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流傳這么一句話:千年歷史看北京,百年歷史看上海,十年歷史看深圳。
改革開放40年,就是中國崛起的40年,也是深圳飛速發展的40年。深圳從一個小漁村,一躍成為國際化大都市,就是中國崛起的見證。一個國家的崛起,一個城市和區域的發展,必然是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成長和崛起。
“全球未來是否穩定的關鍵在于,各大國是以主權還是以供應鏈為行動出發點,是要發動戰爭還是參與拔河比賽。戰爭中的主角是軍隊和軍事聯盟,但在拔河比賽中,主角則是城市和企業。政府僅僅是所有者、教練和出資者,也是規定制定者,但最終的決定因素還是各選手之間的平等競爭。”--《超級版圖》【美】帕拉格·康納
如果從企業之于城市,城市之于國家的角度去看“中國通信”產業,就不難發現總部都設在深圳的中國通信行業雙子星“中興、華為”,這里面有一個邏輯線:中國通信產業(中興華為)的崛起,成就了深圳的迅猛發展,更是中國崛起的縮影。
這就是企業之于城市,城市之于國家崛起的內在聯系。改革開放40年以來,回望中國通信激蕩30余年,從過去“一窮二白”,到今天“全球四強”(中興華為占據兩席)的崛起,其中亦有一條清晰的脈絡。
接下來,筆者將以此次“事件”的主角中興通訊為線索,基于歷史背景、全球格局、時代機遇等層面去透視、解析中國通信的崛起之路。
歷史背景
要講中國通信,我們先從程控交換機(PBX:Private Branch Exchange)時代說起,也就是固定電話時代。這個時期,我們國內的通信設備都是全進口的,因為關鍵的核心技術都在美國(貝爾1965年發明了第一部程控模擬交換機)、歐洲(1970年法國開通世界上第一部程控數字交換機)等手上。今天,我們很多70、80后都記憶猶新,在上個世紀80年代家里能裝一部電話機是何等的有身份,就是因為在全進口和高昂的安裝成本與通信資費的情況下,擁有一部電話是很奢侈的事情。
直到1990年,中國的第一部數字程控交換機成功面世(中興研發的第一臺數據數字用戶交換機ZX500面世,華為開始自主研發面向酒店與小企業的PBX技術并進行商用),才打破了西方的技術壟斷。
到了移動電話時代,中國通信經歷了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并行,5G開始領跑的崛起路徑。1G時代是模擬之王的摩托羅拉的天下,傳說中的“大哥大”就是他們的杰作;2G時代歐美爭霸,歐洲的GSM與美國的CDMA之爭,也是中國通信跟隨時期;3G時代歐美中斗法,中國開始參與到標準制定里來,并獲得突破。歐洲的W-CDMA、美國的CDMA2000、中國提出了TD-SCDMA標準;4G時代,得益于中國的超級市場規模,三大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大力推進,打造了全世界最大規模的4G網絡;到了今天5G的開端,中國通信基于3G、4G一路走來的經驗和專利技術儲備,開始領先,如中興通訊已成為5G先鋒,這是因為其在2016年的MWC世界通信大展上獲得了多項5G通信領域 的“奧斯卡”大獎,并且已經掌握2000+項 5G核心專利技術,同時2018年初在廣州打通了5G端到端的第一個通話(First Call),真正標志著中國通信的崛起。
前一陣,中興遭制裁事件,全國輿論一片熱議中國“缺芯”之痛,并有不少公知和好事者將矛頭直接對準中興通訊,嘲諷其就是一家沒有核心技術企業。凡有此觀點者,是對通信行業和通信公司的誤解所致。它是一家通訊公司,并非一家“芯片廠”,以任何一家高科技企業之力是無法做到上下游全覆蓋的,這就好比你要求廚師親自去種菜一樣。全產業生態的構建,需要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去部署的。
相反,從通信產業綜合能力來看,中興通訊是全球僅有的兩家可以提供“5G端到端”解決方案(無線、有線、核心網、云計算、業務、終端)的企業之一,就連曾經的“無線之王”愛立信都不敢稱自己可以提供“5G端到端”解決方案,由此可見其實力非同一般。
另外,從整個通信行業的發展來看,中興通訊在激烈的國內外競爭環境下,也堪稱優秀。
先看國內,當年的“巨大金中華”(巨龍、大唐、金鵬、中興、華為),至今也就剩下華為、中興可擔大任。
再看國際,貝爾實驗室、北電、阿爾卡特、朗訊、摩托羅拉、西門子等等這一連串聽起來如雷貫耳的名字,已悉數倒下,僅剩愛立信、諾基亞(先后兼并了多家公司,戲稱“八國聯軍”)。從全球范圍來看,也就剩下華為、諾基亞、愛立信、中興這四家巨頭。
因此,在硝煙彌漫的通信高科技戰場,中興、華為能活到今天也實屬不易。
全球格局
從全球格局來看,為何“八國聯軍”悉數倒下,為何中國通信可以逆勢崛起?這其中,有兩方面重要原因:
一方面從主觀上講:在殺紅了眼的通信江湖,能活到今天,靠運氣肯定是不夠的。“剩者為王”,也得有硬功夫(中興通訊,連續8年全球PCT專利申請名列前三,手握6.9萬件全球性資產專利)
