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與“+互聯網”都是很自然的概念。
“互聯網+”可以理解為把互聯網和實體企業連接起來——擁抱實體行業是“互聯網+”的核心,“互聯網+”是一個產業上很自然的概念,即互聯網企業平臺邊際做大到一定程度時,自然會再向下發展,從而提高整個經濟的效率。
反過來,實體企業應用互聯網技術以更低的信息成本來提升實體產業,就是所謂的“+互聯網”的概念。
我們不應被目前紛雜的互聯網概念所困擾。“互聯網+”或是“+互聯網”,這些名詞并不重要,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再過十年有什么樣的企業可以不需要互聯網?答案是非常明顯的——所有的企業以后都將成為互聯網企業。互聯網作為新的技術,所有企業都需要。傳統企業不擁抱互聯網將來會遇到大問題,這點在流通領域已經非常明顯;依托互聯網崛起的電商已經對傳統流通領域,包括超市和百貨商店等都造成了巨大的沖擊。從這個角度來講,“+互聯網”也是非常自然的概念,因為所有實體企業都需要擁抱互聯網。
互聯網為什么對傳統行業沖擊這么大?
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技術,更是一種工具。它能夠解決什么問題?
答案是信息問題——而除了信息問題外,互聯網又無法解決任何其他的問題。
傳統產業中的各個環節中存在各種形態的成本,信息成本是企業、消費者所面對的較大部分,其中很大比例則來自所謂搜索成本。因為在互聯網作為一種工具普及之前,搜索、獲取和利用信息的成本相當高。互聯網的出現大大降低了這個成本,讓消費者可以零成本找到需要的產品和服務,企業也可以零成本發現消費者,雙方交互成本降低,促進了統一市場形態的形成,這也就是為什么互聯網對傳統行業沖擊這么大的原因。
為什么要“+”?
所謂“互聯網+”,也就意味著這類企業從某種方面可以不“+”信息服務以外的東西,比如百度、騰訊在剛剛起步的時候只是單純的互聯網企業,只解決信息的問題——因為信息服務本身就是一種可以在產業里自然存在的服務。但是為什么做“互聯網+”呢?
當互聯網企業的規模大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平臺效應,對經濟體產生巨大影響力,同時也會看到未來的增長瓶頸。如果繼續只做互聯網相關的業務,增長就會放緩。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平臺需要將業務從互聯網再延伸向實體經濟。
“互聯網+”的潮流似乎比“+互聯網”來得更加猛烈,原因是BAT這三家企業已經是企業中的“巨無霸”,其互聯網的基礎結構已經搭建好,而且掌握了信息的交換、交易手段,因此一旦再從互聯網走到實體經濟中,對每個行業都將造成很大的沖擊。
“互聯網+”只是在中國市場比較獨特的提法,到了美國很少有人講“互聯網+”這個概念。例如谷歌從搜索引擎做起,即使擴展到其它領域也是和高科技本身密切相關,比如要把氣球放到天上給大家提供Wi-Fi連接,或者是自動駕駛等“大創新”,但是谷歌這類美國的互聯網企業很少做日常的實體產品,原因是傳統行業已經非常成熟,相對而言,中國很多傳統行業并不成熟,讓大型互聯網企業看到了非常好的機會,可以和實體企業一起在同樣的市場里競爭——既基于互聯網實現現金流,也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提供信息服務,幾乎可將業務遍及各個領域——這就是“+”的含義。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15瀏覽量
103036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3文章
225瀏覽量
32473
原文標題:互聯網為什么對傳統行業沖擊這么大?
文章出處:【微信號:wlw91888,微信公眾號:物聯網領距離】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