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經濟發端于美國、風靡于世界,產生了以Uber、Airbnb、Crowdfunding為代表的諸多標桿企業。作為一種逐漸走向世界舞臺的新型經濟體系,分享經濟這股西風東漸至中國后迅疾呈現出星火燎原之勢,從交通、出行工具到生活、創業空間,從日常生活到創新合作,從專業分工到碎片時間,從汽車、房子、游艇到時間、技能、經驗,也誕生了以滴滴出行、小豬短租、在行為代表的眾多本土創業明星。究竟什么是分享經濟?分享經濟對于中國又意味著什么呢?由滴滴出行程維、柳青等著的《滴滴:分享經濟改變中國》從分享經濟平臺一線實踐中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分享經濟并無一個確切的官方定義,從筆者個人簡單的理解來說,分享經濟是指在一個存在資源冗余和需求痛點的市場社會中,陌生人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技術平臺能夠即時互相連接匹配供需信息,以實現資源冗余高效流轉、較好解決需求痛點和體驗滿足的一種新興商業模式和生態體系。從中可以看到,分享經濟具備五大基本要素,分別是資源冗余、使用權、連接、信息、流動性。
為什么分享經濟在當下中國如此火爆,在出行等細分領域甚至超過海外市場?拋去分享經濟的一般共性不談,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中國市場相比于西方發達市場有更多的供需錯配、低效管理造成的資源冗余和需求痛點,具有典型的規模不經濟的特點。反過來說,分享經濟能夠在一定程度刺激新的消費需求,緩解經濟失衡的弊端,未來市場空間巨大。以滴滴出行為例,盡管平臺上擁有1500萬個注冊司機,每天處理1400萬次的完成訂單,是美國的5倍,但是除以13億次的滲透率僅為1%,遠遠低于美國十位數以上的滲透率。
但是,中國分享經濟前景一定會比海外發展更好嗎?“今天如果你是選擇買車、開車的話,我們希望提供的服務能夠好到你可以放棄去買車、開車”,滴滴出行總裁柳青這個夢想會實現嗎?這一方面取決于分享經濟平臺自身的商業模式是否完善,另一方面則取決于政府當局對于分享經濟的真實態度和具體政策是否一致。對于前者而言,Uber、Airbnb等分享經濟巨頭在在美國發展過程中依然會遇到各種問題,滴滴出行也承認自己只是一家超速發展未來三年依然為生存而戰的創業企業,面臨著最殘酷的市場競爭、多變的環境、嚴厲的監管和超速擴張帶來的內部挑戰。更重要的還不賺錢,這是諸多分享經濟平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對于后者,我們的確看到分享無界、市場有別。由于各國市場經濟自由度不同、政府對于分享經濟的認識高度不一,決定了分享經濟的發育程度和市場前景是千差萬別的。如果一國政府能夠從戰略上認識到分享經濟對于經濟發展、社會治理和城市服務的益處,在政策和法令上更加友好,那么分享經濟不僅是前景可期,而且可以兌現為碩果遍地的現實。
從中國的情形來看,分享經濟時代的普羅米修斯之火已經在國內點燃。中國新一屆政府堅持發展第一要務,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堅定不移推進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使發展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轉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資源,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尤其是針對分享經濟也出來了多項政策,為分享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但是,分享經濟在實際發展中面臨較大的市場監管法律障礙。分享經濟的商業基礎同樣是信任,分享經濟的勃興對于中國更長遠的的價值在于它將有利于重建和培育社會信任,如果政府在政策法令上進一步銜接使其一致和友好也將會構成重建社會信任的一部分。盡管彼此在困境中做出基于利益或情感因素的決策并不容易被數據捕捉和挖掘,但是他們總體上都使經濟的彈性和和社會的韌性增加,而不是減少。從這個意義上說,柳青的夢想、分享經濟的夢想不僅更好,而且更偉大。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13瀏覽量
103024 -
大數據
+關注
關注
64文章
8864瀏覽量
137308 -
分享經濟
+關注
關注
3文章
5瀏覽量
1429
原文標題:讓分享經濟成為一種生活方式
文章出處:【微信號:wlw91888,微信公眾號:物聯網領距離】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