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與否,與世界上的很多其他事情一樣,很多時候是個需要落實到技術層面的問題。在所有技術相關行業,有技術不一定能贏,但沒有核心技術一定無法成為高端玩家——手機行業并不例外。
仔細想想,現在華為手機在軟硬件技術和體驗上還有什么短板?
信號一直領先。續航及充電一直不錯。拍照今年反殺長期霸榜的蘋果三星。游戲在嚇人技術后不再是痛腳,面對高通旗艦芯片機型不再落下風。極光色外形驚艷。系統更新給力。
對比其他旗艦機型,屏幕比不上三星旗艦的高端屏,僅此而已了。面對蘋果……好像也就是屏幕確實差些意思。
對一部手機的要求,終究要細化到各方面的體驗。
要想差異化,要想有賣點,唯有在性能和體驗上有獨門功夫。而各種體驗——通訊信號,續航,拍照,外形,性能,屏幕,UI等全是硬碰硬的昂貴技術。每一點技術和進步,都需要供應鏈或者整機廠商瘋狂砸錢研發。
業界頭部玩家——現在就是指三星華為蘋果——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三星蘋果華為三家占據市場前三名,是技術的勝利,是全球手機市場對技術研發勝利者的獎賞。
自主高性能SoC是頂級玩家的入場券。基帶也極其重要。華為三星有自主基帶,蘋果用intel或者高通的基帶,體驗不怎么樣,從技術護城河到消費者體驗就都有點瘸腿,要搞自研基帶。
手機廠商要是沒有核心技術,就只能看供應商那里有什么——供應商的技術,等于誰都能拿到的公共技術,用到自己的機型上談不上差異化,頂多賺個辛苦錢,還動不動被人卡脖子。
作為供應商,高通算大半個專利流氓;三星多年來一直在屏幕和存儲芯片供貨上耍流氓,卡其他整機廠商的脖子——從另一個角度看,有多年研發的壟斷技術做底氣,才有資格耍流氓。
銷量終究以用戶體驗為基礎,要有超越對手的體驗就要看獨門技術,要有獨門技術就要瘋狂砸錢研發。研發就要看投入。
想投錢搞研發?想要拿出一點屬于自己特色技術,昂貴得匪夷所思。
基帶芯片等核心技術動輒需要數百億級別的研發投入,否則連個響兒都沒有。
拍照模塊屏幕等核心技術的投入也動輒幾十億。把與手機相關的所有主要技術都自己擼一遍,成不成另說,上千億的研發資金就出去了。
如果像三星或者臺積電那樣,自己拉生產線做屏幕或者芯片等核心零件,數千億資金起步,還要準備好無數之前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教訓。
只能在低端混的展訊,一年研發開銷在五十億以上。
很多人瞧不上的聯發科,一年研發費用130億人民幣。
小米研發費用三十多億,被人嘲笑沒在研發上投錢。
中興一年研發費用一百多億人民幣,美國人一制裁就跪,被拉出來當沒有核心技術的典型痛批。
售價數千元的手機才是真正的工業時代奢侈品,相比之下神馬LV包包陀飛輪手表技術含量弱爆了。
更要命的是,光投錢還不夠。技術研發不像去菜市場花錢就能買到雞蛋那樣簡單直接。
除了錢,還要有技術底蘊和人才才能搞研發。那有錢有技術積累有人才總行了吧?
很遺憾,就算有技術基礎的業界巨頭愿意砸錢進入這個市場,很多技術也難以搞定。
英偉達和德州儀器都是玩了幾十年芯片,有各種人才還不缺錢的大拿,一樣因為搞不定基帶灰頭土臉地退出手機芯片市場。
高通是手機芯片老司機又如何,810芯片翻車的慘狀還歷歷在目。Intel搞芯片幾十年,搞手機CPU一樣沒戲。
微軟也早就想進入手機生態,這位爺總算財大氣粗又匯集全世界的英才了吧?想從自己最擅長的操作系統切入,結局又如何呢。
索尼更奇葩,明明自家有業界最好的CMOS和單反微單鏡頭ISP等全套成像技術儲備,音響技術也積淀深厚,偏偏自家出品的手機拍照和音質表現平庸。
澳門賭場算什么,芯片產業幾千上萬工程師養一年的成本就是多少。幾十億上百億投出去照樣打水漂,這才叫豪賭。
這個市場如此殘酷,連電子通訊產業傳統列強歐洲和日本在手機終端市場存在感也幾乎消失。沒有一家歐洲和日本企業擁有自主CPU和基帶,它們只能在CMOS等器件上尋找存在感。ARM只負責架構設計和授權,不涉及成品芯片的設計生產。
現在的智能手機市場,粗略地說,只有來自中美韓的四個玩家——三星,蘋果,華為和高通系。這四個玩家無一例外擁有自己的高端SoC。
大國決戰,哪個是拿著別人家的武器上戰場的。
展訊、傳音、聯發科等玩家出貨量并不少,但因為性能不足只能在功能機和非洲等邊緣市場尋找地位。即便相對好一些的聯發科,也因為技術掉隊無法占領高端市場。
——所幸華為一向是頭鐵理工男,一言不合就自主研發。
K3V2再爛,也要頂著消費者和媒體的嘲笑咬著牙上到旗艦機型,不停迭代,直到追上所有對手。華為決定自研SoC的時候,高通提出低價優先供應芯片,但這誘惑不了華為。從通訊網絡設備市場拼殺過來的華為知道,旗艦手機上永遠只用自主芯片。
游戲體驗差,那就搞GT技術。
至于巴龍基帶,那是起家的老牌強項,哪兒不行也不能信號不行。
拍照不行,那就收購業界團隊,蹭徠卡品牌也好,找索尼聯合研發cmos也好,就是要做到甩別人一條街。
后發哪有什么優勢,能有一點點成績和進步全他媽無數血淚換來的。
最坎坷的道路才是最近的道路。老老實實把所有岔路都用腳量一遍。習慣啃硬骨頭啃的滿嘴是血還徒勞無功。
實驗結果做出來多少就是多少,數字和指標不會和你討價還價,它只會無盡地折磨你。當初耍的每一點小聰明和走的捷徑事后都會狠狠地報復和嘲笑你。
總之,什么不行就研發什么。華為在研發上從不吝惜。哪怕手機中的技術幾乎是科技行業中最昂貴的技術,華為依然瘋狂砸錢,從技術上解決問題,提升用戶體驗。華為就像學生時代班上以刷題為樂的同學,見到什么就研究什么,不把所有的東西研究個明白不收手。
每年砸幾百上千億搞研發,和最先進的廠商PK,這特么才是國際大廠國際范兒。
就這么著,從余大嘴掌管手機業務差不多六七年時間,整體體驗上來了,用戶口碑也上來了。而中國市場的銷量冠軍頭銜,只不過是之前努力研發的結果,不過是技術實力的反應。
幾十年來各路不差錢的科技巨頭在手機市場來來去去,現在在終端市場有核心技術的只剩下三星華為兩家加上沒有基帶只能算半家的蘋果。高通只做芯片和專利授權,在市場上還是差些意思。
想一想曾經狼狽不堪直到退出的英偉達德州儀器英特爾等芯片巨頭,說華為在這個市場戰勝了它們也不為過。
要搞研發,資金、技術、經驗、人才、時間、耐心、意志、堅持、運氣缺一不可,缺一樣分分鐘死給你看。
總有人張口就來,覺得從arm那里買公版方案后就能做出自己的SoC,這種想法簡直就像以為自己看了幾遍梅西的過人錄像會踢球了,能加盟巴薩踢歐冠。雷軍投了不少錢做澎湃芯片,從S1上市到現在小兩年,S2也沒響動了。據說幾次流片失敗,每次四百萬美元,亮都不亮。自此之后,說華為SoC不過如此的聲音小多了。
失敗哪里是成功他媽,失敗只是常態。
高端技術從來就是非賣品加奢侈品。
小米OV頂多只能買到高通的芯片,無法買到高通的技術和專利。
麒麟芯片A11芯片無論性能比高通強弱,概不外賣。三星的獵戶座不賣為原則,外銷為例外。魅族小規模的用了一些,再無后話。
三星有最好的手機屏幕,那是它幾十年來在屏幕上研發和和生產砸了上千億美金,才知道屏幕應該怎么玩——別人,特指蘋果,最多給用二流屏幕。第一流的屏幕自己留著。
消費者想用最好的屏幕?三星旗艦上有,一千美元一部,獨家供應。
