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上線三年內,老虎證券的累計交易額便突破了1萬億人民幣。這是同樣提供美港股交易服務的傳統券商不敢想象的數字。
但對老虎證券而言,其中的難度不算太高。
老虎證券創始人巫天華覺得自己發動的是一場用戶體驗上的“降維攻擊”。這是一個到位的、冷靜的判斷。
經歷了騰訊系產品方法論的感召、10年以上的用戶體驗集體討論和殘酷的市場競爭后,互聯網企業該如何做出一款基本滿足用戶體驗的產品可能已經從一門顯學成為了“常識”。
從這個背景來審視老虎證券的產品,結論是它算優秀,但沒有達到多么稀罕的水準。用過其他互聯網券商的人應有同感。
老虎證券的產品算優秀是針對傳統券商而言。包括嘉程資本創始合伙人李黎、真成投資管理合伙人李劍威、智明星通CEO唐彬森在內的多位投資人告訴重讀,傳統券商的產品體驗是令人震撼的差。
試用了多款APP后,重讀也同意這個描述。作為新用戶我們甚至不太能在部分中資券商、美資券商APP上找到“注冊”的入口。
“今天很多互聯網公司做APP,其實體驗都還可以。也只有傳統金融行業的這些APP才這么挫。”巫天華也對重讀坦言道。
也沒有很多人涌入美港股券商這個“小”賽道。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對重讀預計的2023年中國大陸的美港股股民規模僅為一千多萬,這行業的用戶規模在可見的未來斷無上億的可能。
也就是說,這是個“小賽道”。賽道小,進入者就少。
巫天華相信現在隨便找一個在互聯網公司工作過3年的人都不一定知道超過5家美港股券商,“所以你要炒美股又不來老虎證券的話,你的選擇余地其實也很小。”
但把老虎證券的階段性成果只看做是運氣好、對手少、競爭壓力小所造就的話,那也失之偏頗。
一個行業的認知門檻越復雜、進入壁壘越高,也會導致從業者稀少。
如果你融個幾百萬,甚至不需要融資就能進入P2P、現金貸等行業掙錢,又何必進入行情、牌照等就耗資不菲的證券行業呢?
以歷史視角看創業者群像可知,大家創業選方向從來都是先易后難。
就現在的互聯網券商同行而言,美團點評、拼多多、小米、同程藝龍等科技公司紛紛在2018年IPO所激起的炒美港股的小熱情,幾乎只被老虎證券把握住了。
該公司推出的美港股打新業務給自己增加了數量可觀的入金用戶——即股民。
老虎證券還構建起了繁復的中后臺系統。那些代碼所映射的行業理解讓老虎證券的系統進入了良性循壞,也被巫天華認為是公司最強的競爭壁壘。巫相信在這個賽道里自家的技術能力算得上最出色。
所以說,創業公司要蛻變成一只有穩定的、規模級收入的獨角獸(公開資料顯示老虎證券的C輪融資估值為10.6億美元)沒那么容易。
能讓自己的階段性成果看上去是場不過如此的降維攻擊所致,已然是種能力的證明。只有高手才能碾壓對手。
降維攻擊這個詞雖然有點老,但成功案例卻不多。那么老虎證券實行降維攻擊的路徑是什么?下面來看看創始人巫天華對此的自述。
三代選手的維度
我把這個賽道分成三代。第一代是1975年之前的傳統銀行和投行。它們就是我們在電影《華爾街之狼》里看到的那個華爾街,大家都是通過電話/現場舉手來做交易。
為什么1975年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因為這一年美國放開了傭金的管制。今天最大、最主流的券商,市場份額的擁有者就是1975年之后的第二代券商。
它們是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 Group, Inc.以下簡稱為IB),是E*Trade(億創理財),是Charles Schwab(嘉信理財)……
第二代跟第一代相比在功能上并沒有什么本質變化,還是做經紀業務、做資產管理。變化在于第二代是當時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它們在美國把這個賽道電子化了。
而且第二代券商相對來說更專注,比如IB。40多年來,IB沒做銀行、沒做嚴格意義上的資管、沒做投行承銷,就扎扎實實的做一件事情——經紀業務。第一代的重要成員則是什么業務都有的商業銀行。
時間過去了40多年,計算機、互聯網改變了非常多的行業,但金融行業沒有被滲透得那么厲害。
2014年我離開網易開始老虎證券的技術研發。我們把自己稱之為第三代券商。這個行業的終局非常明確,我們將取代第二代券商。
我知道《三體》里的“降維攻擊”這個詞火了有一段時間了,但在券商這個賽道里我真的感受到了“降維攻擊”這個詞的魅力。
我能感受到我們與現今的市場份額擁有者之間的維度不同——維度差距不是一點點,可能是天翻地覆的距離。
所以第三代券商替代第二代券商與第二代券商取代第一代券商的邏輯是一樣的。我們也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這個必將發生的、有意思的歷史輪回的背后,是這三四十年間計算機世界發生的巨大變化。
20多年前更新軟件版本是一年發一張光盤,今天老虎證券是每兩周迭代一個版本。
當年大家都把精力放在了提高單機性能上,今天的世界全都是分布式架構。更別說AI的算法、研發的組織架構、敏捷開發等等其他新生事物了。
這些七八十年代的公司在過去寫了上千萬行代碼來支撐今天這么龐大的業務量,如今那也是它們繼續前行的路上最大的包袱。
因為沒有人有魄力跟老板講,我們把這1000萬行代碼扔掉,用全新的架構重新寫一遍。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第二代券商就好像70年代建的老房子,它是可以不停的裝修(來提升居住體驗),但不如住2014年的全新戶型。
