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內部“達芬奇計劃”首次曝光:該計劃旨在將AI帶入華為所有的產品和服務中,最首要的一步,就是開發用于數據中心的AI芯片,挑戰英偉達!
華為秘密的“D計劃”,試圖擺脫對英偉達的依賴。
據The Information爆料,華為內部已經制定了代號“達芬奇”(Project Da Vinci)的項目,也被一些華為高管稱為“D計劃”。
“D計劃”的內容包括為數據中心開發新的華為AI芯片,能夠支持云中的語音和圖像識別等應用,這是華為涉足競爭激烈的人工智能市場的第一關。
知情人士表示,華為執行領導“達芬奇”項目的是華為副董事長徐直軍,華為旗下IC設計公司海思董事長。
目前,華為公司高層已經公開表達了他們對人工智能的興趣,華為智能手機等產品中也添加了AI功能。如果說“D計劃”是華為全面擁抱AI的第一關,那么華為已經在移動端上進行了小型實驗。
達芬奇計劃:將AI添加到一切產品和服務中
The Information報道,每個月,華為公司高管都會與同事們一起討論,如何將人工智能引入公司一切產品和服務中,包括電信基站和云數據中心、智能手機和監控攝像頭等設備。
通過“達芬奇項目”得到改造的華為業務之一是該公司的“安全城市”業務。華為通過“安全城市”業務幫助地方政府收集和分析監控攝像機的數據。華為曾表示,它在歐洲、拉美、非洲和亞洲的90多個國家提供了部分這類解決方案。
華為已經生產了連接的監控攝像機,可以捕獲圖像并將其發送到遠程數據中心。未來,這些數據中心的服務器將由華為的人工智能芯片驅動,可以分析大量信息,并做出智能的決策。
例如,這個由AI驅動的監控系統可以自動識別交通事故、盜竊事件和街頭斗毆,并向警方發出警報。據一名在“平安城市”業務部門工作的員工爆料,除了提供設備和云計算平臺外,華為還可能為攝像機開發自己的計算機視覺算法。
華為表示,正計劃將更多的AI能力引入全球電信網絡,華為的運營商客戶正在升級基礎設施,為即將推出的更快的5G網絡做準備。華為正在開發新的設備和軟件,利用電信基站創建更智能、支持AI的網絡,這些基站可以自行檢測和修復問題,同時通過預測無線數據流量的波動,自動調整其運營。
此外,華為的云計算業務規模雖小,但發展迅速。
華為云業務為企業客戶提供服務器和其他數據中心設備,也可以從華為新的AI技術(包括芯片)中獲益。這給英偉達帶來了挑戰。就在兩年前,華為高管之一郭平表示,公司每年至少拿出10億美元的研發預算,用于與數據中心相關的投入。
知情人士表示,華為執行領導項目達芬奇是徐直軍,他也負責監督華為公司的業務戰略和研發。在華為總部設在深圳的月度會議上,負責研發的高管們通常會討論他們與AI相關的具體工作,并報告各自的進展情況。華為公司高層已經公開表達了他們對人工智能的興趣,華為智能手機等產品中也添加了AI功能。
華為副董事長,華為旗下IC設計公司海思董事長徐直軍
“使用人工智能使我們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更具競爭力是我的重中之重,”徐直軍在4月份深圳舉行的公司行業分析師會議上說。
華為發言人拒絕對“達芬奇”發表評論。
研發數據中心AI芯片,挑戰英偉達
目前,達芬奇計劃還從未被公開披露,鑒于華為在全球無線運營商中具有的廣泛影響力和產品及服務,“達芬奇”項目的影響潛力將是巨大的。
它首先可能對英偉達構成挑戰。
開發AI芯片是“達芬奇”項目的關鍵組成部分。華為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華為半導體部門海思(HiSilicon)的工程師負責設計華為自己的AI芯片,用于數據中心的服務器。華為經理表示,雖然華為目前使用英偉達的芯片來為其服務器增加AI功能,但華為希望逐步減少對美國公司的依賴。
這位經理表示,當華為為客戶建立網絡和數據中心時,“如果我們也能提供人工智能,那將是一個差異化因素?!?/p>
不過,創建英偉達的替代品將是一場艱苦的戰斗。 這家美國公司在加速深度學習算法芯片的市場上享有幾乎壟斷的地位。許多公司都嚴重依賴英偉達將AI帶入自己的產品中。
在芯片產業,行業實力前20%的企業拿走了80%的利潤。
包括華為在內,很多中國公司搶占市場的方式是提供低價產品,占據低端市場,積累資本,然后再逐漸往上爬升。但是,這樣的方法在芯片行業行不通,因為大家都會購買技術最好的產品。而過去幾十年來,在摩爾定律的推動下,技術最好的產品更新換代的速度也是飛快的。
如果制作出一款技術或者性能沒有那么好的芯片,就占據不了市場,自然也無法迭代。
“英偉達占據主導地位,不僅因為它的芯片,還因為它們在軟件框架和工具領域占據主導地位。”依圖科技的人工智能研究員吳雙說:“現在英偉達的市場地位相當不錯?!币缊D是一家總部位于上海的圖像識別創業公司,已經籌集了超過2億美元的資金。
