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判斷,我在很多場合都曾說過。贊同者有之,反對者有之。時至今日,困惑只剩下一個:「隱私開關」在技術上是否可行?難度有多大?
12 月 18 日,由騰訊汽車主辦的第二屆全球汽車AI大會在北京舉行。全球著名白帽黑客、頂級安全專家 Charlie Miller 和 Chris Valasek 在小規模專訪中告訴我:
雖然他們目前工作的重心主要是放在汽車安全上面,也就是防止別人攻擊汽車。但廠商其實很容易就能實現隱私保護,譬如可以清除掉所有的出行痕跡。雖然這個功能目前還不存在。
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在這兩位全球頂級黑客眼中,全球汽車在走向智能化之時的安全與隱私之困。
全球汽車黑客鼻祖
先簡單介紹一下Miller與Valasek。熟悉互聯網或者黑客的,或許都清楚這兩個家伙在業內到底有多知名。不清楚的,看上面這張圖。
簡單說,Valasek 是美國歷史最長的黑客會議 SummerCon 的主席;至于 Miller,則可以說是「汽車黑客開山鼻祖」,一鍵黑掉一輛Jeep,也是第一個連續四年獲得Pwn2Own 冠軍的黑客,百秒侵入iPhone、MacBooK,號稱「地球上技術最熟練的黑客之一」
他們倆干過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在2015年成功入侵了一輛2014款Jeep,利用克萊斯勒 Uconnect 車載系統的漏洞重新刷入了帶有病毒的固件并向 CAN 總線發送指令控制汽車,最終迫使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在全球召回了 140 萬輛車進行返廠升級。
對了,在當天的會議上,他們還拿出了那張照片。而在中國,他們往往被稱為「傳奇黑客」。恩,我拿到了 Miller 的個人wechat ,個人成就+1 。
當然,中國也不是沒有牛逼的。譬如,騰訊旗下的科恩實驗室老大呂一平,就完全是和他們平等對話的。畢竟,Miller 也沒有入侵過特斯拉。干過這事的,是呂一平這個家伙,Miller 說。
全球的汽車安全問題嚴不嚴重?
作為久經沙場的老將。
當時的推特互動
對的,Miller本人從美國安全局出來后,先后輾轉去了Twitter、Uber、滴滴。2017年7月,從滴滴離開后,Miller與Valasek又「勾搭」在一起,去了傳統車企通用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Cruise Automation,負責領導自動駕駛汽車安全小組。
正因為有這樣的經歷,所以面對記者采訪時,他們也學會了「圓滑」。因而,在我們問及各大汽車廠牌,到底誰家的汽車安全做得比較好時,得到的回答如下。
「這個很難說,很難說誰做的更好。因為我們針對的車輛數量還是很小,取樣數量不夠大。」Miller 與 Valasek 說。在他們看來,廠家能夠開放更多 CAN 總線協議內容,更開放的溝通在未來會顯得格外重要,也能給廠商帶來更大的收益。
他們說,在他們工作中,80% 的時間其實都是用在「逆向」汽車文檔上,只有 20% 的時間花在發現安全問題上。但只要公開簡單的文檔,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從全球范圍來看,CAN 總線協議文檔依然是各家車廠的機密。很多自動駕駛公司之所以使用林肯 MKZ 這款車來改裝。除了 MKZ 本身的線控系統便于改造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存在 DATASPEED 這樣一個與福特關系緊密的公司,能為自動駕駛公司提供 ADAS KIT 工具包。
當然,他們對現狀的不滿也是溢于言表的。
說了幾句好的,譬如,早期他們發現了汽車安全問題,很多車廠連個公開聯系方式都沒有,「連一個 Email 都沒有」。現在有了,算是一個進步。而像特斯拉,FCA(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等等,也開始如IT界一樣,為白帽黑客發現的安全漏洞付費;其他公司也有一些獎勵,譬如GM(通用汽車公司) 就不是貨幣,日產內部也會舉辦黑客競賽等等。
但是,整體來看,汽車安全的應急響應機制與流程,在汽車行業不是很流行。
最后一個細節問題,從軟件層面看,現有的汽車安全問題,45% 出在安全架構本身有隱患,55% 出在 Code 質量上。
出行公司與汽車公司誰做得更安全?
全球正在出現成為「下一家出行公司」的浪潮。
在美國,Waymo 的估值已經突破 1760 億美金。正在美國鳳凰城開展全球首次 Robot Taxi 的商業化運營,是一家標準的互聯網公司。而與此類同,中國的滴滴出行、曹操專車等出行公司,也正努力復現 Waymo 的神話。
只是,就安全問題而言,軟件層面的打通也意味著汽車病毒也能像「電腦病毒」一樣全網擴散。而與汽車公司相比,他們是更有能力應對這樣的安全挑戰?還是因為牽扯到硬件問題,反而會更難?
