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前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刁石京正式入職紫光集團,擔任聯席總裁一職,直接向董事長趙偉國匯報,主要協助董事長管理集團芯片產業的業務規劃與發展。除此之外,業界傳出刁石京將會陸續出任長江存儲、紫光國芯、紫光展銳董事長或聯席董事長職務,成為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最佳左右手,協助打造“中國芯”。
刁石京是中國ICT領域的靈魂人物之一,在ICT領域擁有超過30年經驗,除工信部電子信息司司長身份以外,他還兼任核高基重大專項實施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全國信息技術標準化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工信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委員、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委員等職務。
業界認為,刁石京的加入意味著未來的紫光集團也將跟著轉型,將逐漸成為國家專注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投資平臺,從3D NAND存儲器、移動通訊芯片、自有品牌的存儲產品,以及云服務領域。刁石京未來會接手紫光集團旗下所有芯片相關業務,包括長江存儲、紫光國芯、紫光展銳等,出任這些子公司的董事長或是聯席董事長職務,為趙偉國分擔發展集成電路產業的重責大任。
在此之前,電子信息司副司長彭紅兵已經出任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副總裁兼長江存儲監事會主席。
至此,在紫光集團內部,向董事長趙偉國直接匯報的聯席總裁已有4人,分別是:
刁石京,主管芯片板塊。
于英濤,主管云網板塊,曾任中國聯通銷售部總經理,現任紫光集團聯席總裁、新華三集團總裁兼CEO、紫光股份董事長。
王慧軒,主管金融板塊,曾任人保資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紫光集團董事、聯席總裁。
李明,管政府關系、行政和品牌,曾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信息辦主任,現任紫光集團聯席總裁。
這也意味著,紫光集團新的頂層管理架構已經基本搭建完成。
當然,作為中國在關鍵領域、核心技術的國家隊,紫光集團及其旗下各家公司,都還會不斷有新的大將入盟。比如,前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曾學忠出任紫光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紫光展銳CEO,前聯通運營公司副總裁韓志剛出任新華三聯席總裁等重磅人事動作,都曾在業內引發轟動。
此外,紫光控股(00365.HK)以增資方式出售紫光芯云51%股權,增資2.11億元。增資交易完成后,紫光芯云的注冊資本將增至4.05億元(以最后工商變更情況為準)。其中,UnisplendourInvestment及芯鑫融資租賃分別持有紫光芯云49%及51%的股權。(來源:搜狐科技)
2. 中芯國際與大基金等投資成立半導體產業基金
為了制造中國“芯”,各方在持續發力。5月3日,中芯國際發布公告稱,與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上海堯芯等企業共同出資成立半導體產業基金,基金總額達16.16億元。基金成立后,將主要用于支持半導體及相關企業發展。
業內認為,中芯國際聯合國家集成電路基金成立半導體產業基金將有示范作用,繼而撬動更多的資本投入到相關的行業中,助力我國半導體行業的加速發展。
公告顯示,5月2日,上海堯芯作為普通合伙人與國家集成電路基金、中芯國際全資子公司中芯晶圓及作為有限責任合伙人的聯力基金簽訂合作協議:共同出資16.16億元成立中國半導體產業基金,其中上海堯芯出資1616萬元、國家集成電路基金出資8億元、中芯晶圓出資1.65億元、聯力基金出資6.35億元,上海堯芯旗下盈富泰克負責基金的日常管理。
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此次成立的半導體產業基金的四個主體,僅中芯晶圓為實體高端制造業企業,而上海堯芯、國家集成電路基金、聯力基金均為基金機構,這就意味著中芯國際將從基金成立中獲益,并撬動更多的資本。
據了解,中芯國際總部位于中國上海,在國內的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地,以及意大利擁有晶圓廠,還在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地區設立行銷辦事處,已經形成完備晶圓制造產業鏈。(來源:北京商報)
3. 大基金二期接近完成、化合物半導體成三大重心之一
