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始于20世紀50年代,至今大致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20世紀50年代——80年代)。這一階段人工智能剛誕生,基于抽象數學推理的可編程數字計算機已經出現,符號主義(Symbolism)快速發展,但由于很多事物不能形式化表達,建立的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此外,隨著計算任務的復雜性不斷加大,人工智能發展一度遇到瓶頸。
第二階段(20世紀80年代——90年代末)。在這一階段,專家系統得到快速發展,數學模型有重大突破,但由于專家系統在知識獲取、推理能力等方面的不足,以及開發成本高等原因,人工智能的發展又一次進入低谷期。
第三階段(21世紀初——至今)。隨著大數據的積聚、理論算法的革新、計算能力的提升,人工智能在很多應用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迎來了又一個繁榮時期。
與國際上人工智能的發展情況相比,國內的人工智能研究不僅起步較晚,發展道路也是曲折坎坷。
20世紀50—60年代
人工智能在西方國家得到重視和發展,而在蘇聯卻受到批判,受蘇聯批判人工智能和控制論的影響,中國在20世紀50年代幾乎沒有人工智能研究,這種情況持續到70年代。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前期
一些人工智能相關項目已被納入國家科研計劃(如:1978年召開的中國自動化學會年會上,報告了光學文字識別系統、手寫體數字識別、生物控制論和模糊集合等研究成果,1978年把“智能模擬”納入國家研究計劃),中國的人工智能禁區有待進一步打開。
1978年
3月,全國科學大會在北京召開,***發表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的重要講話,使中國科技事業迎來了科學的春天。
吳文俊提出的利用機器證明與發現幾何定理的新方法——幾何定理機器證明,獲得 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重大科技成果獎,這是一個好的征兆。
20世紀80年代初期
錢學森等主張開展人工智能研究,中國的人工智能研究進一步活躍起來。
改革開放后,1980年起
中國大批派遣留學生赴西方發達國家研究現代科技,學習科技新成果,其中包括人工智能和模式識別等學科領域。這群人成為中國人工智能研究與開發應用的學術帶頭人和中堅力量,為發展中國人工智能做出舉足輕重的貢獻。
1981年
9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CAAI)在長沙成立,秦元勛當選第一任理事長,標志著中國人工智能學科的誕生。
1982年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刊物《人工智能學報》在長沙創刊,成為國內首份人工智能學術刊物。
1984年
1月和2月,***指示“計算機普及要從娃娃抓起”。此后,中國人工智能研究的境遇有所好轉,中國的人工智能迎來曙光,開始走上比較正常的發展道路。
國防科工委召開了全國智能計算機及其系統學術討論會。
1985年
召開了全國首屆第五代計算機學術研討會;同年,中國學者提出與發展了基于專家系統的機器人規劃機理與方法,實現了人工智能專家系統與機器人技術的結合。
1986年
把智能計算機系統、智能機器人和智能信息處理等重大項目列入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
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經過三次討論后,決定同意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人工智能及其應用》著作。
1987年
7月《人工智能及其應用》在清華大學出版社公開出版,成為國內首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人工智能專著。
1988年
2月,主管國家科技工作的國務委員兼國家科委主任宋健親筆致信蔡自興,對《人工智能及其應用》的公開出版和人工智能學科給予高度評價,體現出他對發展中國人工智能的關注和對作者的鼓勵,對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和深遠的影響。
1989年
首次召開了中國人工智能 聯合會議(CJCAI),至2004年共召開了8次。此外,還曾經聯合召開過6屆中國機器人學聯合會議。這些人工智能學術組織和會議開展廣泛深入的國內外學術交流,對開展人工智能學術活動和組織科技交流起到積極的作用,有力推動了中國人工智能科技發展和學科建設。
1993年
把智能控制和智能自動化等項目列入國家科技攀登計劃。
7月,宋健應邀為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機器人分會成立題詞“人智能則國智科技強則國強”,向成立大會表示祝賀,這是國家科技領域領導人對中國人工智能事業的有力支持以及對全國人工智能工作者的殷切期望。
21世紀后
更多的人工智能與智能系統研究課題獲得國家研究發展項目及支持。
2005年
在北京大學開設的智能科學與技術專業,已在全國近30所大學開設。
2006年
8月中國人工智能學會聯合其他學會和有關部門,在北京舉辦了“慶祝人工智能學科誕生50周年”大型慶祝活動,紀念活動還包括首屆中國象棋計算機博弈錦標賽暨首屆中國象棋人機大戰,這些賽事的成功舉辦,彰顯了中國人工智能科技的長足進步,也向廣大公眾進行了一次深刻的人工智能基本知識普及教育。
《智能系統學報》創刊,為國內人工智能學者和高校師生提供了一個學術交流平臺,對中國人工智能研究與應用起到促進作用。
2009年
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牽頭組織,向國家學位委員會和國家教育部提出設置“智能科學與技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的建議,對中國人工智能學科建設具有十分深遠的意義。
2013年
我國承辦了第23屆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IJCAI),這是國際人工智能領域規模最大、影響最廣泛、學術地位最高的綜合性會議。承辦國際人工智能聯合會議表明中國的人工智能研究與應用已在世界范圍內產生積極影響。
2014年
6月9日,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開幕式上發表對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講話,這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首次對人工智能和相關智能技術的高度評價,是對開展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人技術開發的莊嚴號召和大力推動。
2015年
