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臺北數碼燈具~啊不,電腦展,CPU無疑是最大看點。INTEL為了有效壓制AMD不惜祭出了買CPU送空調的大招,將28核CPU全核超到5G。而AMD這邊則講民用級CPU推到32核的規格。兩邊的“核”戰爭是越演越烈,多核無可避免的成為了大勢所趨。不過INTEL還是為入門市場提供了雙核四線程的奔騰系列,初代G4560曾經因其性價比掀起熱潮,今天就來測試一下其繼任者G5400。
英特爾(Intel)G5400 奔騰雙核 盒裝CPU處理器629元京東去購買
產品包裝與附件:
G5400還是傳統的彩印紙盒包裝,這一代多了一個GOLD字樣。
G5400還是提供了原裝散熱器。
從側面可以看到散熱片還是比較薄的,不過雙核的功耗也不會太大。
散熱器底座有預先涂抹硅脂,不過沒有做塞銅處理。
雖然INTEL CPU沒有針腳會安全一些,還是要小心CPU上的電容不要磕碰到。
測試平臺介紹:
因為只是散片,所以CPU真的沒什么可看的,直接來介紹測試平臺吧。
I3 8300的基本規格為四核四線程,基準頻率3.7G,不支持睿頻加速。跟8100相比就是主頻相差0.1G~
用到的主板是技嘉的Z370-HD3。
技嘉(GIGABYTE)Z370 HD3 主板 (Intel Z370/LGA 1151)979元京東去購買內存是海盜船的DDR4 8G*4。實際運行頻率是2666C15。
中間會有搭配獨顯的測試,顯卡采用的是迪蘭恒進的VEGA 64水冷版。
SSD是三塊INTEL,系統盤用的是比較主流的535,以保證測試更接近一般用戶。240G用作系統盤,480G*2主要是拿來放測試游戲。
電源是銀欣的SX650-G。
測試平臺是Streacom的BC1。
Streacom BC1 全鋁鎂合金測試平臺 銀色 黑色 紅色1099元天貓精選去購買
產品性能測試:
簡單評測結論:
這次的測試對比組是G4560、I3 8100、R3 2200G、R5 2400G。都是與G5400目前定位或價位較為接近的產品。
可能是因為指令集的關系,奔騰系列理論性能和帶寬測試會與酷睿和RYZEN有巨大差距,影響到對G系列CPU的性能判斷。所以這次的統計中,我剔除了AIDA64的CPU理論性能和帶寬測試。
就CPU的性能而言,G5400對比G4560提升約6%左右。I3 8100大致為G5400的1.3倍,對比R5 2400G和R3 2200G分別為1.4倍和1.12倍。
就集顯的性能來說,G5400與G4560差別不大,5%不到的提升。8100由于是GT2的核心所以性能為1.7倍,而R5 2400G和R3 2200G則會明顯吊打,分別相當于4倍和3.3倍。
而搭配獨顯的部分,由于G5400的顯卡可以用到X16的滿帶寬,而R5 2400G和R3 2200G只有半速X8,會略弱于G5400,不過差距均不大于2%。對比I3 8100,G5400則會弱7%左右。
功耗上來看,G5400還是有優化的,會低于I3 8100 10%。對比R5 2400G和R3 2200G則會分別有30%和20%的優勢。
性能測試項目介紹:
對于有興趣進一步了解對比性能的童鞋,這邊會提供詳細的測試數據。如果不想看的話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的總結部分。
測試大致會分為以下一些部分:
CPU性能測試:包含系統帶寬、CPU理論性能、CPU基準測試軟件、CPU渲染測試軟件、3DMARK物理得分
集成顯卡測試:包含集顯理論性能測試、集顯基準測試軟件、集顯專業軟件基準
搭配獨顯測試:包含獨顯基準測試軟件、獨顯游戲測試、獨顯專業軟件基準
功耗測試:在集顯、獨顯平臺下進行功耗測量
CPU性能測試與分析:
系統帶寬測試,內存帶寬G5400表現較好,與上面幾款四核較為接近。但是緩存帶寬上G5400劣勢非常大,L1L2L3劣勢逐步遞減。
CPU理論性能測試,是用AIDA64的內置工具進行的,可以測試很多CPU的基本性能。從測試來看G5400的理論性能并不高,指令集應該有缺失。
CPU性能測試,主要測試一些常用的CPU基準測試軟件,還會包括一些應用軟件和游戲中的CPU測試項目。這個部分I3 8100相當于G5400的123%,R5 2400G和R3 2200G分別為137%和106%。
