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花了5年時間,花了投資人1個多億的資金才明白了這點?!毕佉晞撌既笋f道。
2014年年初成立的蟻視即將迎來他們的第5年,在近5年期間,其也跟VR產業一樣,經歷輝煌,走入低谷。從10多人的團隊擴張到100多人,再回到10多人,一切像是回到了起點,重新出發,重新選擇賽道,這一次,他們似乎想得更明白了。
近日,沉寂了許久的蟻視又有了新動作。繼今年6月份推出AR眼鏡之后,蟻視又推出了新的產品,不過相比之前的VR、AR硬件,這次的產品只能稱之為配件——防眩暈頭帶。
最近覃政帶著這套配件開啟了全國小范圍眾測,北京之后,其第二站來到了深圳。
“防眩暈頭帶”真的有效嗎?
VR體驗中的暈眩是長久以來很多公司都在致力解決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也誕生出了很多方法,如提高幀率、提高畫面清晰度、采用瞬移、移動時讓視野范圍縮小、空間定位……即便如此,暈眩依舊存在。
一條看似簡單的頭帶,竟然能夠防眩暈?帶著疑問,陀螺君開啟了體驗。
黑色的頭帶上面有6個圓點,對應的是6個電機,分別分布在前后中間各1個,左右兩邊各2個。當游戲中的角色有任何移動時,其對應的相反的位置電機將產生振動。比如當角色向前移動時,后腦勺位置的電機將振動。
振動設置了3個不同強弱程度,根據眩暈程度可以調節。
每個人都需要體驗兩次,兩次的間隔時間半小時左右,原因是避免(部分人)第一次體驗留下的惡心感影響第二次的判斷。體驗的眩暈程度分為10級,所有人體驗完后對暈眩程度評分。
陀螺君原本希望能進行雙盲測試,但是由于頭帶作用時會產生震動,因此無法進行。
現場提供了兩款Demo體驗,一款無軌過山車以及一款平移的探險游戲。
無軌過山車故意將軌道去掉,以增強眩暈感。該體驗時長大約2分多鐘,第一次體驗時啟動了頭帶,首次體驗時,實際上對頭上的震動感產生了一定的抵觸心理,隨著體驗時間增加逐漸適應。在此次體驗時,陀螺君并未感覺到任何不適,或許是因為平時經常體驗VR,身體已經對其適應,因此在過山車的測試中,兩次體驗并沒有明顯的變化。
第二款Demo體驗陀螺君體驗了較長時間。平移是VR游戲體驗中最容易產生眩暈的移動方式,特別是經過在游戲中旋轉、持續平移、跳躍等頻繁運動下,在兩次對比體驗后,陀螺君可以很明顯感覺到頭帶對于眩暈能起到一定的減輕作用。
而從現場很多參與測試的人口中也得到了相同的反饋,其中也包含一部分抗暈眩比較強的人,反饋并不是很明顯,這些人大多是VR從業者或者平時玩3D游戲比較多的人;而大部分初次體驗VR的人,其使用VR頭帶之后眩暈程度都相對有所好轉。覃政也提到,這款配件越是初體驗者效果會越明顯。
由于測試時間都相對較短,目前VR體驗超過20分鐘基本就能算比較長,而如果想要達到傳統游戲的游戲時長,幾乎還難以逾越,硬件的舒適性是一方面,眩暈感也是重大的問題。而對于這款配件是否會對于長時間體驗VR能起到改善作用,陀螺君測試了10分鐘左右,在平移狀態下還是會有些許眩暈,只是使用頭帶的情況下有明顯改善,并沒有完全消除。
“這個是解決用戶初次體驗VR的時候減輕暈眩,隨著體驗時長變化,震動是一種適應,VR也是適應,給感官提供更進一層的反饋的同時,讓人逐漸適應VR狀態?!瘪岬?。
據了解,這款頭帶將會在本月底試產100套,提供給開發者進行更大范圍的測試。
防眩暈頭帶背后,其實是為了……
反觀蟻視近5年來的產品路線,其從最早的VR眼鏡盒子,到PC端VR眼鏡,再到后期的AR眼鏡,其一直在做整機品牌產品,而對于這樣一款難以產品化的配件,它的定位不僅讓人有些疑惑。
“這款頭帶實際上成本并不高,就幾個電機,成本幾十元而已,我們不會靠它來盈利,也不會將其作為一款商用化的產品來推向市場。希望開放給所有的從業者,硬件上有專利但不打算收費,給所有廠商免費用?!瘪f,這個配件一方面是解決眩暈的一次嘗試,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這款頭帶來聯合行業伙伴、開發者,讓更多的傳統游戲推出VR版。而游戲廠商接入的情況下,不需要對游戲做任何改動,將游戲引擎里面的接口——攝像機的運動的參數開放出來就可以適配,目前已支持UE4和U3D。
目前很多傳統大作在VR版本中很多都沒有針對VR進行專門的調整,特別是移動方式,平移方式極易產生眩暈,也導致很多玩家寧愿玩PC或者主機版而放棄VR版。而更多的PC、主機大作則甚至不愿意推出VR版本。
