配置文件(例如s3c2410_defconfig),拷貝到內核源碼根目錄下,命名為.config。

注意,如果你是為當前PC機編譯內核,最好拷貝如下文件到內核源碼根目錄下,做為初始配置文件。這個文件,是PC機當前運行的內核編譯時使用的配置文件。

/lib/modules/`uname -r`/build/.config

這里順便多說兩句,PC機內核的配置文件,選擇的功能真是多。不編不知道,一編才知道。Linux發(fā)行方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想讓所發(fā)行的Linux能夠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吧。

b) 執(zhí)行make menuconfig對此配置做一些需要的修改,退出時選擇保存,就將新的配置更新到.config文件中了。

注意-1,我們執(zhí)行此操作時,內核打開了一組配置項集合,讓我們進行配置。這一組配置項集合,是由我們前面設置的CPU架構決定的。說得細一點,配置系統打開arch/arm/Kconfig文件(make menuconfig執(zhí)行時能看到有一行“scripts/kconfig/mconf arch/arm/Kconfig”這樣的打印),這個文件又包含了其他內核子系統的Kconfig文件(文件名也可能是其他名字),其他子系統的Kconfig文件,再層層包含下層的Kconfig文件,從而生成了全部的配置項集合。而每一項配置項,當前設定的值(例如,是編進內核,還是編譯成模塊,或者也可能是一項參數),則是由內核源碼根目錄下的.config文件生成的。

注意-2,即使你不需要對配置進行任何修改,都務必請執(zhí)行一下make menuconfig,然后進入配置界面后直接退出并保存。不然的話,后面的編譯可能會遇到問題。筆者就遇到過這個問題。筆者猜測原因可能是,初始的配置文件是基于老版本的內核做的,新版本的內核可能新增了一些基礎功能項,從而導致功能項之間的依賴關系發(fā)生了變化。例如,老的配置文件中選中的一個功能項,在新版內核中的實現,可能依賴了更多的其他功能項。因此需要對舊的初始配置文件進行一些調整,從而保證各個功能項的依賴條件得到滿足。經過make menuconfig之后,筆者發(fā)現,.config文件的內容的確發(fā)生了變化。

四、編譯內核

編譯本身很簡單,對于2.6版本以上的內核,執(zhí)行如下一條命令就搞定了。

make

我們不妨花點時間,理解一下內核編譯的機制。

a) 內核如何使用config文件

前面生成了.config文件,這是個文本文件,其中都是一些類似如下的內容:

CONFIG_YENTA_ENE_TUNE=yCONFIG_YENTA_TOSHIBA=yCONFIG_PD6729=mCONFIG_I82092=m

CONFIG_MTDRAM_ERASE_SIZE=128

能看出,有些是設置了將某個功能編譯進內核,有些是設置了將某個功能編譯成模塊,有些是設置了某個功能的某個參數。

這個文件的語法,其實就是定義makefile變量的語法。沒錯,這就是makefile。

當我們執(zhí)行make開始編譯內核的時候,編譯系統還會生成另一個config文件,那就是include/config/auto.conf。里面的內容和.config類似,只是內容少了一些。

內核編譯的時候,頂層Makefile(位于源碼根目錄下),會包含上述config文件。

這樣就獲得了相應的makefile變量,從而知道如何編譯內核的各個部分。

從頂層makefile中,可以看到如下代碼:

ifeq ($(dot-config),1)# Read in config-include include/config/auto.conf

但是,這兩個config文件的關系如何,到底會包含哪個,在下也沒有理清...

b) 內核如何編譯各個子系統或模塊

從上一步知道,通過config文件,內核頂層makefile已經生成了大量的makefile變量。

另一方面,每個子系統或模塊,他們的源碼目錄中,都有一個Makefile,其中定義了本子系統或模塊所需要編譯的內容。

接下來,make工具就可以帶著頂層makefile中生成的大量的makefile變量,一層層進入到各個子系統或模塊所在的目錄中去,去實現各目錄中Makefile中定義的內容的編譯。

而這些目錄中的Makefile可以說是非常簡單。

如果某個目錄下,只有一個模塊hello,此模塊只有一個.c文件,例如xxx.c。那么其Makefile的全部內容只有如下一行。

obj-$(CONFIG_HELLO) := hello.o

如果hello模塊,由main.c a.c b.c三個文件構成,則Makefile也只需要兩行內容。

obj-$(CONFIG_HELLO) := hello.o

hello-objs := main.o a.o b.o

如果一個目錄下存放了多個模塊的C文件,別是hello、hello2、hello3。hello模塊的構成:main.c a.c b.chello2模塊的構成:main2.c a2.c b2.chello3模塊的構成:hello3.c此時,Makefile只需要5行內容。

obj-$(CONFIG_HELLO)+= hello.o

obj-$(CONFIG_HELLO2)+= hello2.o

obj-$(CONFIG_HELLO3)+= hello3.o

hello-objs := main.o a.o b.ohello2-objs := main2.o a2.o b2.o

由于頂層Makefile中帶有大量的變量,因此,子目錄內Makefile中的$(CONFIG_HELLO)變量經過解析后,會變成y或m。這樣的話,每個子目錄中的Makefile經過解析后,等于只是定義了一個變量,變量名為obj-m或obj-y。

