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已經做到了“有芯”,但這只是AI芯片產業的第一步。
過去4個月以來,迎合AI產業發展的需要,阿里、云知聲、出門問問、Rokid和百度等公司相繼發布了自己的AI芯片。其中,阿里更是頻頻出手并購或投資芯片企業,而曠視等出身姚班的團隊也是一直活躍在AI芯片領域。與此同時,“中興被禁”事件也再次敲響了芯片產業的“警鐘”。
市場方面,數據顯示,2017年AI芯片市場規模已經有7億美元,預計到2022年將達到490億美元,年均增長率高達90%。
市場熱捧、前景可期, AI芯片產業的熱度一直高居不下。然而,在熱火朝天的背后,也伴隨著許多爭議和問題。
到底什么是AI芯片?AI芯片存在的意義是什么?
自華為去年9月發布“麒麟970”之后,AI芯片這一說法正式進入主流視線。隨后,圍繞AI芯片的各種大公司發布會、峰會論壇不斷涌現。比如地平線12月發布“征程”“旭日”兩款AI芯片;云知聲今年5月發布“雨燕”AI芯片等。
然而,也有不同的聲音出現。
就在此前舉辦的“IEEE人工智能與控制論國際研討會”上,來自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飛躍明確表示,稱“我不認為現在有所謂的人工智能芯片”。
所以究竟有沒有AI芯片一說?與傳統芯片相比,AI芯片是錦上添花,還是真正的變革?
AI芯片的未來在云端還是終端?
如今,AI芯片已經明顯的分類為兩大派別,一類是面向終端智能硬件,比如上文提到的“征程”和“旭日”;一類是面向大型服務器,比如百度剛發布的“昆侖”芯片,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終端、云端之分。
在終端,AI芯片讓數據處理等操作實現“本地化”,脫離了“聯網”的桎梏;在云端,AI芯片能夠滿足當前算法訓練的要求,這也是當前AI芯片的主戰場。
就成熟度而言,當前云端AI芯片的市場更為完善,也更為靈活。不過,為了推進AI技術的真正落地,“終端AI芯片”也越來越多的被認為是未來。
兩相比較,云端AI芯片和終端AI芯片各有各的優劣。最終反映到市場,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未來?
于上游廠商而言,AI芯片什么時候才能真正有出貨量?
量產與出貨量,作為AI芯片的兩大難題,一直橫躺在AI芯片快速發展的道路之上。目前,諸如出門問問、寒武紀、地平線等已經宣布自己的AI芯片已經量產或是即將量產。然而其小規模量產的AI芯片主要還是用在自家產品身上,并沒有批量出貨。
更有傳聞稱,AI芯片最大的客戶——傳統安防巨頭,比如海康和大華,有可能自己研發芯片。這更是給AI芯片初創企業,蒙上了一層陰影。
投入巨大,歷經萬難,終于可以量產,然而卻只能自己用,究竟是受行業限制,還是條件不成熟?AI芯片上游廠商什么時候才能真正有出貨量?
AI芯片還只是一個新興產業,而以上所提爭議和問題也僅僅只是冰山一角,更多的問題還尚待發掘和解決。
-
芯片
+關注
關注
454文章
50460瀏覽量
421980 -
AI
+關注
關注
87文章
30239瀏覽量
268480 -
阿里
+關注
關注
6文章
436瀏覽量
32808 -
AI芯片
+關注
關注
17文章
1860瀏覽量
34919
原文標題:阿里出手,“姚班”入局,AI芯片為何頻頻挑動大眾的神經?
文章出處:【微信號:Anxin-360ic,微信公眾號:芯師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