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不想再談關于中美貿易戰的內容,但在美國宣布對中國500億商品征稅25%,并且中國也做出同等規模同等稅率的反擊之后,中國人實實在在感覺一場大戰真的來臨了。面對這空前規模的沖突,各種異乎尋常的反應即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有很多人的確對中國和自身前途命運擔憂和焦慮的,有乘機散布謠言的,有對韜光養晦的日子懷念不已以至后悔現在中國太高調的,有后悔中國沒抓住機會在前兩輪談判中及時讓步導致現在被動的,還有人竟然拿日本二戰前決策過程影射中國現政府、冒充國外教授將中國政府決策者影射成被殖民者屠殺的土著人怎么做都是不對的,也有五美分、五臺幣與五毛們吵成一團的,對“厲害了我的國”類似的說法大加韃伐的......
此次中美沖突是歷史的必然
事實上,預料到此次中美沖突必然到來的大有人在,中國政府也早就在為此次沖突做充分的準備。我早在2008年2月20日寫的一篇博客文章:“中國經濟超過美國的精確時間”一文中,根據對中美兩國宏觀經濟發展數據的分析就指出:“表面看來,以上數據分析似乎會給中國人一個非常樂觀的前景。但我們所要得出的結論卻是正好相反的。因為這個前景事實上全世界的人都眼睜睜看著的。從2007年到2011年的5年間,中國的GDP數據看起來都剛好是美國的零頭。但從2011年開始,中國的GDP數據將迅猛地接近、并呼嘯而過地把美國拋在后面。這種局面將使中國在未來9年內處于非常危險的狀態,特別是從現在起到2012年左右:對手會不斷地想盡各種辦法對中國經濟進行休克性的打擊。事實上,在過去有很多國家經濟都曾經處于過和中國現在類似的、有超越美國架勢的狀態,但幾乎無一例外地在對手各種經濟戰爭的強烈打擊下停滯下來。拉美、日本、東南亞新經濟體等無一不是如此。”當時我寫那篇文章時,可以說是內心深處不是充滿對中國超越美國前景的樂觀,而是憂心如焚,如同今天很多人面對中美沖突的心情一樣。但在今天,我反而不是太擔心了,因為中國最危險的歷史時期早已經過去,從今天來看,中國沒有一點兒錯誤是不可能的,但總體上來說沒有犯大的、尤其是根本性的錯誤。
為什么說這次中美沖突是必然的,原因如下:
國際上的老大和老二基本上都是天敵,西方國際政治中有一個專門的詞匯“修昔底德陷阱”,中美兩國的政治家也都沒回避這個問題,甚至公開討論如何避免和超越它。說是要努力避免,如果沒有特別的途徑和方法,這種歷史規律要想和平地渡過當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過去美國一直就在對中國遏制,只是上天真的比較照顧中國,在很多次關鍵時刻都有一些非常奇特的重大事件幫助中國渡過了危機,讓美國無法專心來遏制中國。
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剛被整個西方世界封鎖不到1年,眼看就要回到長期自力更生的狀態,沒想到薩達姆冒出頭來入侵科威特,西方需要中國支持軍事打擊伊拉克,所有針對中國的制裁封鎖突然間煙消云散。因此就知道***為什么在1992年春天那么急迫地要推動中國“膽子再大一點,步子再快一點”,薩達姆給中國創造的機會實在是太幸運和難得了,如果中國不抓住這個機會拼命發展,等西方國家對付完薩達姆轉過身來就麻煩了。也就是在那個時候之前,面對東歐巨變,***提出的“韜光養晦”十六字方針。
到20世紀末,伊拉克受到長期制裁和一次又一次的軍事打擊,已經完全不具備威脅。美國就開始加強對中國的遏制,在1999年5月8日北約對南聯盟軍事打擊中,發生中國使館被炸這樣極端的事件,中國受到的威脅和遏制突然間增大。而僅一年之后,2001年9月11日發生震驚世界、并且極為離奇的911事件,使美國和西方世界精力集中到反恐上,需要中國的配合,遏制中國的問題只能被暫放一邊,中國從此又獲得十多年的寬松發展機遇。2011年5月1日本拉登被美國特種部隊擊斃,其實就已經宣告美國又將騰出手來再次遏制中國。
