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感成像新定義
之前在東京全球發布會時其實已經體驗過Z7和Z 24-70mm f/4 s的組合了,也做了試拍評測,不過鑒于當時環境的制約,所以評測結果或許會有些許的偏差。而現在,尼康首發的Z系統新品中,除了Z6和50mm標頭(這兩款產品要到11月下旬才會正式上市),其余的4件商品均已到達評測室,包括全畫幅微單相機Z7、尼克爾Z 24-70mm f/4 S鏡頭、尼克爾Z 35mm f/1.8 S和FTZ卡口適配器。
FTZ卡口適配器方面我會搭配AF-S 尼克爾 35mm f/1.8G ED鏡頭進行測試,也可以和尼克爾Z 35mm f/1.8 S做一個直觀的對比。
上次的試拍,我感覺Z7整體操控和尺寸重量(約134 x 100.5 x 67.5 mm、約675g)上均沒什么問題,并不會有新系統的陌生感,上手非常方便,而畫質也很出色,有D850的風采。這一次的詳細評測將會繼續深挖Z7的方方面面,看看是否值得大家對尼康首款全畫幅微單的等待。
Z7外觀
Z7的外觀融合了微單與單反兩種元素,機身符合市面上微單一貫的方正造型,而手柄卻保留了許多尼康單反的影子,手柄邊上還有兩個自定義功能鍵,采用了比較大的長方形設計,使用方便。
機身正面最吸引我們的就是碩大的卡口,最初以為尼康采用大卡口機身一定不小,但實際拿到手后發現,其實機身不大,尼康利用軍艦部分消化了卡口一定的占用面積,所以軍艦下沿是罕見的內凹弧形。
背面并沒有采用尼康比較喜歡的雙邊按鍵布局結構,考慮到微單的輕巧特征,單手拍攝的大有人在,所以將絕大部分按鍵均放在了手柄側,方便操作。另外,Z7還增加了焦點切換搖桿,非常好用,不過這里也要給尼康提個建議,雖然焦點回中一直沿用OK鍵操作的慣用傳統,但既然有了搖桿,而且搖桿可以按下,那么是否將焦點回中也增加到搖桿上會更加方便呢?
背面大面積覆蓋的自然是屏幕了,Z7的采用的是約3.2英寸210萬畫點的觸摸翻折屏,總的可調節角度約為170°。
除了顯示屏,Z7還擁有EVF取景器,具有約369萬畫點的顯示精度和約0.8倍的放大倍率,顯示效果良好。結合EVF取景器和顯示屏,Z7提供了4種顯示模式,兩種單選、自動和EVF優先。自動就是通過眼傳感器判斷,當我們靠近EVF時自動從屏幕取景切換至EVF取景;而EVF優先則有點單反的意思了,當眼傳感器感應到使用者的時候,會自動開啟EVF,遠離則關閉,但并不會切換至屏幕顯示,這樣的好處就是可以有效節電,平時調參數用肩屏即可,符合單反用戶的使用習慣。
兩側主要是各種接口,手柄側是卡槽倉,尼康Z7采用了單XQD卡槽設計,另外,尼康標志性的“紅勾”在全畫幅微單系統繼續保留,只是被移到了手柄的側面。
而另一側橡膠軟蓋下則安置了5個接口,分別是:耳機連接孔、USB連接器、HDMI連接器、外接麥克風連接器和附件連接器。其中的USB連接器為Type-C型接口,可以支持USB充電。
機頂擁有模式撥盤和主指令撥盤,副指令撥盤依然延續單反的設計在手柄前側。另外,Z7還擁有一塊方形的肩屏,方便單反用戶習慣性的調參數操作用。這里還要再提一個建議,Z7的這塊肩屏只有黑底白字一種顯示模式,希望尼康可以增加白底黑字顯示模式以供用戶選擇。
機底則是電池倉,Z7采用的是EN-EL15b鋰離子電池組,擁有1900mAh的額定電量。
此次尼康為Z7提供的肩帶也比較有意思,不同以往,有更大面積尼康的代表色,金黃色,所以辨識度很高。
感光度與白平衡測試
雖然同為約4575萬有效像素,原生感光度范圍也均是ISO 64-25600,但并不能證明Z7采用的就是D850的那塊CMOS,而且Z7采用了最新的EXPEED 6數碼影像處理器,理應在感光度表現上相比D850會更出色一些,即使如此高的像素,對Z7的表現也很有信心。
