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 AlphaGo 橫掃亞洲圍棋頂尖高手之余,也將 AI 人工智能的概念推廣至全球。近兩年科技公司不是已經「All in AI」,就是正在「All in AI」的路上。人工智能想要達到人類的智力,正如 AI 背后的深度神經網絡模仿的是人類大腦的神經網絡架構,腦神經科學的發展,對人工智能技術有著巨大影響。
11 月 12 日,極客公園前沿社活動邀請到認知神經科學之父邁克爾·加扎尼加(Michael S. Gazzaniga)教授,與暴風集團董事長&CEO 馮鑫、豆瓣創始人&CEO 阿北、和緩醫療董事長&CEO 李宇、航旅縱橫創始人薄滿輝等嘉賓一起分享腦科學的現在和未來。此次近場研究還特別邀請到 ThinkPad 作為前沿社思考伙伴,一同感受思考的碰撞,共同見證時代的進化。
加扎尼加教授表示,腦神經科學研究的挑戰在于簡單動作的背后是無窮的排列組合。例如,一個簡單的勾勾手指的動作,只需要 300 個神經元即可完成。但是,同樣的動作,同樣的 300 個神經元,它們完成這個動作的排列組合卻有 2 萬個之多。
現在用于人工智能的深度神經網絡的原型,來自之前腦科學專家對人類大腦神經網絡的理解。目前,新的「光遺傳學」(Optogenetics)能夠模擬并提取單個神經元的計算,以及神經元線路和神經元網絡的計算能力。如果技術成熟,意味現有的深度神經網絡架構將面臨革新。
硅谷巨頭如伊隆·馬斯克和馬克·扎克伯格,都在近年來開始投入到腦機接口(BMI Brain Machine Interface)技術的研發中。其中,植入式腦機接口雖然有效,但是由于對人類大腦會產生較強的傷害,并且容易被大腦排斥而困難重重。加扎尼加介紹了一種新的技術,創造一個模仿大腦的液態環境,在這樣一個液態環境中,電子信號和神經元的交換或許將更為自由和安全——這將改變腦機接口技術的進程,甚至改變未來計算機的架構。
下面來看看認知神經科學之父邁克爾·加扎尼加教授的分享精華:
-
神經網絡
+關注
關注
42文章
4762瀏覽量
100541 -
人工智能
+關注
關注
1791文章
46859瀏覽量
237580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