但是,此時俄羅斯已經在普京領導下重新恢復元氣,讓美國很是頭疼。與俄羅斯先后在格魯吉亞、烏克蘭、敘利亞等問題上達到軍事沖突級別的較量牽扯了太多精力。雖然“重返亞洲”炒作得很響,但實質上不具有真正的殺傷力。這又讓中國獲得6、7年的相對寬松環境,直到2017年特朗普上臺,但他上臺后又牽扯了一年多精力在內斗上,并且也要做很多具體準備。到了2018年,特朗普終于大致收拾完國內反對派和其他問題,啟動301調查的技術工作也做得差不多,所以就感覺可以集中精力遏制中國了。于是,中美空前的直接沖突再也無法回避。
因此,關于中美關系的未來,可能會有兩個發展軌跡:
一是從過去幾十年發展規律看,美國只要集中精力遏制中國,必有幺蛾子出現。有可能2018年底或2019年,又會發生某個完全出人意料非常離奇和極端的事件,把美國精力牽扯走,中國又獲得輕松發展環境。如果這樣,那只能說中國的崛起完全是天意,沒任何話可講。
二是再沒有任何“外界干擾”,中美之間真正地使出各自的全部能力和渾身解數,實實在在地較量一番,直到分出最后結果。
如果真的是第一種發展結果,過程可能更順利,不過是否覺得中國這樣一個偉大國家的復興和崛起過程如此平淡的話,是不是感覺“過于乏味”了。如果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無論新生嬰兒的落地,雛鳥的破殼而出,還是化繭成蝶,總得有一個陣痛的過程。美國能有今日之地位,是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洗禮,抓住了幾次技術革命浪潮的機會,才終于鑄就20世紀的輝煌地位。中國近代經歷了上百年的苦難和慘烈的奮斗,能有近幾十年如此相對平順的發展機遇,我們該對上天的恩賜知足了。現在,需要完全用我們自己的能力、智慧、策略去完成最后一段崛起的過程。這一過程更艱難和激烈一些,那只會使中國未來國際地位的獲得心里更踏實。因此,我們實在是應該感謝特朗普,是他給了我們這個難得的機會。中國實力的充分積累其實已經渡過了最危險的時期,因此,現在面對一場遲來的中美沖突中國有充分回旋余地去應對。要是再晚個五、六年,中國崛起的最后精彩過程真的就實在是太平淡了。
為什么中美這次貿易談判想成功很難?
我們當然不是要故意去獲得一次與美國較量的機會,能以談判方式解決問題當然是最好的。但這次談判要成功是極為困難,甚至近乎于不可能,原因何在?這是因為中美之間的貿易關系從過去互補為主,競爭為輔,已經發展到競爭為主,互補為輔的階段。這一點中國公眾需要客觀認識到,并且美國也清楚意識到了。
過去中國從美國進口最大宗的產品主要有以下這些:
飛機
波音飛機是中國過去長期進口的高額產品,因此波音公司也是中美間貿易關系長期的堅定支持者和游說者。但是,C919和CRJ21飛機都已經到了大規模商用的階段,雖然不會馬上完全替代波音公司的產品,但大規模替代是必然的。C919與波音737同級別,而C929大型客機也已經進入研發階段,這與波音中高端產品已經產生競爭了。這個過去中美間最重大的互補關系開始產生根本性的變化。
農產品
從根本上說,農業是美國最具競爭優勢的產業領域,中國農業即使在未來非常長的時間內都無法與美國相競爭。中國作為人口大國,與自身糧食生產能力之間從長期來說也是非常緊張的,需要從外部進口。但是,從中短期來看,中國糧食產量在過去十多年時間內持續增產。而從國際市場進口糧食持續爆炸性地增長,到2017年已經達到進口大豆9554萬噸,同比增長13.9%,全部糧食進口量高達13062萬噸。糧食消費量的增長是要有一個過程的,中國現在每年人口增長率在0.5%,如果加上生活水平的提升導致人均糧食消費增長,每年糧食需求量的增長最多應當在2%左右。顯然,自身糧食生產每年1%左右的增長,加上進口量以10%左右的速度年年增長,導致的結果就是庫存糧食的持續增加。因為中國自身糧食生產難以放松,否則會影響農民收入。但中國自己糧食生產成本又太高,從市場角度進口糧食經濟性較好。雖然從長期來看,中國人口還會持續增長10多年,糧食缺口依然巨大,但短期來看中國在農產品問題上處于非常難以選擇的狀態。
