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4月16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意見》有關情況。與此同時,互聯網巨頭騰訊和阿里也公布了“互聯網+醫療”布局的幾大重要措施,包括“微信智慧醫院3.0”計劃、“阿里健康西安高新互聯網醫院”、“醫學人工智能實驗室”等。
互聯網醫療從政策層面上進一步加快落實,有何現實的背景和機遇?互聯網醫療為何如此受市場追捧和國家重視呢?
解放軍總醫院醫學信息情報所所長史洪飛在第7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上介紹,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比例到2035年將達到29%,慢病患者比例目前已達到總人口的21%,居民對健康、醫療和養老的需求增長非常迅速。但在現實中,我國醫療資源的分布存在結構性失衡;優質醫療資源過度集中及優質醫療資源嚴重稀缺,一定程度上帶來了看病難的問題;基層醫生能力水平、培訓機制、發展路徑存在較大的提升空間,居民身邊的醫療服務和健康干預能力與需求之間存在差異。而移動互聯網和物聯網讓連接的成本急劇下降,突破了物理上的限制;衍生的大數據、可穿戴設備、AI,又進一步促進技術和認知的迭代;技術發展為醫療模式的變革做好了充分準備和諸多其他領域可參照的樣板。
因此互聯網醫療等新技術手段的介入醫療是大勢所趨。而且互聯網在其他領域的成功案例使各方面迫切期待互聯網醫療領域的發展。
互聯網醫療服務方向和利好政策
在很多人新中,互聯網如何“+”醫療一直是個模糊的大概念,涉及領域零碎而多樣。在上周國務院發布的《意見》中,指出了互聯網與醫療服務結合、落地的兩大方向。
一是圍繞核心業務給病人看病。包括下診斷、提出治療方案和開處方在內的互聯網診療服務,是互聯網服務的一種內容,也是醫療的核心業務,目前衛生健康委正在起草制定互聯網診療的管理辦法,將會明確互聯網診療的底線、邊界。遠程醫療服務、家庭醫生對簽約患者提供健康管理和在線咨詢服務、常見病、慢性病在線復診服務,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二是非核心業務,發揮互聯網便捷、提高便利性的優勢,提供一些輔助服務,比如手機網上掛號、預約診療、就診提醒、手機移動支付、檢查和檢驗結果在線查詢。
同時,《意見》還釋放出八大利好政策信號:
第一,在發展“互聯網+醫療服務”方面,明確規定允許依托醫療機構發展互聯網醫院。衛生健康委也支持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搭建互聯網信息平臺,開展遠程醫療。
第二,促進家庭簽約服務的智能化、信息化建設和應用,網上開展簽約服務,在線提供健康咨詢、預約轉診、慢性病隨訪、健康管理和延伸處方這樣一些和家庭簽約服務相關的工作,都可以在網上開展。
第三,在“互聯網+藥品”供應保障服務方面,明確對線上開具的處方經過藥師審核以后,醫療機構和藥品經營企業可以委托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進行配送。
第四,在推進“互聯網+保險結算”方面,逐步拓展在線結付功能,包括異地結算、一站式的結算來方便病人。
第五,在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應用方面,鼓勵推進研發應用,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
第六,在提高醫院運行管理和便民服務方面,明確要求,到2020年,二級以上醫院普遍提供分時段的預約診療和智能導醫分診、候診提醒、檢驗結果的查詢、診間結算、移動支付等一些線上服務。
第七,在鼓勵中西部地區、農村貧困地區和偏遠邊疆地區因地制宜進行發展方面,都由非常實在的措施,給予政策的支持。
第八,在對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高度負責,明確提出規范性的監管措施。比如規范互聯網診療行為的管理辦法,明確監管的底線,建立醫療責任分擔機制;建立統一的規范的數據標準,制定健康醫療大數據確權、開放、流通、交易、產權保護的法規,嚴格執行信息安全和醫療健康數據保密規定,嚴格管理患者信息、用戶資料和基因數據等個人隱私相關的信息。
互聯網醫療四大突出優勢
史洪飛表示,互聯網在醫療領域應用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廣泛和持續的強互聯
互聯網技術最大的優勢在于跨邊界的廣泛互聯,而且幾乎是沒有成本的互聯。從橫向上看,理論上可以打通整個醫療上下游產業,甚至是相關產業,從而實現跨領域的資源整合,極大地提高醫療服務效率,降低成本;從縱向上看,讓患者全部生活與醫療服務連接在一起成為可能。而且有利于進一步放大醫聯體或醫療集團帶來的集團效應,打斷三甲醫院與患者間的超級粘性。
