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片,又名菲林,是一種成像器材?,F今廣泛應用的醫用膠片是將鹵化銀涂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種底片為軟性,卷成整卷方便使用,所以又稱膠卷,當有光線照射到鹵化銀上時,鹵化銀轉變為黑色的銀,經顯影工藝后固定于片基,成為我們常見到黑白負片。彩色負片則涂抹了三層鹵化銀以表現三原色。除了負片之外還有正片及一次成像底片等等。
早期的底片用玻璃作片基,19世紀晚期塑膠工業技術成熟,壓成薄片的塑膠片取代玻璃成為片基。于是膠片成為底片的代稱。
底片以感光速度(din/ISO)來分別,由最低速之ISO25度至高速之ISO3200,一般來說感光度越低,畫質越細膩。最常用的膠卷為din21度/ISO100其次是快片,即din24度/ISO200.其它速度的膠卷,由于價格,沖片技術要求特殊,在2000年左右數碼攝影興起后,幾乎只有專業人上才會使用。
以片幅大小來分別有常用的120型(中畫幅底片)、135型(最常用,底片寬35mm)、110型(小型匣式)等,還有另外為拍攝廣告或大型海報而設的諸如4“x5”或8”x10“大畫幅散頁底片。
以感光類型來分的則有黑白底片、彩色底片、紅外線底片及X光片等。而彩色底片因應不同的光源色溫,又分為日光片與燈光片,若用燈光片拍攝日光下的最物,則相片色調會偏藍,反之則偏黃。
以包裝方式來分別,又可分為軟片和硬片。制成長條卷狀的軟片又稱膠卷。120型膠卷可以拍攝8張6x9.12張6x6或是16張6x4.5,俗稱2時半的底片。用一條較長的不透光紙卷起,一頭插在鐵片做的軸心上。紙向里面黑色,向外黃色(也有粉紅色綠色),印有數字。部分照相機后背有小窗孔,擰轉卷片把手或卷片鈕,看到號碼對正窗孔就是到了預定位置。135型膠卷可以拍攝36張俗稱1時的底片。片基上打有齒孔(見圖),相機內有齒輪勾住齒孔,拍攝時擰轉把手過片。
1960年代以前,常用的底片規格是120型。此后由于鏡頭生產技術的發展,中下價135照相機鏡頭質量大大提高。又因為膠片質量的提高,135型底片開始普及。直至1970年代彩色攝影技術成熟,全自動的135彩色沖片曬相機充斥市面,120型底片在非專業領域被取代。
底片的早期發展1835年英國發明家卡爾●波特開始使用涂有氯化銀或硝酸銀的圖紙作為感光材料,在照相機里拍成負像,然后再利用日光印像,他把自己的方法定名為卡羅攝影術。
1839年8月19日法國畫家路易●達蓋爾公布了他發明的“達蓋爾銀版攝影術”。這種技術以碘化銀感光,用汞顯影,用食鹽定影。感光速度很慢,在陽光下需15至30分鐘。
1851年,英國雕塑家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切爾發明了濕版攝影法,又稱火棉膠攝影法。該法以鹵化銀感光。雖因版干后不再感光,但成本較達蓋爾銀版法低很多,且感光速度有較大提高(5-15秒),在此后30年獨領風騷。
1861年物理學家馬克斯威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張彩色照片。
1865年,柯羅叮溴化銀干版被研發出。感光版制成后不必馬上裝入相機中拍攝,曝光后也不必馬上沖洗加T,但乳劑層干燥后感光度下跌,曝光時間要數倍f濕板,應用受限t分明顯。
1868年,W.H哈里森提出使用膠棉明膠來替代膠棉乳劑的設想。并在隨后的1871年被英國醫生R.L.馬多克斯證實可行。感光速度大幅提升至幾十分之--秒。
1877年,查爾斯。貝內特發現了,把溴量過剩的乳劑,延長加熱時間,即延長乳劑的成熟時間,乳劑的感光度大大提高。這樣制得的明膠乳劑干版,印相曝光速度提高到了1/125秒,在此之前,濕版至少也要數以秒計的時間進行曝光才能照相和印相。
1888年,美國柯達公司生產出了新型感光材料柔軟、可卷繞的“膠卷”。這是感光材料的一個K躍。
至此,膠片的形態固定了下來。
-
相機
+關注
關注
4文章
1344瀏覽量
53514 -
膠片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8215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