能源
美國頁巖油革命的成功,使美國從能源進口國變成能源出口國,因此現在具備通過石油出口平衡貿易的巨大潛力。中國對外石油依存度也非常高,2017年已經達到68.6%,買誰的不是買,如果僅從這個角度來看,多進口一些美國的油氣資源也不算什么。但是,這個問題有很大的困難之處。
2007-2017中國汽車保有量增長率一直維持在10%以上
中國2013-2017汽油產量和表觀消費量從10%左右的高位迅速降到接近0
2007-2016中國柴油產量及表觀消費量從10%左右增長率的高位下降到0左右
中國長期地大力推動節能降耗,新能源車的普及,盡管每年機動車保有量還在以10%以上的比率高速增長,但汽柴油的表觀消費量在2015年到2017年基本達到頂峰。2016年單車年油耗 0.69噸,較上年下降4%。油耗較高的老式車輛已經進入大規模報廢的階段,而新增的機動車即使不是完全不耗油的純電動車,百公里油耗指標也已經持續下降。
2011-2020年中國汽車報廢量及預測
2017年新能源車的銷量已經達到77.7萬輛,保有量為160萬輛。2018年截止到5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均完成32.8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狂增122.9%和141.6%。燃油車在總銷量上雖然還是保持絕對優勢,為1146.4萬輛,但新增部分只有30.79萬輛。2017年全年,燃油車銷量僅增長7.5萬輛,增長率基本是零。可以預見,由于新能源車的銷量主要體現在下半年,2018年內,燃油車年銷售會同比下降100萬輛以上,這將是一個非常重大的歷史性轉變。
我在《純電動:一統天下》一書中預計,中國新能源車到2020年將邁入年銷量2200萬的級別。從目前來看,2018年接近200萬銷量,提前兩年實現中國政府制定的2020年目標是大概率事件,2019年達到500萬-600萬,2020年達到1500-1800萬是極有可能的,至少也會是千萬以上級別。即使2020年達不到2200萬,實現這個目標也不過是延后最多1、2年的事情。無論如何,綜合考慮到2020年報廢的1800多萬輛基本上全是燃油車,燃油車保有量將進入下降通道,隨后每年以2000萬輛以上的速度雪崩,到2030年接近于零。這會使2030年車用汽柴油表觀消費量相比2017年下降至少2.2億噸以上,占2017年3.96億噸石油凈進口量的一半。氫燃料電池和鋁空氣電池作為環保的發電設備會大量替代汽柴油在工業、農業和工程建筑等行業領域的應用。由此可見,根本不可能有空間去大規模增加美國的石油進口。
未來中國石油消費除非燃料的化工需求外,作為交通的不可替代的需求主要體現在航空煤油和船舶用柴油。
另一方面,中國過去幾年大力開拓新的能源通道,中亞、俄羅斯、緬甸等國到中國的油氣管道都已經投入使用。這一增一減,在未來中國油氣供需的不平衡會極大加劇。因為環保原因推動煤改氣的進程,對美國頁巖氣需求增加還有一些空間,頁巖油不僅沒有太大增長空間,對其他地區的石油進口都肯定會大幅度下降。
同時,中國石油進口還有多方面的意義,它是中國維持與諸如俄羅斯等的戰略關系,以及在4月26日開通人民幣石油期貨后,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重要工具。太大規模地從美國進口石油也會讓中國難以平衡這些不同的重大戰略目標。
