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汽車的未來幾乎確定無疑:傳統汽車的核心要從發動機、變速箱、操控,基于用戶的傳統賣車、配件、金融模式,轉變成基于用戶賬號與軟件數據服務的模式。”博泰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應宜倫認為,這將成為2018-2022年接下來五年中國智能汽車的發力點。
如今,單純依靠汽車銷量推動行業發展的時代已悄然遠去,如果汽車廠商能在其他領域賺取同等利潤,就不會介意市場增速是否跳水。
這意味著汽車廠商要徹底轉變造車理念,逐步擺脫內燃機這一最主要的束縛因素,摒棄當前對于駕駛質感、舒適性、加速性的過分重視,這樣車聯網和智能領域的變化才會隨即而至。
汽車廠商的商業模式需要改變,不是簡單的新零售模式,而是基于OS、云、用戶賬號產生多種新的商業模式,但仍會以汽車公司為主導。
要實現這點,需要依托的正是車聯網行業的發展:高速公路收費、加油、充電、洗車、維修保養、道路救援、訂機票、訂酒店、網上購物,以及原先的汽車金融等等,最終成為一個閉環,就會產生大量交易。
車聯網的發展模式要變,汽車廠商的商業模式也要變。如今的車聯網已進入深水區,留給實踐者的是車聯網業務布局+渠道拓展+打造極致產品+資源整合——這才是下個時代勝出的關鍵。
B2B是基礎
車聯網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但一直沒有太大顛覆性的進步,隨著自動駕駛,高科技技術的出現,車聯網也再一次進入大眾視野。
但對于行業本身而言,盲目崇拜技術是不可取的。過于關注前瞻性的技術,反而不利于車聯網行業的良性發展,會使得車聯網陷入上一次不溫不火的泥潭。
如何真正促進行業的發展,在應宜倫看來,作為汽車供應鏈中的一環,關注企業6-24個月內的技術進展,商業盈利情況,才是最為緊要的。
同時,車聯網行業也要真正讓技術服務于產業,產生實際的商業價值,才能談更多的技術革新,企業的轉型升級。
也因此,博泰未來的發展計劃,也將會是首先針對B端的客戶和業務,將車聯網相關的OTA、TSP、E-Call、車輛管理平臺、信息娛樂系統等傳統技術、業務,更深層次的推進到OEM、Tier1鏈條中,在此基礎上,做更多易用、實用的產品和服務,讓車聯網不再形同虛設,產生實際有用的價值。
比如基于現有的車聯網技術,將地圖廠商、外賣、商業區、保險公司、高速、停車場等等行業聯系起來,就可以產生非常多實際的應用。
比如信息共享之后,用戶用車過程中,系統可自動推送附近的車位空閑、好評餐廳、就近目的地路線、限速路段等信息,車輛進出各種關卡,也無須單獨付費,車輛本身跟車主銀行卡或者支付渠道綁定,無感支付。
這些并不需要高科技、AI,僅僅是車輛以及環境的基礎通訊設施改造,就能為用戶帶來顯著的體驗提升。
本末倒置的B2C
應宜倫表示,“如果不打通整個體系的層層環節,車聯網就沒有未來。”首先要從去App化做起,如果用傳統模式將手機上的App照搬到汽車上,就等于否定了操作系統ID和云及其相關生態能力這兩個智能先決條件,也就沒有什么未來的新商業模式可言了。
因此,目前車輛網廠商更多聚焦的點,應該在提升B端業務的能力。
而C端用戶的體驗,是更高級的目標。雖然行業都在談提升用戶的車聯網體驗,但做了這么多年,用戶還是選擇手機,無視車機。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車聯網基礎設施沒有建設完善,導致無法提供真正有價值的服務。
博泰目前在和伙伴進行一些業務上的溝通,未來希望打通手機同車之間的底層信息交互渠道。
用戶在手機上提前規劃了目的地信息和需求信息后,在上車后,并不需要喚醒手機,汽車即可共享用戶的行程信息,為用戶規劃最佳的行車路線,以及推薦用戶個性化,可能需要用到的服務。
當然車聯網行業也需要一定的前瞻,但這種前瞻還是以實際服務為導向。比如V2X是現在熱門的一個詞,但V2X本身包含V2I、V2V、V2P等多種概念。以目前的技術和車聯網行業發展現狀而言,這些都還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以V2I為例,博泰要做的嘗試,也是計劃同一些OEM、Tier1合作,在2018年實現上海的某一個機場,或者商業中心的停車場改造,實現車和停車場信息的打通。
這樣能為用戶提供一個最后一公里自主泊車的服務,用戶開著有對應功能的汽車,并且搭載了配套的軟件服務,即可在停車場入口,實現車的取和停功能。
-
車聯網
+關注
關注
76文章
2562瀏覽量
91516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777瀏覽量
107146
原文標題:車聯網進入深水區,博泰應宜倫眼中的未來五年 | GGAI現場
文章出處:【微信號:ilove-ev,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汽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