獲取資源能力提升
讓患者具備了以自我為中心,獲取所需資源和信息的能力,這種獲取能力讓患者可以選擇和評價,縮小了信息的不對稱性。同時,自主操作的屬性不但降低了醫療機構的人力成本和工作壓力,還提高了患者的體驗感。
可穿戴設備
顛覆了患者信息的采集方式,可以隨時采集原本只能在醫院采集的數據,而且后端的醫療支撐團隊,根據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實時跟蹤和長期追蹤,讓突破現行的健康、醫療、急救和養老模式成為可能。
AI的載體
AI在醫療業務方面的應用是近年來的研究熱點,在傳統的醫療模式中很難找到醫療人工智能大規模應用的場景。互聯網醫療應用不但可以為AI提供大量的訓練、分析和決策數據,為其提供應用場景,還能為AI的進一步迭代和新AI需求的產生提供基礎平臺,進而促進醫療AI相關產業的進一步發展。此外,醫療AI可以進一步下降整體的醫療消耗,提供社會醫療資源的利用率,緩解優質醫療資源不足的壓力,并為醫生的培訓提供更加便利的手段。
互聯網醫療四大制約因素
但另一方面,史洪飛認為,互聯網介入醫療行業的制約因素也一目了然:
優質醫療資源缺乏缺乏內生動力
優質醫療資源相對集中和稀缺的現狀,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不可改觀。而且優質醫療資源集中的醫院從需求上沒有內在動力去完成與互聯網的對接,有需要與互聯網對接的醫療機構,往往醫療服務水平相對較弱。這種現狀導致醫療資源的獲取困難重重,缺乏應用創新的基礎條件,進而也使互聯網企業的獲客成本較高,用戶粘合度不高,導致商業模式較難獲得認可,產業發展艱難。
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難度大
互聯網產品不斷演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數據的充分共享,可這種共享在推動應用不斷發展的同時,帶來了信息安全和隱私保護難度的日益加大。社會征信體系尚未建立和推廣應用,導致惡意操作成本過低,使患者和醫務工作者都承擔一定程度的風險。國家對醫療數據管控力度的進一步加大,在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互聯網應用的發展。
資本短期回報屬性的限制
投資帶有非常強的短期回報屬性,這種屬性有其內在原因,改變難度很大。而醫療行業的特點、醫療資源的獲取成本、獲客成本、信息隱私保護成本和國家對數據的管控力度,影響著互聯網醫療項目的商業模式,導致資本較難進入互聯網醫療行業。
醫學倫理制約
互聯網醫療的進一步發展不可回避醫學倫理這個難題,擦邊球的模式不是長久之計,AI看病出現醫療事故的責任劃分等問題都需要法律法規明確。
互聯網醫療未來發展趨勢
互聯網醫療大勢已定,限制因素也較明確,因此史洪飛對未來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政府在政策層面大力支撐
醫療互聯網應用雖然可以做一些模式上的創新和突破,但與政府行政政策相比,處于絕對的劣勢地位。醫療互聯網應用的發展需要相對寬松的政策環境和政府支持。包括醫療改革、醫學倫理、醫療保險、征信體系、信息安全、醫療數據使用等諸多政策都影響著互聯網醫療發展。此外,優質醫療資源相對集中的大型三甲醫院的信息資源壁壘也需要突破。
通過此次《關于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意見》的發布可以看出,國家支持、規范互聯網醫療的決心和力度。
與醫療業務深入整合
跨醫療機構的業務整合一直是互聯網醫療所擅長的,從近幾年行業發展上看,互聯網醫療向醫療機構內部延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各方對此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需要與醫療機構內部的醫療業務進行深度融合。但由于互聯網醫療產生大量數據,醫療機構內部的系統需要相對應地進行調整。且互聯網醫療進一步發展同樣需要醫囑驅動。
農村包圍城市策略
大型三甲醫院缺乏內在動力對接互聯網,再加上互聯網醫療模式很難獲得資本的認可,因此能否選擇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與醫療集團、民營醫療機構、醫聯體、醫生集團、醫院投資集團等相結合。首先獲得長期資金支持,還能夠獲得不斷迭代、深入發展的研發基礎。
-
互聯網醫療
+關注
關注
0文章
68瀏覽量
21446
原文標題:互聯網醫療大市場:發展也走“農村包圍城市”策略?
文章出處:【微信號:idjkang,微信公眾號:大健康產業情報】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