ISO感光度測試(截取畫面中心100%區域)
結果確實讓我們欣喜。低感自不用多說,4575萬有效像素和ISO 64的配合,加上尼康處理器一貫的銳度表現,這個畫質水平在135系統中絕對是領先的水準,直到ISO 800,Z7的表現均是可圈可點的。ISO 1600,雖然畫面彩色部分開始出現一些涂抹感,但是黑色部分的純凈度依舊很高,細節也依舊很好。ISO 3200-6400,我個人認為是Z7高感畫質的分水嶺,ISO 3200依舊保持了很高的實用度,而ISO 6400畫面噪點的增加開始明顯,到達了可用高感的極限。但不管怎樣,Z7在中低感的水準很讓人滿意;高感范圍內,ISO 1600完全OK,ISO 3200基本上也沒問題,即使ISO 6400也有一定的實用價值,也代表了Z7的整體感光度水平并沒有受到高像素帶來的太大制約。
白平衡可選項
Z7的自動白平衡設置提供了好幾項細分的選項,包括保持白色、保持氛圍、保留暖色調,同時還有自然光自動適應這樣的戶外自動模式,而且在每一個模式下,都可以設置白平衡偏移,使用起來非常的方便。
WB白平衡測試
在暖光條件下結果很明顯,每一檔的表現都不近相同,而與實際環境最接近的是自然光自動適應。怎么選擇,其實可以根據我們的需要,需要保留的氛圍決定。
色彩與優化校準測試
除了豐富的白平衡設置,尼康Z7在色彩選項上也比以往豐富了許多。可以看到除了傳統的優化校準外,尼康還提供了20個創意優化控制選項,包括夢幻、清晨、流行、星期天、低沉、戲劇、靜寂、漂白、憂郁、純凈、牛仔布、玩具、棕褐、藍色、紅色、粉色、木炭、石墨、雙色、黑炭,是不是發現原來尼康也并不是這么的傳統,尼康相機一樣可以玩出新花樣。
20個創意優化控制選項
而有別于其他相機濾鏡效果的是,尼康為這些創意效果均提供了豐富的可自定義調節選項,包括100級的效果級別、快速銳化(后三項同時調整)、銳化、中等銳化、清晰度、對比度、濾鏡效果、調色,讓這20種創意效果可以玩出更豐富的花樣,以滿足廣大使用者的直出需求。
0-50-100效果級別對比(夢幻、牛仔布、石墨)
或許有些有些用戶會覺得,嚴格攝影還是需要后期來調整顏色,那么即使我們不采用這些創意效果,也可以在傳統的優化校準上進行各種微調,包括快速銳化(后三項同時調整)、銳化、中等銳化、清晰度、對比度、亮度(自動沒有亮度選項)、飽和度。
自動各項微調
通過微調,可以看到出片效果還是有明顯不同的,基本上可以做到前期去完成更多的工作,再通過后期的輔助就可以滿足出片了,大大簡化了整個攝影流程。
視頻與追焦連拍
先來介紹一下尼康Z7的視頻基礎規格。Z7可以拍攝最高4K 30p(3840 x 2160)規格的視頻,而且支持超采樣,無需裁剪畫面,充分發揮全畫幅的優勢。此外,Z7還支持最高FHD 120p升格視頻的拍攝,雖然依舊是超采樣,但是會默認改為DX裁切模式(APS-C),不過如果采用FHD 60p拍攝則依然支持FX畫幅。當然我們也可以不拍攝升格,直接在機內拍攝慢動作視頻,Z7可以拍攝最高FHD 24p 5倍速慢動作。除了這些,尼康Z7在HDMI輸出時可以拍攝10bit N-Log,完全符合專業拍攝的需求。
視頻規格與電子減震前后畫面裁切對比
FX畫幅DX畫幅在視頻格式下的對比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尼康Z7具備CMOS位移5軸光學減震功能,對于視頻拍攝的穩定性來說很有幫助,同時尼康依然提供了電子減震功能,可以在光學減震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強穩定性,只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采用電子減震之后會有一些邊緣畫面裁切用來補償抖動。
