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學》三年級上冊《我們在生長》一課中有一個測量肺活量的活動。按照教材中的方法——用排水集氣法去測量肺活量,年齡較小三年級的學生很難單獨完成,測量裝置且存在以下幾個不足之處:
1) 測量容器扶不正時,影響測量讀數的準確性;
2) 每測完一個人需要裝滿一次水再測量另一個人,很麻煩又浪費時間;
3) 用排水集氣法測量需要一個大盆子裝水,課堂里測量起來極為不便;
4) 不小心會弄得滿地是水一塌糊涂。
在儀器室還沒有配備專門的肺活量測量儀器之前,我設計制作了一個自動連續的肺活量測量器,測量效果非常理想,能實現自動裝水,連續測量。儀器裝置原理圖(如下圖所示)。
制作材料
木板1塊、木條4根、5000ml食用油瓶2個(如專門測量10歲以下的兒童3000ml就足夠了)、滑輪2個、玻璃管4根、橡膠軟管3根、尼龍繩子1根、止夾鉗1把、圓珠筆筒3~4個、AB 膠1瓶。
制作方法
1. 在一塊長40㎝,寬20㎝,厚2㎝的木板上用木條釘一個木框子,木框子的高度70㎝,寬度為木板的長度40㎝,頂上并排釘兩根木條做橫梁。在橫梁上安裝2個小滑輪。
2. 把兩個食用油瓶制作成兩個測量容器,在兩容器上制刻度:每次分別往兩容器里倒入500ml的水,并在與水平面齊平的瓶外壁相應的位置上每次分別刻上記號。然后根據所得的刻度制作一個500ml~5000ml的刻度尺(刻度尺用噴墨打印膠片打印出來效果更佳)。
3. 在每個容器的瓶蓋上分別鉆2個小圓孔,插入一根長玻璃管和一根短玻璃管。然后用AB膠把兩根玻璃管封固并固定不能松動。
4. 用一根較長的橡膠軟管套在兩容器的長玻璃管上,把兩容器連通;每個容器上的短玻璃管套一根較短的橡膠軟管作吹氣口。
5. 用尼龍繩的兩端分別拴住兩容器(油瓶)的提手把,然后將尼龍繩套進兩滑輪的槽內。
6. 準備幾個圓珠筆筆筒作吹氣嘴備用。
實驗方法
1. 先把一個容器裝滿水,另一個容器不裝水,把幾個吹氣嘴浸入到干凈的清水里備用。
2. 測量時每人每次從清水里取一個吹氣嘴插入裝滿了水的容器的吹氣口里。讓被測者猛吸一口氣,吹入裝滿了水的容器里,此容器里的水受壓后會流入另一個容器,直到把一口氣吹完后,此時若兩容器里的水不一樣多,則水多的容器重會往下落,水少的容器輕而懸空。
3. 用止夾鉗夾住連通兩容器的橡膠軟管,讀取吹入了多少空氣(或另一容器進入了多少水)作為被測者的肺活量數據。
4. 數據記錄完成后,松開止夾鉗,由于虹吸的作用,懸空容器中的水會自動被抽入到落下的容器里,水面返回起點0刻度的位置。
5. 取下吹氣嘴進行清洗,從清水里另取一個干凈的吹氣嘴插入落下容器的吹氣口進行下一位的測量。
儀器特點
只需頭一次裝水,以后無需人工裝水,連續測量自動化,測量方便、快捷、準確;用多個吹氣嘴清洗后輪流使用,環保衛生;操作簡便,直觀性強。
-
測量器
+關注
關注
1文章
17瀏覽量
913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