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偉達的AI未來版圖中,有自主機器一項,包含了低速的物流小車、室內外機器人。這些機器的行為并不規范,不同于自動駕駛車輛,因此NVIDIA專門為此設立了獨立的事業部,區分自動駕駛業務。
在GTC大會上,NVIDIA CEO黃仁勛透露:現在中國每年有五六百億包裹配送量,而兩年前這個數字只有兩三百億。家庭配送的需求增速非常快的。
這一點也得到了NVIDIA全球副總裁兼自主機器事業部總經理Deepu Talla的印證,他笑言,在美國,人們對物流的需求也在與日俱增。
以自己的家為例,他每天回家都會發現5個左右的包裹,相對于旺盛的物流需求,配送人員的不足問題正在凸顯。事實上不只是中國在進行外賣、配送機器人的測試,美國也一樣。
市場需求,中美同頻
在GTC的主旨演講中,黃仁勛表示:京東已經設立了自己的機器人實驗室,他們和我們合作了很長時間,用我們的平臺來打造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服務機器人。
美團的小袋:美團每天在中國配送2600萬份餐食,雇傭了50萬人來進行送餐,現在他們用美團小袋了,希望有一天這個可愛的機器人就會把你要吃的午餐送到你的家里。
菜鳥也有一個配送系統,我覺得它會是一個革命式的配送系統,因為現在網上買東西的人增長速度非常快,但快遞員和卡車司機人力不夠,我們必須要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來滿足這些需求。
可以發現,伴隨著中國巨大的電商需求崛起,無論是B端大客戶倉庫內醞釀了巨大貨物轉運需求,C端用戶也在每日產生龐大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務需求。據不完全統計,每年這些配送車輛就會行駛約2萬億英里。
巨大的需求背后,需要數以百萬記的配送人員,雖然中國是人口大國,但現在的00、90甚至80后,都不愿意從事這類工作。未來在配送、轉運行業的用工缺口,必將逐步擴大。
用AI機器人來代替員工,勢在必行。但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既有其行業規律,技術挑戰,也有市場發展的節奏,那么什么時候自主機器能夠大規模取代人類員工?
Deepu Tall認為這不僅是技術的問題,更多是商業模式的問題,也有各個國家、地區的需求問題。自主機器的發展節奏,也會遵循其他行業的規律,從萌芽到成長,再到爆發。
超強算力支持自主機器
Deepu Talla表示,機器和人非常相似,都要做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感知世界;第二件事情是規劃;第三件事情是行動。
這三件事情是循環往復的:感知-規劃-行為。對于人類來說,這三件事做起來很容易,但是對機器人而言并非易事。
在機器人市場有三種機會:第一種機會是,機器人能夠做到非常簡單的思維和行動。第二種機會是,同樣還需要計算密集型的推理以及規劃,但簡化執行操作。第三種機會是,需要做大量復雜的感知、規劃、思維、推理,并且做一些復雜的動作。
物流、配送機器人就屬于第二類,目前行業都處在原形、測試、開發的階段。
NVIDIA為自主機器行業提供了Jetson平臺,處理核心是Jetson Xavier,工業級的版本使用壽命長達10年,可以經歷極高或者極低溫度,以及防震防摔,通過了相關認證。其算力也是32Tflops,與提供給自動駕駛使用的Xavier無差,目前可以勝任自主機器人的需求。
但隨著圖像處理精度增加,運算復雜度上升,未來肯定還會需要更強的算力。京東的配送機器人,已經從TX2,切換到了Xavier。
Deepu Talla表示,物流、配送的機器人行業量產時間點,大概在兩年后。具有更高智能化的第三類機器人,成熟的時間點還難以確定。
降維打擊,巨頭環視
國內有非常多的初創自動駕駛公司,已經進入了低速物流、配送行業的競爭,而原本機器人行業的公司,也試圖利用自身優勢,跟上潮流,巨頭更無需多言,都在內部孵化著團隊。寬闊的航道,正在變得擁擠不堪。
數量眾多的公司,都在熱火朝天的進行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路徑規劃等軟硬件的開發,但技術本身是有門檻的,有非常多的開發團隊不能同時兼顧軟硬件,大多數團隊都是擅長某一項單項技術。
與之相對應的是,市場需求是多樣化、定制化的,行業需要眾多的開發者來服務,開發者也需量力而行。
物流、配送的自主機器人,同自動駕駛雖然有很多的相似點,但在具體的行業規范、標準執行、安全要求等層面,還是有區別的。
一般而言,后者的難度更大。國內目前從事此類自主機器人研發,聲名在外的大多是高知研發團隊,傳統機器人行業大多是在小心試探,低頭前行。做自主機器和自動駕駛,二者對于市場的觀感不同,融資期望值也不同。
同是做自動駕駛,物流、配送相當于降維打擊。初創公司看重的是落地速度,但國內電商及互聯網巨頭的加入,又讓創業團隊面臨了站隊、收編的抉擇。于行業而言,總是有巨頭存在,是好是壞呢?
-
機器人
+關注
關注
210文章
28224瀏覽量
206586 -
NVIDIA
+關注
關注
14文章
4946瀏覽量
102821 -
配送機器人
+關注
關注
0文章
34瀏覽量
6291
原文標題:配送機器人市場兩年后成熟,NVIDIA為此設立獨立事業部 | GGAI對話
文章出處:【微信號:ilove-ev,微信公眾號:高工智能汽車】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