另一方面從客觀環境上講:在中國的大地上能長出“中興、華為”這樣的企業,還要得益于中國“超大規模市場”。我們把這個比喻為商戰領域的“戰略縱深”,這是很多中國企業具有的得天獨厚的戰略性資源。
立足全球來審視中國,中國正成為全球的“樞紐”,這一點在《樞紐:3000年的中國》中有闡述:
中國40年間的發展奇跡,有兩個重要原因:
第一,是中國的超大規模,已經兌現成一種非凡能力;
第二,我們踩在了命運的關鍵節點上,各行各業的生產效率和彈性,無人能及。
中國正在變成全球經濟體系的十字路口,是資源、信息、資本在全世界流動的必經之路,是世界的路由器,也是施展老師這本書的名字--樞紐。
作為樞紐,我們向原材料產地國家輸出資本、制成品、基礎設施和就業機會。
作為樞紐,我們向西方發達國家,提供形形色色的工業品和創新落地的機會。
基于上述,我們進一步剖析中國通信崛起的客觀環境。
一、從“樞紐”來分析。
我們試著將“中國樞紐”的特征與通信行業的屬性對比一下,就很容易發現其內在的緊密關聯:
中國樞紐,是資源、信息、資本在全世界流動的必經之路;
通信行業,是資本密集型、技術密集型、知識密集型(高科技人才)的行業。
通過對比一眼就能看出,中國通信正是因為占據了中國樞紐的優勢位置,才得以快速崛起。
二、從“規模”來分析。
規模,本質上就是中國的人口紅利、豐富的自然資源、雄厚的經濟體量、完備的工業體系(在聯合國工業體系名錄里,中國是唯一一個具備完善工業體系的國家。就是說從航天飛機到一根縫衣針,各行各業在中國都可以找到。這里可能有人要說了,中國不是“缺芯”嗎?其實,這是個誤讀,中國并非無芯,只是芯片產業還不夠強大),構建了中國強大的“戰略縱深”。這就是規模造就的一種不可替代的能力,也是一種戰略資源。之所以講“戰略縱深”,我們大家都知道,打仗的時候騰挪、迂回的空間越大,取得戰略制高點的機會就越大。
對于中國通信而言,就是因為中國超大規模市場給了中國通信的足夠的騰挪空間(戰略縱深)。例如,固話時代,中國通信面臨西方技術和設備一統天下的局面,是很難插足的。當時的中興、華為采用了最經典的戰略“農村包圍城市”,也就是從“農話”開始滲透,讓產品獲得市場驗證的機會,進而優化產品再打進城市,與西方廠商抗衡。這就是中國通信成功邁出的第一步。
正是因為中國超大規模市場,中國通信從1G的空白,到今天的5G領跑,就得益于中國規模化的商用市場驗證和推動,目前中國已經建成了全球最大的4G商用網絡。
三、從“效率”來分析。
前文提到,移動通信時代,中國通信歷經了1G空白、2G跟隨、3G突破、4G并行、5G開始領跑的崛起路徑。在曾經烽煙四起通信江湖,一路過關斬將,跑到“剩者為王”的今天。
“那些曾經叱咤風云的西方通信企業(彼時個個都是全球響當當的巨頭)緣何都紛紛倒下了?”身邊的朋友常常會問我,我回答:“它們主要死于‘效率革命’”,因為除去效率,還有制造成本、人才、市場規模等因素。
曾經的西方通信巨頭“傳統的作業”習慣,導致了其內部組織架構僵化,造成運營效率低下;同時,低效的管理和運營模式,也無法更好的滿足復雜的市場環境、多變的客戶需求。我曾跟朋友們開玩笑,人家(曾經的通信巨頭)的工作時間是5*8小時,而我們可能是7*24小時(半夜爬起來開電話會議、回復國際客戶郵件)。中國通信一路走來,靠的就是“勤奮和拼命”(高效、定制化解決方案,與自主研發創新等)。
因此,中國通信崛起,包括此次事件的主角“中興通訊”能夠走到今天,也是久經沙場、大浪淘沙,歷史和命運的選擇。通信這場游戲,就像“打怪升級”,越到后面難度越大。因此,盡管前路艱辛,但愿中興通訊這樣的企業能夠堅持到最后。因為通信行業已經從“戰國時代”(七國八制時期)進入到“寡頭競爭”,勝利的曙光已經在招手,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時代機遇
時代機遇,高效率的產業環境和全球供應鏈樞紐成就了中國通信。
從全球視野來看,“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必將是每一個國家邁向未來的戰略“制高點”。當下,普羅大眾都已熟知的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以及面相未來的人工智能(AI)等都屬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而這些產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效率。就是說所有的技術和工具,都是為了提高各行各業產業效率去的,包括提高研發生產效率、提高運營和供應鏈效率、提高組織管理效率等。不論是電子商務,還是電子政務;不論是工業互聯網,還是智慧城市;不論是美團外賣,還是共享單車。這些領域的企業和組織,都在不遺余力的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改善我們的購物效率、政府管理效率、企業運營效率、城市運行效率、個人出行效率等等。
