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運算速度
運算速度是衡量計算機性能的一項重要指標。通常所說的計算機運算速度(平均運算速度),是指每秒鐘所能執行的指令條數,一般用“百萬條指令/秒”(mips,MillionInstructionPerSecond)來描述。同一臺計算機,執行不同的運算所需時間可能不同,因而對運算速度的描述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常用的有CPU時鐘頻率(主頻)、每秒平均執行指令數(ips)等。微型計算機一般采用主頻來描述運算速度,例如,Pentium/133的主頻為133兆赫茲,PentiumⅢ/800的主頻為800兆赫茲,Pentium41.5G的主頻為1.5G赫茲。一般說來,主頻越高,運算速度就越快。
2、字長
計算機在同一時間內處理的一組二進制數稱為一個計算機的“字”,而這組二進制數的位數就是“字長”。在其他指標相同時,字長越大計算機處理數據的速度就越快。早期的微型計算機的字長一般是8位和16位。目前586(Pentium,PentiumPro,PentiumⅡ,PentiumⅢ,Pentium4)大多是32位,現在的大多數人都裝64位的了。
3、內存儲器的容量
內存儲器,也簡稱主存,是CPU可以直接訪問的存儲器,需要執行的程序與需要處理的數據就是存放在主存中的。內存儲器容量的大小反映了計算機即時存儲信息的能力。隨著操作系統的升級,應用軟件的不斷豐富及其功能的不斷擴展,人們對計算機內存容量的需求也不斷提高。目前,運行Windows95或Windows98操作系統至少需要16M的內存容量,WindowsXP則需要128M以上的內存容量。內存容量越大,系統功能就越強大,能處理的數據量就越龐大。
4、外存儲器的容量
外存儲器容量通常是指硬盤容量(包括內置硬盤和移動硬盤)。外存儲器容量越大,可存儲的信息就越多,可安裝的應用軟件就越豐富。目前,硬盤容量一般為10G至60G,有的甚至已達到120G。
5、I/O的速度
主機I/O的速度,取決于I/O總線的設計。這對于慢速設備(例如鍵盤、打印機)關系不大,但對于高速設備則效果十分明顯。例如對于當前的硬盤,它的外部傳輸率已可達20MB/S、4OMB/S以上。
6、顯存
顯存的性能由兩個因素決定,一是容量,二是帶寬。容量很好理解,它的大小決定了能緩存多少數據。而帶寬方面,可理解為顯存與核心交換數據的通道,帶寬越大,數據交換越快。所以容量和帶寬是衡量顯存性能的關鍵因素。
7、硬盤轉速
轉速(RotationalSpeed),是硬盤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盤盤片在一分鐘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盤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盤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盤的速度。
8、主頻
CPU的主頻,即CPU內核工作的時鐘頻率。通常所說的某某CPU是多少兆赫的,而這個多少兆赫就是“CPU的主頻”。
-
計算機
+關注
關注
19文章
7430瀏覽量
87733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