P20P的攝像頭所向無敵,但無論哪家廠商都沒想過找華為問個價,大家都知道不用打主意。
消費者現在還能花四千出頭買到市面上最好的拍照手機P20Pro,過倆月這點錢就不夠了,因為技術更強的mate20pro要上市了,至少要準備5000多。
vivo play5旗艦版一直被認為是史上音質最好的手機,雖然早已退出市場,但到現在二手價格也比同期的高價機型高不少。
消費者一直都愿意為更好技術和體驗買單。
有自研核心技術的廠商,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去年十月發布的MATE10是個標準的水桶機,各方面都不錯但缺少絕對亮點。所以MATE10的銷量在華為旗艦機中比較平庸,算不得爆款。到今年三月出貨650萬臺,直到前幾天,總計九個月才出貨一千萬臺,可見后期銷量下降很快——如果你留意一下第三方的價格,就知道MATE10價格下降也很快,在第三方的價格早就跌破3000。沒有技術亮點的機型,大抵也就是這樣的命運——哪怕當初上市的時候還小小搶購了將近兩個月。
P20基本上就是常規升級后的mate10,加上平地驚雷般的拍照。
就是拍照這一絕對強點,讓P20銷量比MATE10增長了幾乎一倍。P20Pro的拍照,生生把原本稱霸拍照體驗的蘋果三星旗艦機壓到第二檔——請注意,不是壓到第二名,而是第二檔——搞定了很多特別重視拍照發票圈的女性消費者,而這些人原來只用蘋果。
我不止一次地看到有人在論壇上說,自己的果粉老婆喜歡拿著P20拍照。很好,世界上沒有比產品本身更好的廣告。
猶記得P20發布會之后,甚至不少整天diss華為的米粉也紛紛發來賀電,祝賀這技術的勝利。能讓友商粉絲服氣,也只有犀利的技術才能辦得到。
P20一夜之間樹立起“華為拍照最牛”這一市場形象,讓所有批評者在這一項技術面前閉嘴乃至倒戈,堪稱技術領先帶來營銷勝利的經典戰例。廠商技術有爆點,媒體追著挖料爆料上頭條;沒技術的廠商,自己花錢找媒體打廣告吧。
P20系列(統計銷量歷來不含lite)四個多月時間出貨1000萬臺,生涯銷量最終能落在1800萬或者更多,比MATE10多賣六百萬臺沒問題。一部手機如果價格4000塊,總共能多賣兩百多億。這相機對華為來說太值了有木有,這研發投入太值了有木有。
市場上的勝利,無非技術上勝利的順延和結果。P20相比MATE10系列賣得多,賣的快,賣得貴,還賣的不費力。技術開發費用固然令人咂舌,但研發成功回報就是這么大。
華為自己研發了970SoC,就可以自己做優化,以之為核心加減配置,從1799的榮耀Play和榮耀V10一直武裝到12999的MATE RS旗艦版,我粗粗數了一下,目前華為使用麒麟970SoC的有9個機型。
MATE10(Pro)
MATE10 保時捷版
榮耀10
榮耀V10
P20(Pro)
MATE RS
榮耀Play
榮耀NOTE10
華為Nova3
最低的榮耀play可以看做970基礎版,只要1799就能搞定。榮耀V10在天貓官方商城極限低價甚至到過1599,就這個不算高的價格華為也沒有虧著賣,可見加些料的高端機型利潤有多高。
過兩個月隨著980上市,華為把產品線哪怕只是單單用980刷新一遍,又能帶一波出貨量。
技術能碾壓對手的時候,賣低價那叫性價比走量,賣高價那叫品牌溢價賺利潤,怎么都是贏。
羅錘子曾說過國內手機廠商除了華為誰也別裝,我相信這句話絕對發自肺腑。有技術有干貨誰還掰扯情懷和工匠精神啊。
如果一個學生強調自己素質高眼界高,那他的成績肯定很爛;
如果一個男人強調自己對女人好,那他一定沒錢又不帥;
如果一個女人總是說自己性格好,那就不要對她的顏值報太大期望。
沒硬實力的角色,才整天鬼扯其他。一個字,虛。
好學生直接甩高分就夠了,實力男人直接亮房本就夠了,漂亮女人素顏亮個相就夠了,哪兒那么多廢話。
蘋果華為三星開發布會都恨不得把自己研發的各項技術指標貼到每個人臉上,就這個道理。
技術不是一切。想一想供應鏈管理、市場營銷、品牌管理、渠道建設、公關媒體、財務融資這些事兒,個個令人頭大。
但沒有技術的話,就皮之不存,毛無以附。
看看粗糧。高通爸爸不給芯片,就只有缺貨耍猴。高通爸爸什么時候出新的芯片,粗糧才能上新的機型。高通爸爸說芯片價格是多少,那就是多少,弄得雷布斯在微博上叫苦。開個發布會,只能拿著上游供應商的雙GPS技術來吹。
雷布斯看到華為一塊麒麟970從1799的機型用到12999,心里是羨慕嫉妒恨的。只可惜自己的澎湃芯片還不給力,只能當高通的打工仔。
金立M2017,8848手機倒是想定位高端,可廣告里能拿出來的就是王石代言和意大利頭層小牛皮?還真把土豪當傻子。有多少人買賬?這么多廣告打出去,賣了多少手機呢?Vertu原來也想走這條路,最后免不了賤價賣身。
在消費電子領域,這一套吃不開,把手機鑲上鉆石也沒用。三星能賣W系列,華為有保時捷設計,那是這兩家有核心技術打底。
這些用別家芯片的廠家和聯想區別不大,差不多就是高級一點的組裝廠。加了個小牛皮,也還是加了牛皮的組裝廠。
藍綠算是技術含量稍微高一些,廣告猛一些,渠道好一些的組裝廠。配合高通,主要在中國市場廝殺。
而組裝廠,業界地位就低得多,份額的天花板就低得多。聯想也在PC領域做到了世界第一,不過是Intel的裝配廠。
光玩營銷和渠道,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終究受制于人。
美國人有芯片技術,中興沒有,中國的自有技術也不足以支持中興。美國人一旦決定制裁中興,中興立馬恥辱地撲街。中興事件是個經濟問題也是政治問題,但落實到執行層面的時候,它變成了一個技術問題。
當果粉、米粉厲聲指責華為SoC中的GPU性能不足的時候,他們沒有意識到華為麒麟能與高通驍龍輪番領跑,對中國的消費者來說多么幸福。
我們多年來在媒體上聽習慣了我國核心技術落后國外幾十年,卻沒有意識到麒麟芯片是唯一在先進集成電路領域有實力有資格與最強對手分庭抗禮、部分領先的研發成果。
我國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成果很多,華為海思技術含金量最高,市場化最成功,當之無愧。
總有果粉拿蘋果的A系列芯片來論證麒麟多么不堪。事實又如何呢?由于蘋果沒有自主基帶技術,GPS/WIFI芯片也需要外購,所以A系列芯片從不含基帶部分,也無需承擔GPS/WIFI的功能,自然可以把所有晶體管堆到CPU和GPU上,在游戲方面占了很大便宜。這樣做的代價就是需要占用寶貴的機身空間外掛基帶、WIFI和GPS芯片,后果就是能耗高,掉電快,發熱高,降頻嚴重,電池小。綜合看下來,A系列芯片為領先的游戲性能和跑分讓整機付出了巨大代價,整體體驗不值一吹。
由于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的華為存在,高通系手機才不得不一次又一次被按在國內消費者都能接受的價位上,三星LG等國外志(zhi)得(ci)意(jia)滿(gao)的品牌幾乎沒有還手之力,要不然不堪激烈的競爭退出,要不然困守小眾市場。華為在中國市場拖住了整個高通系,也基本拖死了三星。
就算是最高價的蘋果手機,在國內的市場份額也是全球主流市場中最低的,上季度不過6.7%。不是中國人消費不起——蘋果手機的市場占有率曾經也高達19%——而是因為華為等中國廠商為國內消費者提供了質量更好,價格更合理的競品!
