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可穿戴設備必將取代手機,成為新的電子消費品的主力。尤其是目前業界比較關注的AR、VR技術業已從可穿戴設備技術中獨立出來,成為一種影響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
可穿戴設備市場不會形成很高的產業集中度,難以出現類似智能手機領域的幾家獨大的局面。可穿戴設備將成為創業創新集中的重點領域,創新型中小企業、創客群體將借助此新興領域迅速發展。
施瓦布在其新書《第四次工業革命》中收錄了世界經濟論壇全球議程理事會針對800位公司執行總監進行的一項調查,以判斷這些企業領導人預測何時這些足以改變游戲規則的技術將會給公眾生活帶來顛覆性改變。
調查報告顯示,眼鏡式、頭戴式及眼球追蹤設備都會變得越來越智能,谷歌眼鏡只是第一個成功嘗試。在未來,人眼與視覺也將成為連接互聯網及數字設備的新媒介。
智能手機未來將被取代
智能手機將在未來5年間逐漸變成簡單的通信工具,可穿戴設備有望替代智能手機提供大部分功能。消費者與可穿戴設備的關系越來越密切,67%的用戶都會在鍛煉時使用可穿戴設備,而在旅行、工作學習、購物時使用的用戶占比也分別達到了55%、49%、48%。由此推斷,可穿戴設備會持續發展并且有希望深入其他領域。
為什么會有人覺得可穿戴設備將會取代手機?以可穿戴設備的標兵GoogleGlass來看,它的確把很多功能從手機里面抽離出來,并以更好的語音交互方式呈現在用戶面前。表面上看來,語音交互的確更為人性化,但是它的代價也很高的。
就猶如目前移動互聯網代替臺式電腦一樣,未來可穿戴設備必將取代手機成為新的電子消費品的主力。尤其是目前業界比較關注的AR、VR技術,這種虛擬現實等技術,業已從可穿戴設備技術獨立出來,成為一種影響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不過,這也需要網絡速度、存儲技術、電池技術,以及大數據處理技術等配套軟環境的跟進。
當下的健康運動穿戴設備和智能手表,只是可穿戴設備時代即將到來的序幕。與智能手機在過去十年的發展相比,可穿戴設備市場將會以更多元化、更具影響力的方式擴張,可穿戴設備將會取代目前現有的手機、手表、醫療設備如血糖儀、房子汽車的鑰匙等產品,深入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瓶頸:缺少“殺手級應用”
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23個影響人類發展的技術之一,未來的發展前景自然光明,但是道路也并非一帆風順。賽迪智庫在其報告中指出,當前可穿戴設備產業存在的發展瓶頸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可穿戴應用數量有限,生態體系難以統一。當前,可穿戴設備的應用程序數量十分有限,與智能手機相比,無法向用戶提供優秀的應用體驗。智能手表的應用程序尚不豐富,智能眼鏡、智能手環等可穿戴設備的應用程序更加稀缺。不僅如此,可穿戴設備的操作系統、SDK和API難以統一,底層基礎應用軟件平臺的不同使設備間無法實現互聯互通。可穿戴設備生態系統中,操作系統不統一,難以形成規模效應,無法吸引開發者和創業投資基金大規模進入,缺乏“殺手級應用”,成為可穿戴設備應用普及的瓶頸。
二是,產品同質化問題凸顯,專業化服務拓展不足。目前,可穿戴設備產品類型主要集中在智能手表、智能手環等,功能趨于相同,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就使用領域來看,當前大部分的產品仍未真正切入到可穿戴醫療、金融支付、身份認證等環節,在垂直領域的拓展方面嚴重不足。
而數據安全性問題更是難以避免。特別是可穿戴設備由于貼近人體,涉及大量的個人身份信息、用戶健康信息、地理位置信息、指紋信息等關鍵隱私信息,信息的泄露將帶來嚴重的不利影響。
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可穿戴設備成為智能設備互聯互通的關鍵節點,使人、事、物與互聯網連接更為緊密,數據信息被泄露、被竊取乃至被利用的風險愈加增大,個人隱私保護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可穿戴設備數據安全問題值得深入研究。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與研究人員預期的結果相反,使用可穿戴設備時數據共享引起的個人數據泄露并不是用戶們最擔心的問題,他們反而認為將自己的運動等數據分享給家人或朋友更有助于激勵、督促他們去堅持使用設備。