覃政稱,目前這款頭帶配件還在測試中,在經過大范圍測試之后有效的話,未來主要和硬件公司合作,將其作為頭顯整機的一部分嵌入進去。
除了以上兩個出發點之外,這款防眩暈頭帶也承擔著蟻視從臺前退居幕后的重要一步。
防眩暈頭帶引路,覃政稱之后的核心產品將以AR為主,研發光學模組,從整機品牌商,轉為供應鏈中的一環。
今年5月,陀螺君曾經在蟻視辦公室體驗過其最初的AR眼鏡原型機,當時設備非常粗糙。其采用雙通道混合光學方案,視場角可以達到96度。由于其運算處理都是通過PC來進行,所以眼鏡自身重量只有130g。
這款眼鏡在5月份眾籌期間共籌集了17.5萬美元,超過其最初5萬美元的目標300%多。不過這款產品最終并沒有產品化。
如今,其第二版多通道混合光學方案也在研發完善過程中,其視場角擴大到107度,模組厚度比第一版大幅縮減到12mm,通過遮罩可以涵蓋VR/AR兩種模式。陀螺君此次也體驗到這款模組(單眼模組),視場角明顯提高,不過屏幕上還存在圖像拼接部分的色差和少許錯位,還需要優化。
一、二代光學方案對比
第一代AR眼鏡(左)和第二代AR眼鏡(右)
“AR光學順利的話明年6月份開始量產,今年談的幾個客戶可能明年開始下單,我們的計劃有可能直接量產第二代光模組,核心工藝上面差不多,但是體驗會提高一些?!?/p>
覃政還提到,明年將在北京周邊河南地區開設3000平左右的工廠,專門用于AR光學模組的組裝。
“之后基本不會做整機了,包括現在做的一些客戶,以后我們不會做整機,主要跟頭顯等廠商合作?!?/p>
平臺級賽道不適合創業公司,要做產業鏈中的一環
2014年年初成立的蟻視即將迎來他們的第5年,在近5年期間,其也跟VR產業一樣,經歷輝煌,走入低谷。從10多人的團隊擴張到100多人,再回到10多人,一切像是回到了起點,重新出發,重新選擇賽道,這一次,他們似乎想得更明白了。
“初創的時候大家都比較激進,都盲目地認為能迅速成為大公司,都想試一下,所以大家投錢做生態、做渠道,事實證明幾乎都難跑出來,手機行業的歷史也印證了創業公司不適合平臺級的賽道?!?/p>
“我們花了5年時間,花了投資人1個多億的資金才明白了這點,后面再有資源進來會更慎重的花每一分錢,錢花出去要看到明確的回報?!?/p>
在覃政看來,在平臺級的賽道上,對小公司的機會已經關閉。
“VR/AR前期大廠不關注,小公司有些機會,目前不是這樣,國內華為、小米,國外蘋果、微軟都在卯著勁做下一代VR/AR,我覺得未來在這個平臺級的戰場上,對小公司的機會已經關閉了。小公司除非在這1-2年的空檔期迅速成長為大公司,就像小米一樣迅速成長起來,跟它們去抗衡。在整個平臺級的領域里面有一個特點,其實考察的是綜合得分,而不是某一項專長。比如某些產品設計得很好,但是某些方面不及格,比如銷售渠道,比如產品優化,綜合得分不及格,產品就是全輸?!?/p>
現在蟻視相比自己做整機,覃政選擇了將其定位為行業里面的鏈條,成為大平臺中的一個齒輪。
而之所以選擇這個賽道,覃政談到主要出于兩方面原因,其一是個人背景是做光學的,還是想繼續研發技術;其二是之前雖然在做品牌,但實際上業務量最大的實際上在幕后,其自己的頭顯和產品銷售額只占到整體銷售額的15%,85%的銷售額都來自B端的出貨,和聯想、摩托羅拉、一加手機、360、AOC等大廠的合作,為其打通了服務B端客戶的商業模式。
在其看來,AR相比手機所衍生出的一個新市場就是光學,手機主要五大類屏幕、芯片、電池、傳感、軟件,所有大廠都需要做集成,AR中多出來一塊就是光學系統,平行于其他幾類。
“光學模組會取代以后的屏幕供應商,以后屏幕廠商不針對終端廠商出貨,而是經過跟光學廠商合作,形成光模組,最后再賣給品牌廠。我們的目標就是能夠在這個六大板塊里面,光學這部分成為一個合格的供應商?!?/p>
相對于成功的經驗,失敗的經驗往往更能讓人成長,對于蟻視是否能實現其最終的愿景,或許我們還會抱著疑問的態度,不過正如覃政所言,不大膽去嘗試,怎么知道是否能做成呢。
-
vr
+關注
關注
34文章
9634瀏覽量
150066 -
AR眼鏡
+關注
關注
4文章
524瀏覽量
23053
原文標題:從臺前退居幕后,蟻視覃政:創業公司不適合平臺級賽道 | VR陀螺
文章出處:【微信號:vrtuoluo,微信公眾號:VR陀螺】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