從高到低,國內其他手機廠商推出機型時都要掂量掂量自己與華為榮耀差不多價位機型的配置,賣點在哪里,之后定出一個更低的價格。
國產廠商能占據國內市場超九成份額,當然不是華為一家的功勞,小米藍綠魅族在各個階段對此亦有貢獻。但如果沒有華為,華為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沒有自己的CPU基帶,沒有自主定價權,從而高通系廠商必須考慮華為的定價,那么國內手機市場的狀況比汽車市場也好不了多少。
作為對比,國內的汽車消費者從來不去爭論國產自主發動機的扭矩、動力、油耗、耐用性、噪音與世界最先進的發動機之間的差距有多大,也不去計較國產變速箱與進口變速箱的性能區別,畢竟懸殊的差距下,比較已經失去意義。
正是因為中國汽車廠商缺失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喪失定價權,國內的汽車消費者不得不長期忍受近乎訛詐的汽車價格。
而中國的手機消費者是全世界最幸福的消費者——看看歐洲的手機價格,過時的機型,驚人的高價低配。但如果你認為今天中國消費者本來就理應享受全世界最物美價廉的手機,那我勸你回顧一下歷史。
曾經擁有核心技術的手機杠把子諾基亞已經隕落,歐洲消費者再不能像諾基亞時代一樣享受全世界最低的手機價格,他們只能看著蘋果三星華為在歐洲輪番標出幾乎是全球最高的價格,中國人幫歐洲人代購華為手機幾乎成了一景。
這一幕場景很熟悉,不就是十年前國外手機廠商在國內肆無忌憚定高價的重演么。
當年諾基亞N97在歐洲的定價折合人民幣5500元,而在國內的定價是6500元。憑什么?就憑中國廠商沒有實力與之一戰。
今年華為P20在歐洲的定價折合人民幣5300元,而在國內的定價是4988元。憑什么?就憑歐洲廠商沒有實力與之一戰。
哪里的廠商沒有核心技術,哪里的消費者就要忍受高價。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
說個很多人沒注意到的細節:三星S9的國行價格是全世界最低的。諸位覺得這是三星對中國消費者良心發現呢,還是是面對中國廠商無奈低頭呢。
蘋果為新iPhone在中國市場定了個高價,中國的消費者讓它首日就破發——以前華為等國產手機還未占據今天份額的時候,并非如此,蘋果手機發售日加價到翻番都不稀奇。是的,連痛恨華為的果粉,都可以從華為手機身上受益。
如果沒有華為?看看各國反壟斷機構調查披露的材料中高通、三星惡心的嘴臉吧。
看看京東方華星光電廈門天馬未成氣候,韓國日本***廠商主導平板生產的年代平板電視的價格吧。
今天50寸的小米電視機只賣1999元,不是小米的功勞,而是中國面板廠商的功勞。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市場,而中國消費者在這兩個市場中得到的截然不同的待遇,中間只差了一個華為。如果中國的汽車廠商中有一個華為,中國的汽車消費者該有多幸福啊。
華為為什么眼里只有三星和蘋果?
我有核心技術,小米OV你有什么?吹業界標準的奧氏304不銹鋼,拿這玩意糊弄事兒收智商稅嗎?
你砸廣告,我也可以砸。你簽明星,我也可以簽。你鋪線下,我也可以鋪。
你的營銷我可以克隆,我的技術你克隆不了。
我有核心技術,你有嗎?我能把一塊970芯片做出十個機型,五千萬以上的出貨量足以攤低成本,你們能行嗎?我能針對你們的每一個熱點機型做一個對標的機型懟上去,你們做得到嗎?我成本比你低,性能比你好,體驗比你好,你憑什么和我斗?
聯想可以找供應商做極光色外殼,有本事做一個拍照牛逼的手機出來搶P20的銷量啊。
小米S1芯片的廣告語是冉冉中國心?在麒麟芯片面前,好意思嗎。
你們一幫組裝廠,憑什么和我比。未來市場只剩兩三家,那也是三星和蘋果這樣的技術巨頭,組裝廠一邊呆著去,如果能活下來,看看我怎么和三星蘋果高通斗。
970SoC支持Cat18,而高通系只有845才支持Cat18,835只支持到cat15。華為可以把使用970的榮耀play定到1799,而市面上價格最低的845機型,魅族的16最低到2688就再也降不下去了。
按說手機江湖也有規矩,大家性價比都差不多,做人留一線,日后好相見。可華為就耍了這個流氓了。畢竟有核心技術,任性。你來咬我啊。
類比一下的話,小米就是富士康裝配手機的工人,華為就是Intel研發芯片的工程師——技術含量、前景和物質回報的巨大差別,一眼即知。
以前沒錢買華為,現在沒錢買華為。
以前沒錢沒小米,現在沒錢買小米。
小米曾經風頭無兩,領先華為。時過境遷,華為和小米完全不一樣了有木有。
三星手機為啥在國內被干趴下了?三星在國內的營銷固然作死,但它現在已經喪失了技術上的優勢,才是根本的原因。
并不是說三星的S9+和Note9技術差。相反,三星的技術相當全面而強大,自己能設計并生產CPU,基帶,有自己的存儲器生產線,還有自主CMOS,自己的屏幕等等。但三星這些優勢,從技術上講只體現在區別化的高端機上,中低端機面對國產機既無技術優勢也無性價比。所以三星在競爭最激烈的國內市場,就只在高端機上還有點份額。三星有最牛屏幕的核心技術,它還能靠這塊屏幕占據一小點國內的高端市場。用不上這塊屏幕的中低端機型,完犢子了。
在全球其他市場,三星憑借搶先進入市場的優勢還能保持不錯的出貨量。這幾年在國產廠商的不斷沖擊下,三星的中低端機型越來越吃力,遲早會被國內手機廠商踩在腳下。
三星第二季度全球出貨量下降了10%。這份表格中,蘋果銷量微增0.4%,華為小米OV等國產廠商都在瘋狂上漲,只有三星一家下跌。考慮到三星在國內市場的份額已經可以忽略不計,并沒有什么銷量可以被搶走,唯一的結論就是國產廠商在國外搶走了三星大量的份額。
三星在接下來的幾年也要復制在中國市場逐漸失去份額的路徑——如果它還沒有意識到危機的話。
2019,華為在高端市場占有率和出貨總量這兩個指標上就算比三星差一點,也不會太懸殊。
中國人在科技產品市場贏不了美國人也就認了,多給點時間還贏不了棒子?笑話。
話說回來。三星電子為什么現在依然可怕,依然可以巨額盈利?人家有壟斷級別的存儲芯片屏幕等技術和產能啊。
三星的屏幕是全世界最好的,可以裝到自己的旗艦機上賣高價,連蘋果都只能買第二等級的屏幕——全球第一的手機屏幕和存儲芯片一樣也是三星多年技術研發的成果,現在在享受多年研發積累帶來的獎金。
失去營銷,失去很多。失去技術,失去一切。大劉誠不欺我。
前幾天IDC發布的中國第二季度手機銷量,蘋果在中國市場單季同比銷量,從800萬來到了700萬部,跌幅12.5%,堪稱巨幅下跌。
蘋果在國內市場為什么份額和銷量也同比下降了?最簡單的原因是,蘋果技術領先的優勢比原來小了,體驗差距比原來小了。
也許,這完全是P20Pro一款機型的功勞。
在我對國內手機市場有印象的二十年里,直到P20pro之前,國產品牌從未有機型在4000元級的市場站穩腳跟,大量出貨。
而新款蘋果的入門機型區間就在4000元以上。考慮三星可以忽略不計的市場份額,也就是說,蘋果約等于獨占4000以上的市場,國產品牌夠不到這里。買4000以上機型的消費者,只有蘋果可以選。
——直到P20Pro出現。
P20Pro出貨量高于P20。P20系列在前兩個月國內出貨383萬。估計一下,P20Pro在國內的出貨量約為200萬。也就是說,華為在自家原本空白的4000以上市場出貨200萬。這部分市場原本只有蘋果一家,現在變成了華為蘋果兩家。華為的銷量自然是從蘋果手里搶過來的。如果沒有P20Pro在這個價格區間賣了200萬臺,蘋果本來可以在國內出貨900萬臺。
很多人覺得蘋果好厲害,華為怎么可能趕得上,對吧?
作為一個曾經的蘋果手機用戶,我對蘋果手機的評價是,它是個有特色的瘸腿高價機型,連水桶機都談不上。
一款高端機應該均衡強大,不應該有明顯的短板,還要有碾壓競品的體驗和表現。
蘋果呢?多年來尿崩的續航,慢如蝸牛的充電,渣一樣的信號,動輒自動關機,不怕給機主誤事的傲嬌,被反殺的拍照,不支持雙卡雙待,無法電話錄音,更新個系統還給正常工作的老機型降頻,這都不是高端機應帶給消費者的體驗——蘋果連基本的體驗和功能都沒有做好,硬傷很多,這些問題出在國產廠商身上早被輿論踩死了。
就拿今年的蘋果手機來說
intel的基帶,哈哈哈哈
一如既往的垃圾信號和續航,哈哈哈哈
一萬多的手機,配個5w的充電器,哈哈哈哈
最高才3174毫安時的電池,哈哈哈哈
拍照還比不上兩千多的P20,哈哈哈哈
六七千的手機,720P的屏幕、可以停航母的邊框、單攝像頭,2700多毫安時的電池,哈哈哈哈
吃相這個難看。
蘋果現在要做的,是放下傲慢的架子,在下一部手機上展現出誠意,讓自己的手機配得上它的價格。
瘸腿和封閉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如果蘋果固步自封,那么兩三年后的蘋果,面對技術上和用戶體驗上已經沒有短板的華為,處境不會比今天中國市場的三星更好。諾基亞殷鑒不遠。
蘋果對華為的實力對比,已經不是當初的iPhone 4S碾壓K3V2機型那樣,華為連個對手都算不上。
現在的華為已經不是四年前那個把旗艦機P7定到3000塊錢以下還膽戰心驚怕賣不出去的華為。
現在的華為是有能力在四五千元市場制造搶購,千萬級大量出貨的華為,是一個萬元超旗艦站穩腳跟的華為——iphone 8的市場被小小吃掉了一塊。
明天的華為是有能力在五千元市場制造搶購,兩千萬級大量出貨的華為——原先有能力在這一高價區間制造搶購的只有蘋果。Mate20上市后將在5000元級別的市場大量出貨,iphone 8p及其同價格區間的新品開始要受到小小的挑戰。
再以后呢?自然是切iPhone X價格級別市場的蛋糕。
原先人情往來送禮,蘋果是標配。現在送華為不像兩三年前那樣拿不出手了吧。
以前華為的產品水平不夠,技不如人,賣不出高價。今年從P20Pro開始,用一項碾壓級別的技術體驗踹開了高端機市場的大門。
花大價錢研發出技術,有了叫板資本,難道不是為了出去踢別人場子?
