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動力電池四大關鍵材料參與企業眾多,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繁榮景象。到如今,市場份額愈發集中于幾家綜合實力突出的大企業手中,留給后來者機會所剩無幾。
正極材料領域,現階段看點主要在三元材料。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GGII)調研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三元正極材料產量達8.61萬噸,同比增長59%,其中銷售量排名前十的三元材料企業合計達6.43萬噸,占整體的74.68%。這些企業分別是寧波容百、長遠鋰科、湖南杉杉、當升科技、廈門鎢業、格林美、天力能源、振華新材、桑頓新能源、科恒股份。
今年以來,三元材料進一步放量,上述領先企業營收凈利倍增,同時在高鎳三元方面你追我趕。從行業競爭格局來看,三元材料市場集中度明顯提高。據資深業內人士透露,正極材料投資大、周期長,加上毛利整體不高,所以生產廠家相對并不多。目前具備實際產能1萬噸以上的估計只有7-8家,占了差不多90%以上的市場。
負極材料領域,根據GGII發布的《2017年中國負極材料出貨量TOP10榜單》,BTR、上海杉杉(含創亞)、江西紫宸、凱金能源、深圳斯諾、中科星城、正拓能源、翔豐華、深圳金潤、洛陽月星上榜。
近兩年來,為了鞏固領先地位,上述負極材料企業大多進行了資本引入,典型事件有:派思股份以9.5億估值收購正拓能源100%股權,國民技術(300077)收購深圳斯諾70%股權,中科電氣(300035)收購星城石墨,翔豐華牽手躍嶺股份(002725)失敗之后獨立IPO。
從現有競爭格局來看,以BTR、上海杉杉和江西紫宸為一線梯隊,暫處于市場領先地位,而以正拓能源、深圳斯諾、凱金能源、中科星城、翔豐華為代表的二線梯隊企業也正在通過各種方式提升企業競爭力,擴大各自市場份額。
業內分析認為,盡管傳統負極的體量和業績并不大,但在動力電池高能量密度需求提升帶來的負極材料新舊轉換之下,給負極企業帶來了全新的機會,由此為傳統的負極產業格局帶來了變局的可能。誰能率先在產品技術、客戶資源及資本規模上取得突破,就有可能異軍突起,改變現有負極行業的競爭格局。
隔膜領域,近兩年,囿于隔膜的高毛利不少資本涌入?;仡?016-2017年可以發現,這是跨界者進入最為激進的時期,產能規劃動輒上億平米。但事實上,能夠順利走到2018年實現投產和供貨的企業卻屈指可數。
不少按照規劃今年上半年要投產的新進隔膜企業,囿于補貼退坡并掛鉤能量密度、動力電池企業降本增效對隔膜降價等直接影響,已經淪為低端隔膜市場的附屬軍,甚至產線出現停滯。
GGII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共有55家隔膜生產廠商,在2015-2017年期間國內新增隔膜企業數量超過10家,但截至2018年8月,具備量產能力的隔膜企業數量已經少于40家。
干法隔膜方面,目前具備產能規模、技術和資金實力,并且擁有一批優質動力電池客戶群實力的老牌企業集中在星源材質、中興新材、滄州明珠;濕法隔膜方面,排名靠前的有恩捷、捷力、中鋰、星源材質、滄州明珠。反觀新進大軍中能夠與之相匹敵的隔膜企業卻少之又少。
電解液領域,根據GGII發布的《2017年中國負極材料出貨量TOP10榜單》,天賜材料、新宙邦、國泰華榮、珠海賽緯、天津金牛、東莞杉杉、香河昆侖、汕頭金光高科、山東海容、北化所上榜。
另據GGII調研顯示,目前國內電解液企業約40家,新宙邦、天賜材料、國泰華榮三家市場份額占比約60%,電解液排名前七的市場份額占比約75%,市場集中趨勢明顯。
在領先電解液企業大幅擴產搶奪市場的形勢下,未來小廠商由于成本和技術的劣勢將逐步被淘汰,而下游電池企業與龍頭供應商的綁定關系將加速集中度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動力電池高端化帶來電解液升級,電解液廠商通過開發新的添加劑以及提供配方服務,盈利能力有望提升。同時國內電解液廠商具備規模以及性價比優勢,未來進軍海外市場將帶來增量機會。
-
動力電池
+關注
關注
113文章
4514瀏覽量
77472 -
電解液
+關注
關注
10文章
840瀏覽量
2306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