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汽通用汽車正式在國內發布凱迪拉克Super Cruise超級智能駕駛系統。這套系統的核心技術之一就是駕駛員注意力保持系統。
駕駛員注意力保持系統主要是通過面部表情和瞳孔特征識別,判斷駕駛員是否關注路況,強化系統運行時的安全機制。如果檢測到駕駛員在睡覺或是沒有關注路面,系統會自動報警。
它的監測原理主要是通過在轉向柱上集成一個攝像頭,用以接收由方向盤11點和1點位置紅外發射器發射到駕駛員面部的反射信號,不用擔心受到墨鏡的干擾,實現對駕駛員狀態的實時監測,確保駕駛員專注于駕駛。
駕駛員注意監控系統,也叫DMS( Driver Monitoring System),或駕駛員監控系統。最開始的DMS系統是通過使用紅外傳感器來監測駕駛員注意力是否集中,如果駕駛員沒有注意到前方道路并有潛在危險情況時,系統將通過閃爍的燈光或警告聲進行提醒。
最早的DMS系統是2006年豐田公司為其和雷克薩斯最新車型推出的車輛安全系統,發展到現在,已經結合了人臉識別,身份識別等功能,除了監測駕駛員注意力是否集中,還能夠實時監控駕駛員是否疲勞、分心,監測駕駛員的情緒狀態。
雖然現在對“疲勞”的概念缺乏明確的定義,疲勞駕駛預警系統也不僅僅針對司機是否疲勞,還會對司機抽煙、接打電話等不良駕駛行為進行提醒,只是現在統一把 DMS等同于疲勞駕駛預警系統。
先開始的乘用車前裝
目前疲勞駕駛預警系統前裝滲透率很低。
商用車現在還在進行前裝規劃,在乘用車方面,根據高工智能產業研究院(GGAI)監測數據顯示,截止去年底在售乘用車配置有疲勞預警功能的車型滲透率僅為11.48%,并且大多數配置車型的價格都在35萬元以上。
按照本來的理解,商用車由于司機駕駛時間長,產生疲勞的可能性更大,對疲勞駕駛預警系統的需求應該也更大,這部分市場本來應該會發展更快。但目前疲勞駕駛預警系統的前裝卻出現在乘用車上。
首先是因為乘用車有多樣化的應用場景。除了日常駕駛可能產生的疲勞問題,還有針對現在的共享出行、分時租賃以及網約車的應用場景,都對以視覺方案為主的疲勞駕駛預警系統有一定的需求。
共享出行服務對身份識別的要求很高,需要對不同駕駛員進行身份識別和信息確認,同時還要監控車輛的位置和實時狀態。疲勞駕駛預警系統對司機的監控功能在這部分市場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
有業內人士表示,未來滴滴打車等網約車服務平臺也是值得關注的市場。
早在2015年,滴滴和快的就發布了《互聯網專車服務管理及乘客安全保障標準》,對滴滴和快的的專車安全管理標準進行規范,要求在行駛過程中對司機和車輛實時監控,并且事后全程可追溯。特別是對現在安全問題頻發的滴滴汽車,未來也一定會加強監管。
乘用車面向消費者,還要考慮產品是否能夠提升整車的賣點和體驗,特別是自主品牌的汽車和新造車勢力,會降低整車的價格,提高車型的配置,從而吸引更多想要嘗鮮的消費者。
疲勞駕駛預警系統作為新的消費增長點,先在乘用車市場“爆發”是大概率事件。
監控、隱私、技術難點
雖然乘用車的前裝市場已經起步發展,但距離未來實現更大范圍的普及還有一定的距離。對于很多乘用車車主,出于隱私保護的原因,主觀上可能并不愿意被實時監控。
但《高工智能汽車》了解到,對于監測駕駛員的疲勞以及不良駕駛習慣的問題,這部分數據其實不用傳上云端,監測到不良行為系統會自動提醒警告,而共享出行的身份識別需要進行云端數據比對,但數據傳輸有雙向的加密保護,隱私安全問題不需要擔心。
相比后裝而言,前裝產品存在更多的技術難點。目前疲勞駕駛預警系統基本是基于視覺方案,采集臉部信息的特征點進行判斷。整個技術最關鍵的算法部分,需要多方面的技術輔助。
算法部分,面部識別技術本身就是算法,需要把各類表情的圖像做成矢量,然后將其和數據庫中的樣本做對比,進行判斷。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市場上的產品,不超過三秒就可以完成識別過程,但不排除會因為司機眼睛小,頭像偏離攝像頭而做出誤判,這部分還存在技術盲點。
對駕駛員行為的監控除了面部,還會通過方向盤轉向角度以及車速進行綜合判斷,目前缺少能夠完全使用的傳感器方案,雖然可以通過做模型來計算,但車型多而復雜,需要很大的資金投入,更需要時間。
現在即使有各式的產品,但核心算法還是我們的弱項。大部分供應商是以國外的算法為基礎進行研發。
有主機廠表示,目前的技術短板就是缺少以國產芯片為基礎研發的算法,只是調整算法,產品的適配度會比較差,要想進入前裝市場,就需要有過硬的技術能夠匹配多樣的車型,需要肯花時間和精力去做。
雖然乘用車前裝市場已經開始,但我國有三萬種車型,乘用車保有量更是逐年增加,有疲勞駕駛預警系統功能的車型比重其實很小,而且大部分為高端車型。
未來乘用車DMS市場還會不會按照預期發展下去,需要產品和價格的綜合優勢,更需要消費者買單。
-
發射器
+關注
關注
6文章
843瀏覽量
53399 -
智能駕駛
+關注
關注
3文章
2454瀏覽量
48651 -
通用汽車
+關注
關注
0文章
229瀏覽量
16198
原文標題:DMS乘用車前裝滲透率僅為11.48%,消費者是否會“埋單”| GGAI視角
文章出處:【微信號:ilove-ev,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汽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