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三季度數據顯示,三星的智能手表出貨量大幅增長83.3%,不過在排名上則滑落至第三名;此前IDC發布的二季度穿戴設備市場份額排名顯示三星不入前五名,小米、華為分別位居二、第四名,這說明小米和華為主要是靠低價的穿戴設備取得更大的出貨量。
蘋果在智能手表市場稱雄
在穿戴設備市場居于領頭羊的無疑是蘋果,其銷售的穿戴設備是智能手表Apple watch,憑借蘋果品牌強大的號召力它一直都在該市場占據第一位。按SA的數據三季度Apple watch的出貨量為達到450萬部,占據智能手表市場的份額高達45%,顯示出在該市場它幾無敵手。
在智能手表市場,今年三季度增長最快的應該是fitbit,本季度其智能手表出貨量達到150萬部,而上年同期是0,位居智能手表市場份額第二名。fitbit是穿戴設備的先驅者和推動者,曾引領穿戴設備市場的發展,不過隨著蘋果推出Apple watch占據高端市場、中國穿戴設備企業小米以低價沖擊,其出貨量連續下滑,在去年三季度推出售價較高的智能手表,希望專注于高端市場確保利潤,而從三季度的數據來看它的轉型算是取得成功。
三星與蘋果同時在2014年9月推出智能手表,當時三星智能手表被命名為Gear S,采用了自家的Tizen系統,這導致它的應用太少是一個遺憾。今年8月份其在發布galaxy note9的同時也發布了新的智能手表,名字則改為galaxy watch,雖然在應用方面依然存在弱點,不過其續航卻是一大亮點,可以支持用戶使用4天,而Apple watch的使用時間只有18小時,在安卓手機占據全球八成市場份額之下,能與安卓手機配套的galaxy watch成為用戶的另一個選擇,今年三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八成似乎說明還是有不少用戶開始接受了galaxy watch這款產品。
在蘋果、fitbit和三星的推動下,今年三季度全球的智能手表出貨量同比大幅增長67%,首次沖破千萬,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業界期待的穿戴設備大爆發似乎開始到來。
華為和小米以低價的穿戴設備取勝
在穿戴設備市場,小米是一個激進者,它與蘋果和三星同在2014年推出穿戴設備,不過它一開始就堅持了在手機業務上的性價比策略,以低價迎合大部分消費者,當然伴隨低價的就是其功能的單一,第一代的小米手環只能檢測用戶的睡眠質量、運動步數等有限功能,沒有顯示屏,不過憑借低至79元人民幣的價格廣受市場歡迎,迅速取得千萬銷量。
在小米手環一炮而紅后,2016年6月其推出小米手環2,采用了OLED顯示屏,功能進一步豐富,價格雖然翻倍至149元,不過價格不到Apple watch領頭,繼續獲得市場認可,甚至進入了印度市場,2016年的出貨量就高達1570萬件,2017年一季度位居穿戴設備市場份額第一名。
華為當然也看到了穿戴設備市場的機會,不過它一開始也試圖走高端路線,2015年2月推出了華為watch,采用了谷歌的Android wear系統,售價高達5100元,是Apple watch的兩倍多。由于谷歌退出中國市場,Android wear又不允許硬件企業對它進行定制,華為watch在國內體驗糟糕,而且價格昂貴在全球市場銷量也寥寥,一直都沒有太多存在感。
華為watch難獲市場認可,小米手環出貨量巨大這讓它大受刺激,終于在去年它以榮耀品牌推出榮耀手環3,定價為229元,較小米手環2要高50%,殺入低端穿戴設備市場,華為才開始在穿戴設備市場有點起色。到今年一季度華為首次躋身穿戴設備市場份額前五名,以130萬件出貨量位居第四名。
據IDC的數據,今年二季度全球前五大穿戴設備品牌分別為蘋果、小米、fitbit、華為、Garmin,三星并不入前五名。華為在二季度的出貨量達到181.4萬件,較一季度增長了39.5%,可見低價成為華為和小米殺入穿戴設備市場的最有效武器。
雖然智能手表季度出貨量超過千萬,范圍更大的穿戴設備季度出貨量近3000萬,不過相比起智能手機季度出貨量超過3億來看穿戴設備依然屬于一個規模較小的市場,而且從目前來看無論是智能手表還是手環都并非穿戴設備的最好形式,存在續航短等問題,穿戴設備的前景依然不太明朗。
-
蘋果
+關注
關注
61文章
24351瀏覽量
196843 -
智能手表
+關注
關注
36文章
3274瀏覽量
113783 -
穿戴設備
+關注
關注
2文章
96瀏覽量
32207
原文標題:三星智能手表取得快速增長,華為和小米則以低價穿戴設備取勝
文章出處:【微信號:baiyingmantan,微信公眾號:柏穎漫談】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