因此,在第二輪中美協商后,中國代表團做出大規模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進口的承諾時,我就感到很納悶并難以理解:哪有“大規模”增長的空間呢?真不是中國想不想進口美國農產品的問題,現在實在是吃得太飽,再也吃不下去了。也不是想不想進口美國頁巖油的問題,真的是沒有空間了。
芯片是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又一大類產品,現在是中國很需要進口,但卻心里不想再增加進口了。尤其是中興事件上受了這么大的惡氣,未來真心是要大規模替代進口。
其他中國想進口的高科技,諸如隱形戰機啦,航母技術啦,核武器技術啦,美國又不愿賣。所以,中美間的貿易怎么談?的確太難為中國貿易談判人員了。
中美宏觀戰略上到了轉折期
中國對中美關系可以說長期精心維持,小心翼翼,斗而不破。這樣做當然也不是沒有回報的。要客觀地看到,中國長期從美國獲得巨額順差,維持了中國經濟的長期持續發展,這也是中國盡可能對美國忍讓的兌價。現在,并不是中國不愿意再韜光養晦和不愿意再忍了,而是中美之間戰略關系的確到了重大的轉折時期。
從上圖可見,中國對美貿易一直是大比例順差的。自2004年起,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就一直維持在1000億美元以上,到2011年以后,就一直是2000億美元以上。如果特朗普不是和中國搞貿易戰,也就2、3年以后對美貿易順差搞到3000億美元以上真的不難。所以,也難怪人家特朗普著急上火。如果只是對美貿易順差倒也罷了,問題是美國幾乎所有最核心看家的東西,中國也都逐步開始越來越強了。
軍事
美國作為世界老大,軍事實力的壓倒性超強優勢是必須的。但是,近十多年中國軍事實力突飛猛進的發展使美國再也無法淡定。雖然中國還是比較謙虛地說軍事科技與美國依然有巨大差距,但真的不再有代差了。在最能體現美國軍事霸權的航母、隱形戰機、衛星技術等眾多類端領域,中國最多只是一個數量上的差距,而這對工業制造能力如此之強的中國完全不是問題。
美元
美元是美國霸權地位利益的根本體現。凡是想動搖這個地位的國家,美國是會不惜一切進行打壓的,一言不合就會動武。隨著中國人民幣國際化長期穩步推進,通過與多個國家雙向貨幣互換、開通不依賴于SWIFT的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CIPS、人民幣納入SDR貨幣籃子,尤其2018年4月26日中國人民幣石油期貨的開通,更是直指美元的石油根基。但美國又不能像對付小國家那樣用武力來阻止中國,這怎能不讓美國急火攻心。
科技
中國改革開放后從勞動密集型產業開始做起,一步步向越來越高端的技術領域邁進,現在已經到了向最頂端技術領域全面拓展的時期。這次美國第一輪針對中國的貿易加稅清單基本就是沖著“中國制造2025”來的。
軍事、美元、科技這三個美國霸權的根基都受到中國穩步和強有力的挑戰。美國要么通過打壓阻止中國挑戰的勢頭,要么只能接受中國在這三個核心領域不再受美國控制的現實。如果中國在這些領域有所超越,對今天的美國來說更是無法想象的煎熬。站在美國角度來說,著急和不淡定是很自然的。
如何認識特朗普?
特朗普的確就是一商人,在這一點上不用想象太多了。特朗普上任一年多,我們要清楚看到他與其他美國總統的典型區別:
特朗普極少談什么“民主、自由、人權”這些美國政治理念的陳詞濫調,聽到的最多就是要“對等(reciprocal)”、花錢太多、賺錢、就業......全是很實在的東西。從一上任就退出TPP,到現在退出國際人權組織,簡直是棄群成癮。從他表述的觀念來看,幾乎就沒有不可以退出的國際組織,甚至包括WTO、聯合國、北約等,沒有不能違背的承諾,沒有不能撕毀的協議,充分體現“棄約精神”。他這么做的確讓太多人難以理解。
美國都這樣了,我能有什么辦法?
