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筆記本廠商來說,11月是傳統的旺季,但據臺媒消息,全球TOP 5廠商的出貨量盡管環比增幅達到4%,但同比出現了11%的下滑。
報道認為,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英特爾的CPU短缺,以及持續的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具體的廠商方面,惠普(HP)同比下降了14%;戴爾11月出貨量環比呈下降態勢,但同比增長6%。
另外得益于國內電商平臺備貨充足,聯想在11月份獲得了10%的環比增長。
ODM廠商方面,全球TOP 3的制造商實現了環比1%的增長。另外得益于對惠普供貨量的提升,仁寶電子超越(Compal Electronics)廣達電腦(Quanta Computer),成為了全球最大的筆記本ODM廠商。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侵權或者其他違規問題,請聯系本站處理。
舉報投訴
-
英特爾
+關注
關注
60文章
9900瀏覽量
171550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829瀏覽量
211194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AMD第三季度CPU出貨量激增,挑戰英特爾市場地位
最新的投資報告顯示,AMD在微芯片領域的競爭中正逐漸嶄露頭角,對老牌巨頭英特爾構成了有力挑戰。數據顯示,在2024年第三季度,AMD的CPU出貨量實現了顯著增長,而英特爾則面臨市場份額
全球筆記本出貨量增長 第三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5%
筆記本電腦市場已經在逐步回暖,目前已經連續第四個季度實現正增長。根據TechInsights公布的統計分析數據顯示,在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的筆記本電腦出貨量
戴爾科技發布全新XPS 13筆記本電腦
戴爾科技近日震撼發布全新XPS 13筆記本電腦,該機型搭載了英特爾最新的酷睿Ultra 200V系列處理器,標志著性能與效率的全新飛躍。這款旗艦級筆記本以其強大的內核驅動,輕松駕馭各類復雜任務,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流暢體驗。
2024年上半年中國大陸筆記本電腦線上銷量下滑
根據洛圖科技最新發布的《中國大陸筆記本電腦線上零售市場月度追蹤》報告,2024年上半年,中國大陸筆記本電腦線上市場遭遇了顯著的市場寒流,銷量與銷額均呈現下滑趨勢。具體數據顯示,上半年筆記本
2024年Q2客戶端CPU出貨量同比增長10.7%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Jon Peddie Research的最新報告,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CPU市場呈現出復雜而有趣的趨勢。客戶端CPU出貨量同比
紫光展銳同比增長64%!2024Q1全球手機芯片出貨量排名出爐
億顆,小米、三星、OPPO是主要采購商,分別占聯發科手機出貨量的23%、20%和17%。 高通的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7500萬顆,同比增長11%,市場份額達到25.7%,位居第二。其中4
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滑
在過去的一季度(2024年1-3月),我國智能手機出貨量達到6377.3萬部,同比增長5.8%,占同期手機出貨量的94.6%;智能手機上市新機型65款,同比減少18.8%,占比67.0
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提升7%,新款MacBook Air推動市場增長
品牌方面,聯想出貨量達1,080萬臺,同比增長12%,市場占有率23%,成為全球最大筆記本電腦制造商。其次是惠普,出貨量940萬臺,
2024年全球PC市場復蘇勢頭強勁 總出貨量同比增長2.9%
在眾多PC產品中,筆記本電腦市場尤為搶眼,其出貨量同比增長3.8%,達到了4490萬臺。與此同時,臺式機市場也保持穩定,雖然出貨量微降0.4%,但仍保持在1210萬臺的規模。
2023年全球AMOLED手機面板出貨量同比增長16.1%,Q4‘23中國廠商出貨量首超1億片
從市場格局來看,2023年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市場三星顯示(SDC)出貨量同比下滑8.2%,市場份額跌破50%,為49.9%,同比下滑13.2個百分點,其國產品牌訂單
Canalys:2023年全球PC出貨2.47億臺,Q4結束同比下滑,市場回暖
根據研究機構Canalys發布最新統計數據,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個人電腦(PC)市場出貨量同比增長3%,結束了連續七個季度的同比下滑。
去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創近10年新低 但蘋果已超過三星登頂第一
而市場研究機構的報告也顯示,出貨量前5的廠商中,有3家的出貨量同比有下滑,其中連續多年的
全球PC市場釋放積極信號,蘋果出貨量持續下降
市場咨詢權威機構IDC報告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全尺寸PC的出貨量環比下降了2%,同比下滑3%,標志著PC市場已陷入八個季度的持續同比下滑。然而,摩根大通卻發現,
筆記本電腦出貨量連續八季度下滑,2024年有望實現11%增長?
據統計,2021年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數量超2.5億臺,2022年數量減少至約2.2億臺,而2023年將再創新低不足2億臺。盡管如此,預計2024年出貨量仍將回到2億臺以上,2025年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