狼群蓄力已久,第一次向霸主亮出獠牙,一聲怒號,向霸主的領地發動了第一次進攻。
華為特地強調很多新用戶來自蘋果。從MATE 20開始,華為的高端機會讓蘋果有點疼。
蘋果的麻煩來了。
可能很少人注意到,上半年P20Pro搶奪蘋果入門級市場份額,是中國手機廠商與蘋果的第一次交手,因為以前連交手的資格都沒有。之前幾乎沒有什么有銷量的國產手機能夠得到蘋果最新機型哪怕是入門版的價格。
在接下來的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統計中,我有個小小的猜測或曰期待,就是蘋果在國內的銷量雖然會隨著新機上市環比上升,但同比會猛烈下降。因為Mate20在4000元級市場,mate20 pro會在五千元級市場瘋狂收割。此外,P20Pro在mate20系列上市以后也不是馬上就退市,按照銷量衰退曲線,再降降價在國內市場再賣個一百多萬臺問題不大。
等到明年第二季度呢?全面升級,不知又裝備上什么新武器的P30又出馬懟蘋果了。
如果有國產手機在國內四五千元的價位賣上七百萬臺,蘋果在這個原本由他壟斷的區間,斬獲肯定會比原來大幅縮水。
更妙的是,蘋果今年全線采用Intel的基帶,而intel基帶的表現歷來感人,這款基帶能不能影響銷量不敢肯定,但肯定會顯著影響使用體驗。
給大家講個笑話,intel的基帶。哈哈哈哈,真是神助攻。在2018年下半年,這款2017年初就有的 xmm7560基帶支持的規格高達cat13,達到了835芯片的水平!
今年MATE20在國內的高端機市場就算不能超蘋果一頭,至少能打的有來有回。不過就全球市場來說尚算無關大局。
明年下半年MATE30上市的時候,同期全球的iphone銷量會不會同比下降?我很好奇。
蘋果在中國的銷量將會進入下降螺旋。其主要原因,就是華為P20以及之后的旗艦機系列將在原本蘋果獨占的暴利舒適區間不斷吞噬蘋果的份額。在接下來的幾年里,蘋果和三星S系列一樣,在除美國外的各個市場將會受到華為旗艦的全面沖擊。
如果三年后蘋果在國內下降到一年不足兩千萬部乃至一千萬部以下,我一點都不奇怪。現在蘋果在國內還有6.7%的市場份額,有很多品牌慣性的因素,畢竟還有很多消費者非蘋果不買。隨著華為技術和品牌的逐漸提升,再過兩三年,蘋果在國內能保住3%的份額就算不錯,和三星一樣淪為others廠商,下滑到黑莓那樣的邊緣小眾品牌才是它的歸宿。
畢竟非要和更好的性能體驗以及更合理價格的產品過不去的消費者,不會太多。再多的華黑,再怎么咬牙切齒跳著腳罵華為,也攔不住華為在全球賣出更多優質手機。今年全球市場,三星倒退,蘋果停滯,而華為在全球每個能進入的市場都動輒40%以上的大幅增長,就是消費者用真金實銀對華為投下的信任票,以及對華黑最好的回應。
華為連續四年成為中國手機市場的領頭羊,今年在國外的增長率超過四成,這個成績不是吹牛皮或饑餓營銷能搞定的。沒干貨,誰買賬。
華為單季出貨量超過蘋果,花粉和國貨粉群情激奮。這個數量的質量固然還不高,可如果連數量都超不過,其他就更無從談起。
何況這是美國人無恥地對華為封鎖市場之后的數字——中國又沒有在國內市場排擠蘋果和三星。
一向高舉市場經濟自由貿易大旗的美國人不顧臉面,強行用政治手段把華為攔在本國市場主渠道之外,卻敢于把中興放進來。因為誰是威脅最大的那個,沒有人比對手看的更清楚。
蘋果和三星,在中國市場的共同表現就是都只存在于高端市場——中低端已經被華為和高通系一掃而空。
蘋果三星目前還有些高端的獨門技術做護城河。等華為追上來,好日子就到頭了。
在全球除美國之外的其他市場,遲早也這樣。
這太公平了,誰有技術,誰就有資格去搶市場。(美國市場除外)
華為二三十年來從無到有,做到通訊和網絡市場老大,一路掀翻北電朗訊阿爾卡特,超越諾基亞愛立信,力壓中興思科;一手研發并掌握各種技術,一手出各種招兒,歷來也不是什么白蓮花耿直boy。
華為不僅有技術,其他該玩的招數,華為也都會。你說中國國情復雜,你說第三世界不講規矩,你說歐洲日本發達國家口味刁難伺候,華為統統拿下。華為幾乎是唯一一個苦練武功身懷絕技闖蕩全世界科技產品市場的中國企業。大疆也很棒,可惜所在市場太小。
通訊和網絡設備市場又吃技術又吃管理和執行力,華為在這個hell難度的市場都能做到老大,再轉戰手機市場后取得嚇人戰績又不是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想來有趣,諾基亞當年也是從電訊設備市場轉戰手機終端,沒想到簡直就是猛虎下山無人能擋,飛機坦克打大刀長矛,稍微用用力就做成了手機市場霸主。華為如果最終登頂,成功復制這一路線,歷史也太多頗有意味的重演。
別的不說,光是研發基帶這一塊,通訊設備出身的企業就占了很大一塊先手優勢。蘋果到現在還在為基帶發愁呢。用高通的,稅高;用intel的,性能體驗著實不行。別看蘋果多年在手機市場叱咤風云,其實實現通話功能的芯片一直都要依靠外部廠商。反觀華為,當年祖傳K3V2千不好萬不好,唯獨基帶表現不錯——怎么樣,技術又救了華為手機一命。
一旦華為在技術上消除了差距,諾基亞愛立信北電朗訊阿爾卡特思科等前巨頭的好日子就到頭了。所以,別讓華為在技術上夠到蘋果和三星,不然蘋果三星的下場也一樣。
中國市場是全世界競爭最激烈的手機市場,華為尚且能從運營商低端機開始,做到老大,爬升到國產機的最高端,以后在質和量上稱霸全球市場有什么不敢想的。
前幾年余承東說要超越三星和蘋果,媒體立即送上大嘴外號。那個時候媒體和諸位沒有意識到,華為是與其他絕大多數中國企業不同的那個。其他中國企業砸廣告搞營銷是默認值,搞技術是反例,而華為正好倒過來,玩命研發技術才是基本配置。其他中國企業大概生怕砸錢搞研發,華為生怕不砸錢搞研發,生怕技術上落后別人一步。
我們從小到大一直在各種媒體上聽到看到,XX產品核心技術由國外X企業壟斷,國家每年都要花XX億美元外匯高價進口,而X國這家公司一年的利潤就是XX億美元,國內僅能進口成品或完成簡單的裝配。
華為對這些進口組裝的活兒不感興趣,是為數不多的一直玩命研發技術和外國高科技企業PK的中國企業。華為永不為組裝廠,而華為必將為王。
華為的基因和思維方式,從來就是通過研發做出最牛逼的技術,從技術層面干翻所有對手。無論在通訊網絡設備市場,還是在手機市場,這個基本思路就沒變過。沒辦法,對手都是科技巨頭,通訊與網絡設備市場特別吃技術能力,沒自主技術的企業墳頭草都二尺高了。
我一直覺得華為患有“技術不足焦慮癥“,癥狀還不輕。該癥狀主要表現:不把對手在技術上甩一條街,睡覺都睡不好。治療方法:研發出最好的技術。療效:可緩解,不可痊愈。
2011年之前的華為雖然主要做白牌機,但以華為的企業文化,轉型到自己做核心技術是遲早的事,余承東只不過是被公司文化選中做了手機業務的掌門人。
用看待一般中國企業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華為,要被打臉。媒體和網友以為余承東在吹牛,可諸位沒意識到華為幾十年來一直在高科技通訊行業PK各路高手,而且越戰越勇,在通訊和網絡設備市場成為了最強的那一個。
近幾個月,華為發布了業界最強的拍照,嚇人的GT技術,全球銷量大幅反超蘋果,第一次穩固地站上第二名的位置。
余大嘴在很多網友和媒體眼里慢慢改名余誠實——早先大家都說大嘴吹牛皮,架不住如今人家兌現了。碰瓷大嘴成了手機圈的高危行為。
我猜,余承東大概這么想:通訊設備及網絡設備市場我們都能做到老大,手機市場并不比通訊網絡設備市場更加困難。我們不做低端的運營商白牌機,我們要像通訊網絡設備市場一樣,研發自主技術,做高端,做老大!你說我是大嘴吹牛,可我心里真的是這么想的!我們華為一直就是這么走過來的,有能力兌現!通訊市場的大玩家,哪個比手機市場的主要對手好對付?