不過,華為擁有龐大的研發資源,在開拓新業務方面也保持著良好的記錄。這家公司已經超越了許多全球電信設備和智能手機的競爭對手,最初是提供更便宜的替代品,后來加強技術在價值鏈上攀升。
在華為的18萬名員工中,有超過8萬人參與研發。華為在中國,美國,加拿大,德國,瑞典,俄羅斯和印度都設有研究中心。去年,華為在研發上花費了130多億美元。
歐盟最新發布的《2017歐盟產業研發投入排行榜》,華為研發投入排在全球第六
光榮的業績與略顯尷尬的美國境遇
盡管取代英偉達的可能性不大,但華為以前也曾對其他大型美國技術供應商構成挑戰。華為曾在幾乎所有的華為手機中使用高通的芯片。然而,在過去的七年中,它通過開發自己的移動芯片,同時積累了越來越多與無線技術相關的重要專利,將自己變成了高通的一個強勁的競爭對手。華為去年發布的旗艦智能手機,就搭載了自己的芯片組,其中具備AI能力。
為數據中心開發新的AI芯片是一項艱苦的戰役,跟英偉達一樣,除了單純造芯之外,更重要的是構建龐大的軟硬件和開發者生態系統,目前華為在消費者端已經開始走出第一步去“練兵”。
這支先頭部隊就是HiAI。
HiAI包括“芯-端-云”三層,芯片層包括NPU的加速、豐富的算子和芯片級的安全保護;端層包括端側的全場景用戶感知和交互體驗,賦予APP更強大的人工智能的能力。云層則是通過華為移動服務(HMS)、AppGallery等滿足消費者個性化的使用。
這是華為以NPU為基礎,在移動端構建生態圈的一次嘗試,現在這個生態圈上已經聚集了45萬開發者,可以看做是微型的“達芬奇項目”。
與光榮業績并存的是華為在美國市場的境遇。
在美國,華為推廣人工智能技術的雄心可能面臨著最大的阻力。2012年,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報告,指責華為和中興可能對美國構成國家安全威脅。其結果導致華為的電信部門實際上被禁止進入美國。
華為的手機業務在今年早些時候也遇到了類似的障礙。華為與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達成協議在美國銷售華為智能手機,但由于立法者的反對,該協議在最后時刻破裂。
數據中心之爭仍在初期,最終鹿死誰手?
今年,“中興事件”給國內企業敲響了警鐘,華為的造芯計劃在這個時間節點顯得愈發必要,也成為整個中國產業發展的關鍵。
市場觀察家The Linley Group的首席分析師Linley Gwennap在Linley處理器大會發表專題演講之前接受《EE Times》的訪問時表示,目前芯片產業競爭態勢顯示機器學習芯片的許多舉動正開始轉向低功耗的客戶端,然而,在高性能的數據中心芯片之間,競爭仍處于初期階段。
Gwennap說:“Arm已經主宰了CPU的IP領域,也接管了GPU,但AI引擎為核心芯片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市場,讓其他公司也能取得一個好的開始?!?/p>
Gwennap表示,目前根據其統計數據顯示,有多達40家公司都在設計客制的AI芯片,其中許多都鎖定了數據中心應用。但在這個領域,英偉達的Volta GPU目前地位穩固,并成為亞馬遜等巨頭所選擇的訓練引擎。
現在,谷歌自己研發了TPU,已經到了第三代,還有微軟也在開發基于FPGA的Brainwave。百度在剛剛結束的AI Creat大會上公布了自研芯片昆侖,但也沒有更詳細的數據。
英特爾旗下的Nervana最近明確表示,要到2019年才會投產芯片。深度學習新創公司Graphcore聲稱將在今年稍晚發布新芯片,而比特幣ASIC制造商比特大陸則在去年底宣布研發用于數據中心的AI芯片的計劃。
最終,能在這場仍算是新戰場中獲勝的芯片將是集性能、功耗和芯片尺寸等優勢于一的最佳組合。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4文章
50438瀏覽量
421904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5文章
34320瀏覽量
251202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191瀏覽量
268444 -
英偉達
+關注
關注
22文章
3749瀏覽量
90843
原文標題:華為“達芬奇計劃”曝光!自研AI芯片或重創英偉達
文章出處:【微信號:eetop-1,微信公眾號:EETOP】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