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人工智能技術將為基于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領域的創新應用提供核心基礎……”,這是對人工智能技術的重要作用給予的充分肯定,是對人工智能的有力促進。
5月,國務院發布《中國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進實施制造強國戰略。
7月在北京召開了“2015中國人工智能大會”,發表了《中國人工智能白皮書》,為中國人工智能相關行業的科技發展描繪一個輪廓,給產業界指引一個發展方向。
2016年
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三部委聯合印發了《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為“十三五”期間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描繪了清晰的藍圖。
同一時期,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發起,聯合20余家國家一級學會,在北京舉行“2016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暨人工智能60周年紀念活動啟動儀式,傳承和弘揚人工智能的科學精神,開啟智能化時代的新征程。
2017年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發表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壯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新興產業,“人工智能”也首次被寫入了全國政府工作報告。在業界看來這意味著人工智能已上升為國家戰略。
國內以BAT為首的科技企業爭相發布各自的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智能音箱被視為智能家居入口和家庭人工智能交互的切入點,引發了全球科技企業的爭相布局。
7月5日的百度AI開發者大會上,百度創始人李彥宏通過視頻直播展示了一段自己乘坐公司研發的無人駕駛汽車的情景。使大家切身感受到無人駕駛時代正漸行漸近。目前無人駕駛已成為當前全球汽車產業和互聯網企業爭相布局的“風口”,中國作為汽車消費大國,未來將具有更多發展機遇。
7月20日,國務院出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目標、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規劃》確定了中國人工智能產業三步走的戰略目標,部署構筑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世界科技強國。
11月15日,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暨重大科技項目啟動會在京召開,公布了第一批國家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這次會議的召開標志著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和重大科技項目進入全面啟動實施階段。
12月3日舉行的“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上,包括微軟小冰、滴滴大腦、阿里巴巴ET大腦、騰訊覓影等在內的多項新技術被推薦為本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領先科技成果,人工智能成為最突出的亮點。
12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明確了人工智能2018-2020年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體突破、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振興實體經濟、建設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方面的重大作用和具體目標。
2018年
此時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已經頗具規模:
★論文產出:中國人工智能論文總量和高被引論文數量都是世界第一;
★專利申請:中國專利數量略微領先美國和日本,國家電網表現突出;
★人才投入:中國人工智能人才總量世界第二,但杰出人才占比偏低;
★企業規模:中國人工智能企業數量全球第二,北京是全球人工智能企業最集 中的城市;
★風險投資:中國已成為全球人工智能投融資規模最大的國家;
★市場規模:中國人工智能市場增長迅速,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最大;
★產品應用:應用范圍廣泛,語音和視覺類產品最為成熟;
關于人工智能人才的投入:整體呈現東多西少的局勢。
關于人工智能投融資情況:自2013年以來,基本呈上升趨勢。根據2013年到2018年第一季度全球的投融資數據,中國已在融資規模上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吸金”國家,但是在投融資比數上,美國仍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
國內融資金額和融資筆數最高的省市是北京,且遙遙領先其他各省。其次上海、浙江、江蘇和廣東等省市的表現也比較突出。
從投融資輪次分布看,從2015年開始,國內投融資活動早期投資(包括種子輪、天使輪和A輪)的占比逐漸下降,這意味著國內投融資活動愈加趨于理性,產業也逐漸走向成熟。
關于我國人工市場規模:隨著人工智能各項技術的不斷成熟,市場規模也逐漸增長,其中以生物識別、圖像識別、視頻識別等技術為核心的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最大。
2018年,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算法能力的增強將促進計算機視覺、語音等技術不斷突破。核心計算芯片也成為巨頭們戰略布局的一環,谷歌升級TPU3.0,英偉達發布最大GPU,國內寒武紀推出首款云端智能芯片MLU100,阿里、華為、小米紛紛推出自己AI芯片產品,并將進入大批量商用上市階段,人工智能產業將繼續增長并與垂直行業加深融合。
中國人工智能的發展如今已經具備了非常優越的條件,不僅具有廣闊的應用市場和豐富的數據,也有國家和地方政府強有力的支持。然而要成為真正的人工智能強國還任重道遠,中國必須加強基礎研究,優化科研環境,培養和吸引頂尖人才,在人工智能的核心基礎領域實現突破,保證人工智能發展的根基穩固。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6882瀏覽量
237638 -
計算機視覺
+關注
關注
8文章
1696瀏覽量
45929
原文標題:10分鐘讀完中國人工智能簡史
文章出處:【微信號:TechSugar,微信公眾號:TechSugar】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