變量obj-m或obj-y的值,則是一串.o文件的列表。表中每一項,代表一個功能項。如果變量名為obj-m,則此功能被編譯成模塊。如果變量名為obj-y,則此功能被編進內核。

c) 內核代碼中,如何知道某個功能有沒有配置,配置成了什么形式

當我們執(zhí)行make開始編譯內核的時候,編譯系統還會生成一個C語言頭文件

include/generated/autoconf.h

這個文件中都是類似如下的內容:

#define CONFIG_DM9000 1

#define CONFIG_DM9000_DEBUGLEVEL 4

#define CONFIG_SND_RAWMIDI_SEQ_MODULE 1

第一行,是說明用戶選擇了將DM9000這個驅動編進內核,第二行是此驅動的一個參數。如果用戶選擇的是將DM9000編譯成模塊,則第一行的內容就變成如下形式了。

#define CONFIG_DM9000_MODULE 1

有了這個頭文件,某個內核源碼的.c文件中如果包含了這個頭文件,通過#ifdef CONFIG_XXX就可以知道用戶有沒有配置XXX功能了。

好了,內核編譯機制,就講到這里了^_^

五、安裝內核

a) 為當前PC機安裝內核

依次執(zhí)行如下兩條命令,分別完成模塊和內核的安裝。

make modules_install

make install

然后打開boot/grub/grub.conf,會看到里面多出了一個條目。

將其中的timeout修改為5,以便開機時有5秒的時間選擇啟動哪一個內核。

最后,重啟電腦。在bootloader界面出現時,選擇啟動新內核即可。

b) 為嵌入式系統安裝內核

這就不是一句兩句能說清的了,具體問題大家自己具體參考相關資料吧^_^

對于一般的arm單板,常見的方法是,PC機通過SecureCrt連接單板串口,通過網線連接單板網口,PC機上啟動tftp服務器,把內核映像zImage文件放到tftp下載目錄中。重啟單板,SecureCrt中看到u-boot啟動倒計時的時候,按任意鍵進入u-boot交互界面。然后在這個界面下,通過相關命令下載內核映像zImage文件,然后通過命令將下載的zImage燒寫到單板的FLASH中。最后重啟單板即可。

至于模塊的安裝,則很簡單,通過如下一條命令搞定

make -C /path/to/kernel_src_dir modules_install INSTALL_MOD_PATH=/path/to/rootfs_dir

上面的命令執(zhí)行后,模塊就已經安裝到目標系統的根文件系統中了 。

當然,上面的根文件系統只是按一定的結構組織起來的一組目錄與文件,他還需要被打包成具體的文件系統格式(如CramFS,squashfs,jffs2等),然后燒寫到flash中才能最終使用^_^。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fā)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guī)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嵌入式
    +關注

    關注

    5071

    文章

    19026

    瀏覽量

    303497

原文標題:超實用!一位嵌入式高手摸索出的Linux內核編譯步驟和經驗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c472c2199c88,微信公眾號:嵌入式微處理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收藏 人收藏

    評論

    相關推薦

    嵌入式Linux學習步驟

    NFS服務 下載Bootloader和內核 嵌入式Linux應用軟件開發(fā)流程熟悉嵌入式系統概念以及開發(fā)流程 建立嵌入式系統開發(fā)環(huán)境制作cro
    發(fā)表于 05-04 15:01

    嵌入式Linux學習步驟

    服務 配置NFS服務 下載Bootloader和內核 嵌入式Linux應用軟件開發(fā)流程熟悉嵌入式系統概念以及開發(fā)流程 建立嵌入式系統開發(fā)環(huán)境
    發(fā)表于 03-24 10:41

    嵌入式linux學習步驟

    內核 嵌入式Linux應用軟件開發(fā)流程熟悉嵌入式系統概念以及開發(fā)流程 建立嵌入式系統開發(fā)環(huán)境制作cross_gcc工具鏈
    發(fā)表于 10-25 10:12