4K與FHD對比
4K的意義大不大,即使不需要4K輸出,4K分辨率的意義還是很大的,可以大幅提升畫面細節。從對比可以看出,FHD的分辨率只有4K的1/4,也就是說我們在拍攝同樣的畫面時,4K可以獲得4倍的信息量保存,即使將4K視頻壓縮至FHD尺寸輸出,也可以看出畫面比FHD直接輸出銳利不少,而反過來從FHD擴大輸出到4K,畫面細節損失是慘不忍睹的。至于Z7的4K 30p視頻碼率是多少,實拍測得約為115Mbps。
FHD 120p和FHD 5倍速滿動作視頻演示
我們再來看一下FHD 120p和FHD 5倍速滿動作,其實兩者都是在用120p的幀速率拍攝,只不過前者輸出120p,后者以5倍速慢放直接輸出24p。兩者從原始圖像素材來講是一樣的,不過拍攝FHD 120p靈活性會更高,因為保留了正常的音軌,后期可以正常速度使用也可以升格使用;而直接拍攝FHD慢動作雖然也可以后期變為正常速使用,但是不會有聲音,不過好處也不是沒有,就是可以直接生成慢動作視頻,無需后期制作了,比較方便。
追焦對象
追焦連拍演示
除了拍攝動態視頻,其實我們也可以用高速連拍拍攝動態照片。尼康Z7可以支持最高約9幅/秒的連拍,而即使采用14bit RAW輸出也可以支持最高約8幅/秒的連拍,對于高像素機型來說已經是很高的規格了。另外,考驗連拍的除了速度還有成功率,這點就要看連續對焦的能力了。尼康Z7采用了一套435點的廣覆蓋范圍相位對焦系統,實測結果表明即使在高相似度物體存在的前提下,依然可以準確識別,并連續快速對焦。
Z 24-70mm f/4 S外觀
尼克爾 Z 24-70mm f/4 S鏡頭,Z7的標準套頭,擁有標準變焦范圍和f/4恒定光圈,雖然比單反的AF-S 尼克爾 24-120mm f/4G ED VR套頭缺少了50mm長焦焦距,但是勝在更小巧輕便(77.5mm x 88.5mm、約500g),也更符合單反本身的定位。
尼克爾 Z 24-70mm f/4 S鏡頭采用11組14片設計,包括1枚低色散ED鏡片、1枚非球面低色散ED鏡片和3枚非球面鏡片,并且均采用了納米結晶涂層。
由于Z7采用了機身防抖,所以在這款鏡頭上不會看到防抖開關,只有對焦模式選擇開關。
NIKKOR S代表了這款尼克爾鏡頭為最新的S型,也是尼康為全畫幅微單開發的新系列鏡頭。
鏡頭口徑72mm,前表面鏡片帶有氟涂層,可以有效降低污漬附著的可能性,也更易清潔。
S系列鏡頭最大的不同來自后組,由于新的Z卡口口徑很大,所以尼克爾 Z 24-70mm f/4 S鏡頭的后組也顯得很大。
尼克爾 Z 24-70mm f/4 S鏡頭采用兩段開合設計,使用時需要先打開到變焦范圍才可,這樣的設計好處就是可以進一步的縮減攜帶體積,同時也不會意外滑出。值得注意的是,對焦環采用金屬材質,而變焦環則是橡膠蒙皮。從使用手感來說,橡膠蒙皮附著力更大,但是論質感,金屬材質則更顯范。
尼克爾 Z 24-70mm f/4 S鏡頭最近對焦距離約0.3m,采用內部對焦系統,隨鏡頭附帶有蓮花形遮光罩和鏡頭軟包。
最后再來看看尼康Z7與尼克爾 Z 24-70mm f/4 S鏡頭的合體照,還是非常配的。
24-70S分辨率測試
鏡頭成像的好壞由鏡頭結構、特殊鏡片、鍍膜等多方面決定,而轉化為實際就會體現在分辨率、虛化、以及各種不良光學現象的抑制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大家最看重的硬指標就是鏡頭的分辨率水平了。
24mm端分辨率測試
