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Tensorflow剛度過自己的3歲生日,作為當前最受歡迎的機器學習框架,Tensorflow在這個寶座上已經盤踞了近三年。無論是成熟的Keras,還是風頭正盛的pytorch,它的地位似乎總是無法被撼動。而就在即將到來的2019年,Tensorflow 2.0將正式入場,給暗流涌動的框架之爭再燃一把火。
如果說兩代Tensorflow有什么根本不同,那應該就是Tensorflow 2.0更注重使用的低門檻,旨在讓每個人都能應用機器學習技術。考慮到它可能會成為機器學習框架的又一個重要里程碑,本文會介紹1.x和2.x版本之間的所有(已知)差異,重點關注它們之間的思維模式變化和利弊關系。
通過閱讀這篇文章,熟悉Tensorflow的老用戶可以盡早轉變思維,適應新版本的變化。而新手也可以直接以Tensorflow 2.0的方式思考,至少目前沒有必要急著去學習別的框架。
Tensorflow 2.0:為什么?何時?
Tensorflow 2.0的開發初衷是制作一個更簡單易用的Tensorflow。
第一個向公眾透露項目具體開發內容的人是Google Brain的工程師Martin Wicke,我們可以在他的公告郵件列表里找到Tensorflow 2.0的蛛絲馬跡。在這里,我們對它做一些簡單提要:
Tensorflow 2.0的核心功能是動態圖機制Eager execution。它允許用戶像正常程序一樣去編寫、調試模型,使TensorFlow更易于學習和應用。
支持更多平臺、更多語言,通過標準化API的交換格式和提供準線改善這些組件之間的兼容性。
刪除已棄用的API并減少重復的API數,避免給用戶造成混淆。
2.0版的設計對公眾開放:社區可以和Tensorflow開發人員一起工作,共同探討新功能。
兼容性和連續性:Tensorflow 2.0會提供Tensorflow 1.x的兼容性模塊,也就是它會內置所有Tensorflow 1.x API的模塊。
硬盤兼容性:只需修改一些變量名稱,Tensorflow 1.x中導出的模型(checkpoints和模型freeze)就能和Tensorflow 2.0兼容。
tf.contrib退出歷史舞臺。其中有維護價值的模塊會被移動到別的地方,剩余的都將被刪除。
換言之,如果你在這之前從沒接觸過Tensorflow,你是幸運的。但是,如果你和我們一樣是從0.x版本用起的,那么你就可能得重寫所有代碼庫——雖然官方說會發布轉換工具方便老用戶,但這種工具肯定有很多bug,需要一定的手動干預。
而且,你也必須開始轉變思維模式。這做起來不容易,但真的猛士不就應該喜歡挑戰嗎?
所以為了應對挑戰,我們先來適應第一個巨大差異:移除tf.get_variable,tf.variable_scope,tf.layers,強制轉型到基于Keras的方法,也就是用tf.keras。
關于Tensorflow 2.0的發布日期,官方并沒有給出明確時間。但根據開發小組成員透露的消息,我們可以確定它的預覽版會在今年年底發布,官方正式版可能會在2019年春季發布。
所以留給老用戶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Keras(OOP)vs Tensorflow 1.x
在GitHub上,RFC:TensorFlow 2.0中的變量這份意見稿已經被官方接受,它可能是對現有代碼庫影響最大的RFC,值得參考。
我們都知道,在Tensorflow里,每個變量在計算圖中都有一個唯一的名稱,我們也已經習慣按照這種模式設計計算圖:
哪些操作連接我的變量節點:把計算圖定義為連接的多個子圖,并用tf.variable_scope在內部定義每個子圖,以便定義不同計算圖的變量,并在Tensorboard中獲得清晰的圖形表示。
需要在執行同一步驟時多次使用子圖:一定要用tf.variable_scope里的reuse參數,不然Tensorflow會生成一個前綴為_n的新計算圖。
定義計算圖:定義參數初始化節點(你調用過幾次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把計算圖加載到Session,運行。
下面,我們就以在Tensorflow中實現簡單的GAN為例,更生動地展現上述步驟。
Tensorflow 1.x的GAN
要定義GAN的判別器D,我們一定會用到tf.variable_scope里的reuse參數。因為首先我們會把真實圖像輸入判別器,之后把生成的假樣本再輸進去,在且僅在最后計算D的梯度。相反地,生成器G里的參數不會在一次迭代中被用到兩次,所以沒有擔心的必要。
def generator(inputs):
"""generator network.