據外媒報道,中國“大基金”接近完成190億美元二期募資。由于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目前計劃增加該行業的整體投資。大基金已接近宣布成立一個新基金,專注于扶持本土芯片生產及技術。其中,化合物半導體是這支新基金重點關注的三大領域之一。業內表示,化合物半導體主要包括砷化鎵、氮化鎵、碳化硅等一系列非硅半導體材料。從2016年的統計數據來看,砷化鎵是全球化合物半導體應用領域最主流的產品,占據半導體應用領域最主流的產品,約占據79%的份額。5G、3D感測和汽車電動化是行業增長的主要驅動力。
機構預測化合物半導體行業規模到2025年將達到673億美元。有研新材作為國內靶材等半導體材料的領袖企業之一,同時也是國內水平砷化鎵最大的供應商。云南鍺業子公司云南鑫耀半導體成功投產2-6英寸半導體級以及半絕緣體砷化鎵晶體和襯底,目前砷化鎵單晶片產能為80萬片/年。(來源:銀河證券)
4. 廈門將設立500億元投資基金
《廈門市加快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于日前出臺,涵蓋了廈門市發展集成電路的投融資政策、支持領域、人才補助和科研扶持等各類標準。
產業發展,資金先行。廈門市將設立規模不低于500億元的廈門市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通過母基金引導社會資本、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等跟進。
《細則》對產業高端人才、核心高管、緊缺專業畢業生等都制定了不同的補助標準。經廈門市集成電路產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簡稱IC領導小組)認定符合《廈門市集成電路產業高端人才評定標準》A類、B類、C類集成電路高端人才分別享有一次性安家補助100萬元、50萬元、30萬元。
對于集成電路產業相關緊缺專業畢業生,也給予一定的安家(租房)補助。《細則》明確,各類畢業生來廈集成電路企業就業安家(租房)補助標準為:本科生800元/月(400元/月),碩士生1200元/月(600元/月),博士生2000元/月(1000元/月)。
《細則》明確,重點支持集成電路企業(單位)與國內外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在廈門共建微電子領域人才培養基地。經認定為市級產業技工培養基地的,給予每個基地不少于50萬元補助。經市里認定為示范性公共實訓基地的,按照基地購置設備及裝修費用的30%給予補助,單個基地最高補助500萬元。
配套補助方面,由IC領導小組成員單位推薦申報并獲得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等資金支持的集成電路類項目,給予50%的配套支持,額度超過1000萬元的,按1000萬元予以補助。獲批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的,給予補足1000萬元的獎勵。
經IC領導小組認定、在廈設立研發總部(研發中心)或分中心,經市科技局備案、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集成電路企業(單位),按照其來廈后,非市財政資金購入研發設備等實際投入的30%予以補助,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2000萬元。(來源:廈門日報)
5. 安徽出臺半導體產業發展規劃明確5項重點任務
為培育和促進半導體新興產業發展,安徽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安徽省半導體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1年)》。
《規劃》的出臺,對于培育壯大半導體產業骨干企業,構建具有安徽特色的半導體產業鏈,推動重點領域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有助于帶動安徽省汽車電子、新型顯示和家電等優勢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和壯大經濟增長新動能。
《規劃》提出,到2021年,全省半導體產業規模力爭達到1000億元,產業鏈相關企業達到300家,打造以合肥為核心,以蚌埠、滁州、蕪湖、銅陵、池州等城市為主體的產業發展弧,構建“一核一弧”的半導體產業空間分布格局。
《規劃》明確了未來3年安徽省半導體產業發展的5項重點任務:
一是壯大芯片設計業規模。大力發展面板顯示及觸控驅動芯片、汽車電子芯片、家電芯片、微機電系統傳感器、高端電力電子功率器件等專用芯片設計,引導芯片設計企業與整機制造企業協同開發。
二是增強芯片制造業能力。立足當前,加快推進存儲芯片先進技術研發和產品規模化生產。瞄準國際集成電路龍頭企業,積極引進下一代先進工藝、大尺寸晶圓生產線,推動高端制造。
三是提升封裝測試業層次。大力發展凸塊、倒裝、晶片級封裝、硅通孔等先進封裝技術,支持建設先進封裝測試產線和封裝測試技術研發中心。
四是大力發展相關配套產業。吸引聚集一批靶材、基材、專用液體和專用氣體等電子化工配套企業。進一步擴大半導體硅材料、引線框架、濺射靶材等基礎材料的優勢地位。
五是推動重點領域應用。在新型顯示、汽車電子、計算機、可穿戴設備等領域,推動產學研用結合,逐步形成芯片設計制造和應用的聯動發展,實施家電核心芯片國產化工程。(來源:科技日報)
6. 小米正式遞交港股IPO申請