我從來不認為在他人眼中哪個令人聞風喪膽的boss不可戰勝。我之前二十多年一直在全世界各地與他們刺刀見紅地貼身肉搏,并且贏下一個又一個勝利。別人不敢想的事兒,我干都干完了。
白手起家打怪升級這事兒,我挺擅長,而且,我完全不介意在手機市場再來一次。從二十多年前我來華為的那一天開始,從華為決定自己研發C&C08電話交換機開始,從我七八年前掌管手機業務開始,我和華為就沒想過只去做一個組裝廠!我們的終極目標,從一開始就是,終有一天用自己親手打造的地球服最強武器砍翻所有boss。
今年大嘴說未來只剩下兩到三家手機廠商。翻譯過來就是,我華為肯定是老大,有核心技術的蘋果三星陪我們玩玩,沒核心技術靠高通芯片吃飯的粗糧OV遲早去死,高通最好也去死。蘋果三星確實有實力,我目前沒有把握全都干掉,但這二位要是一不小心犯了錯,那就等著像諾基亞一樣消失吧。
我對當第二名這件事兒沒什么興趣;我不僅要當老大,而且還是全球市場份額達到三四成,國內占比四五成的老大。以前三星諾基亞高中低端通殺的位置,我來坐;蘋果在高端市場攫取巨額利潤的位置,我也要坐。我華為不僅是第一,還將是三星加蘋果,加強版諾基亞。
你們現在的位置我很喜歡,我會用自己技術帶來的更好體驗說服消費者,他們會用鈔票投票給我,讓我取代你們。質量與數量,我全都要。
我從來沒有也不會借助禁止對手進入市場主渠道這種手段增加銷量數字,我要用最好的技術堂堂正正的在所有能自由競爭的市場中擊敗你們,因為我自己研發的技術是我最熟悉最可靠的武器,這是幾十年來我最擅長且唯一的攀登路徑 ,除此之外我也沒有其他的資本。
在這個對中國企業并不友好的世界,無論是原來在通訊與網絡設備市場,還是今天在手機市場,更好的技術和體驗,以及更合理的價格一直都是我唯一的倚仗。哪怕要面對美國市場對自己關門這樣赤裸裸政治因素造成的挫折,哪怕有某些不知道是否國內企業的廠商在投票的時候背后捅刀子,我依然不會改變超越所有對手的目標與愿景。
去年全球賣出14億多部手機,三成大約是4.2億部。國內手機銷量四億多,四成是1.6億以上。也就是說,就算今年華為實現了出貨量兩個億的小目標,也還要再翻上一番再拐個彎才能兌現大目標。
如果各位覺得這又是華為的牛皮,請你看一下華為近幾年的數字:
從2011年底年華為決定不再做垃圾運營商渠道手機,轉做消費者品牌開始
2012年,3200萬(包括功能機)
2013年,5200萬(包括功能機)
2014年,7500萬
2015年,1.06億
2016年,1.31億
2017年,1.53億
2018年,2.??億部?
2015年華為手機的出貨量剛過一億,今年眼瞅著就直奔兩億。也就是說,華為花了四年時間,翻了一番。聽起來很厲害,但與華為以往的戰績相比,這不是太快了,其實是……太慢了。
華為增長速度之快,讓很多不關心相關新聞的消費者還停留在以往的印象里:華為主要是搞通訊設備的,做手機只是副業玩票;華為還只是中低端品牌……
其實,華為的營收已經超過Intel和IBM、索尼,直逼微軟了。
其實,今年華為P20系列一炮而紅,明年的雙旗艦就要槍挑三星S系了。
其實,華為早就把營收目標定在2000億美元,要和蘋果三星并駕齊驅,乃至拉這二位下馬了。
稍不留神,你對華為的印象就過時了。
誰來像三年前一樣寫幾個段子,諷刺大嘴不吹會死?我到時一定去拜訪一下。
一提華為就說搞愛國營銷的,出來走兩步,麻煩解釋一下,為什么華為在海外市場銷量也猛漲百分之三四十,難道華為在這一年突擊洗腦了幾千萬歐洲日本南美等地的外國人,把他們變成了精神中國人?
中國市場最不吃愛國營銷。同等條件下選洋貨,才是很多國人的心理定勢。
遠有摩托羅拉諾基亞,近有四年前的三星,在中國市場都曾經是絕對的霸主。國產品牌占據第一的位置并不長久,小米2014短暫成為市場第一之后,華為2015年緊接著成為出貨量老大。
要是愛國營銷有用,當年哪輪得到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狂賣缺貨還賣高價。
要是愛國營銷有用,華為一眾使用祖傳K3V2的機型怎么沒有戰翻蘋果三星。
要是愛國營銷有用,雷布斯的冉冉中國芯,澎湃S1應該大賣了吧。
國人對國貨的信任度一直差些。我明白,因為直到今日,粗制濫造乃至坑人害命的大牌小牌國貨也不少,遠有奶粉,近有疫苗。
華為頂著質疑國貨的目光崛起,難度更大。
中國廠商已經證明過,有了技術基礎后再做營銷和市場,國內廠商表現并不差。
國產廠商有低端的技術,那就有辦法占領低端的市場——我說的是用展訊芯片占領非洲市場的傳音。此外,展訊和傳音這一對CP在印度表現也不錯。
國內廠商有中端的技術,那就有辦法占領中端的市場——我說的是2017年及之前的華為,以及高通支持下的小米OV。現在國內市場中外國廠商的中低端機型被掃蕩一空,這也足以證明國產廠商的實力,因為這在全球市場并非常態。
國內廠商有高端的技術,那就有辦法占領高端的市場——我說的是2018年的華為。大嘴說980芯片完爆845,我相信大嘴這次依然能說到做到。
中國廠商在競爭最激烈的中國市場摸爬滾打,能活下來的已是銅皮鐵骨。諸位能把三星蘋果兩強擠兌到市場份額加起來才七八個點,在全世界市場中是個不折不扣的異類。中國之外的國際市場原先的常態是蘋果和三星S系盤踞高端,三星的垃圾機型和其他小廠商在低端大量出貨。
別看我一直把小米說得很弱雞,其實他是世界第四的智能手機廠商!就這還被對手打壓得不行,一堆媒體看衰。在國外呢,表現不俗。
而中國廠商揚帆出海后,首先三星的低端機份額就開始大量流失。而華為,開始向高端沖擊。
把單款手機賣到4000元以上并在全球市場千萬級出貨,換言之,把高價產品賣出量,無論在哪個行業都是個結結實實的高級技術活兒,這更是手機市場巨頭的標志,并沒有多少企業能做到。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只有蘋果和三星在這里舒舒服服地每年賺取數以百億計美元的高額利潤。曾經輝煌的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做到過,如今已經物是人非。
MATE10系列算4000元級別的高端機嗎?不算,價格太低,技術和體驗上和小米一樣沒有資格賣高價。發售八個月后就可以在第三方店鋪以2700價格買到的機型算什么高檔機。
P20系列算嗎?勉強算。說是千萬以上銷量,畢竟還有一半由低價的P20構成。發售五個月,入門級機型在第三方店鋪就跌到不足三千元,說這是高端機,連我這種華為吹都覺得有點……不好意思。
本來我準備說華為已經崛起,不過想想華為尚未有一款在蘋果主流價格區間出貨過千萬的機型,寫了一半又把結論改成尚未崛起。旗艦系列還沒有在高端市場站穩,直到今天,價格和銷量跳起來也才剛剛夠到別人腳跟,算哪門子崛起。
既然你決定未來要超越最強大的對手,那我現在就拿最高的標準來要求你。
光看數量意義不大。傳音銷量不低,依然是邊緣玩家。高端機才是實力象征,中低端機那是練手跑量賺點油錢停車費。
如果華為高端機年銷量過了五千萬乃至一個億,大概不會有人自討沒趣地問華為是否已經崛起。盡管很多人到現在依然不相信華為能戰勝三星和蘋果,但這一天卻會比大多數人的預測要更早到來。
華為去年的總營收是均價6036億,相當于賣出一億部價格6000元的手機。然而這只是蘋果日常的一部分,也是華為努力的方向。去年的mate10賣了一千萬,價格不過3000元出頭。今年的P20銷量至少1800萬,平均價格就來到了4000。過兩個月發售的MATE20,可以預計均價5000,目標銷量2000萬起步。銷售額敢不敢沖一下一千億?
