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運輸快速發展對安全管理提出新要求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選擇飛機作為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使得航空運輸業得到了迅猛發展。《中國民用航空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簡稱“《規劃》”),描繪了到2020年民航產業發展藍圖,并提出系列目標。即“十三五”期間全國續建、新建機場項目74個,通用機場將達到500個以上,通用航空器達到5000架以上,飛行總量達到200萬小時,飛行員將達到7000人。
與此同時,這也對機場的安全管理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前,國內外機場對“智慧機場”的建設都非常重視,特別是很多新建或新改造的機場都不同程度地引入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對提升旅客出行體驗,隱形增強安防措施,提升服務水平,創新管理效益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推進。
其實我們已經可以在國內部分機場看到各類的計算機視覺技術的運用。比如安檢入口人臉識別系統,完全深度融合于機場安檢信息系統中,不改變安檢人員原有工作模式。在減輕機場工作人員的重復性服務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時,也能夠增加機場安全等級。
在一年以前這還屬于前期試用階段,現在全國主要的樞紐機場都已經實現了該功能升級。在未來,該功能將成為全國機場的一個標配。并且配合未來兩年內登機口的刷臉登機改造,實現民航局一直倡導的“無紙化”登機。
目前很多具有創新精神的機場,其實已經在各個方面試水嘗試,希望通過AI技術實現機場的智慧化營運。比如銀川機場、咸陽機場已經開始嘗試包括“航站樓動態布控、安檢口人證核驗、VIP室會員識別、智慧航顯、智能排班、刷臉登機”等各類功能應用。廣州白云機場也在新建的T2航站樓,全部登機口實現了刷臉登機功能升級改造。
人工智能下的智慧機場
在未來,隨著機場內部信息孤島的瓦解,越來越多的數據能夠進行交叉融合,人工智能技術將會在智慧機場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落地更多的AI應用,比如
在機場安全防范方面進行加強:
通過建立重點安檢人臉庫,可以針對庫內人員進行重點安檢,一般旅客實現普通安檢,真正做到分級安檢。
針對每天進出機場的人員(機場工作人員及機場服務人員排除)進行實時監測,系統自動檢測出一段時間范圍連續、多次出現在機場的人員進行預警提示。
軌跡還原:通過一張人臉,實現自動獲取視頻關鍵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生成檢索對象,還原歷史運動軌跡,為事后線索收集提供必要的信息基礎。
提升機場服務方面:
精準找人:針對單一人員進行檢索,系統給出目標最后出現位置。用于旅客同伴走失尋找、精準提醒旅客登機以及緊急情況下機場人員現場尋人等。
實時監測安檢口旅客排隊情況并告知旅客,優化排隊情況,減少旅客不必要的等候時間,提升旅客體驗。
通過智慧航顯和智慧終端,實現航班信息自動查詢、行李信息查詢、登機口導航、遠程授權行李開包檢查等功能。
商業應用方面:
在機場的非航空收入中,絕大部分來自于商業租賃收入。以上海機場為例,在主營收入中,非航空收入呈逐年上升區域。在2015年的非航空收入中,商業餐飲租賃的收入占66%。
精準營銷成為機場新的需求
據有關商業部門統計,人們停留在大商場的時間平均為30-50分鐘,商場就是抓住這一短暫時間來促使顧客購買。相比之下,民航旅客在機場停留的時間遠遠超過商場停留的時間,而這一停留時間正是我們的資源,它是機場待挖掘的金礦,且潛力巨大!在未來,機場完全可以充分利用機場自建的大數據挖掘旅客的資源,發現旅客的需求,結合人臉識別技術實現精準營銷。同時,通過對旅客需求的宏觀梳理分析,進行機場的商業資源配比,使機場的經營模式多樣化。未來,機場不再是單一為航空公司服務,而是打造成商業購物中心。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6845瀏覽量
237537
原文標題:人工智能在民航業的應用及趨勢分析
文章出處:【微信號:asmag001,微信公眾號:安全自動化】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