Args:
inputs: a (None, latent_space_size) tf.float32 tensor
Returns:
G: the generator output node
"""
with tf.variable_scope("generator"):
fc1 = tf.layers.dense(inputs, units=64, activation=tf.nn.elu, name="fc1")
fc2 = tf.layers.dense(fc1, units=64, activation=tf.nn.elu, name="fc2")
G = tf.layers.dense(fc1, units=1, name="G")
return G
def discriminator(inputs, reuse=False):
"""discriminator network
Args:
inputs: a (None, 1) tf.float32 tensor
reuse: python boolean, if we expect to reuse (True) or declare (False) the variables
Returns:
D: the discriminator output node
"""
with tf.variable_scope("discriminator", reuse=reuse):
fc1 = tf.layers.dense(inputs, units=32, activation=tf.nn.elu, name="fc1")
D = tf.layers.dense(fc1, units=1, name="D")
return D
當這兩個函數被調用時,Tensorflow會默認在計算圖內部定義兩個不同的子圖,每個子圖都有自己的scope(生成器/判別器)。請注意,這個函數返回的是定義好的子圖的張量,而不是子圖本身。
為了共享D這個子圖,我們需要定義兩個輸入(真實圖像/生成樣本),并定義訓練G和D所需的損失函數。
# Define the real input, a batch of values sampled from the real data
real_input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shape=(None,1))
# Define the discriminator network and its parameters
D_real = discriminator(real_input)
# Arbitrary size of the noise prior vector
latent_space_size = 100
# Define the input noise shape and define the generator
input_noise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shape=(None,latent_space_size))
G = generator(input_noise)
# now that we have defined the generator output G, we can give it in input to
# D, this call of `discriminator` will not define a new graph, but it will
# **reuse** the variables previously defined
D_fake = discriminator(G, True)
最后要做的是分別定義訓練D和G所需的2個損失函數和2個優化器。
D_loss_real = tf.reduce_mean(
tf.nn.sigmoid_cross_entropy_with_logits(logits=D_real, labels=tf.ones_like(D_real))
)
D_loss_fake = tf.reduce_mean(
tf.nn.sigmoid_cross_entropy_with_logits(logits=D_fake, labels=tf.zeros_like(D_fake))
)
# D_loss, when invoked it first does a forward pass using the D_loss_real
# then another forward pass using D_loss_fake, sharing the same D parameters.
D_loss = D_loss_real + D_loss_fake
G_loss = tf.reduce_mean(
tf.nn.sigmoid_cross_entropy_with_logits(logits=D_fake, labels=tf.ones_like(D_fake))
)
定義損失函數不難,對抗訓練的一個特點是把真實圖像和由G生成的圖像輸入判別器D,由后者輸出評估結果,并把結果饋送給生成器G做參考。這意味著對抗訓練其實是分兩步走,G和D同在一個計算圖內,但在訓練D時,我們不希望更新G中的參數;同理,訓練G時,我們也不希望更新D里的參數。
因此,由于我們在默認計算圖中定義了每個變量,而且它們都是全局變量,我們必須在2個不同的列表中收集正確的變量并正確定義優化器,從而計算梯度,對正確的子圖進行更新。
# Gather D and G variables
D_vars = tf.trainable_variables(scope="discriminator")
G_vars = tf.trainable_variables(scope="generator")
# Define the optimizers and the train operations
train_D = tf.train.AdamOptimizer(1e-5).minimize(D_loss, var_list=D_vars)
train_G = tf.train.AdamOptimizer(1e-5).minimize(G_loss, var_list=G_vars)
到這里,我們已經完成了上面提到的“第3步:定義計算圖”,最后是定義參數初始化節點:
init_op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優/缺點
只要正確定義了計算圖,且在訓練循環內和session內使用,上述GAN就能正常訓練了。但是,從軟件工程角度看,它有一些值得注意的點:
用tf.variable_scope修改由tf.layers定義的(完整)變量名稱:這其實是對不同scope的變量重新用了一次tf.layers.*,導致的結果是定義了新scope下的一組新變量。
布爾標志reuse可以完全改變調用tf.layers.*后的所有行為(定義/reuse)。
每個變量都是全局變量:tf.layers調用tf.get_variable(也就是在tf.layers下面調用)定義的變量可以隨處訪問。
定義子圖很麻煩:你沒法通過調用discriminator獲得一個新的、完全獨立的判別器,這有點違背常理。
子圖定義的輸出值(調用generator/discriminator)只是它的輸出張量,而不是內部所有圖的信息(盡管可以回溯輸出,但這么做很麻煩)。
定義參數初始化節點很麻煩(不過這個可以用tf.train.MonitoredSession和tf.train.MonitoredTrainingSession規避)。
以上6點都可能是用Tensorflow構建GAN的缺點。
Tensorflow 2.x的GAN
前面提到了,Tensorflow 2.x移除了tf.get_variable,tf.variable_scope,tf.layers,強制轉型到了基于Keras的方法。明年,如果我們想用它構建GAN,我們就必須用tf.keras定義生成器G和判別器的:這其實意味著我們憑空多了一個可以用來定義D的共享變量函數。
注:明年tf.layers就沒有了,所以你最好從現在就開始適應用tf.keras來定義自己的模型,這是過渡到2.x版本的必要準備。
def generator(input_shape):
"""generator network.