明年,P30和MATE30的表現只會更好。2020到2021年,雙旗艦得到各種黑科技加持,品牌不斷提升,沖擊均價6000,總銷量沖擊一億,why not。
我在這里斗膽預測一下華為反超蘋果三星的軌跡:
今年第三季度,華為依然能依靠前期累積的優勢在單季銷量和累積銷量上超過蘋果。
在第四季度,蘋果會在新機加持下銷量依然同比下降,大概賣出七千萬臺,與華為膠著。這也是蘋果最后一次單季銷量與華為接近。
2018年,華為總銷量與蘋果差別不會太大,不過這不太重要,多一點少一點都沒關系(我才不會說,沒超過蘋果我就裝作沒這事兒,真的超過就吹爆)。
好在無論2018年超過蘋果與否,2019年總是能超過的。
2019年一二三季度,華為新機群的銷量持續超過蘋果;在全球市場不斷逼近三星;在第四季度,完成對三星的反超!其中最重要的市場明星,P30和MATE30,銷量分別站穩2500萬,售價站穩4500元。
2019年,華為總銷量與三星差別不會太大,不過這不太重要,多一點少一點都沒關系(我才不會說,沒超過三星我就裝作沒這事兒,真的超過就吹爆)。
好在無論2019年超過三星與否,2020年總是能超過的。
數量超過三星只是第一個目標,同時在高端機市場逼宮蘋果更有意義。完成這一目標的標志是華為均價600美元以上的機型,每年賣出1.4億到1.6億臺。大概 2021年完成。
歡迎挖墳打臉,反正我匿名。
再看手機市場。今年只用四個月多一點時間,華為就把P20賣出了1000萬部,按照銷售曲線,整個生涯保守估計1800萬部,而華為給自己定的目標是挑戰2000萬部。P20的出色表現也極大拉高了消費者對MATE20關注度。
很好,口碑和體驗的擴散也需要時間和過程,蘋果和三星也如此一路走過來,iPhone到了4才算爆款,三星S系列也并沒有第一部就一炮而紅,都有一個品質和品牌爬坡的過程。
P20成為華為的口碑和形象擔當。華為旗艦機的口碑和銷量在走平兩三年后,由P20這里猛然向上一拐。
10月16日發布的MATE20,市場期待度極高,生涯不會少于2300萬部。只要蘋果三星不推出超越華為拍照性能的旗艦手機,華為就可以舒舒服服地把“最強拍照手機”的紅利一直吃下去。
高端技術是個奢侈品,偏偏又一本萬利——只要擁有全世界最好的技術,就可以收割全世界的市場。
P20系列的優越的拍照性能不僅僅來自Pro版使用的1/1.7的那塊大底,因為使用業界通用1/2.3底的雙攝P20的Dxo得分也壓過了蘋果和三星的旗艦機,這分明就是算法和鏡頭、ISP等硬件的研發技術體現。
簡單地說,P20不僅器大,而且活好;更過分的是顏值還高。這體驗必須最激爽——不受女性歡迎才是怪事。
想要在拍照的表現超過華為三攝,也只有三星蘋果兩家有這個潛力。華為三攝不是噱頭,而是實實在在的技術。在平時需要兩個攝像頭配合,在特定的場合需要三個攝像頭同時工作,這需要設計專門的ISP和AI硬件并開發專門的算法處理攝像模組發送過來的數據,而這一套整合系統意味著召集大量有經驗的工程師,投入大量的時間研發并整合鏡頭、CMOS、ISP和算法。這意味著一切軟硬件都是華為特別定制,工作量和難度至少不亞于開發一部專門的卡片機;也意味著只有能同時自研SoC和攝像模組的廠商才有這個可能去從硬件設計上追趕華為。
我不是攝影發燒友,但據發燒友說,P20Pro的拍照表現已經追平甚至小超了六年前索尼初代黑卡Rx100——順便說一句,這款相機現在依然在售,市價2300。
就算蘋果三星早就有照相方面的預研,并且也有這個意向,也至少花兩三年時間才能持平華為;筆者懷疑高通就算有這個意愿,又要花多長時間來趕超。
有人說華為手機性價比不行,開什么玩笑,四千多就能享受業界最好的拍照技術,這性價比爆表了好嗎!換三星蘋果,你能從這二位爺四千出頭的機型上買到業界最好的屏幕還是SoC?
從P20開始,每個購買蘋果三星旗艦手機的消費者都會猶豫一下:蘋果三星這賣七八千小一萬的機子,拍照還比不上兩三千的P20呢——而且信號和續航也比不過華為。
寫到這里,我突然覺得自己把P20系列寫成了華為純粹靠“賣相機送手機”所以成了爆款的樣子。
手機市場哪里是“賣相機送手機”就能爆款這么簡單。我們翻翻手機行業的歷史書,“賣相機送手機”這事兒,華為不是第一個干的。
2013年,諾基亞推出了Lumia 1020,用的是更大的1/1.5寸的底。像素達到了驚人的4100萬,配備卡爾蔡司認證鏡頭和光學防抖。這款手機,哦不,相機的宣傳口徑如此囂張,以至于dxomark把它放到了相機序列中進行評測。
2014年,擁有自主相機品牌和卡片機技術的松下推出了Lumix DMC-CM1P ,喪心病狂地使用了卡片機級別的一寸大底,徠卡認證鏡頭。
市場反應大家也看到了,消費者基本上以獵奇的心態看待這兩款手機,接受度不高,再無續作。
為什么?因為手機畢竟是手機,先要給出手機的基本體驗,再談其他。這就是P20與這兩款機型的區別。P20的底子是麒麟970芯片打底的水桶機MATE10,各方面的表現都均衡強大。華為能把“賣相機送手機”這事兒辦成功,主要原因在于華為送出了一部足夠好的手機。這就超出了2013年的諾基亞和之后的松下的能力。
這是華為技術基礎及進步的力量,無論是行業廠商還是消費者,都不得不把華為和蘋果三星排到一起。
不要太久以前,就是去年,就憑華為手機各方面的技術體驗,配得上今天的價格和地位嗎。
P20Pro能在4000多的價位上得到認可,根本原因是它搭載的技術帶來的性能和體驗配得上4000塊錢的價格。
據說MATE20Pro的價格要從5200起步,那也是市場認為其性能和體驗配得上5000多的價格,華為才敢定這個價。
國產手機今年首次正面硬杠5000元價位的iPhone,看點多多。
號稱吊打驍龍845的麒麟980自不必說。早在三月份P20發布的時候,就有傳言說由于970芯片性能所限,拍照硬件的實力無法得到完全發揮。在980增強的CPU、ISP和NPU加持下,MATE20拍照表現大幅提高——現在華為旗艦拍照吊打三星蘋果旗艦機算個毛線新聞,目前的爆料是吊打P20Pro。P20的960幀攝影被人指出是480幀插值,這次應該是真·960幀了吧。
果粉總是吹噓蘋果手機打游戲體驗多好,但想在用流量打王者榮耀的時候接電話不掉線,蘋果手機就做不到。mate20就可以,因為其基帶和天線支持雙卡雙待雙通。
要做旗艦機就要這樣,我可以不用,你不能沒有,體驗還不能差。旗艦機要有旗艦機的范兒。
還有40W充電和更大的電池,AMOLED屏幕,更加強悍的雙GT,足以撬動一次價格抬升。
更高的價格的來自更好的體驗,更好的體驗根基是更強的技術,而技術的問題,終究要靠技術解決。
據傳,今年隨MATE20上市的除了超旗艦定位的保時捷設計,還有一款機型,定位比MATE20Pro高,比保時捷設計低,不帶保時捷設計的logo。我猜,這是華為自主品牌力增強之后逐漸淡化保時捷設計品牌。也許下一步要被淡化的就輪到徠卡鏡頭。
MATE20Pro版訂單,有我一份。希望多多備貨,不要讓我排隊太久。
MATE20,我看好你呦。
來源:搜狐新聞
九月的蘋果新機不過一次例行牙膏升級,拍照依然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提高;三星S10就算有微小的可能裝上更好的相機,也在半年之后——也就是說,華為光憑拍照能至少至少領先一年。
三星蘋果的拍照每遲到半年,華為僅僅靠拍照這一絕對強點帶來的紅利就可以賣出2000萬左右高端機。更不要說麒麟980芯片的性能至少能在驍龍855上市之前領先半年時間。
華為運氣夠好的話,三星蘋果在明年下半年才能拿出堪與P20匹敵的攝像頭。這個時候華為不僅已經把相機升級過兩三次,而且已在500乃至600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場站穩腳跟。屆時放馬出戰的MATE30又裝備上了更好的SoC(1020CPU和5G基帶)。