這么做是否有任何緣由?不能說沒有,真的不能輕易就認為特朗普精神有問題。因為美國現在處于非常危難的時期,過去依靠美元霸權,可以通過不斷印美元和制造金融危機剪羊毛生存,但現在面對中國這個新的對手,占點小便宜可以,要想和以前對付小的發展中國家那樣是不行的。原來只是剪羊毛的剪刀,現在想對付龍的鱗甲,結果是剪不動了。
一旦如此,美國原來的經濟循環就沒法再轉下去:“通過貿易逆差輸出美元,發國債回收美元,再制造金融危機剪羊毛把美元債務賴掉。再通過貿易逆差輸出美元......循環往復以至無窮”。原來美國貿易逆差再大也不是問題,只要通過美元霸權地位搞些金融危機剪剪羊毛就消化掉了,但現在不行了。一旦如此,原來是好事情的貿易逆差就成了大問題。美債賴不掉就越積越多,到2018年6月22日已經達到21.13萬億,同比增加了1.284萬億,比2017年9月美國新財年起始前一日增加了8851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預計的2018財年新增的債務是9550億,離2018年財年結束還有一個季度呢,已經實現了預計目標的92.68%。看來全年大約可實現1.1萬億,超額完成任務那問題是不大滴!
奧巴馬在任時就不斷出現美國政府沒錢要關門的危機,連總統出國的差旅費都成問題。你讓特朗普怎么辦?人家當總統只拿1美元年薪,比中國農民工的工資都低,他的這一屆政府要員很多都不拿工資,但美國政府債務還是像火山噴發一樣一飛沖天地增長。這么搞下去美國的信用不久就會破產。在這種美國政府都快活不下去的情況下哪里還管得了什么群,還談什么“民主、自由、人權”這些破概念?
但這個問題怎么解決呢?不靠剪羊毛賴帳,那就得轉變最基本的經濟發展模式,走實業發展的道路。但這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那可就難了。這個并不是特朗普的發明,人家奧巴馬在任時就極力想做了,可是產業向上升級相對自然并符合經濟規律,這美國要轉變的經濟發展模式是從上往下、從高端往低端轉。奧巴馬曾問喬布斯能不能把蘋果公司的生產線轉回美國,喬布斯回答他轉出去的產業是永遠也回不來的。奧巴馬做了很多努力,收效不能說沒有。頁巖油革命的成功就是典型例子。雖然這個技術中有污染的問題,但奧巴馬簽署的法律放松了相應的控制,才使得頁巖油開采技術成功地在美國大規模地應用。但絕大部分產業領域奧巴馬還是無能為力。特朗普是不惜一切地要把這個不可為的事情做成,可想而知難度有多大。簡單來說特朗普就是要拋棄過去意識形態的桎梏,不惜一切地增收節支,例如壓縮在國外駐軍開支等。和金正恩會談后很容易接受了無限期暫停美韓軍演,他給的理由很實在,就是這個軍演太費錢了。凡是費錢的事情,別談他的什么戰略意義,能減的都盡可能減了再說。但美國想節支哪有那么容易,各種已經增加了的國內開支想減下來搞不好都會翻天,只能更多地利用美國現在還剩下的地位在國外打主意。如果不是被逼到實在不行了的程度,怎么會不顧一切地在國際上這樣棄群棄約地干?雖然特朗普說要“讓美國再次偉大”,但他面對中國和其他國家時一再提的是“對等”,對等是什么意思?就是大家一樣,就是事實上承認美國已經不再追求當老大了。褲子都快沒得穿了還講什么面子?