    嵌入式Linux學習步驟

    系統概述 交叉編譯 配置TFTP服務 配置NFS服務 下載Bootloader和內核 嵌入式Linux應用軟件開發(fā)流程熟悉嵌入式系統概念以及
    發(fā)表于 07-03 00:56

    嵌入式linux學習步驟

    嵌入式Linux應用軟件開發(fā)流程熟悉嵌入式系統概念以及開發(fā)流程 建立嵌入式系統開發(fā)環(huán)境制作cross_gcc工具鏈 編譯并下載U-boot
    發(fā)表于 09-08 11:51

    嵌入式linux內核編譯的相關資料分享

    嵌入式linux內核編譯,啟動1、編譯步驟1.1生成配置文件的方式1.2
    發(fā)表于 12-20 07:54

    嵌入式linux系統的學習步驟

    Bootloader和內核 嵌入式Linux應用軟件開發(fā)流程熟悉嵌入式系統概念以及開發(fā)流程 建立嵌入式系統開發(fā)環(huán)境制作cross_gcc工具
    發(fā)表于 07-23 13:59 ?969次閱讀

    嵌入式linux學習步驟

    服務 下載Bootloader和內核 嵌入式Linux應用軟件開發(fā)流程熟悉嵌入式系統概念以及開發(fā)流程 建立嵌入式系統開發(fā)環(huán)境制作cross_
    發(fā)表于 07-24 10:56 ?453次閱讀

    嵌入式linux內核編譯步驟

    編譯嵌入式Linux內核都是通過make的不同命令來實現的,它的執(zhí)行配置文件是Makefile。Linux
    發(fā)表于 06-19 09:30 ?2814次閱讀
    <b class='flag-5'>嵌入式</b><b class='flag-5'>linux</b><b class='flag-5'>內核</b>的<b class='flag-5'>編譯</b><b class='flag-5'>步驟</b>

    嵌入式LINUX系統內核內核模塊調試

    嵌入式LINUX系統內核內核模塊調試(嵌入式開發(fā)和硬件開發(fā))-嵌入式
    發(fā)表于 07-30 13:55 ?10次下載
    <b class='flag-5'>嵌入式</b><b class='flag-5'>LINUX</b>系統<b class='flag-5'>內核</b>和<b class='flag-5'>內核</b>模塊調試

    嵌入式】構建嵌入式Linux系統(uboot、內核、文件系統)

    嵌入式Linux系統知識架構及層次嵌入式Linux系統構成及啟動略析嵌入式Linux三劍客之ub
    發(fā)表于 10-20 18:20 ?42次下載
    【<b class='flag-5'>嵌入式</b>】構建<b class='flag-5'>嵌入式</b><b class='flag-5'>Linux</b>系統(uboot、<b class='flag-5'>內核</b>、文件系統)

    嵌入式linux編譯 ko,嵌入式linux:編譯linux驅動模塊

    嵌入式系統應用中,嵌入式linux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而linux驅動編譯又是嵌入式
    發(fā)表于 11-01 16:31 ?9次下載
    <b class='flag-5'>嵌入式</b><b class='flag-5'>linux</b><b class='flag-5'>編譯</b> ko,<b class='flag-5'>嵌入式</b><b class='flag-5'>linux</b>:<b class='flag-5'>編譯</b><b class='flag-5'>linux</b>驅動模塊

    Linux嵌入式Linux系統的移植(上篇:交叉編譯器、連接方式)

    的移植要點搭建交叉開發(fā)環(huán)境bootloader的選擇與移植kernel的設置、編譯、移植和調試根文件系統的制作嵌入式Linux系統的移植基本步驟確定目標機、主機的連接方式安裝交叉
    發(fā)表于 11-01 16:57 ?14次下載
    【<b class='flag-5'>Linux</b>】<b class='flag-5'>嵌入式</b><b class='flag-5'>Linux</b>系統的移植(上篇:交叉<b class='flag-5'>編譯</b>器、連接方式)

    嵌入式Linux內核編譯

    實驗環(huán)境VMware Workstation PlayerUbuntu16.04kernel-3.2.tar.bz2Linux內核編譯在ubuntu上編譯
    發(fā)表于 11-01 17:07 ?16次下載
    <b class='flag-5'>嵌入式</b><b class='flag-5'>Linux</b>的<b class='flag-5'>內核</b><b class='flag-5'>編譯</b>

    嵌入式linux開發(fā)的基本步驟有哪些?

    嵌入式Linux開發(fā)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涉及到硬件選擇、操作系統移植、驅動開發(fā)、應用程序開發(fā)等多個方面。以下是嵌入式Linux開發(fā)的基本步驟
    的頭像 發(fā)表于 09-02 09:11 ?411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