5月3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遞交了IPO申請,這將是今年全球最大規模IPO。招股書顯示,中信里昂證券、高盛、摩根士丹利為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兼聯席牽頭經辦人。
小米近三年的財務數據體現了業務的飛速增長。招股書披露,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別為668.11億元、684.34億元和1146.25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67.5%;經營利潤為13.73億元、37.85億元和122.15億元,2017年同比增長222.7%。
招股書披露,小米計劃將IPO募集資金30%用于研發及開發智能手機、電視等核心產品;30%用于擴大投資及強化生活消費品與移動互聯網產業鏈;30%用于全球擴展;10%用作一般營運用途。
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在招股書的公開信中向所有現有和潛在的用戶承諾:“從2018年開始,每年小米整體硬件業務(包括智能手機、IoT及生活消費產品)的綜合凈利率不會超過5%。如有超出部分,我們都將回饋給用戶。”公開信息顯示,2017年蘋果整體業務凈利率為21.1%,華為整體業務凈利率為7.9%。即便是公認凈利率較低的家電行業,海爾為6.6%,美的為7.7%,都高于5%。
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在股權結構上,執行董事、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雷軍持股比例為31.4%,如計入總股本ESOP員工持股計劃的期權池,則雷軍的持股比例為28%。
具體數據上,雷軍持有31.4124%的股份、林斌持有13.3286%、黎萬強持3.2375%、黃江吉持3.2375%、洪鋒持3.2207%、許達來持2.9312%、劉德持1.5494%、周光平持1.4317%、王川持1.1149%、晨興集團持股17.1931%,其他投資者持有21.3430%。(來源:集微網)
7. ARM中國合資公司正式運營中方占股51%
新浪科技訊北京時間5月1日晚間消息,《日經亞洲評論》網站今日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ARM中國合資公司已于4月底投入運營,并接管ARM在中國市場的業務。
這些知情人士還稱,該合資公司還計劃在中國A股上市。報道稱,該合資公司名為“Arm mini China”,總部設在深圳,中方投資者占股51%,而ARM擁有剩余49%的股權。該合資公司將接管ARM在中國市場的所有業務,包括授權和版稅業務。
目前尚不清楚該合資公司的定價結構是否與母公司ARM有所差別,以及有多少員工被轉移到合資公司。
另外,該合資公司還計劃在中國進行IPO(首次公開招股)。4月初曾有報道稱,ARM中國合資公司最快將在年內登陸A股市場。(來源:新浪科技)
8. 臺積電兩岸布局不受中美貿易戰影響,南京廠近期提前量產
中美貿易大戰甚囂塵上,但臺積電仍照公司既有布局藍圖,同步加快兩岸布局。臺積電預計,未來五年每年資本支出都會超過百億美元,且先進制程集中在***,除加速7納米量產,5納米試產腳步也會加快。
臺積電表示,目前美國提出的觀察名單,并沒有半導體領域,甚至相關電子產品都不在名單上,因此影響很小,若真的效應范圍擴大,由于臺積電是全球芯片廠重要代工廠,市占率也是全球最高,預期對臺積電影響將會很小,但臺積電會密切關注后續發展。
臺積電兩岸布局未受中美貿易大戰而改變,南京廠提前在近期量產出貨,正式啟動在大陸第一座16納米制程12英寸晶圓生產。(來源:集微網)
9. 日月光控股正式掛牌上市,日矽并購完成
2018年4月30日,日月光在發跡的高雄K1廠,舉辦日月光投資控股公司揭牌典禮。同日,日月光投控(3711)正式掛牌,日月光(2311)與矽品(2325)兩家于同日下市。日矽并購案一波三折,總算結成碩果。
以日月光最后收盤價新臺幣44.5元計算,根據日月光以普通股1股換0.5股的換股比例,日月光投控掛牌參考價為新臺幣89元。日月光投控以每股新臺幣51.2元收購矽品普通股。
日月光投控董事長、副董事長分別由日月光董事長張虔生、副董事長張洪本擔任。股本為新臺幣431.84億元。
日月光和矽品及將以平行兄弟公司架構,維持公司存續、名稱及現有獨立經營及運作模式,并留任各自經營團隊及員工,組織架構、薪酬、相關福利及人事規章制度不變。
張虔生表示,未來日月光與矽品將以控股公司作為平臺,不僅可有效整合集團內部資源,也有利于組織決策,達到后端整合、前端專業分工的效益,將可同時提升兩家公司之競爭力,讓日月光可以繼續穩坐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的寶座。日矽在宣布將聯合后不僅沒掉單,且目前產能均滿載,因此聯合后的首件大事便是擴產,并于高雄動土興建K25廠。張虔生認為,半導體產業已是成熟產業,未來10年將大者恒大,強化競爭力是唯一發展之道。日月光與矽品結合后合計將取得封測業高達9成利潤,在強強聯手下,將取得更高市占率。
-
集成電路
+關注
關注
5382文章
11396瀏覽量
360955 -
臺積電
+關注
關注
44文章
5611瀏覽量
166164
原文標題:一周"芯"聞集錦
文章出處:【微信號:cjssia,微信公眾號:集成電路園地】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