最優分辨率出現在了f/8,全開光圈下中心分辨率也比較突出,而最小光圈也沒有出現急速下降。整體來說,首先秉承了尼康一貫的畫面銳度;其次并不像現在的一些鏡頭這么投機取巧,只做好大光圈部分的分辨率,尼克爾 Z 24-70mm f/4 S在整個光圈范圍內有一個比較均衡的表現。
70mm端分辨率測試
70mm端的整體表現與24mm端如出一轍,均是全程可用,最優分辨率依然出現在f/8,而且全開下的邊緣分辨率比24mm端表現的更加出色。作為一支小三元鏡頭,尼克爾 Z 24-70mm f/4 S有這樣的表現非常讓人滿意。
畸變、色散、逆光、口徑蝕測試
有了良好的分辨率,只是說明該鏡頭的底子不錯,離開優質成像還有許多路要走,而這些路就包括對于畸變控制、色散抑制、逆光表現、口徑蝕等不良光學現象的抵抗能力,也能反映出一款鏡頭光學設計的真實實力。
典型焦距畸變測試
作為一款標準變焦鏡頭的尼克爾 Z 24-70mm f/4 S,在24-70mm端內共存在5個典型焦距值,包含24mm、28mm、35mm、50mm、70mm,這些從該鏡頭的焦距刻度上就能得知。通過對這5個焦距的畸變測試,可以看到該鏡頭有一些輕微的桶形畸變,并不明顯,所以拍攝時也不用過多擔心變形的問題。
24mm端全開光圈色散測試
70mm端全開光圈色散測試
一般我們測色散都會從全開光圈逐漸縮減測幾個光圈值,但是對于尼克爾 Z 24-70mm f/4 S我只測了全開下的色散抑制表現,因為測試結果讓我驚喜。24mm端全開幾乎沒有色散,表現突出;而70mm端全開雖然有一些色散,但是并不明顯,對畫面影響也不大,足可以放心使用。
24mm、70mm端逆光測試
和色散表現一樣,得益于全鏡片的納米圖層,尼克爾 Z 24-70mm f/4 S在逆光下也表現突出,不僅沒有出現炫光產生的畫面模糊,也沒有逆射光帶來的耀斑、鬼影,同樣代表著這顆鏡頭可以放心大膽的拍攝逆光照片。
70mm端全開光圈口徑蝕測試
首先要說為什么只測70mm端的,因為口徑蝕影響的是逆光下的虛化光斑效果,而這點顯然更多的還是會用到長焦和大光圈這兩個參數,所以對70mm端影響更大。測試結果可以看出縱向邊緣口徑蝕微乎其微,橫向邊緣和邊角有一些,但是都不明顯,也印證了尼康55mm大口徑卡口的作用,像場覆蓋足夠大,F4對于這個最大可支持f/0.95光圈的卡口來說也只能算小光圈。
Z 35mm f/1.8 S外觀
35mm是我非常喜歡的一個焦距,人文視角配上大光圈,適用范圍也會比較廣,所以對于我來說,如果沒特殊需求,我還是更喜歡用35mm定焦來掛機(約73.0mm x 86.0mm、約370g),而不是選擇標準變焦。當然標準變焦的好處還是焦段覆蓋,前面說了包含了5個典型焦距,尤其是需要廣角的時候有24mm、需要中長焦的時候又有70mm。
尼克爾 Z 35mm f/1.8 S鏡頭采用9組11片設計,包括2枚低色散ED鏡片、3枚非球面鏡片,同樣秉承了尼康一貫的奢華,全鏡片納米結晶涂層。
從整體造型來看,尼康S型鏡頭都擁有類似的外觀設計,可以理解成S Line的家族式語言。
目前已知的幾款鏡頭都沒有出現尼康的金圈標識,而在S型鏡頭鏡身的中后部有一條細細的銀圈,或許以后S型鏡頭都是標配銀圈而不再會出現金圈了。
鏡頭口徑62mm,前表面鏡片帶有防污氟涂層,這點也是尼康新款鏡頭的標配。
由于尼克爾 Z 35mm f/1.8 S鏡頭采用后部對焦設計,所以可以明顯看到該鏡頭后組鏡片更凹陷,留有足夠的對焦空間。
由于是定焦鏡頭, 所以鏡身上只有對焦環,而這個大面積的對焦環采用的是金屬材質,所以也可以判斷尼康未來的S型鏡頭或許變焦環均為橡膠蒙皮材質,而對焦環則均為金屬材質,尤其對于變焦鏡頭來說,也有利盲操不會出錯。
標配上一樣,也隨鏡頭附帶了蓮花形遮光罩和鏡頭軟包。