CPU渲染測試,測試的是CPU的渲染能力。
3D物理性能測試,測試的是3DMARK測試中的物理得分,這些主要與CPU有關。
CPU性能測試部分對比小節:
CPU綜合統計來說G5400對比上一代產品,性能提升并不大,只是一次傳統的頻率升級,與I3或APU相比,也有較明顯的差距。
其實還有一個比較糾結的問題就是單線程和多線程,這邊也做了一下分解。
單線程:G5400的單線程性能表現比較好,已經大致打平I3 8100,對APU會有5~10%的優勢。
多線程:不過多線程G5400就顯得比較慘烈了,I3 8100相當于G5400的1.44倍,R5 2400G和R3 2200G分別為1.81倍和1.28倍
集顯性能測試:
集顯理論性能測試,是用AIDA64的內置工具進行的。
集顯3D基準測試,主要是跑一些基準測試軟件
集顯專業軟件基準測試,專業軟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為基準測試。
集顯性能測試小節:
G5400內部集成的HD610集顯,規模僅相當于I3 8100的一半。整體性能就非常凄慘了,基本只能視作亮機用途。
磁盤性能測試:
磁盤測試部分用的是CrystalDiskMark 5,1G的數據文件跑9次,這樣基本可以排除測試誤差。測試的SSD分別是535 480G和750 400G,都是掛從盤。簡單科普一下這個測試里的概念,SATA接口和PCI-E通道都是可以從CPU或芯片組引出的(看CPU廠商怎么設計)。這邊為了統一,測試的都是芯片組引出的SATA和CPU引出的PCI-E。
從測試結果上來看,G5400表現尚可。
搭配獨顯測試:
顯卡為VEGA 64,G5400的表現與R3 2200G較為接近。與I3 8100差距最大,可達7%。
獨顯3D游戲測試,INTEL自家的差距基本不變,不過G5400的游戲性能整體會略高于APU,差距在3%以內。
分解到各個世代來看,INTEL這邊,I3 8100與G5400在DX9和DX12測試中更為接近,DX11中略有拉開。與APU的對比,DX9 G5400優勢最大,DX11 依然是G5400更強一些,DX12中APU則會反超。
獨顯專業軟件基準測試,專業軟件部分以SPEC viewperf 12為基準測試,這個測試是針對顯卡的專業運算測試,差距與CPU單線程關聯度更高一些。所以G5400性能與I3 8100接近,優于AMD的APU系列。
搭配獨顯測試小節:
從測試結果來看,G5400在游戲性能上還是會有比較明顯的損失,對比7700K的話綜合會有10%左右的差距。
平臺功耗測試:
功耗上來看G5400還是有比較好的優化,能耗比對比G4560有較大提升。
搭配獨顯的話功耗差異就不會那么明顯,畢竟獨顯把整個基數擴大了。
詳細的統計數據:
最后上一張橫向對比的表格供大家參考。性能部分僅對比與CPU有關的測試項目,并不包含游戲性能測試的結果。
由于中間換過顯卡,且內存頻率上也做了一定改變,所以這張表暫時只能供大致參考。表格中不含功耗測試的都是之前測試的結果(顯卡不同),僅提取出不受顯卡影響的測試結果。
簡單總結:
關于CPU性能:G5400的性能只能說是正常發揮,對比四核還是有較大差距的。
關于集顯性能:
集顯無疑是G5400最大的軟肋,畢竟作為一款比較入門的CPU不加顯卡的概率還是比較大的。不過INTEL集顯全家都是弱雞,似乎也無所謂~
關于搭配獨顯:
搭配獨顯的情況會有一定的損失,對比7700K大致10%,所以不建議搭配比較高端的顯卡,1066或以下的會比較好。
總體來說,G5400為代表的雙核系列,針對現在中高端的PC使用需求已經顯得比較吃力。不過G5400總體規格不算太差,對于上網辦公等需求還是可以滿足的。并且G5400進一步優化了能耗比,通過INTEL XTU進一步調整TDP,拿來作為NAS等低功耗服務器性能倒是會顯得比較強力,秒殺一眾低功耗CPU。所以只要放在合適的位置,G5400依然可以有較好的發揮,雙核我看還是可以搶救一下。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169瀏覽量
229173 -
intel
+關注
關注
19文章
3480瀏覽量
185756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