Args:
input_shape: the desired input shape (e.g.: (latent_space_size))
Returns:
G: The generator model
"""
inputs = tf.keras.layers.Input(input_shape)
net = tf.keras.layers.Dense(units=64, activation=tf.nn.elu, name="fc1")(inputs)
net = tf.keras.layers.Dense(units=64, activation=tf.nn.elu, name="fc2")(net)
net = tf.keras.layers.Dense(units=1, name="G")(net)
G = tf.keras.Model(inputs=inputs, outputs=net)
return G
def discriminator(input_shape):
"""discriminator network.
Args:
input_shape: the desired input shape (e.g.: (latent_space_size))
Returns:
D: the discriminator model
"""
inputs = tf.keras.layers.Input(input_shape)
net = tf.keras.layers.Dense(units=32, activation=tf.nn.elu, name="fc1")(inputs)
net = tf.keras.layers.Dense(units=1, name="D")(net)
D = tf.keras.Model(inputs=inputs, outputs=net)
return D
看到和Tensorflow的不同了嗎?在這里,generator和discriminator都返回了一個tf.keras.Model,而不僅僅是輸出張量。
在Keras里,變量共享可以通過多次調用同樣的Keras層或模型來實現,而不用像TensorFlow那樣需要考慮變量的scope。所以我們在這里只需定義一個判別器D,然后調用它兩次。
# Define the real input, a batch of values sampled from the real data
real_input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shape=(None,1))
# Define the discriminator model
D = discriminator(real_input.shape[1:])
# Arbitrary set the shape of the noise prior vector
latent_space_size = 100
# Define the input noise shape and define the generator
input_noise = tf.placeholder(tf.float32, shape=(None,latent_space_size))
G = generator(input_noise.shape[1:])
再重申一遍,這里我們不需要像原來那樣定義D_fake,在定義計算圖時也不用提前擔心變量共享。
之后就是定義G和D的損失函數:
D_real = D(real_input)
D_loss_real = tf.reduce_mean(
tf.nn.sigmoid_cross_entropy_with_logits(logits=D_real, labels=tf.ones_like(D_real))
)
G_z = G(input_noise)
D_fake = D(G_z)
D_loss_fake = tf.reduce_mean(
tf.nn.sigmoid_cross_entropy_with_logits(logits=D_fake, labels=tf.zeros_like(D_fake))
)
D_loss = D_loss_real + D_loss_fake
G_loss = tf.reduce_mean(
tf.nn.sigmoid_cross_entropy_with_logits(logits=D_fake, labels=tf.ones_like(D_fake))
)
最后,我們要做的是定義分別優化D和G的2個優化器。由于用的是tf.keras,所以我們不用手動創建要更新的變量列表,tf.keras.Models的對象本身就是我們要的東西。
# Define the optimizers and the train operations
train_D = tf.train.AdamOptimizer(1e-5).minimize(D_loss, var_list=D.trainable_variables)
train_G = tf.train.AdamOptimizer(1e-5).minimize(G_loss, var_list=G.trainable_variables)