華為每賣出一臺500美元以上的手機,原本獨霸這個價位市場的三星和蘋果就會少賣一臺。從2018年的P20Pro開始,華為第一次進入高端市場,就不再是一個可以忽視的玩家。
蘋果去年銷量2.15億部,三星當家的S系列有4000多萬銷量,Note系列不明,估計千萬上下。NOTE9亮點寥寥,無論國內外的預定量都比NOTE8更慘,不會改變市場格局。
況且今年的蘋果新意寥寥,還賣的死貴,真是神作死。
整個高端市場大概有每年不到三億的容量。今年開始,華為憑借P20Pro在500美元以上的市場站穩腳跟,有了一個良好的起步。
P20Pro對于華為的意義,堪比當年一炮而紅的mate7,怎么說都不為過。Mate7告訴華為,自己真的可以做手機;P20pro第一次告訴大家:華為也有能力做高端機,華為不再是那個只能做中端機低端機跑量,賺取一點可憐利潤的手機廠。
傳說中更狠的1020芯片,持續升級的拍照性能及體驗,在2019都會給蘋果三星的高端機市場構成很大壓力。S9銷量比前輩S8猛烈下跌,蘋果在中國市場銷量同比下降,僅僅是個開始。今年第四季度,極大可能是蘋果最后一次全球單季銷量超過華為。
要想與三星S系列雙雄爭鋒,需要一年之內在500美元以上的市場賣出5000萬臺。今年的P20至少能賣出1800萬臺,其中Pro占一半以上;MATE20賣上2300萬臺也是個合理的期待值。這么一算,距離三星已經沒有數量級的差異,大家已經是可以掰掰手腕的對手。在某個細分市場三年里增長個四五倍,以華為歷史來說又算不得多大的奇跡。
——尤其,前幾年的華為一直在蓄力攢大招, 這幾年到了收獲期。余大嘴提起GT技術、980芯片、mate20、三攝技術的時候,就像個拿到了一大堆新玩具的孩子,忍不住向全世界炫耀,又要壓著得意,一臉壞笑地告訴大家尤其是友商,你們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你們還不知道我手里的好東西還有多少!
華為將像機器貓一樣持續不斷地從口袋里掏出這幾年研發的黑科技,不停往市場的更高端爬。下一個嚇人技術是什么?石墨烯電池還是自研GPU?
雖說華為自從余大嘴掌門后花了七年時間才剛摸到蘋果的腳后跟,但一旦讓華為摸到腳后跟,大家平起平坐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況且和競爭對手平起平坐也不是華為的習慣,華為一貫的尿性就是找到機會就蹬鼻子上臉。沒辦法,華為在通訊網絡設備市場一直都這個傳統。
高端技術持續釋放到市場之后,中低端市場的日子會更輕松,只要把高端機的技術加以剪裁和組合,或者把老旗艦的技術乃至產品下放,中低端的產品線就出來了。現在的榮耀品牌產品線就有點這個意思。預算不足又眼巴巴期待P20Pro拍照體驗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
華為什么時候想刷一波銷量的話,簡單粗暴地降價或者把照相或芯片放到低一檔的機型上就行了,我仿佛能看到那一天其他品牌忠實粉絲高喊,真香。
學渣問學神:數學怎么才能考到140分?
學神答道:這很簡單,少做兩道5分的選擇題就行了。
華為現在還不是學神,不過也絕不是學渣,大概算個學霸。等完成到學神的升級,神擋殺神佛擋殺佛,其他人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華為要面對的主要對手,雖然各有長處,也都有自己的重要缺陷。
三星自家的CPU和基帶都無過人表現,反應在終端的體驗就是信號差,性能低人一頭,哪怕旗艦機也一樣。但三星什么都能自產,所以反而是綜合實力最強的那個。
雖然很多國人還看不上華為,雖然三星在中國市場被干到幾乎消失,可手機市場大浪淘沙幾十年,今天把自主SoC上的AP與BP(基帶)和自主終端品牌這最基礎的三樣配齊了的,只有三星和華為兩家。
蘋果沒有自己的基帶。多方面使用體驗很糟糕,冥頑不化。蘋果最有錢,卻是最脆弱的那個。
借用@楠爺的一句話,能在AP和BP上同時與華為競爭的只有高通。但高通沒有自己的終端品牌,下游雖然有小米OV以及三星在部分市場為其出貨,終不能如臂使指。
不知不覺,845芯片銷量下滑嚴重。在高端產品市場,也難見高通芯片的機型,除了S9系列在美國市場有些出貨量。
華為相比對手,什么都有,什么都會,手里還攥著個一兩年內睥睨眾生的拍照技術。雖然還沒門門95分,但正在悶頭趕。如今在高中低端所有市場煽風點火,千元機可以玩性價比把性價比起家的小米往死里逼,高端機可以用技術挑戰技術出身的蘋果三星。
非要說短板的話,華為使用的屏幕表現尚不及三星頂級屏幕。但華為早就向京東方投資,聯合研發屏幕。以華為搞技術的狠勁兒,再過幾年,誰家屏幕表現更好,猶未可知。華為前幾年開始聯合徠卡研發的鏡頭,聯合索尼研發的CMOS,悶頭做幾年,今年成果出來了。
去年P10芯片門,華為損失慘重,說穿了也是技術問題——國內沒有能掌握存儲芯片生產技術的供應商,只能去找競爭對手三星,結果被狠狠擺了一道。
三星能坐上出貨量第一的位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自己就是從沙子到芯片到手機成品的全套產業鏈,萬事不求人,不光吃完所有利潤,還有能力迅速大量備貨鋪貨,成本還比對手低。你們去找產業鏈,而我就是產業鏈。
有自己的高端技術,日子真是太爽了。
有點好奇,如果華為憑在研發上的瘋勁兒,以自己對圖像方面的技術和成果作為賣點,出一個類似索尼QX鏡頭式相機的產品作為可以單獨購買的手機附件,會不會搞出點名堂,反正這些年在拍照與視頻方向上投入與經驗積累也差不多夠研發一款入門級相機。當初余大嘴搞“甩一條街”工程最初就想做個一寸底的拍照模組,結果因為手機上放不下被否定了。但大底可以放在外設上啊!單反微單相機的原生畫質固然毫無懸念地吊打手機,可是它們缺少華為這樣群眾喜聞樂見的高出片率后期算法。
華為也不是沒有這樣玩票玩成老大的先例,當年為了給基站供電順手做了個光伏逆變器,一不小心成為這個市場的老大。再往上說,華為做手機一開始也算是玩票,現在坐三望二,也與通訊網絡設備業務平起平坐了。
如果這幾年一直著力研究的電池鼓搗出什么黑科技,華為敢把自己捯飭成電池乃至……電動汽車巨頭。
國外產品長期高價壟斷并進行技術封鎖,然而在國內廠家攻關搞定技術之后變成白菜價,在隨后的幾年里國貨橫掃國內市場,全球市場攻城略地,外國廠商先是在中國邊緣化,接著退出中國,直到被打得退出全球市場或者龜縮在特定的細分市場,這種戲碼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已經司空見慣,只不過這一次發生在手機行業,是全世界最重要最主流,也是技術含量最高,競爭最激烈的消費電子市場。
然而這也是利潤最高的市場。蘋果主要憑借高端手機的霸主地位和高額利潤做到市值超過一萬億美元。
中國人在主流大眾高科技行業崛起,占據第一名?大家還有些不敢想。
這能理解。大家接受一個新的觀念,意識到新品牌新霸主的產生,需要時間。這又不是奧運百米決賽,誰強誰弱直播見分曉,十秒鐘后全世界都能知道。
前一陣虎撲上有個投票,問高通845和麒麟970誰賣得多,大家竟然投票說845賣得多。實際上970芯片的出貨量已經碾壓845了。人群接收到信息,總是要滯后的。
十年前,國產手機基本上就是低端次品的代名詞。核心器件,屏幕都是外國廠商的,外形設計還特么挫。那時候誰會想國產手機崛起?我收到過一款運營商渠道贈送的中興手機,驚呼運營商和中興居然有臉把這半身不遂的殘障貨拿出來送給消費者。
就算在不那么遙遠的五年前,我也不會相信國產手機能憑K3V2之類的芯片崛起,更不相信能憑組裝美國人的芯片崛起。
那個時候如果有人問華為手機真的崛起了么,國足世界杯奪冠這事兒看上去都突然更靠譜了。