尼康Z7與尼克爾 Z 35mm f/1.8 S鏡頭的合體照,看著和尼克爾 Z 24-70mm f/4 S的差不太多,略微再便攜一些。
FTZ轉接環以及35S與35G
考慮到新系統鏡頭群的待完善和老用戶的需求,尼康還為Z系列全畫幅微單相機推出了FTZ轉接環。
FTZ顧名思義,就是尼康F卡口轉Z卡口,但由于F卡口內徑小于Z卡口,所以FTZ轉接環實際上呈現葫蘆口造型,前窄后寬,接在Z7上尤為明顯。
考慮到尼康單反鏡頭有不同型,所以在FTZ轉接環的F卡口部位依然保留了光圈耦合桿,用來適配G型鏡頭。另外,在FTZ轉接環的底部配有三腳架孔,對于Z7轉接比較重的F口鏡頭時可以平衡前后重量。
當然,我最開始說過此次評測要和AF-S 尼克爾 35mm f/1.8G ED鏡頭做對比,所以會從外觀開始,來為大家揭示同樣用在Z系統上兩者的選擇問題。
先看兩者尺寸對比,雖然同為尼康家的35mm f/1.8鏡頭,但是居然單反鏡頭更小,不過既然用在Z系統上自然要加上轉接環對比,此時尼克爾 Z 35mm f/1.8 S變成了更小鳥依人的那一個。
再來看下前后組,前組的成像圈AF-S 尼克爾 35mm f/1.8G ED看著還大一些,不過后組就完全相反了,尼克爾 Z 35mm f/1.8 S更大一些。兩者的鍍膜呈現出兩種色彩,相信之后的一些測試結果也會呈現出不同結果。
35S/G分辨率與虛化對比
接下來的測試都會結合AF-S 尼克爾 35mm f/1.8G ED鏡頭一起,一來看一看新的尼克爾 Z 35mm f/1.8 S有多少提升,二來也可以把FTZ適配器轉接AF-S鏡頭實際的使用體驗告訴大家。
35S與35G中心分辨率對比
結果一目了然,尼克爾 Z 35mm f/1.8 S全程領先,尤其全開下中心分辨率就已經達到了一個很高的水準,而最小光圈也是如此,依然很出色,細節豐富。另外,在對比中發現,尼克爾 Z 35mm f/1.8 S實際的視角相比AF-S 尼克爾 35mm f/1.8G ED略廣一些。
35S與35G邊緣分辨率對比
先要說明一下大光圈下黃花模糊的問題,這是因為景深過淺,實際已經在焦外了,而從背景的藍色菱形塊可以看出實際在大光圈下的細節表現。對比結果和中心一致,尼克爾 Z 35mm f/1.8 S完勝。總的來說尼克爾 Z 35mm f/1.8 S的分辨率非常出色,無論是中心還是邊緣,都是全光圈范圍可用的范疇。而這也反應出兩個問題,尼克爾 Z 35mm f/1.8 S可以喂飽Z7的4575萬有效像素,而AF-S 尼克爾 35mm f/1.8G ED則有些力不從心。
35S與35G全開光圈下背景虛化對比
大光圈定焦除了擁有出色的分辨率水平,虛化能力也比普通變焦鏡頭來的出色。通過對比兩者的焦外,全開光圈下AF-S 尼克爾 35mm f/1.8G ED的邊緣暗角更少,這點到是有些意外。不過,從焦外的虛化柔和度來看,依然是尼克爾 Z 35mm f/1.8 S更出色,色塊與色塊間的過度更自然,二線性更少。
畸變、色散、逆光、口徑蝕對比測試
焦內焦外,尼克爾 Z 35mm f/1.8 S作為新鏡頭確實優勢明顯,而其他方面的對比相信也是新鏡頭新光學設計會有更好的表現。
35S與35G畸變對比
這方面兩者其實沒有多大區別,均有些許的桶形畸變,對拍攝來說只要不是嚴格的建筑攝影這樣擁有豐富直線條的作品,其實無礙,但退一萬步講,即使后期修正,這點點畸變也是很容易搞定的。
35S與35G色散對比
光圈越大,色散越嚴重,所以一般大光圈鏡頭或多或少都會有色散現象存在,也就是常說的紫邊綠邊。尼康的兩款35mm鏡頭其實在色散抑制上都有很好的表現,100%放大后可以看出兩者的一些區別,同樣新款的尼克爾 Z 35mm f/1.8 S表現更好。
35S與35G逆光對比