更有趣的是,消費者們認為來幫助他們達到可穿戴設備使用目標的往往不是產品本身,而是因為這種將自己的數據信息分享給他人的形式。當然,也有60%的消費者認為需要管控他們的個人數據訪問權限。
可穿戴設備的未來態勢
從目前全球的發展情況來看,可穿戴設備的技術路徑主要分為四條:
一條是以三星等傳統通信企業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的路徑,即基于通信的智能穿戴產品;
一條是以耐克等傳統運動娛樂企業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的路徑,即基于定位、運動娛樂的智能穿戴產品;
第三條則是以谷歌眼鏡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的路徑,即基于眼鏡類的虛擬現實或沉浸式的智能穿戴產品;
第四條則是以移動醫療為主的可穿戴設備路徑,即基于血壓、心率、血糖、新陳代謝等方面的監測。
與其它行業相比,可穿戴行業細分趨勢更為明顯。易操作性是可穿戴設備發展的基礎,針對細分市場而言,這樣的要求更加重要,如何做到功能專一、專業是對細分領域企業研發、資本和營銷的考驗,成功地在某一功能打開切口,推動整個市場成長、擴張將是企業發展的關鍵。
因此,可穿戴設備廠商未來發展的重心必將在大而全和小而精的兩種路線中做出選擇,大而全的路線更適合三星、LG、華為這樣的產業鏈較完善的企業,而小而精的路線則對初創型企業和專業型企業更具吸引力。
未來可穿戴設備產品形態將愈加豐富,融合應用更為深入。
目前可穿戴設備的產品形態仍以手表、手環、眼鏡為主,尚處于可穿戴設備產品的初級形態。
隨著傳感技術、材料技術、交互技術的日益成熟,可穿戴設備的產品形態將愈加豐富,向人體穿戴的各類物品延伸,衣服、鞋子、戒指、發帶等多樣化可穿戴產品將不斷涌現。
可穿戴設備將向縱深方向發展,產品形態之間的界限將逐步打破,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環之間功能將逐漸趨同。可穿戴設備領域的總體趨勢是發展軟件生態系統,可穿戴設備的產品形態只是其功能載體,功能的實現并不局限于產品類型。
目前可穿戴設備主要是健康追蹤工具,但這種單一功能的設備最終會被更加廣泛、更加以應用為中心的智能手表所吸收。
其次,壟斷市場難以形成,創新型企業尚存機遇。
目前,蘋果、谷歌、三星等巨頭企業相繼進軍可穿戴設備領域,搶占可穿戴設備產業制高點,但可穿戴設備市場不會形成很高的產業集中度,難以出現類似智能手機領域的幾家獨大的局面。智能手機市場依賴單一類型設備,產品形態高度統一,而應用范圍“從頭到腳”全面發展的可穿戴設備市場實質上是諸多市場的集合,產品類型多元化,產品應用多樣化。
可穿戴設備將成為創業創新集中的重點領域,創新型中小企業、創客群體將借助此新興領域迅速發展。以蘋果智能手表為代表的旗艦型產品提升可穿戴產品的用戶認知度,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應用廣度將使產業具備一定的分散性,也使創新型小企業獲得成長空間。
最后,產業鏈將加速整合,行業發展趨于理性。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利用“互聯網+”思維做產品的企業越來越多,尤其是和互聯網聯系緊密的可穿戴設備硬件供應商和軟件開發商,在軟硬件方面將加大投入。
硬件、應用與網絡關聯性更強,不同設備間的數據與信息的相互交換與處理變得更為便捷,基于同樣平臺的可穿戴設備的開發成本相對較低,且可以快速融入相對成熟的生態系統。媒體的關注和資本的進入將趨于理性,智能設備產業鏈軟硬件融合不斷深入,將朝著垂直、專業化方向發展,可穿戴設備專屬傳感器和智能芯片將不斷涌現。
以傳感器為代表的關鍵技術將會超越摩爾定律進行跨界創新,未來傳感器與芯片、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融合。產品層面的演變將會朝向兩個極端發展,一是聚焦細分市場,推出極致、專業產品,二是開拓綜合市場,強調功能大而全。
-
智能手機
+關注
關注
66文章
18440瀏覽量
179879 -
VR技術
+關注
關注
2文章
226瀏覽量
18731 -
可穿戴
+關注
關注
4文章
759瀏覽量
85399
原文標題:看智能穿戴的現狀、瓶頸與未來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mag,微信公眾號:iotmag】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