因此,效率成為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終極目標和歷史使命。
(1)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終極目標:效率
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推動下,“數字經濟”開始興起,而數字經濟的基礎是 “產業數字化轉型”,只有產業全面數字化了,信息和數據才能快速流通與共享,產業運營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因此,數字經濟的本質還是“效率經濟”。當下從國家層面也在不斷強調,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這其中的內質就是一場借助新一代信息技術工具,實現所有產業“效率變革”的國家戰略。
《2017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中,關于企業和行業的變革,羅振宇給出了這樣的答案:“只要你的行為方式是推動效率,你不用考慮什么轉型問題……”,這也是在互聯網大躍進的背景下,給所有行業和企業的一個清醒的認知,不論用什么信息技術工具,本質上只要是推動“效率”提升的,都是正確而有效的。
(2)中國通信肩負《中國制造2025》的使命,也是“效率革命”的先行者
我們從《中國制造2025》的戰略路徑里,再審視一下中國通信。《中國制造2025》本質上就是要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業效率,進而從整體上提高中國制造業水平,實現制造業強國的目標。在《中國制造2025》里,有一條清晰的脈絡直指“通信產業”:《中國制造2025》的十大重點領域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首當其沖;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中的六大領域里,“下一代通信網絡”(5G技術等)又排在首位。當我們梳理中國通信的中堅力量時,會發現有中興、華為這樣的中間力量,如中興·5G先鋒。
從上述不難看出,中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以及水平和效率的提升,中國“5G技術”肩負著非常重要的使命。這是為什么呢?
因為5G技術將成為所有信息技術的底層通用技術,包括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等等都離不開;
同時,作為通用技術將深入改變各個行業和產業的結構、商業模式、運行效率,并從經濟層面上影響全社會,包括金融、就業等各個領域;
再者,5G帶會來廣泛的行業應用,如:增強型室內外寬帶、企業團隊合作、培訓教育、虛擬現實、智能農業、智慧城市、智能家居、城市安全、自動駕駛、無人機、工業自動化、遠程醫療、智能電網等,將滲透到我們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像中興通訊這樣的公司,不僅要去引領5G技術的開發和應用,同時,還要通過自身的數字化轉型來發動對自己的“效率革命”,進而將技術和經驗帶給各行各業,造福整個社會和人類。因此,中興也是數字化轉型、“效率革命”的先行者,這是由其自身的行業屬性決定的。
綜上述,中國通信激蕩三十年,從一窮二白到今天領跑全球(剩者為王),這不僅有客觀的歷史背景,全球格局和時代機遇,也得靠自身勤奮和努力,才能走到今天。
值此“世界電信日”之際,謹以此文獻給全體中國通信人。
因為有你們,打破了西方電信列強的壟斷,我們過上了“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日子;
因為有你們,構建了移動通信的基礎網絡,我們過上了“在家點外賣,出門打滴滴”的移動互聯網生活;
因為有你們,即將領跑下一代通信網絡技術(中國力量正在參與到5G技術的標準制定中去),我們未來的智能生活更加可期(將以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構建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家庭等等)。
-
移動通信
+關注
關注
10文章
2600瀏覽量
69793 -
5G
+關注
關注
1353文章
48367瀏覽量
563381 -
中國制造2025
+關注
關注
13文章
180瀏覽量
25526
原文標題:深度| 中國通信激蕩三十年
文章出處:【微信號:txdoutiao,微信公眾號:通信首條】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