通用的SuperCruise
先后在滴滴出行與通用 Cruise 工作過的 Miller 說,從Uber滴滴到通用,他的工作方式當然發生了改變。因為在 uber,他們對汽車的生產制造方式、采用什么功能,影響力很小,意見不見得會被采納。而跟通用汽車合作,雙方之間的關系更加緊密。從安全角度,他希望在汽車功能上有什么設計,意見在前期都能得到充分溝通。
而呂一平也認為,將安全能力放進去,還是車企更有效。
此外,他們都認為,就汽車安全而言,如果智能性能高度依賴外界的通訊(指的是自動駕駛車聯網方案),收外界影響的程度就越深。因此,就高級輔助駕駛或者「自動駕駛」而言,智能汽車越獨立越安全!
隱私開關該提上議事日程了
大概兩個月前,我在一篇文章中寫到(關注微信公眾號「電動星球News」,輸入38,獲取文章):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在智能時代,隱私保護是個永恒的話題。
隱私保護的問題,牽扯到汽車廠商濫用,主動探尋用戶個人隱私;也牽扯到黑客攻擊、廠商安全保障不利,導致個人隱私泄露。
總體而言,我反對拿手機隱私泄露成為常態來反駁汽車隱私不重要的論斷,認為保護個體的隱私是文明的基本特征。
不能因為現在不文明,就說不文明是對的。雖然從運行角度來看,開啟攝像頭、啟用語音、聯網等特性是很多智能功能實現必不可少的,但提供一個聯網機械關閉的機制或按鈕,讓用戶自己選擇,同樣也是正確與合理的。
而允許用戶選擇,本身就是種「權利的確認」。這部分權利,原本就屬于個人。
在那一次的爭論過后,很欣喜看到有新造車公司,譬如小鵬汽車G3,開始明確表示會在系統內提供隱私設置。
18 日當天,Miller 與 Valasek 也談到了這個問題。他們說,其實目前沒有這樣的開關或者說可下載的殺毒軟件。從某種意義上來看,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汽車隱私的安全問題,現在只能通過額外付費的方式去解決。
而在歐洲、美國,目前依靠的相關的隱私監管政策,能防止個人隱私泄露。(這兩天,FaceBook 的小扎焦頭爛額,就是因為有法律規定,不能利用用戶隱私賺錢。在歐洲,這個條款叫做《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罰蘋果懲谷歌,非常給力)。
從技術上來看,汽車廠商完全有能力清楚掉用戶的所有出行痕跡,提供隱私選擇。
這一點,科恩實驗室的呂老大直接說從安卓底層來看,完全可以在軟件層面就解決這個問題。一點都不難。
安全芯片有了就安全嗎?
李想的理想制造ONE發布會截圖
在最近的新車發布會上,有關汽車安全的問題,經常會有廠商拿「安全芯片」來說事。好像有了「安全芯片」,汽車就安全了。
這個說法靠譜?
Miller 與 Valasek 說,現在自動駕駛可能有兩種趨勢,一種是單個硬件支持多個系統;一種是多個芯片支持多個系統。從安全角度看,多個硬件可能更好一點。但這個成本的增加,相對于能力的增加是否劃算,則是所有自動駕駛公司需要考慮的問題。「所有的自動駕駛,都要反應在成本的問題上。」
當然,單個硬件支持多個系統,也可以把虛擬化安全、沙盒保護極致做得很好。但一旦失守,很容易從虛擬機打到物理層面,失去整個硬件的控制能力。因此,關鍵還在于整個安全架構的設置。
1999年10月,多家IT巨頭聯合發起成立可信賴運算平臺聯盟(Trusted Computing Platform Alliance,TCPA),初期加入者有康柏、HP 、IBM、Intel、微軟等。
至于「安全芯片」的說法,他們也不是很理解。
在美國體系中,類似的可能有兩種。一種是數據傳輸的密鑰,有個獨立芯片,用來保存私鑰信息;第二種,是在主芯片里采取信任區的架構,用到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TPM安全芯片指的是合TPM(可信賴平臺模塊)標準的安全芯片,簡單理解就是芯片中一塊區域用來存放密鑰。)
從這個角度來看,有「安全芯片」或者采取了信任區架構設計的芯片,遭遇攻擊的成本會高很多。破解不不僅僅是軟件層面,還牽扯到硬件層面。
在采訪的最后,三位大神說:
移動和PC 時代,病毒是虛擬世界的問題;現在這個問題成為了現實世界的問題,車輛、人員、公共安全的問題。
智能汽車時代的所得與所失!
-
IT
+關注
關注
2文章
856瀏覽量
63473 -
智能汽車
+關注
關注
30文章
2789瀏覽量
107161
原文標題:聚焦| 對話全球汽車黑客鼻祖,智能汽車能不能設置隱私開關?
文章出處:【微信號:e700_org,微信公眾號:汽車工程師】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