因此,也不能說特朗普所做的一切就是單純地針對中國,只是要折騰和遏制中國,更為根本的原因是美國自己需要找出路,需要轉變自身發展模式,甚至是重建美國立國的根基。所以,特朗普并不只是在針對中國,他對所有其他能撈錢的國家,甚至自己的盟國都不放過。只有理解了這些,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特朗普的行為根本原因是什么。別以為人家特朗普心里只是裝著中國,他首先還是要解決美國自身的問題。即使打別人的主意,那也還是為解決自身的問題,所以他老是說“美國優先”嘛。
貿易戰的前景分析
我在2018年5月5日的公眾號文章“別上當,美中貿易戰可能是虛晃一槍,真正的殺招在這里”一文中提到,“如果中美只是貿易上的沖突,無論怎么交鋒影響都是有限的。但如果美方是借貿易沖突試圖引爆中國的金融危機,再從中漁利,這就值得高度警惕了。”雖然特朗普面臨的歷史使命是轉變美國的經濟發展模式和重建美國的立國之本,但在此過程中是否會重走老路再搞一把金融危機來剪中國的羊毛?這才是中國永遠需要最關注的問題。從目前來看,特朗普的出招表面上都是限于貿易層面的,但是否會通過全球范圍不按常規出牌的大量貿易沖突來制造空前規模的全球金融危機,從而達到過去一直難以成功的剪中國羊毛的目的?這個一直還是沒有水落石出的問題。
對中國有利的條件是很多的。首先在過去中國經濟實力相對很弱的時候,美國就一直沒成功剪過中國羊毛,現在從實力對比上說美國要成功難度就更大了。我們只要看幾個簡單的數據,就可知現在特朗普要想玩這個把戲難度有多大。
2004年到2018年6月25日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DJI)走勢。一句話:正處在青藏高原上。
2004年至2018年6月25日的納斯達克指數走勢。一句話:正在喜馬拉雅山頂上。
2004年至2018年6月25日標普指數走勢。一句話:也在青藏高原上。
以上三個指數有什么共同點?一句話:都在下山,搞不好就掉懸崖下面去了。
1990年至2018年6月25日的上證指數走勢。一句話:正在地板上坐著。
1991年至2018年6月25日的深證成指走勢。一句話:正在地板上坐著。
2010年創業板開板至2018年6月25日的創業板指數。一句話:正在地板上坐著。
以上三個指數有什么共同點?就算來場危機,最多也就是從“在地板上坐著”變成“在地板上躺著”。
1985年至2018年6月25日的美元指數走勢。一句話:站在大周期的箱體頂部看未來,沒有最低,只有更低。
問題是:現在特朗普大力度地減稅、加息、在全球大搞貿易沖突、在中東制造混亂,導致短期美元急劇升值。這個處在箱體頂部的逆勢操作能走多遠?能否突破箱體從根本上改變美元大周期的走勢?我們拭目以待。突破了,美元指數重新站到100以上,突破不了,那就準備向箱體底部的60點處邁進,雖然前途是黑暗滴,K線圖是曲折滴。美元游資是愿意在中國股市的地板上躺下,還是準備去美國股市從青藏高原上跳懸崖?這真的是一個很讓人頭疼的事情。
美元是該回流美國,還是該從美國出來,這更是很混亂的選擇題。本來特朗普是想讓美元盡可能回流美國,但自從貿易戰風聲開啟,中國企業在美國投資近乎于直接清零,暴跌92%。歐洲對美國汽車等征收報復性關稅,摩托車關稅從6%上調到31%,逼得美國著名摩托車生產商哈雷·戴維森聲稱要將出口到歐洲的產品轉移到其他國家生產,以躲避貿易戰的關稅報復。這引得特朗普發了一堆推文表達憤怒。
想讓游資回美國得美元升值、加息,而想讓美國商品多出口需要美元貶值,這得讓特朗普費多少腦子,左右為難?
如果說中國有什么不利的方面,那就是中國的房價已經比喜馬拉雅山還高,問題是還有很多中國人說可以更高,還得暴漲。金融危機最容易點燃的導火線就是房價泡沫。這一關能不能過得去,是決定中國能否順利渡過中美貿易沖突的真正關鍵。
-
新能源汽車
+關注
關注
141文章
10412瀏覽量
99258 -
石油
+關注
關注
0文章
47瀏覽量
9997 -
特朗普
+關注
關注
1文章
288瀏覽量
19800
原文標題:這一關能不能過得去,是中國能否順利渡過中美貿易沖突的關鍵
文章出處:【微信號:industry4_0club,微信公眾號:工業4俱樂部】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