新房子有更好的結構、水電、太陽能設施等。你看很多老小區搞來搞去最后還是不行。
在我看來,他們并不算是互聯網公司。看一家公司是否算互聯網公司,不是以它有沒有APP、官網、程序員而是以它自身的迭代速度來判斷。
互聯網公司擁有最強的進化能力。這是互聯網公司跟傳統公司的本質區別。
當然了,大公司衰落、小公司崛起的原因也包括每代人的需求不一樣。我創業的時候以為中國炒美股的人會比我當時年長。
2014年我正好30歲,但是到今天我發現老虎證券的大多數用戶是比我年輕的。
我創業的時候以為炒美股的人可能非常集中在一線城市,并且可能就是互聯網的人和金融的人。后來發現我們的業務還是下沉了很多。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代際紅利。你很難習慣上一代人或下一代人的產品。
美國在20世紀7、80年代炒股的人覺得IB、Charles Schwab挺好用的。我相信我的小孩長大后看到老虎證券的界面也會很沒有耐心。
另外一個有利于老虎證券的小趨勢是,過去20年間中國的大學培養出了非常多的程序員,而且他們很有競爭力。
大家可以看各個國家APP store的榜單,要么是美國公司的產品,要么就是中國公司的產品。
這是我們得以跟第二代券商一較高下的人力基礎。美國的程序員就太貴了。
如今IB的市值是200多億美元,嘉信理財的市值接近700億美元,E*Trade的市值也有100多億美元,老虎證券的估值與它們確實尚有差距。
但擁有最先進生產力的互聯網公司會取代它們,我們做時間的朋友就可以。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
先進生產力所表現出來的結果是,老虎證券的APP比第二代券商的要好用很多倍。
你看這是第二代券商的佼佼者的APP。假設你現在想注冊成它的用戶,你可以看看它的流程。
首先,這類APP的“注冊”藏得太深了。其次,它不支持用手機號或者Google賬號、Facebook賬號來登錄。
我再舉個例子。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規定,如果賬戶凈資產不足25,000美元時,若賬戶在連續5個交易日內達到4次T+0 交易,該賬戶將被禁止開倉交易達90天。
為了避免觸發交易限制規則,保護客戶交易權限,老虎的賬戶在3次T+0 交易后就會限制新開倉。
那么有的傳統券商的問題在于,它不會告訴用戶還剩下幾次T+0。而用戶經常忘記自己已經使用了幾次。
這會讓他煩的要死。因為他已經用了3次時再進行一次T+0,他的賬戶就會被禁止開倉交易。老虎證券里有一個關于T+0的剩余次數的提醒,這就很方便了。
類似這種有問題的細節,我可以在第二代券商的整個APP的場景和使用過程中舉出成百上千個。
我知道和陽你不是做互聯網產品和技術的人,但你單純從一個用戶的角度也能看到這種APP犯了太多哪怕是一個中國的一年級互聯網產品經理可能都不會犯的錯。
用戶會發現老虎證券做的很多事情,私人銀行、海外券商都有提供。我們只是盡量站在用戶的角度來設計產品,用戶覺得怎么方便怎么來。
互聯網公司好的地方是把用戶的時間看的很寶貴,會盡量給用戶節省時間。
而傳統金融機構的態度是能讓用戶把這個事情干成就可以,至于是要花用戶5分鐘還是半小時還是一個小時,還是要跑三個不同的地點,它不管。
這就是生產力的區別。中國的互聯網公司在過去20多年里積攢了很多做產品的方法論和技術研發的經驗,這些都是更先進的生產力。
所以我們絕對不會拿出這么一個APP來給人用,但別忘了這是上一代最厲害的券商做出來的東西。
第三代券商和第二代券商相比還有更加厲害的武器。互聯網公司或者硅谷模式的公司更牛的點還在于生產關系。
我一直相信生產關系比生產力更重要。怎么來解讀這個意思?
硅谷過去幾十年的實踐經驗,以及阿里巴巴、小米這樣的公司上市時造就了非常多的千萬億萬富翁這樣的情況,讓有創業精神的人開始相信創業、相信期權、相信股票。
大家有信念之后,他們就會跟創始團隊和CEO想一樣的事情。我們都會更在乎長期利益而非短期利益,我們都在想如何做好公司的基本面。
因為公司市值的上升一定是公司的基本面在變得更好。這樣所有人有了共同的目標和愿景。
老虎證券就是這樣。我們能在4年里發展的這么快,不是說我的認知有多好,或者說我一個人加班加點干,不是這個情況。
我們有很多在BAT、網易、小米工作了10年左右的同事,也有很多在金融圈工作了十幾二十年的人,他們都降薪加入了老虎證券。
他們為什么愿意降薪?怎么來激勵大家?option/股權。所以他們最在乎的不是工資和年終獎,而是在乎老虎證券能否變成一個偉大的公司,變成一個市值越來越高的公司。
我們不能說硅谷模式的公司能把每個人積極性調動到完美的程度,但比上一代的公司的確要好很多。這樣的生產關系是是第二代券商沒有的武器。
第二代券商走的不是硅谷模式而是美國東部的模式。它們從來不拿VC的錢,也不太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就是自己掏錢雇人然后開始干,到了一定體量就上市了。所以它們是很家族式的公司。
-
互聯網
+關注
關注
54文章
11105瀏覽量
103018 -
小米
+關注
關注
69文章
14325瀏覽量
14386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