那個時候我斷然不敢想,今日國產手機品牌能占領國內市場超過九成的份額。
工業史上未有過不掌握核心技術的崛起,也未有過靠低端技術的崛起。
但我看到華為一步步走來,堪堪可用的910,奮力追趕的920,930芯片,壓制810的950芯片,穩步提升的960芯片,AI助力的970芯片,用戶體驗逐漸提升。
從今年的P20開始,我開始感覺華為能崛起。P20的拍照是第一次有一項國產技術在主流消費市場遠遠領先國外頂級競爭對手。之前,我們一直都默認蘋果三星谷歌輪番霸占拍照性能榜首,仿佛理所當然。而這一次,其他玩家被華為遠遠甩在身后,華為無可爭議獨占一項最佳性能和體驗。
接著華為又拿出了嚇人技術GT,補上了自家產品的另外一個主要短板。自此華為在產品體驗上再無明顯弱點。
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原來華為真的可以做的更好。我看到了華為終于有技術碾壓頂尖對手,才敢去想崛起。
就算我不認為現在華為已經崛起,起碼至少有人問華為是否崛起這個問題。想一想四年前華為還在抖抖索索地沖擊號稱國產手機天花板的3000元價位,真是恍若隔世。
我突然有點理解當初華為是怎么占領通訊網絡設備和服務市場的了,也有點理解當年那些曾經如雷貫耳的頂尖通訊網絡設備公司是怎樣恐懼地看著華為從身后一步步超越并絞殺自己的了。
無論在哪個市場和行業,被華為稱作友商真是個高危稱呼,大事不妙的前奏。
國產手機廠商曾經長期淪為組裝廠,國外巨頭拿走大部分利潤——我一直認為,人家的壟斷技術也是之前砸錢死磕出來的,現在憑技術賺這個錢挺公平。
今天的中國手機供應鏈在質和量都有欠缺,無非也是技術不行。
@寧南山
曾經總結過一個規律,一個產業首先要有國產終端品牌崛起,才會有國產上游供應商跟進,國產供應商的國產供應商又會進來,這樣一輪一輪地升級與進口替代,最后實現全產業鏈國產化。華為的爆發也將遵循這個規律,與國產電子產品產業鏈互相成就。
國內廠商掌握技術的那一天,外國企業的好日子就可以開始倒計數了。現在中國既不缺尋找項目的資金,也不缺從政府到企業各方面的決心,只缺領先的技術。京東方憑借不算最頂尖的技術都能從A股虧損王逆襲成為產業勵志典范,世界上很少有技術不領先的國外企業能從中國式的瘋狂復制粘貼中幸存。
今天技術不行,不等于明天還不行。今年開始國產存儲芯片廠將陸續投產,明年后年完成產能爬坡。三星海力士請做好準備,暴利時代將一去不復返。
早幾年,京東方天馬華星就產出了中端屏幕。華為P1屏幕,P10內存芯片被三星擺一道的故事將成過去式。mate20這不就用上了京東方的OLED 屏幕么。
上游國產廠商掌握了技術之后,華為就不怕別(san)人(xing)掐脖子。兩年后,中國手機產業將幾乎擁有從沙子到成品的全產業鏈技術,當然高端芯片制造這一重要環節還要放在臺積電。有了ASML的最新光刻機和梁孟松助陣,中芯國際,要努力啊,你現在沒有“光刻機封鎖”這個借口了。長江存儲、合肥長鑫,福建晉華,下一波看你們的了。
兩年后,技術上無短板,在中國電子產業供應鏈集團軍群的支持下,不再受制于三星的華為,將是蘋果三星的噩夢。
今年三星手機的出貨量暴跌10%,年度銷量應該在三億左右,而華為暴漲40%,即將達到兩億出頭。
假如明年在數量上追上三星,華為只要在今年兩億臺的基礎上再增長六千萬臺就差不多。不過成長的過程總有波折,那就明年逼近,后年反超吧。
股市已經做出了預測,三星電子的股票今年下跌了11%。
2020年華為完成品牌升級,產品升級。量上懟三星,質上拼蘋果。下次世界杯的時候,華為極有可能隨著5G紅利和手機業務的崛起超越蘋果三星兩強,成為世界規模最大的科技公司。
對了,我還一直認為,中國廠商掌握技術之后再碾壓國外廠商,也很公平。
華為不是世界上最牛的企業,但華為是一個不搞行政壟斷,憑技術在海外主流大眾科技產品市場攻城拔寨的中國企業。我猜一下,華為應該是史上海外營收最多的中國企業,也是中國技術含量最高的企業。每年讓外國人從口袋里掏錢給自己,轉手給員工開高薪,給國家交稅上千億。
改革開放四十年,中國有了很多能源礦業巨頭,金融銀行巨頭,合資的汽車巨頭,房地產巨頭,建筑巨頭,此外還有煙草巨頭,電商巨頭,社交手游巨頭,鐵路巨無霸,但華為是中國唯一的世界級科技巨頭。
憑以上幾點,華為已經是中國最偉大的企業,沒有之一。
如果在不遠的將來,華為在銷量上戰翻了三星(這幾乎是肯定的),在技術含量和利潤上戰翻了蘋果(會艱難而漫長但依然可以做到),這將是中國人第一次在高科技大眾消費品上以自己的核心技術帶來的競爭力拿到冠軍。
中國在發達國家市場暢銷的產品不應該只有襪子和臉盆,一看品牌還是別人的。
登頂路線道阻且長,肯定還會遇到美國封鎖市場之類的波折,但我相信華為能再一次做到世界第一。
我們本來不就應該是第一么?
三星蘋果都很牛逼,不過我從未有過寫點什么吹三星吹蘋果的動力。
確實很多人因為國貨情結而選擇華為,而今天的華為,配得上這份飽含期待的支持。Earn this。
華為加油。和華為一樣瘋狂研發的大疆加油。其他一樣瘋狂研發的中國企業加油。
國貨當自強,國人當自強。
你負責努力,我們幫你贏。
只因少年時你我都讀過一樣的課本,上面寫著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祖輩對我們的期望與囑托,我們多年亦不敢稍有倦怠。
華為從來不把愛國放在嘴上,也從來不用愛國營銷,可我就愛國了,怎么地。我不需要別人告訴我如何理客中,因為我的屁股本來就不加掩飾地歪在滿門心思搞研發拼技術的中國企業一邊。
我知道對華為寄予厚望的不止我一人。
2020年見。
幾句題外話。
很多時候,事情關鍵在于自主技術。本文無意展開如何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僅僅就技術討論其重要性。
日本人有自產飛機大炮坦克航母的技術,戰場上就可以碾壓沒有自主工業技術能力做后援的國軍。校長手里那點德械師美械師,都是一次性消耗品,打完了就沒了。
日本人可以用后方源源不斷制造出的飛機坦克大炮轟炸中國軍隊。就這么欺負中國人了,中國人憑什么還手,憑漢陽造去打零式戰斗機嗎。
日本人惹上同樣能自產飛機大炮坦克航母的美國人,技術優勢就瞬間消失了。
等美國人研發出了原子彈,兩顆原子彈一扔,戰爭就結束——美國人有原子彈技術,日本沒有,結局就是日本人投降。
英阿馬島海戰,要是阿根廷有自產反艦導彈,放一輪過去,英國人就只能在撈魷魚的時候去海底找自己的艦隊。如果一輪不夠,那就兩輪,三輪。
阿根廷人沒有自產反艦導彈的技術,那就戰敗投降。
技術碾壓,弱的一方去死。簡單,直接,殘酷。
現代戰爭打起來,誰工業技術實力強,誰贏。
商場如戰場,差不多。
兩個餐館,一家廚師技術好,做菜口味好,另外一家口味不行,口味好的一家就贏了,不費力。
提到吃,多說一句。我喜歡做菜,哪怕找師傅教我做,自己再花一年時間來回往復幾十次,和師傅一比還是連形似都做不到。自己喜歡很多菜,用盡各種方法,折騰很長時間,十個差不多能做成功一個。而研發中的變量比做個腰肝合炒多一萬個維度。
考試也是一門技術。考試技術好的學生,去北大清華,想考公務員,想出國讀名校都隨心所欲,有能力決定自己的人生軌跡。考試技術不行的,去富士康裝手機。
技術不是一切,但技術經常決定上到國家、民族,下到公司、個人的浮沉和命運。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56瀏覽量
180929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327瀏覽量
251215
原文標題:華為手機真的崛起了么?
文章出處:【微信號:WW_CGQJS,微信公眾號:傳感器技術】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