截至目前,因為我們用的還是靜態圖,所以還要定義變量初始化節點:
init_op = tf.global_variables_initializer()
優/缺點
從tf.layers到過渡tf.keras:Keras里有所有tf.layers的對應操作。
tf.keras.Model幫我們完全省去了變量共享和計算圖重新定義的煩惱。
tf.keras.Model不是一個張量,而是一個自帶變量的完整模型。
定義變量初始化節點還是很麻煩,但之前也提到了,我們可以用tf.train.MonitoredSession規避。
以上是Tensorflow 1.x和2.x版本的第一個巨大差異,在下文中,我們再來看看第二個差異——Eager模式。
Eager Execution
Eager Execution(動態圖機制)是TensorFlow的一個命令式編程環境,它無需構建計算圖,可以直接評估你的操作:直接返回具體值,而不是構建完計算圖后再返回。它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點:
直觀的界面。更自然地構建代碼和使用Python數據結構,可完成小型模型和小型數據集的快速迭代。
更容易調試。直接調用ops來檢查運行模型和測試更改,用標準Python調試工具獲取即時錯誤報告。
更自然的流程控制。直接用Python流程控制而不是用計算圖。
簡而言之,有了Eager Execution,我們不再需要事先定義計算圖,然后再在session里評估它。它允許用python語句控制模型的結構。
這里我們舉個典型例子:Eager Execution獨有的tf.GradientTape。在計算圖模式下,如果我們要計算某個函數的梯度,首先我們得定義一個計算圖,從中知道各個節點是怎么連接的,然后從輸出回溯到計算圖的輸入,層層計算并得到最終結果。
但在Eager Execution下,用自動微分計算函數梯度的唯一方法是構建圖。我們得先用tf.GradientTape根據可觀察元素(如變量)構建操作圖,然后再計算梯度。下面是tf.GradientTape文檔中的一個原因和示例:
x = tf.constant(3.0)
with tf.GradientTape() as g:
g.watch(x)
y = x * x
dy_dx = g.gradient(y, x) # Will compute to 6.0
此外,用python語句(如if語句和循環語句)進行流程控制區別于靜態圖的tf.get_variable,tf.variable_scope,tf.layers。
之前官方發布了一個名為Autograph的工具,它的作用是把普通Python代碼轉換成復雜的計算圖代碼,也就是允許用戶用Python直接編寫計算圖。但它指的Python事實上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Python(比如必須定義一個函數,讓它返回一個具有指定Tensorflow數據類型的元素列表),也沒法發揮編程語言的強大功能。
就個人而言,我不太喜歡Eager Execution,因為我已經習慣靜態圖了,而這個新改變有點像是對PyTorch的拙劣模仿。至于其他變化,我會在下面以問答方式做簡單介紹。
一問一答
下面是我認為從TensorFlow過渡到TensorFlow 2.0會出現的一些常見問題。
問:如果我的項目要用到tf.contrib怎么辦?
你可以用pip安裝一個新的Python包,或者把tf.contrib.something重命名為tf.something。
問:如果在Tensorflow 1.x里能正常工作的東西到2.x沒法運行了怎么辦?
不應該存在這種錯誤,建議你仔細檢查一下代碼轉換得對不對,閱讀GitHub上的錯誤報告。
問:我的項目在靜態圖上好好的,一放到Eager Execution上就不行了怎么辦?
我也遇到了這個問題,而且目前還不知道具體原因。所以建議先不要用Eager Execution。
問:我發現Tensorflow 2.x里好像沒有某個tf.函數怎么辦?
這個函數很有可能只被移到別的地方去了。在Tensorflow 1.x中,很多函數會有重復、有別名,Tensorflow 2.x對這些函數做了統一刪減整理,也移動了部分函數的位置。你可以在RFC:TensorFlow命名空間里找到將要新增、刪除、移動的所有函數。官方即將發布的工具也能幫你適應這個更新。
小結
看了這么多,相信讀者現在已經對Tensorflow 2.x有了大致了解,也有了心理準備。總的來說,正如大部分產品都要經歷更新迭代,我認為Tensorflow 2.x相比Tensorflow 1.x會是有明顯改進的一個版本。最后,我們再來看一下Tensorflow的發展時間軸,回憶過去三年來它帶給我們的記憶和知識。
-
機器學習
+關注
關注
66文章
8377瀏覽量
132409 -
tensorflow
+關注
關注
13文章
328瀏覽量
60499
原文標題:Tensorflow 2.0的這些新設計,你適應好了嗎?
文章出處:【微信號:AI_era,微信公眾號:新智元】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