逆光拍攝,畫面總體表現都很好,基本沒有炫光、耀斑、鬼影,但是大家仔細看高光邊緣,AF-S 尼克爾 35mm f/1.8G ED的高光溢出會略明顯一些,所以表現更出色的依舊是尼克爾 Z 35mm f/1.8 S。
35S與35G口徑蝕對比
兩者都有一定的口徑蝕現象,但是呈現出的變形卻不相同,談不上誰好誰壞,看個人喜好吧。總體來講,尼克爾 Z 35mm f/1.8 S相比AF-S 尼克爾 35mm f/1.8G ED是全方位的領先的,唯獨暗角上面,尼克爾 Z 35mm f/1.8 S的表現稍有不足,希望尼康之后推出的更大光圈的Z卡口鏡頭在暗角上可以做的更出色一些。
35S/G對比Z7機身防抖
尼康Z7擁有機身5軸防抖,在轉接具備鏡頭防抖的F卡口鏡頭時可以兩者協同工作。為什么要將相機防抖測試放在鏡頭部分主要也是希望做一下對比,遺憾的是手上沒有帶VR防抖的F卡口鏡頭做對比。
35S與35G防抖對比
我用1/30s做基準,實測結果兩者一致,均可保證1/6s的手持快門穩定性,也就說明一點,CMOS防抖并不挑鏡頭,即使采用FTZ轉接環同樣可以保證發揮應有的效能。或許你會覺得35mm鏡頭在5軸防抖下只能達到1/6s并不算太好的成績,確實和目前一些防抖強勢的機型相比這一成績并不算突出,但是這里面需要注意三點:第一在Z7上第一次采用CMOS防抖,所以未來通過固件升級應該還可以有所提升;第二也和Z7的高像素有關,畢竟像素越高對于手持穩定性的要求也越高,所以相對會減弱防抖的表現,不過也正因如此,防抖才顯得更重要;第三還要考慮實用性問題,放大畫面后對于防抖其實要求會更加的嚴格,如果不做放大處理,則采用更低的快門其實也完全可以接受。
35S手持穩定臨界值對比
再來看一張對比,放大后1/5s手持出現了一些抖動,所以紋理出現了一些模糊,但是不放大的話呢?其實看不出太多區別。對于我們平時使用來說,需要大圖的,1/6s是比較安全的最低快門速度,但如果只是網絡分享,其實快門再慢一些也完全OK,并不會對整體畫面產生太多影響。最后總結一下,目前看來尼康Z卡口原生鏡頭實力還是不俗的,玩尼康微單優先考慮原生鏡頭為宜;而對于老用戶來說,轉接使用F卡口鏡頭并不會影響發揮,唯一不如原生卡口鏡頭的可能是對焦速度,因為此次采用35G試機的時候感覺對焦不如35S來的干脆利落,有些綿,不過這或許也和35G本身的馬達有關也說不定,有待進一步驗證。
總結、樣張
總體來講,尼康的全畫幅微單系統還是非常值得一玩的,就拿Z7來說,畫質和D850完全在一個級別,而且各方面也都很均衡,也有出色的視頻系統,但是卻更加的輕便,而且尼克爾Z鏡頭的素質也很出色,更別說尼康全畫幅微單Z系統的未來潛力了,由于采用了55mm大口徑的卡口設計,尼康用戶再也無須羨慕別家的超大光圈鏡頭了,因為很快自家也會有、甚至是f/0.95,就在明年。
和D850怎么選,相信很多用戶會有這樣的疑問。雖然兩者規格比較相似,但是畢竟單反和微單本身差別巨大,所以還是要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微單有輕便兼使用方便的優點,而單反也有無延遲光學取景和續航的特色,各有各的好。
最后分享下實拍樣張,白天的樣張來自于Z7 + 尼克爾 Z 24-70mm f/4 s,晚上的樣張來自于Z7 + 尼克爾 Z 35mm f/1.8 S,大光圈在夜晚還是有優勢的,只需要開到ISO 800就可保證曝光了。
以上Z7 + 尼克爾 Z 24-70mm f/4 s。
-
尼康
+關注
關注
2文章
224瀏覽量
30828 -
鏡頭
+關注
關注
2文章
504瀏覽量
25621
發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