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26日,華為繼倫敦的海外發布會以后又在上海舉辦了國內的正式發布會,發布了四款手機兩個手表一個音箱,還有N個智選產品。
這四款手機分別是華為Mate20,華為Mate 20 Pro,華為Mate20 X和華為Mate 20 RS,他們均搭載了麒麟980這款強大的芯片。其中比較親民的常規旗艦是前三款,我們來看一下這三款的配置:
對比上一代Mate系列有了質的飛躍,所以也能理解為何Mate代號直接由10變成了20,這一點也體現出了官方的雄心壯志,誓要做出一款超越當下的手機。
在當下,很多人對手機的游戲性增加了更多的關心。這三款手機玩游戲的表現如何呢?
首先進行的是競技馬拉松。這一環節主要是為了測試Mate 20 X的游戲性能與續航。我們都知道這款手機是主打游戲向的,參數強大是一方面,實際上手應用的話會有怎樣的表現通過接下來的實驗一探究竟。
測試采用了極限設置并在20度環境溫度下進行,由于時間有限,之前已經請實驗人員先用Mate20 X玩荒野行動約45分鐘,而之后我們還會再用這臺手機馬不停蹄地繼續再打一盤荒野行動,進行總時長長達一小時的“吃雞馬拉松”挑戰。
為了公平起見,我們引入手機測評軟件gamebench來進行現場測評,游戲的實時幀率會顯示在畫面的右上角,同時現場還有紅外線槍測試手機溫度,確保本場公平公正。
特效全開狀態下,畫面依然細膩流暢無卡頓,跑到人多的區域或者建筑多的區域,進行快速跑步及左右搖晃,證明手機不掉幀,游戲內使用高倍鏡觀察畫面依然清晰。
玩游戲最煩的是玩游戲久了手機就會發燙,因為手機一燙就開始卡了,越玩越不爽。尤其是有的時候,玩游戲久了手機快沒電了,一邊充電一邊玩游戲,發燙就會更嚴重。
隨著游戲進行,男主播邊游戲邊與隊友討論Mate 20 X游戲場景多揚聲器環繞立體聲雙揚聲器,在玩家玩游戲的時候能清楚地辨別敵人在哪。直擊手游玩家的痛點,外放的效果非常震撼。
差不多15-20分鐘后,游戲試玩結束,男主播公布gamebench的測試結果,顯示Mate 20 X全程的游戲幀數確實非常高且穩定,經過一小時的測試,平均幀率59.92,抖動率0.27%,低幀率0%,平均功耗1009.2ma。
性能強悍一般也會意味著耗電嚴重,Mate 20 X雖然性能強悍,但是整體的軟硬件協同優化較好,游戲整體功耗很低,玩了總共一小時左右的游戲,手機使用了約15%的電量。
石墨烯液冷散熱、超大屏的設計,讓手機的溫度適中保持一個比較穩定的低值,即便是經過了如此高強度的游戲。而且紅外槍顯示,石墨烯膜、VC液冷均熱板,均勻地把熱度分散,讓熱度不至于集中在芯片之類的的位置,石墨烯液冷散熱配合超大屏的效果的確很好。
除了性能這類常規的測試外,我們還要測試Mate 20 Pro帶給我們的另外的黑科技。
日常生活中你總能碰到別人手機有99%的電,但是你只有9%的電這種窘況,就需要反向充電這個功能了。這項技術雖然功率不高,但是應急使用、或者是給小配件使用、或者是其他產品沒有帶充電線等情況下,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Mate 20 Pro不僅有無線反充的黑科技,自己本身也擁有40W快充技術,更支持最高40W華為車載超級快充、15W無線快充。
科技正在朝著無線的方向發展,但目前基本上所有的無線設備還是需要一個基座來進行充電,在未來,或許只要一部手機,就讓所有隨身裝備(比如智能手表、手環、智能筆等設備)隨時充電,非常便利,“無線反充”功能或許會成為未來電子設備的標配,讓各個配件雜亂無章的各種接口都可以歸一。
順帶一提,Mate20 Pro搭配備咖存儲是非常好用的。它擁有充電即備份,讓Mate 20系列可以在晚上睡覺時,插上電源,一邊充電一邊備份,讓充電和備份一樣簡單。那巖補充評論,現在的年輕人,對于手機文件備份都不怎么重視,其實這方面,與個人的信息安全息息相關。
除了手機,華為新款的HUAWEI WATCH GT也非常強大。在重度使用模式下,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可以擁有兩周的超強續航,手表模式更是高達30天。
復習一下配置:1.39英寸OLED可觸摸顯示屏。可以記錄你的心率,幫你分析。你也可以戴著它去潛水,做其他運動,比如攀巖。它可以告訴你你目前所處的水深和海拔。當然也會監測你的睡眠,成為你的生活助手。
總結一下,Mate 20 X游戲和散熱實力都非常強悍。同時,Mate20 Pro的無線反向充電也是非常創新的黑科技,40W快充更是實用。那巖表示這兩款手機確實各有特色,完全能滿足不同手機用戶的需求,并且再次表示對Mate 20 X的游戲性能印象深刻,它們各自適合不同需求的客戶群體。
對于華為這次的Mate20系列,你們有什么想說的嗎?
-
華為
+關注
關注
216文章
34327瀏覽量
251222 -
Mate
+關注
關注
2文章
54瀏覽量
4699
原文標題:華為Mate 20系列游戲性能如何?男主播親自體驗
文章出處:【微信號:kejimx,微信公眾號:科技美學】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